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中日月长

楼主
书中日月长
             
    家中,有两大书柜:爸爸特意给我做的木书柜,陪伴我已近二十年;房间装修时新做的壁柜,足足占了一面长九米的墙的三分之一,豪饮的老公原想做酒柜,终究拗不过我,我“占书为王”,他只好举手投降!
    暑假将至未至时,我就到图书馆办了借书证。假期来临,我可有大把大把的时间欣赏我喜欢的书了!图书馆的工作人员中,有我一个初中同学,在他的帮助下,我获得了不受限制借书的“特权”。在那个阳光普照的下午,我怀抱一叠书,喜滋滋地打道回府。洗把脸,擦干手,虔诚的把书放到沙发旁的矮几上。
     家里除了一大一小两个书柜外,其余各处也堆满了书.睡前,我喜欢随意翻翻自己中意的书,枕畔,总有那么几本.有些以前读过,再读却有不同的感觉,书上的某个情节,或是夹在其中的某样小玩意,都让我倍感亲切;有些是新近逛书店或在熟悉的书亭购来的书,新书的油墨香,在我的手指摩挲时轻轻弥散……
    白天,读书于我不相宜,太喧嚣,心无法静下来,就是一本好书,也看走了味,犹如一杯过夜的龙井茶.夜深人静,拥被夜读,春,伴细雨淅沥;夏,避蚊虫袭扰;秋,看斜月照着窗棂;冬,捧一杯佳茗.读到快处,喜笑颜开;读到伤心处,眼睛不知不觉潮润;读到深处,掩卷暝思;读到浅处,气定神闲……
    前一段,有幸拜读了撒玛尔罕的诗集《时间两侧的颂辞》。说实在的,读诗,我很少一晚读完一整本,而这本诗集,我却是一口气读完的,白冠的男子,披红纱的女人,肃穆的清真寺,蜿蜒的黄河,有些许忧郁气质的撒玛尔罕,无不给我以宗教式的庄严神秘感,在那个晚上,“我感觉找到了留恋撒拉尔的那点根/那一道炽热的情。”以前,我对文德所属的撒拉尔族一无所知,感谢文德,他的诗集,让我找到了了解这个从中亚迁徙过来的异域民族历史的入口,感谢文德,当伤感的潮汐撞击着我的心壁时,当我茫然“最终走向哪里”?“屈膝之际  时间和老人的目光/以响震寰宇的古铜色声音/回答:你该与你自己邂逅在家园”,文德伸出诗歌的触角抚慰着我,诠释着关于生命与死亡的凝重主题。
    我喜欢读诗,更喜欢率性而作的散文随笔,情节跌宕起伏的小说剧本,但很少去邮局订阅。因为我怕麻烦,而且邮局订的书很少能第一时间到自己手中,翻卷边了,脱落书页了,再到手里,那种感觉就如同面对劫难后的废墟!更多的是辗转几人后,书不知所终。
    读张爱玲的作品,有一种心惊肉跳的感触。鲜活的生命、灿烂的年华如午夜的焰火,转瞬即逝,而漫漫长夜却是没有尽头的。不同的人做着同样的事情,过着同样的生活,遭遇一样的悲喜。明天是今天的复制,后天是明天的翻版,生命在灰色中消逝了。我看过她的《金锁记》、《半生缘》、《倾城之恋》,七巧、曼桢、流苏,一个个如花的身影在我眼前晃过,很快就隐去了,就连凭吊也无从谈起。特别是看《半生缘》,曼桢在人流如织的街道上看到她苦恋半辈子的人儿一家四口其乐融融,她默念:一切都过去了。那刻,我的心不由疼痛不已,最后泪潸潸而下。张爱玲如古希腊神话中的水仙,宁可为爱憔悴,也不愿它有任何瑕疵。至于她和赖雅的跨国之恋,我倒认为是她卸下所有华丽虚渺的名利外衣后返璞归真,过平凡小女子的生活罢了。
    渡边淳一,日本当代文学大家。我读过他的长篇小说《最后的爱恋》、《为何不分手》、《化妆》,他的小说以心理描写细腻见长,《最后的爱恋》中的风野,在情人和妻子间摇摆不定,他自认是崇尚精神的,可又不肯放弃尘世的牵连。在强大的生存压力下,日本男性内心的痛苦和理性的矛盾暴露无遗;《化妆》中面容身材姣好、气质风格迥异的里子三姊妹,面对情感和人生的不同抉择、迷茫与超脱,让人深思、喟叹;夫妻双方都有外遇,但因为孩子“不分手”,宁愿自欺和欺人,维系着名存实亡的婚姻,这点和中国式婚姻何其相似!渡边淳一曾任外科医生,后弃医从文。因此,他的小说既有手术刀般的犀利冷静,又浸润着日本古典文学的唯美。
    每有闲暇,我便款款然,奕奕然,在书店一排排书架间徘徊,翻翻这本,摸摸那本,恨不能把所有喜爱的好书都搬回家!掂量钱包的分量,考虑再三,选定要买的书,眼光仍在那些充满诱惑的书本间逡巡,最后欣欣然到收银台处付款,那位早已等得不耐烦的收银员半拉着脸,我只好收起满心的喜悦,耐心等候那台打字总不清晰的打字机吐出一张小纸条,在裂帛似的撕纸声中,接过心爱的新书,疾步出店。夜晚,靠着大枕头,捧着新书,石英钟滴答滴答,不知不觉,更深漏沉……
    我与书的因缘,该从小学时说起。
    上小学时,我家离学校有好几里路。小小的我一天四趟的用小脚丈量着那段上学、回家的路。
    幸好,沿途有一处书摊。摊主是一位驼背老爷爷。六月天,柏油路面被晒得直粘脚,太阳似顶在头顶的火盆子,如雨的汗水沤得人眼睛涩疼。扒拉一碗午饭,我就来到书摊前。驼背爷爷坐在竹椅上,一把大蒲扇搁在一旁,他正打着盹呢!阳光从繁茂的大树缝间洒下,驼背爷爷像枣核样的脸上也映上了星星点点的光斑。书摊不大,两条长脚高凳分别支着两头,上头平放一张门板,门板上瓦缝参差般摆放许多图书。不一会儿,我就选好了一本书,从门板下拖一条小板凳,坐着,津津有味的看起来。看完一本,我直起身来,从口袋里掏出一张皱巴巴的一分纸币或一个汗津津的硬币,交到老爷爷手里。“快上学去,路上小心点。”老爷爷和蔼的说。一路上,我想着书里精彩的故事,四、五里路好象较轻松就走完了 下午放学早,我就邀上几个要好同学,一起跑到书摊前。一人选一本,看完了就悄悄地轮换,往往一两分钱能看好几本。老爷爷背弯得就像河边的大柳树,有几次,我总疑心他发现了我们的小把戏——但他竟至于走开去不管我们了。
    暑去冬来,天气是一天一天冷起来了,去书摊前看书的人也越来越少,最后,只剩下我一个。驼背爷爷并没像我担心的那样收摊,他穿着长大衣,笼着手,脚旁放一个竹风笼子。那一天是星期天,我整天在书摊前看书。旧棉鞋里的小脚丫冻成了紫姜芽,长时间捧书的小手冻得像肉包子。突然,我感觉一个人影在面前走过,抬头一看,是驼背爷爷,他把风笼子放到我的脚旁,然后冲我微微笑了一下……那天,我一边烤着火,一边看着书,等合上书伸伸懒腰的时候,我才发现,不知何时,下了一场大雪,整个世界成了粉妆玉砌的世界!
   
