爷儿仨一觉醒来,太阳已经老高,阳光透过缝隙照在他们身上,使他们感到了一丝暖气。他们伸展着麻木的四肢站了起来,身下的坚冰已经被他们的体温融化,清晰地印着爷儿仨湿漉漉的影子。 他们继续赶路,肚子里没有一点东西,这脚步越发地沉重,父亲挑着的两个空箩筐也变成了千斤重担,每迈出一步都感到十分艰难。好不容易到了银场讨得了三碗地瓜汤,身上才算有了一丝活气。傍晚时分,他们到了桃峪。在一个废弃的牛棚旁边,父亲放下了挑子。清智知道今晚他们就要在这里过夜,他帮着父亲铺上麦秸,让姐姐歇息,自己跟着父亲进村讨要。天擦黑时分,爷儿俩讨得了几个地瓜,回来煮了一小锅地瓜汤仨人分着喝了。牛棚比瓜棚要好得多,不透风,奔波了一天的爷儿仨舒展开身子,躺在松软的麦秸上感到了一阵轻松,清智看着父亲紧锁的眉头逐渐舒展,那颗悬着的心也跟着放下了许多。
天亮了,东方出现了灿烂的朝霞,爷儿仨迎着初升的太阳上了路。 父亲告诉他,下了桃峪,再往前走十里地就是韩庄,就到了姑姑的家。 接近了目标,看到了希望,仨人的脚步也变得轻快起来。 傍晚时分,他们终于赶到了韩庄,碾转找到了姑姑家。 姑姑一见他们远道而来,非常高兴,招呼他们坐下歇息、喝水,自己赶紧和地瓜面,蒸了一大锅地瓜面干菜馅儿包子。 清智一口气吃了十二个包子!按说已经饱了,但他还想吃。姑姑怕他撑坏了胃,没敢让他再吃。这一顿包子给清智留下了极为深刻的记忆。长大以后,他跑遍了全国,也到过许多国家,他觉得任何美味珍馐都比不上这包子香甜! 心地善良的姑姑非常同情他们的遭遇,她把清智爷儿仨安顿了下来。姑姑家也不富裕,虽然能够从嘴里省出一些,但毕竟有限。她所能够做到的是让清智的姐姐帮她拾柴禾、做饭,让清智爷儿俩出去讨要。 沂蒙山区,这个当年用小车把中国革命推向胜利的革命老区,有着热心助人的光荣传统。尽管那时候谁家也不富裕,但是他们慷慨地向更需要帮助的人们伸出援助之手。
几天下来,爷儿俩讨得了一布袋地瓜干。
讨过饭的人都知道,一个地方只能讨要一次。近边的讨过了,就到远处。这一天他们走了二十多里地,运气不错,居然讨得了一袋子地瓜干和窝窝头。直到天黑了下来,爷儿俩才匆匆地往回赶路。 山区的夜空,像一口漆黑的锅底,伸手不见五指,山风吹打在树枝上发出凄厉的呼啸声,像鬼在哭,又像狼在嚎。父亲紧紧拉住清智的手,一脚深一脚浅地快步向前奔去。在一个下坡的地方,突然脚底下一滑,爷儿俩一起摔倒着滚了下去,幸好一块石头挡住了他们。黑暗中父亲摸了摸背上的布袋子还在,重重地呼出了一口气。 他们爬起来继续往前奔,黑暗中已经辨不出方向,父亲只是凭着感觉往回走。走着走着,突然一块竖立的石头挡住了去路,绕过它却又是一块石头挡住去路。在暗淡的星光下,那竖立的石头连成了一片。 父亲突然明白,他们是走进了一块坟地。那一块块竖立的石头是墓碑!这一惊使他头皮发炸,毛发倒竖,一股凉气从脚底直冲脑门,背上沁出一身冷汗。但他没敢吭声,他知道孩子是绝对经不住惊吓的。清智从父亲急促而又沉重的喘气声中感觉到了一种无形的危险和恐怖正在向他们袭来,他死死地抓住父亲的手,等他完全反应过来,已经被父亲拽着爬上了一个高坡。就在那一刻,清智感到父亲的手心里湿漉漉的全是汗水! 父亲稳了稳神,在星光下辨认了一下方向,领着清智一路狂奔。不知道走了多少时间,就在他们已经精疲力尽的时候,远处出现了灯光。在悠悠的黑暗中显得那么明亮,那么耀眼。 那是姑姑的草屋,姑姑还没有睡,等着他们回来。 惊魂未定的爷儿俩一进门,便摊倒在地。
讨要了一段时间,攒了一口袋地瓜干,姑姑催着父亲先送回家,那里还有三张嘴呢。父亲也惦记着母亲,第二天一早,背着一口袋地瓜干下了山。一个星期以后父亲回来了带来一个好消息,政府发放了救济粮,加上讨来的地瓜干,可以渡过难关了。
终于穿越了死亡地带! 爷儿仨告别了善良的姑姑,回到了家里。
这次讨要的经历是清智一生中最难忘的记忆,使他看到了这个世界上最美好的一面——关 心、善心、爱心是人世间最珍贵的品质情愫。 清智是个知恩图报的人,以后他每年都要去看望姑姑,工作以后每次回来探家也必定专程去看望姑姑,这不仅是因为当年的一粥一饭、一汤一水而感恩,更重要的是姑姑的善良赋予了他的爱心,使他铭记了一个朴素的道理:做人要善良,对人要真诚!。正是这种爱心,使清智对灾区人民慷慨解囊,热心地帮助身边的战友、朋友和同事;资助山区的失学儿童,把无数的作品捐赠给希望工程;也正是这种爱心,使他在汶川地震以后迅速赶赴灾区,加入志愿者的队伍。
[em34][em34][em34][em34][em34][em34][em34][em34][em34][em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