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圣诞节与我

楼主
[随笔]圣诞节与我


“在伯里恒,很久以前,《圣经》说:玛利亚的男孩叫耶稣,诞生在神圣的一天。听啊,天使们在歌唱,王者华诞在今天、、、”我每次听这首歌,都不能不感到一种崇高的心动。对圣诞节,我的一半感情是从那圣诞歌里听出来的。

离圣诞节还有整整一个月,已经感到圣诞的气息了。购物中心到处都是圣诞的装饰还有圣诞歌的声音,圣诞老人穿着大红皮氅和孩子们在照相,电视上也报道着圣诞礼物的热卖品,人们的购物欲被蠢蠢掀动。西方庆祝圣诞,比中国人对春节还要郑重其事。一年十二个月,倒有一个月是在圣诞的气氛下过的。圣诞过后紧接着新年。过了新年,节日才告结束。

我出国二十年有余,对圣诞节,仍有一种旁观感,抽离感。除了文化上的疏离,另一个原因是因为宗教的关系。在思想禁锢中长大,在虚伪的说教中受教育,一旦有了思想的自由,就怕再被另一种枷锁所俘。对于宗教的活动,本能地敬而远之。所以看孩子们表演耶稣的诞生故事,着实让我惊掉了下巴。

我在幼儿园工作过几年。每年圣诞联欢会,孩子们都演一个保留节目——耶稣诞生的故事。四、五岁的小女孩,穿一件大人的长裙,裙角拖在地上,头上顶着一块包头布,手里抱着一个洋娃娃。她就是圣母玛利亚,手上的娃娃就是圣婴耶稣。另一个同岁男孩,套着一件大布衫,拦腰系着一根绳子,就成了约瑟夫。孩子们有的打扮成牧羊人,有的带着驴子,牛或羊的头饰,成了怪里怪气的动物。还有三个穿着长袍,带着头冠,手捧着彩色纸包的礼物盒,演东方的三个智者。孩子们童声童气地唱:“Away in a manger ,No crib for a bed. The little Lord Jesus,Laid down His sweet head”耶稣是西方人顶礼膜拜的至高无上之神,正如当年我们崇拜毛泽东。我不能想象当年谁敢把一个娃娃当做伟人的道具,由一个孩子扮做其母亲,可见西方人对信仰相对随和放松的态度。我于是就把耶稣当做一个伟大的历史人物来看,来感觉了。

我不喜欢大红大绿的圣诞装饰。红色让我想起了红宝书、红海洋,绿色让我想起草绿色的军装。金色又很俗。后来发现圣诞的色彩也有发展和改进,宝蓝色和银色也逐渐多用了。宝蓝色和深紫色的华贵长袍,是古时高贵男性的服饰颜色。我喜欢这种蓝色,像夜的天空,加上金色和银色的星星,给人一种空冥神秘之感。圣诞树,不必那么单调。有的圣诞树上带着光纤灯饰,有的带着白色的霜花,还有纯白色的圣诞树,象征着白色圣诞,很是华美。我家的圣诞树,只在绿树上用金和银两种颜色。我认为最好只用银色,而孩子们喜欢金色。装饰圣诞树,不是源于基督教的传统。而是来源于欧洲的树节。圣诞节是一个综合多种文化和富有世俗因素的节日。

圣诞节传统的食物,是烤火鸡,火腿,还有圣诞布丁。澳洲的圣诞节时值盛夏,烤火鸡大餐实在不合时宜。于是熟虾和冷肉越来越多地成为圣诞午餐的主菜。烤火鸡需时费事,味道也不好。所以我也像许多人一样,喜欢用烤鸡来代替烤火鸡。有一种冷的烤火鸡,用刀削成片,配上冷的火腿,很不错。传统的圣诞布丁味道很重,我按照食谱自己也做过,费事,效果也不好。索性做芝士蛋糕更好。传统的食品,有历史、地域方面的局限。从前的欧洲,没有雪藏的条件,所以火腿咸,布丁里加很多干果和白兰地。

过圣诞节,是一系列麻烦的事情。而从麻烦中体会到乐趣,也许出于文化的些许熏陶。圣诞树由孩子们装饰,礼物我买我包。圣诞卡由丈夫写好发出。房间里拉上两道线绳,收到的各色圣诞卡,一张张地悬挂上上面,楼梯门楣上,挂上些圣诞装饰,门的外面正中间,挂上长青环。这些年,丈夫还在园中的松树上装饰彩色小灯。附近有个摩门教堂,每年临近圣诞,巨大的花园里,是一片火树银花不夜天,还有大型的伯利恒耶诞的场景展示,引来众人参观。丈夫喜欢带全家去看,然后再开车游灯河。有的人家挂出的圣诞灯饰辉煌耀眼、美轮美奂。没有灯的房屋显得漆黑冷寂。如果类似当年中国家家必挂红旗制度在这里实施,就会有一条圣诞节法规:每家都必须张出彩灯,但不要太多,条条街道有漂亮的圣诞之夜景,也没有人在节后收到两千元的电费账单。

什么是节日的高潮,是烛光音乐会上的一起唱圣诞歌?是伴着圣诞音乐拆开礼物?还是坐在摆着圣诞装饰的餐桌前拉响圣诞棒棒筒(Christmas Pom-Pom)?圣诞的色彩和声响的背景中,孩子们的笑脸是最美的,让我想起遥远的童年,想起家乡的春节,想起鞭炮声,新衣服,还有年夜饭。

2009年11月27日
1楼
国內的新一代却是越来越热衷于外国的节日了,中国的传统节日渐被他们遗忘。。。

问好。
2楼
人生几乎两半在中美。有时觉得有两种文化,有时觉得一样也没有。圣诞春节过法不一样,但有一样是一样的:亲人不该彼此相忘。
3楼
[QUOTE][b]下面引用由[u]何茵[/u]发表的内容:[/b]

国內的新一代却是越来越热衷于外国的节日了,中国的传统节日渐被他们遗忘。。。

问好。[/QUOTE]
年轻一代总有些追求新奇,讲求时髦的心理。但也不要紧,风水轮流转,有朝一日,人们会把中国传统的当做最棒,最时髦的文化来庆祝的。
谢谢何茵留言。
4楼
[QUOTE][b]下面引用由[u]心之初[/u]发表的内容:[/b]

人生几乎两半在中美。有时觉得有两种文化,有时觉得一样也没有。圣诞春节过法不一样,但有一样是一样的:亲人不该彼此相忘。[/QUOTE]
心之初兄说的这种感觉我也有,是感到自己似乎没有一个文化上的归属之感。只好顺其自然了。但节日的主旨是一样的,是亲人的团聚,是亲情的体味。是分享人间的温情。
谢谢心之初兄的留言。
5楼
遥想那样的灯火下,那样的孩子们,那样的文化氛围中,似能体悟到翎翅的接纳、感喟与反思。
每逢圣诞节,也要装扮圣诞树,也要给孩子准备惊喜,虽然是身在国内。
其实也没特意计较是洋节还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只要孩子快乐,每个节日都隆而重之。
能有一些善美与灵性渗透进孩子的心灵,能使孩子长大后还揣着一点美好的有温度的记忆,就是好的。

电脑版 Page created in 0.1094 seconds width 4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