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杂文]生命不息,烦恼不止

楼主
[随笔、杂文]生命不息,烦恼不止

读老子读得我有点不食人间烟火了,对即时即刻发生的事越来越没有兴趣,过眼烟云的事何必去管它!人越老越会发现人间哪有什么新鲜事?一切都不过是历史的重复,只是换了时间地点人物罢了,要不,最多也就是再换了点面儿。与其看着现在发生的事,不如去看看过去。比如看着现在的雾都北京不如看看六十年前的雾都伦敦,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于是除了发现人都是不见棺材不落泪的主,哪里懂得汲取前车之鉴,然后还好的事就还能心存希望,相信今天的伦敦就是明天的北京。

有朋友问我回中国几年了,对人对事可有不同的感觉?我想了想感觉还真是有,少了些恐慌,多了些淡定。无论食品安全,水源污染空气污染多么严重,无论医疗事故怎样的频发,无论贪污腐败怎样的严重,贫富差距怎样地巨大,十三亿人民生活按部就班,该干什么干什么,人人都还是活得好好的,所以我有什么不能活!

活没有问题了就容易想一些和活命没有太大关系的事。回国几年来感觉最好的就是买书特别的方便,看电影特别的方便。发现了什么好书,当当网一搜,订单一下,两三天就到家,而且还是货到付款,既快速又安全便宜,这两年下来一面墙的书架已经快塞满了。离家不远就有一家很好的电影院,一有好电影,看好时间便可按点去,影院里经常都是稀稀拉拉地散座几人。前段时间看《艺术家》,数了数只有五人坐在座位上。以前遇到这种情况我会气愤,为这样棒的作品没人看而遗憾。但现在我不会了,不看是不看人的损失,人的需求毕竟不同。影院人少空气不受影响,如同在家庭影剧院,有何不好?看完电影走路四十分钟回家,即满足了精神享受又锻炼了身体,真是精神物质双丰收啊!

总结了一下近年来自己关注的社会人,捡着最本心的说,(完全主观地)最喜欢的作家是严歌苓,最有共鸣的学者,男,许子东,女,资中筠;最让我深得教益并敬佩的是画家作者陈丹青,翻得最多的书是《道德经》及其各种版本注释;最欣赏的艺术家是杨丽萍,最能触动我心弦的女演员是汤唯,最能让我哈哈笑的主持人是窦文涛,最让我佩服的明白人是马未都。最让我同情理解的新闻人是闾丘露薇,最能唤起我闺蜜心结的博客写手是卡玛,沈睿。2012年最喜欢的娱乐节目是“中国好声音”,最打动我,让我思绪万千的电影,大陆这边的《温故一九四二》,台湾的《赛德克巴莱》,最出乎我意料之外,让我惊喜并心动的是伊朗电影《一次别离》,最让我泪流满面感动涕零的影片是《艺术家》……。

2012过去了,2013 和无边无尽的20xx还在前头,这真的是让我想想都觉得不堪重负。有人会说了,能活着多好啊,能万寿无疆才好呢!可我却觉得累,因为我老是觉得力不从心,想做的事永远做不成,能力不到,努力不够?做不成又想做,你说能不累吗?

如果生就的就是这个命,那也是没有办法的事,只有认命:生命不息,烦恼不止。这也许是没有什么好抱怨的。




1楼
中国精神之道是老子之道。
2楼
多读一些老,庄的道家哲学,生活可能活得更愉快些。
3楼
"能活着多好啊,能万寿无疆才好呢!可我却觉得累,因为我老是觉得力不从心,想做的事永远做不成,能力不到,努力不够?做不成又想做,你说能不累吗?"

一个中国人,当然是浸透在中国文化和中国日子里好。买书方便,看电影方便,找地方唱卡拉OK也方便。唯一不方便的是跟人打交道,跟人说话,跟人想聊点心里的感动。

此文题目里有“烦恼不断”,但并没说烦恼,也是,烦恼怎么言?但烦恼多,生活谈何幸福?凛子和我岁数差不多,正从不老走向老。经过两种文化的人,有时幸福有时不幸福,幸福时,感觉自己拥有两种语言,中文书读累了可以读英文书,中餐吃烦了可以吃西餐。不过中文读着更感动,中餐吃着更香美。

人生的烦恼多种多样,最大的烦恼是没地方霸道。要练习说话全是建议(对老公,对儿女,对邻居,对朋友),别人爱听不听。人间的道理千千万,自己守住自己的道理就行了。

活着就是好,可以看蓝天,可以闻花香;可以读天书,可以写文章。我不怕死我怕老,老了会管不了自己,老了会不讲道理,老了会老麻烦人,老了会只想自己。没事多锻炼,经营好自己,照顾好亲人。

新年好春节好样样好。
4楼
《生命不息,烦恼不止》很有品位,很有思想力量。
5楼
[QUOTE][b]下面引用由[u]冰云[/u]发表的内容:[/b]

[/QUOTE]
没错,可是为什么从老子以来历史都是背道而驶呢?

电脑版 Page created in 0.1250 seconds width 4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