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存后的思考》

楼主
《幸存后的思考》

读国参先生的《我想幸存者》和梅瓶的絮语《幸存者》,把我的目光引向更为广阔的社会空间并引发更深层次的思考。

对于我们这个年龄层次的人来说,因为我们经历了那个多灾多难的梦魇时代,度过了那段风雨晦涩的蹉跎岁月,所以对郑玲先生的诗歌有着比年轻读者更为深切的理解和感受。

如果我们把中国的诗歌做一个阶段的划分,那么从建国以来到改革开放的30年间,诗歌属于遵命文学的一支。在文艺为政治服务的思想指导下,不仅是诗歌,其他诸如小说、散文、杂文、音乐、舞蹈、电影、戏剧、美术等一切文学艺术形式,都是遵命为政治服务。由此造就了一批遵命文学艺术,拿时下流行的术语称为“红色经典”。同时也造就了一批“歌德”文人和为数众多的“歌德”作品。站在今天的高度,我们不能责怪他们,因为这是生存法则的自我保护或者是一种违心的无奈的选择。而从整风反右运动到文革结束的20年漫长岁月中,一批真正的、优秀的诗人已经失去了话语权和创作权,幸免于难的也选择了沉默,能够出头露面的要么成为造神运动的吹鼓手,要么沦为风派文人,甚至堕落成为四人帮的鹰犬。那个被称为文豪的大诗人以及至今仍在招摇过市的某文学大师,当年一个是连篇累牍地发表效忠式的马屁诗去邀宠,一个则拿起大刀向自己人的头上砍去。

那个年月真正意义上的诗歌很少。最使我感动的是陈毅元帅送给大收藏家张伯驹先生的“大雪压青松”。文革中年老体弱的张伯驹先生已经接到通知放逐边陲,劳动改造。这个把中国第一帖、第一画无偿献给国家的大收藏家,竟然遭此厄运。陈毅元帅得知以后,不顾自己正受磨难,让同样陷在低谷中的吉林省委宣传部长宋振庭冒险把张伯驹保护到吉林省博物馆。临行之前,陈毅夫妇设家宴为老友饯行,并送给张伯驹先生一幅已经装裱好的立轴,嘱咐他到吉林以后才能打开看。这就是那首脍炙人口的五言绝句:“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若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张伯驹夫妇到吉林以后放下行李,第一件事就是打开立轴,一看到这首诗顿时老泪纵横。更令人感动的是陈毅元帅驾鹤西行之前,嘱托夫人把伴随自己一生的一副围棋赠送给了张伯驹先生。

患难之中见真情,由此我们理解到为什么郑玲先生伉俪如此情深意笃。

本世纪初,俄罗斯举国开展了隆重纪念普希金的诞辰活动,在圣彼得堡普希金公园,我望着端坐的普希金铜像,脑海里思考着一个问题:是什么奠定了他在俄罗斯乃至世界文坛不朽的地位?是什么使他受到俄罗斯人民的如此推崇和热爱?那就是他的诗歌。他的诗歌是向沙皇宣战的檄文,是对沙皇制度的猛烈抨击,是对俄罗斯一切伪善和丑恶的无情批判。简而言之,他是俄罗斯大众的代言人。

现在我们回过头来看郑玲先生的诗歌,在我的记忆中,走过那段峥嵘岁月的老诗人再出诗集的为数不多,所以她的诗集尤其弥足珍贵。如果我们把她诗集中的部分诗歌仅仅理解成是爱情诗,那就大大淡化乃至削弱它的文学意义和社会意义。我个人认为她的诗歌包括那些爱情诗是对一个时代一段历史的反思和拷问。透过文字我们可以看到诗人发出了一连串的问题:为什么诗人失去了最为宝贵的创作年华?为什么诗人不能自由地放声歌唱?为什么本来浪漫的爱情变得如此悲壮?为什么人妖会颠倒?为什么民意会被强奸和践踏?为什么共和国前进的脚步如此缓慢?为什么一个民族为赢得自由要付出如此沉重的血泪乃至生命的代价?为什么会发生这么多不该发生的故事,产生这么多不该产生的悲剧?根源在哪里?