    人间韶光短,书中日月长。我喜欢闻新书的淡淡油墨香,喜欢摩挲旧书发黄的纸张,喜欢在静谧的一隅放飞心灵,喜欢穿行在图书馆高高的书架前,与那些大部头上烫金的名人大家神心交汇……它是无形的,是一种气息,是一种含蓄的、清澈的、澄明无比的芬芳,你只有细细去品味,让眼睛慢慢濡湿,才能让它隐藏到心灵幽微的深处,化为自性的芳香。人世间有太多的坎坷烦恼,历史,该孕集多少忧愤不平!唯好书架起的小桥,质朴地立在江流天堑,用宽容和坦诚,支撑起不屈不挠勇往直前的信念,引渡一颗颗饱经忧伤的心灵,引渡平平凡凡的人生。
    因此,阅读中的我,犹如菩陀面前的弟子阿难,垂手肃立,低眉顺耳,他轻轻的一摩首,便从我的踵跟油然而生一种异香,渐渐的,弥漫至头顶、全身,直至人性的最本真,恍如梵高的向日葵,绚烂至极地绽放……[/SIZE]
[SIZE=3][/SIZE]
1楼
“人间韶光短,书中日月长。我喜欢闻新书的淡淡油墨香,喜欢摩挲旧书发黄的纸张,喜欢在静谧的一隅放飞心灵,喜欢穿行在图书馆高高的书架前,与那些大部头上烫金的名人大家神心交汇……它是无形的,是一种气息,是一种含蓄的、清澈的、澄明无比的芬芳,你只有细细去品味,让眼睛慢慢濡湿,才能让它隐藏到心灵幽微的深处,化为自性的芳香。”
梅瓶细腻的笔触,把她与书的情缘写得多么动人。爸爸做的书柜、撒玛尔罕的诗集、张爱玲、渡边淳一的小说、孩时光顾的书摊,驼背的老爷爷,这些和书有关的人与事,都注满了温馨的情感。爱书的人,读了她的故事,都会同感她书中的日月天地。
2楼
青花梅瓶昵称“书痴”无愧。
“占书为王”,其一。
“在裂帛似的撕纸声中,接过心爱的新书,疾步出店。” 听撕纸声都是裂帛声,其二。
小书铺和驼背爷爷的情景很亲切,一分钱租一本小人书坐着小板凳看的时光我也曾有,不过我那时候不是驼背爷爷,是老太太。当年,五分钱一个鸡蛋、五分钱一个面包。回想起来,很温馨。
3楼
文里乾坤大。
4楼
……………………………………………………隐藏内容…
该用户发言已经被屏蔽
…………………………………………………………………

5楼
我一生喜欢读书,到外面旅游,出差,都喜欢手边带一本书,但有闲暇必开卷阅读,可较之梅瓶如此痴书、爱书也只能叹句:自愧不如。不过对梅瓶这段“白天,读书于我不相宜,太喧嚣,心无法静下来,就是一本好书,也看走了味,犹如一杯过夜的龙井茶.夜深人静,拥被夜读,春,伴细雨淅沥;夏,避蚊虫袭扰;秋,看斜月照着窗棂;冬,捧一杯佳茗.读到快处,喜笑颜开;读到伤心处,眼睛不知不觉潮润;读到深处,掩卷暝思;读到浅处,气定神闲……”是深有同感的。夜晚读书,读得深,记得牢。这是真的。

电脑版 Page created in 0.1250 seconds width 4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