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家传奇(故事连载2)

楼主
收藏家传奇(故事连载2)
                                 九龙端砚

    都说洛杉矶的百万华人中藏龙卧虎,聚集着各类精英和重量级人物,此言不谬。
    04年秋末的一个傍晚,在我准备返回北京的前夕,邻居AMY给我打来电话,说有位客人要找我,有事情商量。放下电话不一会儿,AMY领着一位年逾花甲、十分富态的老人来到我家。经AMY介绍,知道老人姓F,一听那口纯正的京韵京腔,就知道是个在天子脚下、皇城根边儿上长大的老北京,一看那戴在左手的两枚硕大的宝戒和手腕上那枚玲珑剔透的玉镯,当年一定是个大家闺秀。果不其然,从老人的话语间听出她出生于官宦世家,书香门第。
    茶过三盏,老人从包里拿出一本影集对我说道:江南先生此次回京,麻烦您瞅空儿帮我办一件事情,老人说着把打开的影集放在我的面前。我细细一看,全是一些文物古董的照片,计有六只金丝猴皮制成的皮褥一张,九龙端砚一方,其他小型端砚三方,董其昌山水画一幅,潘恭寿临摹文征明山水画一幅,以及其它的黄玉、墨玉、鸡血石、寿山石、和田玉等石料数十枚。照片下面注明上述物件曾经陈半丁老过目,并用清秀的蝇头小楷标着参考价码。
    “这些东西都是我当年移民美国时带来的。东西虽然不多,却是历经沧桑,抗战期间从北京到重庆,又从重庆到北京,再经十年文革动乱,移居印尼,又从印尼移居美国,伴随了我的一生。这些年来尽管我在美国的生活并不富裕,但我从不舍得卖掉任何一件,哪怕是一枚小小的印料,一直珍藏在保险柜里。现在我的年龄一年大于一年,又身患绝症,在我有生之年能让这些宝物回归祖国,回到故宫,是我最大的心愿。”
    “这么说,这些宝物来自故宫?”锣鼓听声,说话听音,一听这话,我惊讶地问道。
    “没错儿,我给你讲讲这些宝物的来历。”老人说着打开了话匣。
    “当年八国联军打进北京,慈禧太后避难西安,途经河北正定县。恰好我的爷爷是正定县县太爷,亲自迎驾并一路悉心照顾护送至西安。待战事平息,西太后返回北京,经正定县,又是我爷爷精心伺候并一路护送回京。西太后念其忠心,回京后召见我爷爷,赏赐了上述宝物。宝物传至我父亲,又传到我手中。再说我的父亲也算是个京城名士,和何思远先生交往颇深,何思远任山东省主席时,父亲任山东省教育厅长。父亲喜欢字画,和京城的齐白石大师、王雪涛先生交往颇多,因此还藏有他们的一些墨宝。可惜多数在抗战时期避难重庆以及后来的文革期间丢失,所存无几。”
    老人略一停顿又继续说道:“您回到北京问问有没有行家想收藏,想要我就转让,价格可以商量,这上面标的价码可以作为参考。附带说明一下,这张金丝猴皮褥是慈禧太后生前御用之物,传到现在已经百年之久,保存完好,做工精细,色泽华丽。据国内报道,前年在四川发现一张四只金丝猴皮制成的皮褥,我藏的皮褥是六只金丝猴皮制成的。”老人说着又从包里拿出一份《南方都市报》的剪报复印件。
    “不好意思,说来说去我还是不能免俗,最终还是把它们用来换钱。但我没有办法,因为我需要钱用来老俩口治病。再说这些都是国宝,回归祖国总比流落在外国强。”老人说完一阵沉默。
    “好,我一定尽力而为。”
    望着这位已经迟暮的老大姐,我郑重地点了点头。

***************************************************************
                                巧遇鉴藏家

    数天以后,我回到了北京。
    京城的朋友圈内,倒有不少喜欢收藏字画的,但都是业余玩家,对鉴赏并不在行。F大姐的字画只有照片没有实物,难言真伪。虽然注明所藏书画和宝物曾经陈半丁先生过目,却无任何文字资料可资证明,于文物鉴定纯属门外的我一筹莫展。
    一日,和几位文化艺术界的朋友小聚,席间提起此事。只听坐在对面的青年画家陈丽丽说道:“这事不难,可以请于沁老师看看。”
    “恕我孤陋寡闻,于沁老师是谁?”
    “于沁老师可是个了不起的人物,中国美术界、鉴定界的大腕。中国美术馆收藏保管部主任,艺术委员会委员。中国收藏家协会鉴定委员会主任,中国书画艺术研究会秘书长。她那双眼睛毒着呢,著名美术评论家刘曦林先生说她才干‘非常人可比,她在美术馆阅览典藏30余年,曾和启功、徐邦达、谢稚柳、刘九庵、杨仁恺先生对馆藏的古画作了鉴定。不知有几万件藏品过其眼手,所见即多,学识颇丰。’她和中国画坛很多名师大家的关系非常密切,还常陪同国家主要领导人看画。国家领导人出访时作为国礼赠送的书画均由她鉴定。”
    “那可是行家,能请到她吗?”我问。
    “这事儿我来办。”陈丽丽快人快语,说着要了我家的电话和地址。
    第二天上午电话铃响,传来陈丽丽的声音:下午2点,我和于沁老师上你家!
    下午2点,她们如约来到我的寓所。
    “我是于沁。”于沁一进门就作了自我介绍。
    坐在我面前的于沁,是个体态丰盈,平易近人的中年女性。文雅脱俗,清新自然,长期从事字画研究的经历铸就了她温文尔雅的气质。因为陈丽丽说她的眼睛很毒,所以我特别地注意了她那双清澈的眼睛。确实,从那闪亮的眸子里,令人感到高深莫测,耐人寻味。
    十分钟以后,她告诉我:F大姐的这两幅画,一幅是(明)董其昌的作品。一幅是(清)潘恭寿早期临摹文衡山(明、文徵明)的作品,都是真迹。有没有藏家收藏,我可以帮忙打听联系。至于那金丝猴皮褥,个人收藏可能性较小,能否由故宫博物院收购,得和他们联系。
    05阳春三月,我回到洛杉矶,约见了F大姐,叙述了办事经过。F大姐颇为欣慰,静候北京的消息。

         [em36][em36][em36][em36][em36][em36][em36][em36][em36][em36]
1楼
……………………………………………………隐藏内容…
该用户发言已经被屏蔽
…………………………………………………………………

2楼
非常好读。
3楼
江南先生的文章比小说更传奇呢。
F夫人,身世复杂波折,带着宝物流落海外。于老师,鉴定大师,学问深厚,独具慧眼。作者为中间曲折辗转为他们联系上。文物宝物得明眼人识得,如宝剑出于龙泉,宝马得遇伯乐。
4楼
江南的《:收藏家传奇(故事连载)》太吸引人了!请快续登。真
5楼
应该是纪实文学,在美华让咱们当粉丝追的亦江南兄一人矣。佩服!欣赏!仰望!

电脑版 Page created in 0.0928 seconds width 4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