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华文学主页
在线情况
楼主
  • 头像
  • 级别
    • 职务区版主
    • 财富3
    • 积分174740
    • 经验100920
    • 文章2962
    • 注册2008-10-06
    丈夫的家族(三)


    这里讲的其实不是丈夫家的事,是丈夫表姐夫家的事了。

    不久前,在家族的聚会上见到丈夫的表姐夫Larry,他刚从斐济回来。我问他去作甚。他说,他和朋友合写了一本书,记载五十年代时候在汤加工作的情况,其中还有当时拍的不少照片。他们把书写好准备出版,就给汤加的国王写了一封信,因为书中有有关国王的记述与照片。汤加国王看了来信,喜出望外,竟邀请他们去斐济完成书稿,并提供出版费用。

    他们的书,对汤加无疑是很有价值的史料。我想当时西方人看汤加,跟汤加人自己的角度多少是有些不同,而且他们的照片,可能连汤加自己的人都没有拍到过。Larry今年七十开外了。他早年是个Surveyor,后来经营果园,平时很喜欢拍照和记录自己的经历。他跟我讲过,他的父亲曾经走过许多地方,包括中国。这次聊天的时候,他说他已经把他父亲的生平整理出了一张CD,会寄给我一张。

    今天收到了Larry寄来的CD,我把它用DVD放出来。这是一个用照片编辑成的记载翔实的传记。Larry 做的旁白。非常吸引人。

    Larry的父亲叫Gerald Wordworth,他喜欢被称为Ged。1890年生于新西兰。当年他的父母乘船从英格兰去新西兰,船沉了,他们在四十四名生还者中,困在小岛七个月,最终被美国捕鲸船所救。Gad是最小的孩子,上面有五个姐姐。在他九岁时,他父亲为了救翻船掉在海里的女儿,淹死了。

    Ged从小的志愿就是航海,当海军。他十五岁就开始了航海生涯。他参加各种商船来往新西兰和澳大利亚之间。后来又到跟商船到了美国三藩市。在十七岁的时候在美国参加了军队。成了骑兵,曾跟印第安人周旋。后又去了夏威夷,升为上士。入了美国籍。离开军队后,他又去航海,这次到了中国德国占领的青岛,当时正值1911年辛亥革命。回到美国后他又服役美国军队,一段时间后又离开军队,回到大洋洲,在悉尼和新西兰之间航海。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他又投身澳大利亚军队,参加轻骑兵团,去了埃及。其间他曾为威尔士王子(后来的英皇)做过护卫。这之后他又调防到土耳其,在中东一带穿梭。战争结束前他回到英国。战争结束,他回到澳大利亚,退了伍。但航海的心仍没有泯灭。1919年,他航海去了夏威夷。下一站是到温哥华,在那里的大草原上为一个电话公司工作。 后来他回到加州,随后在海上经菲律宾到了上海。

    这是1921年,中国的内地正闹干旱饥荒。在上海他加入了国际红十字会。同其他四个成员,从上海乘船运往汉口,坐火车再加三天驴车山路到达山西和顺。他们和中国方面一起,用银元尽可能地到处买粮食,然后用大车运到灾区。他们打着红十字会旗,这样强盗土匪都不会抢劫他们。Ged看到无数的人冻饿而死,尸首被堆成堆放火烧掉。他在此地拍摄了不少照片,有乞讨的乞丐,有织毯的女人,有拉犁的农夫,有放羊的孩童。六个月后,饥荒缓和,Ged去了北京。在红十字会总部工作了六个月,在那里,他接受了中国政府授予的嘉禾勋章。他后来返回了新西兰,然后在上海,香港,马尼拉,澳大利亚之间来回旅行。四个月后,他又回到北京,用了几个月时间到处拍摄。他拍了前门,故宫,天坛,天文台,以及一些庙宇建筑等。在北京,他拍到送葬场面,成群的雇来的送葬人。打着幡,洒着纸钱。他拍到了露天刑场,人们把犯人的脑子和心脏挖出来吃。(从那以后,他再也不吃羊脑了。)从北京,他又去了满洲,多数时间住在辽河一条帆船上。那里天寒地冻,水面结成起伏不平的冰。他的下一站是邯郸,到天津为美国一个烟草公司工作。这时的中国是军阀混战时期,吴佩孚和张作霖在北京天津一带开战,天津城里到处是工事。张作霖的部队里,有不少俄国兵,他们穿着中国士兵的军装。他们中三分一的人死于山海关的战斗。后来,张作霖大胜,吴佩孚很多士兵倒戈。天津车站逃兵涌涌,一片混乱。Ged拍下了这些景象。还有,天津的海河泛滥的景象。每次都会淹死很多人。

    稍后,Ged在上海的英国领事馆找到工作,他的镜头下面,我们可以看到当时上海一带的情景。南京宝塔,黄浦江,苏州河,上海的监狱,杭州的花园,等等、、、从上海,他又被派到汉口的英领事馆工作。1925年,蒋介石领导北伐,26年控制了南京,汉口等地,并控制了金融,自行印刷钱票。英领事馆被迫搬到一条船上。扬子江上美国,日本的军舰游来驶去。码头上,工人的肩上扛着两百五十公斤的纱包走上楼梯。1927年,蒋介石对共产党进行屠杀,在南京建立了政府。Ged回到上海,离开了英领事馆。同时又做起了几份工作,其中一个是把酒卖给外国的船上,他还为上海的警察局工作了一段。这之后,他回到了新西兰。

