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美華美食— 憶子粄

楼主
[原创]美華美食— 憶子粄
                            我家鄉的味道(二)
                                憶子粄
                                 蕭振

    媽媽叫我到對面人家院子裡摘乾掉的蕉葉時候,我不問也知道有好吃的“憶子粄”了。她自然先和那家主人打了招呼,我過去只管挑大塊完好的三幾下剪了搞定。
    回到家媽媽正在廚房忙著。她吩咐我拿水泡著乾蕉葉。我看著她用蒜米起鍋,漸漸蒜香越來越濃,到蒜米金黃色時候,繞著蒜米濺入魚露,噼啪聲中,隨著濃煙升起,滿廚房的香味,有蒜的辛香、魚露的鮮香、油的濃郁香。說時遲那時快,她很快加入過了油的五花肉、魷魚絲,翻炒幾下再加入牛肉丸、豆腐乾、蝦米、香菇、筍絲,這時候的香味更豐富了。我在一邊又好奇又期盼耐住性子等,待加水燜透出鍋時候,這個香更妙不可言了,百花園的香只可沁人肺腑,引不出食慾,這個香其味無窮,讓人食指大動、饞涎欲滴。“憶子粄”的餡料做好後,媽媽把泡好的乾蕉葉擦洗淨,順葉紋撕下兩寸寬的條條,再用剪子修成每條約一尺長,餘下的又剪為長兩寸的方形放進水面漂著一層油的熱水裡,然後一塊塊拿出來。包“憶子粄”的粘上油的蕉葉就準備好了。最後,媽媽拿出平時她指導我們小孩子磨好的水磨糯米粉,用大熱水攪拌,揉搓到軟韌適中便分成小團壓為粄皮,放上餡料,包成圓柱形用條形蕉葉圍邊,方形蕉葉墊底,露出上面白白圓圓脹脹的粄皮就像乒乓球一樣。蒸籠蒸上三、四十分鐘,“憶子粄”出籠。揭掉包著“憶子粄”的蕉葉一口咬下,瞬間感覺齒頰生香,更勝之前單純的嗅覺衝擊。觸覺、味覺、嗅覺交集興奮,暴殄天物不可能,尤物移人不假。
    媽媽一年都會做幾回“憶子粄”。我就知道吃。年長了才知道“憶子粄”有段故事,說明朝年間家鄉的孤兒寡母松嬸和阿根艱難度日。阿根十八歲練得一身功夫投奔鄭成功到台灣打入侵的荷蘭鬼子。松嬸思子心切,每逢中秋就做兒子喜歡吃的“憶子粄”禱告。年復一年,三十年了始終沒等到兒子。這年中秋,松嬸正對著“憶子粄”禱告時候,阿根突然回來了。白髮蒼蒼的松嬸戰戰巍巍的遞上“憶子粄”,母子悲喜交集。從此,這粄冠名“憶子粄”。我知道這故事後,也才知道媽媽當年的心情,她何嘗不是用“憶子粄”寄託她的期望?







[em24][em28][em30]
1楼
很多人称此为客家菜肉包,与其它包不同之出就是用糯米粉皮代替了面粉皮,其中也
包含客家人追念祝先之意。读书时在从化落户三同吃过不少,咸甜轮流吃更好味。
谢萧振兄美食美文。另开粉时应用滚水。
2楼
没有吃过,估计好吃。
3楼
写美食,最难是关注诗意和人生感慨,《 憶子粄》作得漂亮。
4楼
[QUOTE][b]下面引用由[u]mty[/u]发表的内容:[/b]

很多人称此为客家菜肉包,与其它包不同之出就是用糯米粉皮代替了面粉皮,其中也
包含客家人追念祝先之意。读书时在从化落户三同吃过不少,咸甜轮流吃更好味。
谢萧振兄美食美文。另开粉时应用滚水。[/QUOTE]

哈,十分喜欢文东兄够爽!开粉或许是滚水,我记不清了,至今也没亲手做过。
此外,羡慕文东兄好命,三同居然“吃过不少,咸甜轮流吃更好味。”我做四清工作队队员、批林批孔带队下乡等,饭都吃不饱,莫说这类东东。五七干校吃得饱,却不可能有此享受,因为是变相劳改,也因此让我记住偶然在早饭出现过的每人巴掌大,三寸厚的芋头糕。
5楼
[QUOTE][b]下面引用由[u]白云[/u]发表的内容:[/b]

没有吃过,估计好吃。[/QUOTE]

謝謝白雲賞評!
有機會嘗嘗,作為地方特色小吃不錯的。

电脑版 Page created in 0.0938 seconds width 4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