《乡思融日常,乡愁化微处》

楼主
《乡思融日常,乡愁化微处》
我来美近20年了,先在美国疾病控制中心,现在克莱姆森大学工作。生活安定,收入过得去,有不错的身子、贤惠的妻子、孝顺的孩子、漂亮的房子和车子,亲友都笑称我“五子登科”。近来每年都回中国探亲度假,我自己也颇感满足。唯随着年纪越大,生活越安定,乡思也越浓,一股淡淡的乡愁,时时缠绕。我如是,妻亦如是。

  我们居住的是大学城,华人不多。我和妻子每天接触的都是老美——我们心中的“老外”。这些年来,每次和“老外”打交道总是客客气气,十分友好。一起聚餐,也必欢笑盈盈,甚为融洽。只是个人感情的交流、精神层面的沟通甚少。即使一起去看比赛,他们为美国队欢呼,我们只为中国队加油。就是大声为火箭队喝彩,那也只是因为火箭有姚明。我们和“老外”沟通,不是语言有问题,也不是内心不愿融入他们的世界,根本的原因还是彼此文化背景的不同。即使我们早就入了美国籍,可我们的中国“look”(外形),决定了老美还是把我们当老外。我们的中国“heart”(心),也把老美当“老外”。这种外形和心态的距离,决定了第一代“老中”难以融入美国主流。不要说第一代,就是两三代以后,也许这种距离还会存在。

  乡思不断,乡愁难免,这是每一个海外华人都会面临的心灵课题。我唯有把乡思乡愁融于日常,化于微处。

  每天我都通过中国电视频道了解中国大事,中央台、北京台的频道我都浏览。春晚,我隔着大洋和亲友一起欣赏;“两会”,我通过电视屏幕即时获知。更有不同的电视连续剧,每晚吸引我们的眼球,令我们融入剧情。那时那刻,忘记了身在海外,全情回于乡土。而那份已伴着我们十几年的人民日报海外版,更是我的精神食粮。

  近年,电话费便宜了,我们常常隔洋问候白发老人,也互解彼此思念。兄弟姐妹更是闲话家常,聊个不停。还有同学师友,或童年窗趣,或师生旧谊,事无巨细,一如流水。听着熟悉的声音,想着熟悉的身影,似在身边,如在目前。乡思虽犹浓,乡愁已半解。这电话可真是沟通的灵宝!

  中国人,都有中国胃。许多年来,我无论何时何地,总还是喜欢吃中国菜。不仅仅是中国的烹调,更还需要中国味的蔬菜和调料。有时为了调剂自己的中国胃,我会开车两小时到中国城大进中国货。当然也会顺便饱食一顿中餐。而每当节日来临,我会飞车去中国城,购买各式中国菜,亲自烧一桌中国菜,约上三五中国知己,喝着中国白酒,说着中国话,兴来还会一起唱首中国歌……那一刻,乡情飞扬室内,乡愁尽消席间。呵呵,那才叫开心!

  我喜欢中国庭院。自在美国买下自己的房子,我便费尽心思,花尽时日diy,要在自家的后院建造一座中国式的庭院。每逢周末和假日便是我和妻子大兴土木的田园日。泥水木匠是我,花草园丁是妻,同心合力,共建家园。随着时日流逝,我家的后院逐渐建起了红柱白顶的六角“珍庭”;墨绿疏栏,诗联交错的“筠华园”;翠柳扶风,红绿成趣的跨水小桥;鱼游碧水,荷花映日的大小鱼池。还有那白架红廊,每到秋来,花在架上飘,瓜在廊间挂,令我时时沉浸在中国庭院的欢乐中。尤令我开心的是,我那美国出生的儿子,在这种氛围里,也滋生了令他自豪的中国情结:一旦有“老外”学友来访,必带到后院倘佯,感受一番中国园林文化。哈哈,那一刻,我相信儿子已把自家后院当中国。

  妻子喜欢田园种植。她常常种植多种中国特色菜:长豆角、莴笋菜、枸杞菜、通心菜、苦瓜、丝瓜、冬瓜、辣椒、茄子,满园翠绿,瓜菜飘香。有时我望着这些家乡菜,又看看正在太阳下劳动的妻子。她红红的脸庞流露着满足,即使她的喜悦不溢于言表,她的开心也足可想象。而每当朋友欣赏妻的劳动成果,给她留下一两句赞赏的话,她也例必以瓜菜相送,让老美感受一番新鲜瓜菜的风味。当然,妻的瓜菜乐一定也不会局限于此。因为田园延伸的无限思绪,常常把我和她引回魂思梦想的儿时故乡。

