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很喜欢粤式餐点,每逢回上海必然缠着老哥去几次唐宫。熟点酸渍云豆、烤乳鸽、薄肉粥、肥蟹、象拔蚌、以及蛋挞。一份不够,我一人就能干掉三四只,全家人至少两份。我露出稀罕的饕餮状,老王有一丝艳羡,这大抵是我为数不多的优点吧,怎样吃都不长肉,简直可以用来校准秤的精度,而他呢,一口清水,肚腩上酒窝窝就深陷一层。
前些日子终于下决心解决面包口感不良的问题,狂买了几大包面粉。如此富余的面料,撩拨我又对自制蛋挞动了心。事先查了一堆贴子,可见好事者之众。不过也常常意识到一些明显错漏,比如有的人写的粉量过重,塞一盘12只太浪费;再有人建议做蛋芯要加面粉,否则不能起膨,我看了十分惊诧,暗忖此君是否蒸煮过鸡蛋,难道不晓得蛋遇热,体积自然要变大,而且图的就是个香软口感,何必再强求满嘴面疙瘩?另外有人将所谓片状玛琪琳(即人造黄油magarine)槌平了做油酥芯,首先我就不赞成吃这个玩意儿,倒远远比不得贵一点的纯黄油(虽然米国人惧肥,连大多数butter都掺了植物油),其次我疑心它如何“片状”,难道不加面粉就可以起层次酥皮?
最简便的做皮方法,自然是去超市买puff pastry sheet。但不幸,我没能找到,又不敢轻易尝试美国人做的派皮囊。所以酥皮还得自己来。其实一半油水面,一半油面,混合起皮,概念上并没什么难度,症结点在用料量是不是合适。
我参考的方子,是台湾爱厨的老贴。爱大厨系糕点类大拿,我特别钦佩她书写详细,流程图明晰,俨然手把手教导,比一众晕头贴耐心得多,也看不出丝毫架子,认真得多。我预订的小秤还未到货,只好将就杯和匙来度量油与粉。制作中防避了她预警的可能错误,所以出炉品很满意。那么我将她的贴子转如下,括号简体字部分是我注的用量和心得。相机已送出,到下个月才拿回,蛋挞图以后再贴了。喜爱吃的朋友,不妨自己也实验一下。
----------------------------------------------
原贴和图:http://www.euphocafe.com/recipe/recipe.asp?rid=108
对粉种及用料毫无概念者,请先读原贴,爱厨标注了各种料的名称、功用和购买地点。
材料: (一般塔模20個,muffin烤模12個)
油皮材料:高筋麵粉 45g,低筋麵粉 45g,酥油 33g,糖粉 20g,水 40cc。
油酥材料:低筋麵粉 130g,酥油 50g。
蛋塔水材料:奶水 180g,水 180g,砂糖 180g,全蛋 210g(約3個大的),蛋黃 40g(約2個大的)。
(我改用炼乳(condensed milk)4大匙,牛奶150ml,不加糖,全蛋3个,蛋黄1个。因为炼乳很甜,是以不必加糖。蛋数许多谱上都主张5个,其实是多多益善的尾全。 爱厨后面谈了,所谓“奶水”,比牛奶稠一点,但你也完全可以以180g奶+180g奶替换上文180g奶水+180g水。如在美国,牛奶制品冷柜或面粉栏对面的辅料栏,可以找到“奶水”(evaporated milk)。)
裝飾:蛋黃一個打散。
工具:
塔模,刷子。
做法:
1. 製作蛋塔水:把奶水和水用小鍋煮開,加入糖,拌煮至溶解,離火,加入全蛋和蛋黃拌勻,過濾備用。
(如果改用炼乳,这个步骤就省了。另外,奶和蛋的比例并没有那样重要,甜淡软硬可根据自己偏好调整。)
2. 製作油皮:將所有油皮材料放入缽盆裡,混合成糰,放在案板上反覆搓揉至表面光滑且有點筋度。用保鮮膜覆蓋麵糰,使鬆弛10分鐘。
