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人的精明和北京人的高明(京海杂谈5)

楼主
上海人的精明和北京人的高明(京海杂谈5)
                上海人的精明和北京人的高明(京海杂谈5)

    八十年代初,也就是改革开放之初,出现了一篇给上海人画像的文章,其中两句话以后成为经典并流传全国:上海人聪明但不高明,精明但不英明。
    虽然已经过去多年,但还依稀记得文章的大意。
    上海人的聪明,表现在对新生事物的理解、认同,接受能力强,模仿能力强,由此能引领时尚。上海人的聪明表现在心灵手巧。在那针头线脑都要凭票供应的岁月,上海人和全国人民一样,没有丝毫特殊的待遇。但是在同样的物质条件下,人们可以用两块手帕缝制成漂亮的背心,把五谷杂粮制成精美的糕点,用棉线编织出款式新颖、图案精美的线衣,为外地人所艳羡,一时风靡全国。
    上海人的精明,表现在精打细算,从不吃亏。他们可以最精确的计算,把一块布料制成合身得体的衣衫而无半点浪费。在菜场上的讨价还价可以精确到几两几钱,临走还得抓两根小葱。给隔壁邻居捎带半斤毛豆、一斤鸡毛菜、仨瓜俩枣的,计算到几分几厘,以示“侬末吃亏,我末占侬便宜”。在水电费的计算上精确到小数点后面的两位。最令人叫绝的是他们可以把水龙头调节到能滴水而水表不转的最佳状态。总而言之,上海人的精打细算表现在日常生活的各个层面。
     此文虽是一家之言,却表达了部分国人对上海人的看法。理性地想想,不无道理。在上海生活了五年,对上海人过日子的精细深有体会,及至今天,不管在哪儿,我看到上海人依然保留着这种精细的风格。
    其实在“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再三年”、“一个铜板掰作两半儿化”,物质生活匮乏的岁月,上海人精打细算地过日子不能说是缺点,问题就出在占小便宜上,经典的例子就是自来水龙头的调节和算账时的斤斤计较。想想真是亏得慌,向来“拎得很清”的上海人偏偏在这些“小儿科”上“拎勿清”,由此落下了一个跳到黄浦江里也洗不清的污点:斤斤计较,爱占小便宜。
   相比之下,北京人要豁达的多,豪放的多。北京人的特点是大大咧咧,不拘小节。拿得起放得下,举重若轻,啥事儿也不在乎。在他们眼里,女娲补天跟糊顶棚儿似的,大禹治水跟挖茅沟一样。这世界上没有过不去的沟儿坎儿,着什么急,天塌下来还有高人顶着呢。即使兜里头没几个子儿,也不能装熊,让人笑话,让人觉得小家子气。北京人讲面子,够朋友,够义气,场面上的事情,难不住爷们儿。家里就算揭不开锅了,有哥们儿找来:哎,借我点儿钱,最近手头儿紧。二话不说,冒着老婆的唠叨数落,砸锅卖铁也得把钱给凑上,嘴里还客气着有事儿CALL我,咱哥儿俩谁跟谁啊。看那皱巴巴的钞票配上那一脸满不在乎的神情,不用多说话,你心里头都是热乎乎的。可这位回到家,还得琢磨着更难的一关,怎么对付大管家贤内助?临进家门儿,先得给自己运足气,唉,我说当家的,谁没个用钱的时候呢。咱要有难处,人家不也一样帮村一把嘛,是不是?!
    在饭店吃饭,说埋单,一把拿过单子,几张百元大钞就拍桌上了。到菜市场买菜,绝对不会要人先把篮子幺一下分量,也不会把一块肉翻过来倒过去地挑肥拣瘦,更不会与人讨价还价。一点头就是它了,要不包圆儿了。而摊贩儿收钱,也是收整数,那零头儿免了。想想也是,再斤斤计较,再讨价还价,这上面能省几个子儿?块儿八毛的,值得费那口水吗?
    这么说,北京人是绝对不占小便宜罗?也不是,地震那年搭防震棚,木料都是单位给,可着劲儿用板车拉,转眼间大街小巷都是“防震棚”,慢慢演变成厨房、房间,到政府征地拆迁的时候,那可是赚老了。往小处儿说,在单位里蹭几支铅笔、几块橡皮给上学的孩子:老爸这几天忙得脚丫子朝天,没空儿,先凑合着用吧。
    在商场上北京人更是毫不手软,该出手时就出手。今天在秀水街、三里屯的服装市场上,北京人砍价那是毫不犹豫拦腰一刀,爱卖不卖。顾客是上帝,明白吗?!此处不卖爷,自有卖爷处。所以这两个服装市场的摊主,可以任意宰割外地人,外国人,可绝对宰不了北京人。别看北京人西里马哈的,小事糊涂,大事清楚,门儿清,精着哪!



          [em43][em43][em43][em43][em43][em43][em43][em43][em43][em43]
1楼
江南兄对京沪文化了解如此之深,完全可以著书立论。
2楼
“可以把水龙头调节到能滴水而水表不转的最佳状态”,一句话当得一千句泛说。
江南此文,绝妙处在:说上海人用滬调,谈北京人用京腔。
3楼
不瞒沙石说,我确实想出版一本《京海杂谈》。
一年前我把这些短文放到文学城里,引起诸多评论,叫好的有,砸砖的有,但有一点共识,就是比较客观。现在再把旧文贴出(很多地方做了修改),目的还是听听大家意见。等成熟了就出集子。
现在正忙于写两个传记,无暇顾及。
4楼
谢谢荒田兄厚爱。
我用两地方言写,可能增加点儿趣味。但是上海话很多读者看起来费劲。
5楼
江南兄绝对有写出这本书的必要,我们等着看。
我以为,写上海,有二文可臻不朽:张爱玲的《更衣记》和木心的《上海赋》,但现代文学还缺少对比性文本。对照,才产生生命的深度和视野的广度。

电脑版 Page created in 0.0947 seconds width 3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