毫无疑问,郑玲先生是站在时代的高度为民众鼓呼的代言人。

一个优秀的诗人不仅以社会的责任和良知去净化人们的心灵,更在于引发读者一起思考和探究产生这些怪像的历史根源,使一度被扭曲的灵魂得到矫正和升华。

郑玲先生就是这样的优秀诗人,所以她的诗歌走出文学的层面走向广阔的社会空间,因而具有超越文学价值的社会价值。

郑玲先生的诗歌之所以如此厚重,源于她的坎坷经历和丰富阅历,对社会生活的深刻洞察,这是如今的青年诗人无法企及的一面。作为一段历史的幸存者才能积淀出这本闪耀着文学光华的《幸存者》。

我之所以对郑玲先生肃然起敬,根本原因就在于此。

写于2011/01/05深夜


[em49]
1楼
先睹为快,同时向该书和本文的两位作者致敬,向社会的责任和良知致敬!
2楼
江南兄的《幸存后的思考》
是一篇极具份量、极其深刻的评论。喝彩,我要为之高声喝彩!

早前,我读过坛上的几篇有关对郑玲的〈幸存者〉的评论,下面的这段话也是我想要说的:“如果我们把她诗集中的部分诗歌仅仅理解成是爱情诗,那就大大淡化乃至削弱它的文学意义和社会意义。我个人认为她的诗歌包括那些爱情诗是对一个时代一段历史的反思和拷问”。

读过郑玲的诗篇,我说,郑玲是一位奋勇向前的人。她也用诗篇,激励人们热爱生活、珍惜生命、奋勇向前!

这里,请允许我把郑玲的〈幸存者〉〈诗人之爱〉〈相遇尼采〉〈家在路上〉和〈我的终点在前方〉的一些诗句串写在下面,大家评评——


“幸存者是被留下来作证的
证实任何灾难
都不能把人
    斩尽杀绝”

“朝着黎明
走在已埋葬的岁月之上
幸存者不诉说回忆
心中的要塞
    沉默如雷:
生活就永远始于今天
在应该结束的时候
    重新开始!”

“不开追悼会
不作告别
诗魂远行
大美无言”

“我的另一个我
在应该结束的时候
    突然准备出发
并且想把道路卷起来
    随身带走!”

“尘寰不会路断
我们的家    也在路上”

“对于这些小小的温柔的宁静
看一眼就尽够了
这里不是我的站
我的终点在前方”

                                   文刀
                               2011年1月6日
3楼
江南的《幸存后的思考》,是一代人的思考,一代人的良知。读之低回良久。
文刀和白河山鹰的发挥,也很精彩,尤其是文刀,精准而充满激情。
4楼
[QUOTE][b]下面引用由[u]Huangtian[/u]发表的内容:[/b]

文刀和白河山鹰的发挥,也很精彩,尤其是文刀,精准而充满激情。[/QUOTE]
同感刘荒田。
5楼
非常赞同江南先生的九次质问:“透过文字我们可以看到诗人发出了一连串的问题:为什么诗人失去了最为宝贵的创作年华?为什么诗人不能自由地放声歌唱?为什么本来浪漫的爱情变得如此悲壮?为什么人妖会颠倒?为什么民意会被强奸和践踏?为什么共和国前进的脚步如此缓慢?为什么一个民族为赢得自由要付出如此沉重的血泪乃至生命的代价?为什么会发生这么多不该发生的故事,产生这么多不该产生的悲剧?根源在哪里?”现在,没有人愿意用心来总结和思考这些问题,能够思考和总结出来的,要么不敢说,要么说话没人听,只能自我麻痹!我的导师经常告诫我:应该将“居安思危”改为“居危思安”!

电脑版 Page created in 0.1250 seconds width 4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