    Ged回家和家人团聚,决定安顿下来,于是结了婚,唯一的孩子Larry生于1933年。第二次大战开战,Ged 又参加了新西兰海军。战后,他又成为奥克兰海港的守门警官,还是穿制服。1956年,Larry的母亲去世。退休后,他做的旅行只是去汤加看望那里工作的儿子,和来澳大利亚看儿子的家人。在他早年到处航海的岁月,他邂逅一个法国女人,后来就失去了联系。五十年后的1967年,他设法和她联系上了,对方也失去了丈夫。于是他们开始通信。就在这之后不久,Ged 77岁生日的前几天,他离开了人世。

    没想到,Larry 的父亲在中国的经历有这么多。几年前,Larry寄给我一篇中文的影印件让我翻译,说是他父亲为红十字会在中国工作时得到的。我答应下来,却托了很久,直到好脾气的他打电话催,才翻了给他。
    原文是古文,当时为了方便翻成英文就把它翻成白话了,找不到原文了,就把这篇白话的贴在这里吧。
    工赈纪念

    自古以来,由于灾患不断,政策上的方略和管理上的谋划,为国家政治之必需。以往逢有灾荒而欠收,秦国之主曾以船运灾粮,救济难民,并帮助邻国。以工代赈,这是古人为救难御灾常做之事。而近代以来,人心不古,各国只管自己国家事务。而慈悲为怀,为人谋虑进而给以帮助之事,少而又少。

    公元一千九百二十年,我国北方五省遭饥荒之患。我们所在之小县,也为灾区。人们到处求讨,无以为生。如果不是贵会倡议,实行工赈,千百灾民想必早已死于田间街头。

    本人代表我的人民,恭敬真诚地对贵会表示感谢,兹写下赞语如下:伟大的美国,为我亲邻朋友,体谅我之苦难,同情我之处境,与我福患同享。

                           中华民国十年八月
                           山西和顺县县长陈乃蓉敬上

    2008年7月18日
    美华文学论坛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2
    • 头像
    • 级别
      • 职务总版主
      • 财富3
      • 积分317458
      • 经验31607
      • 文章5829
      • 注册2009-02-11
      老實說﹐我很怕看家族歷史。我岳母的父親有九個太太﹐在美國的后人有老外。這些老外親戚已經到第五代。每逢他們來電郵說誰誰又有孫子﹑重孫子……我就一定要翻出我花費相當工夫概括出來的家族圖系才知就裡。
      但是﹐看了翎翅的這篇家族文章﹐我不禁為 Ged 的人生喝彩﹗Ged 不虛此生﹗
      這些文物級的資料﹐我冒味建議是否考慮和博物館﹑和順縣等聯繫收藏﹐起碼和順縣縣志會有興趣。

      美华文学论坛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3
      • 头像
      • 级别
        • 职务区版主
        • 财富3
        • 积分174740
        • 经验100920
        • 文章2962
        • 注册2008-10-06
        谢谢箫先生赏读并留言。
        Ged的确是一个极富于冒险精神的人。在当年相对封闭的中国,语言不通,情况不熟。走过了这么多地方,还拍下了许多珍贵的照片。实在可贵。萧先生的建议很对。我会记得跟Larry讲。
        美华文学论坛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4
        • 头像
        • 级别
          • 职务区版主
          • 财富11
          • 积分595900
          • 经验100174
          • 文章9808
          • 注册2007-05-14
          爱心大使啊!
          以阳光的生活态度收获金色的命运!
          在线情况
          5
          • 头像
          • 级别
            • 职务区版主
            • 财富3
            • 积分174740
            • 经验100920
            • 文章2962
            • 注册2008-10-06
            [QUOTE][b]下面引用由[u]沧海一笑[/u]发表的内容:[/b]

            爱心大使啊![/QUOTE]
            谢谢沧海版主赏读。
            国际红十字会,早在民国时期就对中国的自然灾害做出过赈济。我也是通过Ged的故事才知道。我们后来的教育完全没有关于这方面的内容。只是谈到国际共产主义如何如何。其实,就是中国的现代史,我们不知道的还很多呢。中国的一度,可以说也是开放的。我们称之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但究竟是如何殖民化,却是不太清楚。
            美华文学论坛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6
            • 头像
            • 级别
              • 会员认证会员
              • 积分21430
              • 经验4059
              • 文章285
              • 注册2007-02-04
              过去很少接触这样第一手的普通老外的家族史,很感兴趣。谢谢!
              叹世间多少痴人,多是忙人,少是闲人。
              (元·无名氏《折桂令》)
              在线情况
              7
              • 头像
              • 级别
                • 财富2
                • 积分99018
                • 经验53429
                • 文章1298
                • 注册2007-07-24
                谢谢翎翅版主的一直细致的点评,你的文笔很有沧桑感觉,让人凭添许多的感慨!
                美华文学论坛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8
                • 头像
                • 级别
                  • 财富2
                  • 积分187210
                  • 经验38775
                  • 文章1071
                  • 注册2005-05-27
                  问好翎翅老师。
                  美华文学论坛感谢您的参与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回复帖子 注意: *为必填项
                  *验证信息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新用户
                  *帖子名称
                  内容(最大25K)




                  其它选项 Alt+S快速提交
                   


                  Powered by LeadBBS 9.2 .
                  Page created in 0.2031 seconds with 6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