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读博文,看见一张连环画的照片,不由勾起许多关于读书的回忆。
在我的印象中,童年的图书是贫乏的。最早的启蒙是跟了爷爷读《四书》、《五经》,老体字很难认,往往是爷爷已背到二十多页,我还在十几页中逗留,但到底还是跟着记住了几句,后来学起古文来也就没那么的别扭,得了老师的不少表扬。
接着就是跟叔叔们读《杨家将演义》、《薜仁贵征东》、《风波亭》等。虽然字还不能全认出来,但月夜村中的大树下或者温暖的土炕上听过叔叔们精彩的演讲之后,那故事中的人物就活生生地刻在了大脑中,引我在书海中更多地去寻觅心目中的英雄。
真正读到适合小孩子的书,已经上了三年级。干妈家的二哥不知从哪里弄来很多的连环画,干妈因为只生了三个儿子,没有女儿的缘故,对我很是喜爱,每当逢年过节,都要让高我一级的二哥来叫我去她们家,除了好吃好喝之外,还有花布的漂亮衣服给我穿,也有彩色的毛线可以系在我长及腰部的麻花辫子上。但是最令我着迷也最吸引我去干妈家的,却是二哥那满抽屉的连环画,白天看不完,晚上住下来接着读。那时候村中还没有电,干爹总是掌了油灯或者蜡烛和干妈一起陪着我看书。那温暖的感觉常常勾起我无尽的怀念。
上中学时就到了镇子上,学校的周围有两个书店,父亲因为我升学考试拿了全乡第一看到希望的缘故,总是节衣缩食尽了最大的努力为我买书,但买来的书实在是不经看,花了一两块钱好不容易买的书,不消一两个小时就全部读完了,前前后后转几个来回,也还是觉得书页少的可怜。
后来我就无师自通的开辟了自己的读书通道,那就是站在书店小小的铁皮房子的门口,要了一本喜欢的书来读,这样半天的时间就可以读完一本。如果可以克服脸红心跳的状态的话,还可以再借到一两本的书,老板娘也许是看出了我对书的痴迷,对我是特别的宽容,别的孩子拿到一本书几分钟不买就会被要回去,我却享有了特权一般,就这样读了不少的好书。 实在感到难为情的时候,我就会不管当时用不用得到,找几样本子铅笔之类的学习用具买下来,以此来表达我小小的一点心意。
及至和中学的老师越来越熟悉,我喜欢读书的癖好也在校园中有了点名气,老师们的书柜就向我敞开了。从初一到初三的班主任都是语文老师,也都很爱读书,并且在省城的大学函授着中文本科,假期就会去省城上一段时间的课,叫面授,因此每次都会带回来许多书,我便会借了来读,有时还很荣幸地会做这些书的第一个读者。那些借书还书的课间和黄昏,老师的身影就和那些书一起留在我的脑海中,多年后还在我的记忆中栩栩如生。
中学快读完的时候,学样才有了小小的图书室,三间土木结构的房子,不到十个书架上稀落落地摆了些书,也就几千册吧。管理员正好是我的班主任也就是语文老师,于是在大家能借阅的正常时间里我可以读,课外活动开始管理老师要下班了也会给我“开小灶”,将我一个人反锁在里面读书,有次老师忘记来开门就往回家走,半路了才想起我还关着“禁闭”,返回来开门我还不以为然地说,关就关着吧,有电,关一晚上也不怕的。
上了大学,梦想中的一切好像都跟着来了,漂亮美观的六层楼的图书馆,似乎永远也读不完的丰富藏书,让我开始在图书馆中流连忘返。每个假期回家,满满一大包日租一毛钱的书籍就是我回家的行李,也就在那时候,我读完了全套的莎士比亚、雨果、乔伊斯、大仲马等人的名著。
及至到了现在,虽然我的四个从地板到屋顶的大书柜中都装满了书,但我还是办了新华书店的借书证。闲瑕的时候,坐到阅览室中静静地阅读一会,虽然周围坐着的已大多都是孩子,这让我显得有点儿扎眼,我还是不舍得离开,因为在借读的过程中,我又一次享受到了来自童年和少年的那份暖暖的满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