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東瀛百人譜】

楼主
[原创]【東瀛百人譜】


【東瀛百人譜】

(一)        《武田信玄》

爭雄亂世把名揚, 戎馬倥傯不解韁. 瑜亮並生寧有恨? 湖衣短命獨情長.
戰旗大字炫風火, 赤備精騎震八方. 星墜野田天意弄, 痛教天下送兒郎.


註: 武田信玄, 原名晴信. (1521-1573) 逐父親信虎而成甲斐武田氏第十七代家督.
    自天文二十二年(1553)至永祿七年(1564), 五次與宿敵越後名將上杉政虎(即上杉謙信)五次在川中島交戰, 互有勝負, 但信玄終奪得信濃控制權. 之後, 經畸駿信, 於元龜三年(1572)在三方原大敗德川家康及織田信長聯軍, 揮軍上洛(京都), 卻在野田城附近因病卒, 離圓其上洛之夢只一步之遙.

信玄一生征戰, 軍旗採孫子兵法中「動如風, 徐如林, 侵掠如火, 不動如山」句, 「風林火山」之威名震動天下. 武田軍之騎兵獨步天下, 其中又以全身穿火紅戰甲之「赤備」最後人知.

信玄是戰略天才. 即如織田信長亦對他畏憚三分. 但為人好色, 其中以納諏訪家公主湖衣姬(名義上是信玄外甥女)為側室的故事最著名. 湖衣姬下嫁信玄後誕下兒子武田勝賴後早逝. 有云湖衣姬乃信玄一生中之摰愛.

天正元年(1573), 信玄挾三方原大勝之餘威揮軍上洛, 於野田城外病發, 在返甲斐途中死亡. (坊間有謂信玄是在野田城外因聽笛而為敵洋槍擊中因傷致死, 不足為信).

筆者論: 信玄一生中真正敵手是上杉謙信, 如果不是因這強敵, 信玄應不必花二十年時間經營信濃以確保無後顧之憂. 如此一來, 西上京都挾天子以令諸侯的時機在不經不覺中溜走了. 另外, 倘信玄沒有因病(應是肺癆)去世, 相信京都必然易手, 織田信長及後來豐臣, 德川之霸業可能不會出現. 長使英雄淚滿襟者, 豈獨諸葛乎?
1楼
好律!
2楼
謝謝冰云姐姐. 不過, 小土豆對仗上沒有太嚴謹(因寫的是東瀛, 對仗太工整可能反而失了味道了), 也許只能稱七言.
3楼
小土豆对日本的历史、人物、风土习俗有深刻认识理解,实令人佩服。想这百人谱刚开始,一定还有继续,我们等待学习更精彩的诗词,谢谢。
4楼
(二)       《上杉謙信》


長刀赤馬白頭巾, 越後少年出戰神. 師出無名眾皆是, 顯彰大義獨一人.
枕邊無伴何曾苦, 法相多聞護我真. 四十九年一睡夢, 夢中花酒悟紅塵.


註: 上杉謙信, 與甲斐武田氏齊名. 越後國守護代長尾為景幼子,幼名虎千代,成年後稱長尾景虎。由於繼承了關東管領“上杉”姓氏,並先後得到關東管領上杉憲政和室町幕府將軍足利義輝的賜名,故又稱上杉政虎、上杉輝虎。謙信是他的法名.

上杉謙信乃一少年軍事天才, 十四歲初陣, 十九歲就以彪炳戰功奪得上杉家家督和守護代職. 之後幾乎戰無不勝. 傳說在第四次川中島合戰中, 他頭戴白頭巾, 單騎直趨武田信玄本陣, 並把信玄砍傷.

謙信有別於日本戰國其他大名, 堅持只為正義而戰, 而不著意領土的擴張, 又多次尊崇皇室. 因此在明治時, 被追封為從二位. 他一生不近女色, 崇敬毘沙門天為上杉軍之軍神. 天正五年三月九日突然病逝(應是腦中風), 留有辭世歌, 云:「四十九年一睡夢,一期榮華一杯酒;生不知死亦不知,歲月只是如夢中」
5楼
(三)        《靜御前》

含悲獻舞八幡宮, 弱女寧輸武士風. 莫道區區白拍子, 位卑何懼一梟雄.
憑歌遙寄思君淚, 敢逆龍鱗拒屈躬. 四尺高臺今尚在, 依稀倩影夕陽中.



靜御前是日本平安時代末期(鐮倉初期)的人物,磯禪師之女,源義經之愛妾,擅長跳舞。。“靜”是她的名字,“御前”是日本古代對貴族婦女的稱呼。她卻非出身於貴族門第, 母親是叫磯禪師的白拍子,靜御前從小跟母親學舞。所謂白拍子, 是指穿上平安王朝時期年輕貴族的白色禮服,戴上金色的立烏帽跳舞。舞女們甩動白色的袖子,一面唱“今樣歌”,一面翩翩起舞,十分優雅而颯爽,博得人們的喜歡。她們最初好像是神殿裡獻舞的巫女,但是這些美麗的女扮男裝的舞女們可能迎合了時尚,逐漸被邀請到貴族或武士家去舞蹈。

15歲時她與在壇之浦消滅了平家凱旋的源賴朝的弟弟源義經偶然相遇。就在她成為源義經的愛妾.

功高震主(兄)的源義經因被誣謀反而受到哥哥源賴朝追捕。她也跟隨義經逃亡來到吉野山,吉野山是禁止女人出入的,她和義經揮淚分手後,被賴朝的兵抓獲。

文治二年(1186)3月1日母女兩人被送到鐮倉,受到嚴酷審訊,但她決不供出義經的去向. 不久,鐮倉八幡宮舉行祭祀典禮,賴朝之妻北條政子及其長女大姬要她表演。靜再三固辭無效,最後於4月8日在鶴岡八幅宮的若官堂獻舞。已有身孕的靜穿上“白拍子”的服裝,在以賴朝為首的丈夫的敵人面前無所畏懼的起舞。當時她邊舞邊唱的歌詞十分有名。她唱的歌是對義經--她所愛的人的悲側思戀之情。

這種行為無疑意味著對賴朝的反抗。而且與慶祝節日的的氣氛很不相稱。靜御前當然是知道如此而特意這樣做的。源賴朝果然被激怒了,最終還是在源賴朝的妻子北條政子的勸說下,才沒有被殺害。

後來她產下一子. 嬰孩就被源賴朝命人棄於海濱.

由於政子的同情,9月16日靜離開鐮倉回京都。
 
靜御前回京都後,日夜想念逃亡奧州平泉的義經。有一天她和侍女琴往來到下總田下邊見村(今茨城縣總和町下邊見)的思想橋,聽說愛人義經于文治五年(1189)4月在衣川的邸宅戰敗自殺,靜御前萬分悲傷,在橋上徘徊哭泣。不久為悼念義經的亡靈,在當地的高柳寺削髮為尼,同年9月15日病死,時年22歲。侍女琴往將她葬于高柳寺。

自古以來靜御前迷很多,這並不單純是因為她是愛情悲劇的主人公,而是因為在她的生涯裡可以看到不屈服于統治者的反抗精神的亮點。

电脑版 Page created in 0.1250 seconds width 4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