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立夏粿

楼主
[散文]立夏粿

立夏节气,这天太阳到达黄经45度,古人以此作为夏季开始的标志。这一天,古代帝王要率文武百官到京城南郊去迎夏,举行迎夏仪式。君臣一律穿朱色礼服,配朱色玉佩,连马匹、车旗都要朱红色的,以表达对丰收的企求和美好的愿望。在民间也一样重视立夏这个日子。在民以食为天的国度里,一到立夏这天,家家户户都会做上一大锅米粿,村子里一片粿香。
 
俗谚说:“吃了立夏粿,就要捋大腿。”意思从立夏这天开始,农民就要开始下田做重活了,也就是说,真正的农忙来了。立夏以后便是炎炎夏天,为了不使身体在炎夏中亏损消瘦,立夏应该进补。我们这儿把立夏吃粿、吃蛋统统称之为“钢夏”。意思就像打铁匠给他的刀具加上钢一样给自己身体进补,让自己增加一些力气,好干农活。
 
做立夏粿要选上好的早米,浸泡几小时后磨成浆,而后将洁白浓稠的米浆倒入烧热的大铁锅中,用锅铲不停地搅拌。慢慢地锅里的米浆越来越稠,最后变成固体的粿,用锅铲抹开,盖上锅盖,小火慢烤,锅底的粿变成铜钱厚锅巴,把上面的粿舀起,菜刀沿着锅边刮去,一口小锅样的金黄金黄锅巴被驮起来了。这刚起锅的锅巴重新放入锅中走一下油。又酥又脆的锅巴,包上粿菜或不包菜,真是又脆又香又爽口。米粿在锅里反复焖到用手搓时不粘手为熟。
 
这些熟了的粿,用锅铲铲起,装在木盆里,趁热搓捏成一个个圆溜溜的粿皮,包上用香菇、山间小笋、肉丝、姜末,或腌菜,芋头丝等佐料炒成的菜,包成一个个鹅蛋大小的粿包。这种粿包软而爽口,别具风味。
 
另外一种吃法就是将粿搓成粿条,不包馅,要吃时起高汤,另加上自己喜欢的肉呀,青菜一起煮。可谓清香扑鼻,柔滑绵密。
 
据说,立夏吃粿,除了进补,还有一种愿望就是出于祈求身体健康无恙,防止生病,顺利度过炎热夏天。

 
1楼
立夏粿诱人!也让我想起双夏的劳苦,农民兄弟姐妹的辛苦不是用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可形容万一,自己去做做就知道。我有幸做过,当年我们没有“钢夏”粿,午饭是送到田头的有味饭,少少炒花生、萝卜干拌入饭里,好在管够。一干五七战士碗一放又开工。
2楼
读立夏粿,感作者功力非同小可。
3楼
[QUOTE][b]下面引用由[u]蕭振[/u]发表的内容:[/b]

立夏粿诱人!也让我想起双夏的劳苦,农民兄弟姐妹的辛苦不是用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可形容万一,自己去做做就知道。我有幸做过,当年我们没有“钢夏”粿,午饭是送到田头的有味饭,少少炒花生、萝卜干拌入饭里,好在...[/QUOTE]
总版也当过农民?
4楼
[QUOTE][b]下面引用由[u]Huangtian[/u]发表的内容:[/b]

[/QUOTE]
谢谢大作家的夸奖……[em02]
5楼
文革時候幹部下放勞動在五七幹校呆過。

电脑版 Page created in 0.0469 seconds width 2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