  这些年,世界兴起网络热,我也不甘落后,常上网浏览阅读。古代的中国历史,如今的时事趣谈,随处可查,随时可知。而令我尤感兴趣的是“中华诗词论坛”,各地诗友各贴诗词,版主诗友同论诗词,互相学习,共同提高。我在那里也注了册,成了登堂入室的弟子,把我和祖国之间的距离也拉近了。

  最近我还开了个人博客,把自己在美生活的点点记忆化成文字。也许,这些文字记载的正是我的浓浓乡思,沁透的也有淡淡乡愁。但生活在海外的中国人,尤其是创业的第一代中国人,有谁不是生活在这种现实里呢?要真正排解乡愁,大概需要几代人的融入和融解呢!
 
 
1楼
秋叶的满足溢于言表,哈哈哈,
可以当选本坛最幸福的人   ....

老九砸个小砖头,你接着  ....
作家的日子不能太好过啊,日子太好过了,
作品会没有人看的,哈哈哈  ....
2楼
哈哈哈, 多谢九娘捧场,别的人不看就算了,有九娘给我一吆喝两声已经停满足的啦!如今还有敲门的砖,声音一定更响,我好满足了!当然罢了不来给我捧场还是不会满意的,鬼叫你和罢了是一对,活宝!哈哈。。。闭上们,忙自己的啦!再见!  
3楼
九娘到哪里,罢了就跟到哪里,这不,罢了来了!

九娘说的对,这人若是太安逸了就写不出深刻的作品来了。但话又说回来,有安逸的日子过,要它深刻干什么!没听说“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嘛!

我最近一直在想(有点矫情,哈哈),这思乡情怀到底是怎么回事?要说吧,也出国那么久了,每次回去也都是个过客,若是真让你回国去长住,去工作,你也不见得真能适应。年轻的时候为生存拼打,那个时候倒也没有很多思乡情怀,更多的是feel sorry for自己,觉得那份苦受得挺委屈的,余下的时间总想着怎么样才能多赚点钱,怎么样才能出人头地。这衣食一无忧,尘埃一落定倒是思起乡来了;再说,人到中年确实也变得容易伤感,这酒一入肠便唏嘘起来,其实这肠子本来也不愁,是我们嫌它油水太足,时常给它点危机感。乡愁在我眼里更像是一种富贵病,人一“富贵”了那乡愁就来了。一个人在精神和感情上总要有所维系,否则就会像无根的浮萍,断了线的风筝那般没有归属感。年轻的时候我们可以谈恋爱,心中不乏维系之人,孩子小的时候他们是我们维系,等他们长大了,飞走了,那乡愁便成了我们感情的维系,我们需要乡愁就像乡愁需要我们一样,乡愁给与我们一种精神和感情的归属感,而我们则能使乡愁变得富有内涵和诗意。我真得很不愿意说乡愁是因为我们精神空虚,但我却常常怀疑,或许还真是那么一回事。我在想,若是我今天在谈恋爱,那我一定不会有乡愁;若是我今天还在奔前程,天天在空中飞来飞去抓钱,或是伏案做研究,想让自己一举成名,我大概也不会有乡愁。这样一想,这乡愁还真是个富贵的闲病。

秋叶兄,No offense, 只是谈谈感想而已。
4楼
这文章<<侨报>>肯定要  ....

有乡愁的感觉就是老了,小时候都想走得越远越好   .....

乡愁还要具体看呢,余光中的<<乡愁>>之所以流传甚广,
因为海峡两岸分离几十年,有家不能归的痛苦有目共睹  ....
而我们不是政治犯,  自己愿意来国外,自动放弃中国国籍,
谈到乡愁,多少有点矫情吧?     

秋叶,老九砸你一块砖就欠你一块,以后一定让你砸回,
哈哈哈  ....    

                                          [em46][em46][em46][em46]
5楼
我总认为任何一个身在异国他乡的游子总有份或淡或浓的乡情与乡愁,毕竟那是根之所在,你可以没有乡愁,但不能不让或怀疑别人也没有乡愁。

乡愁,乡愁,爱也乡愁,恨也乡愁。秋叶先生的乡愁则处处体现在一个爱字,且在细微处见真情。——游子有乡愁,至情至理,我想这与矫情是挂不上任何勾的。

个见,准备迎砖哈。

电脑版 Page created in 0.1250 seconds width 5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