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塑料人生》

楼主
《随笔:塑料人生》
                      塑 料 人 生
                                                刘荒田
     

    每天出门跑步,买报,都路过一棵柏树,小不点的,顶多一尺来高,然而树形整饬,一丝不乱,夹杂在虽生机勃勃但难免芜乱的行道树中,显得别致。看多了,才发现,是塑料做的,本来是室内的摆设,主人可能嫌在客厅放得久了,太陈旧,扔掉又可惜,便把它连方形基座,一劳永逸地栽在门前。一个街区之内,就这棵“山寨”树。
    盗版的绿意不算一无是处。近年来不是有商家在买电视的时段,推销人造草皮吗?假树和真树比,所差的是生命。而养护活生生的生命,比起栽一棵塑料树,要多耗费多少时间与心力。如果你栽树,光为了好看,塑料树差不多胜任愉快,除非你要它不怎么好闻的气味,要看春天的芽梢,秋天的果实。柏是常绿树,似乎没落叶,但枯枝断梗,多少要劳动园丁来收拾吧?当然,以天下为己任的环保志士马上以常识打倒我:没有树木进行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人类的呼吸系统要造反。
    据此看来,人生不妨“塑料化”,哪怕部分地。“塑料”的人生,以简易为原则,家里不要炉灶,只要一台微波炉。食物整批从超市买来,它的热量、脂肪和别的成分,均一一作了科学的说明。揭开塑料包装纸,放进炉子,按说明书稍作加工,一塑料盘子上便有热气腾腾的、符合时髦的卫生与健康标准的晚餐。为了情调,可以点蜡烛,如果嫌蜡泪凝结在烛台,难以清理,不妨买上蜡烛形形状的灯泡。家里,植物当然全为塑料制品。用具尽量用一次性的,内衣裤亦然。但凡“用具”,人所在乎的,首先在于利用价值,它若有生命,便反过来要人来侍候。人对付本身已殚精竭虑,何必为“器具”分心?
    然而,树木仅仅是为了人类的功利而生长吗?树木于人类是附庸、玩偶呢?还是朋友,恩人?我是越想越糊涂了。
1楼
我家早年总买鲜活的圣诞树,为的是讨孩子欢心,心想每年花20美元买棵树,让孩子们高兴总是要的。后来孩子长大了,对圣诞树的要求简单多了,有棵树就成,我就买了塑料的圣诞树,今年孩子都到外面了,家里就我老两口,圣诞树就懒得装扮了。也是刘荒田那句话:“人对付本身已殚精竭虑,何必为“器具”分心?”我的生活越来越简单,有生命的好,没生命的塑料也好,简单就最好。至于“树木于人类是附庸、玩偶呢?还是朋友,恩人?”我偏向后者。
2楼
拷问人生,还有这等精彩。正如荒田先生疑惑,现代人类正逐步走向塑料人生,自给自足的原始生活方式早成古董,自然的地表大都雕琢改造,适于人类居住。“塑料”的人生,塑造了各式人等。荒田先生难得糊涂,随笔之下,是在担忧地球不断增强的温室效应下,人类何去何从?
    我建议此品文的副题可称为:写给哥本哈根大会的荒田心声。
3楼
谢谢秋叶和振昂二兄跟帖,遵从后者的建议,加上副题。
4楼
……………………………………………………隐藏内容…
该用户发言已经被屏蔽
…………………………………………………………………

5楼
……………………………………………………隐藏内容…
该用户发言已经被屏蔽
…………………………………………………………………

电脑版 Page created in 0.1094 seconds width 4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