(爱厨说的油皮,就是我们通常说的油水面。我以“杯”计,高筋粉(bread flour)1/3杯,低筋粉(cake flour)1/3杯,酥油(shortening)3大匙,糖与水随她的谱。如果没有高筋粉,通用中筋粉2/3杯应该也可以。这样糅的面会稍稍粘手,那么以手再抓适量高筋或低筋粉,撒入接着糅,成软团即可裹入保鲜膜醒面。)
3. 此時可以製作油酥:混合油酥材料在缽盆,反覆搓揉至成糰且表面光滑。(可能剛開始會覺得很乾,千萬不要自行添加材料,要有點耐心,揉久一點自然會變均勻且慢慢成糰狀)
(我代替的比例为:低筋面粉1杯,酥油5大匙。按照爱厨的方法耐心糅,不一会儿面和油就收紧韧了。要注意,这样做出来的油酥芯与刚做的油水面体积差不多,甚至更大一点。后面要用油水面包入油酥芯做千层酥皮,所以信心不足的实验者,可以适量减少面粉比例,比如至大半杯,以便操作,有感觉后再加回到菜谱量。)
4. 將油皮與油酥分別切割成12等份。取一個油皮,放入一個油酥,包好,用手指慢慢捏緊收口,以掌心輕壓推平,再用桿麵杖自中心向前後推桿使成長片狀。參考附圖A。
(可以先把油水皮小剂擀成薄面饼,然后填入油酥剂,像包包子一般捏合,再进行后续。有人的做法是先不切剂,包入油酥芯,折叠,擀皮,反复数次,成型大张酥皮后再分12等分。两样做法皆可。)
5. 然後輕輕捲起,參考附圖B。(做出12個這樣的小捲子之後,再開始下個步驟)
6. 把麵糰換個方向,重複上個步驟的方法,輕輕壓平、桿開、再捲起,參考附圖C與D。
(5和6不同方向卷拢在擀平,就是为了起酥皮层次。)
7. 然後把捲好的麵糰再壓平,桿開成圓形薄片(要比塔模大一些。桿好是很薄的喔~~因為烤熟會變厚),就可以鋪在塔模裡了,捏塔皮是比較費工的步驟,如果不講究美觀,就只要把邊邊收好,把蛋塔側邊的塔皮捏成厚度相當就可以了,多出塔模的邊皮可以捏些花邊。
(因为muffin模子比较大,所以擀的面皮也必须大一点,置入后边稍略高于模,以便于整理花纹。蛋液体也不容易溢出。捏花边的方法就像给饺子皮捏边,轻轻一挤即可。)
8. 塔皮整形後,用刷子在塔皮上刷一層蛋黃,然後把蛋塔水注入塔皮,約8~9分滿即可,不要太滿,因為麵皮會變厚,所以蛋塔水會溢出來。送入預熱至180 C / 350 F的烤箱烤20~25分鐘即可。
(刷了蛋黄,烤熟后的油酥皮就是金黄色,和面包表皮涂蛋黄一个道理。面皮不会变得很厚,所以不必很担心,但是蛋水还是不可以太满。8、9分就好。太少了也会不好看。)
愛廚注:
1. 奶水=evaporated milk,不可用一般牛奶代替。奶水和煉乳(condensed milk)是兩種不同的東西,如果在美國,可以參考這張包裝圖:奶水。
奶水應該是液態的,比一般牛奶稍濃一點,但是不像煉乳那麼黏稠。味道也沒有煉乳那麼甜,所以做糕點的時候最好不要等量替換,效果會差很多。如果是做蛋塔食譜用到的,可以把裡面的奶水+水全部改成一般的牛奶(milk),我試過,並不會影響成敗。^^
(注1可忽略,我已经说过,奶和蛋的比例并不是大问题,奶种也可替换。)
2. 糖粉=powdered sugar,不可用一般砂糖代替。
(我用的就是一般砂糖,没什么本质影响。)
3. 如果要摺花邊,最後桿出的麵皮要直徑大約9~10公分左右。
備註:
1杯 = 240 cc = 240 ml
1大匙 = 1 Tablespoon = 15 cc = 15 ml
1小匙 = 1 Teaspoon = 5 cc = 5 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