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两个月前预定了一个假期,打算这个月底全家人到百公里外的海边地方住上三几天。权当为女儿和自己庆生。省去了开派对的麻烦。日子定下来,钱也付了,丈夫却说那个周末跟他野外定向比赛的日程冲突。还没出师,先就不利了。不管他,虽然有些抱歉,为了全家,他只好放弃自己喜欢的比赛。日期渐进,马虎爱忘事的我,想起还没有收到度假村的确认信,又急着打电话去确认。心里一块石头才落地,跟儿子说下周末要去哪里哪里了。儿子又说,下周四进入年终考试,直到再下一个星期才结束。这一下,我的计划似乎是彻底地不合时宜了。打电话跟度假村讲改日期,对方说不可以,改日期要在规定的二十一天期限以前。
顺得哥情失嫂意,按下葫芦又起了瓢。这个度假成了鸡肋,去也不是,不去也不是。问题是,我向来并不在意去不去度假,我在意的是,家人会不会玩得高兴。
在意,是一件很累人的事。当你在意时,烦恼失望,痛苦哀伤,都可能成为不速之客,在不知什么时候光临。在意,是一只小小的孤舟,在未知与茫然的大海上行驶。随时都在颠簸摇摆,随时有倾覆的危险。
童年是幸福的,因为儿童不懂在意,有了糖果就会笑,掉了糖果就会哭。这一哭一笑,就是整个世界。到了在意他人的时候,父母的喜怒,老师的脸色,伙伴的喜恶,就把人紧紧地包围住了。人就在这种被包围的不停的拿捏和塑造下长大。等长大了,包围的人变得更多:恋人、家人、朋友、同事、上级、包打听、警察、官员、商人、医生、律师等等,甚至包围这些人的一群人、以至所有人。我们又在不停的拿捏和塑造下改变。“他人即是地狱”这句话,或许就有着这样的意思。萨特认为,人是孤独的,人在不断的选择中创造自己。说是选择,其实是很有限的,谁能够全然按照自己的意志去生活呢?
古时的圣人哲人,早就做出过聪明的思考。孔夫子讲“礼”,主张捋顺人际关系,君臣父子,各就其位。孟夫子主张摆正顺序,先自身,后家国。人们还总结出中庸之道。不偏不过,不温不火,方正中直的人生哲学就成了理想的处世之道。话虽如此,其实并不容易做到。穷尽一生的勇气和奋斗,上下逢迎,辗转腾挪,到头来不仰人鼻息、不受人所制,要风得风、要雨得雨的人,如凤毛麟角。放开了世俗之念,就得超脱。像庄子所说的御风而行,“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可弃掉小舟,化成鲲鹏,遨游四海,展翅万里。这在常人,又断乎是难以做到的。
于我在意的事情,其实无须考虑哲学,更不用愤世嫉俗。将就折中地,差不多就行了。与中庸之道却也不谋而合。有的时候,纯粹跟着感觉走,小小不在意地任性一下,也未尝不可,好在通常结果还不太坏。
2009-10-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