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诗人李剑的几首古诗
评论
齐凤池
最近,我在论坛陆续读了诗人李剑的几首好的古诗,我对他的古体诗的感觉是:文字上很严谨,风格上很婉约,情感上很深情.而且有画面的质感,意境很空灵很深邃。如果从格律的对仗,平仄上要求没说的。如果按照王力教授的要求,那属于鸡蛋里挑骨头。我认为:要是按照教授的说法,七律和七绝最标准的当属杜甫的《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晴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这首诗,不论从哪个角度分析都是无可挑剔的。它采用了名词对名词,量词对量词,形容词对形容词,动词对动词,颜色对颜色,声音对声音等等对仗手法,给人以美的想象和享受。可以说它是七绝的经典!这是一般人的眼光看不到的。而我认为,在这首诗里还有许多不为人知的东西。在这首诗里我发现了几何。比如,“两个黄鹂鸣翠柳,”这是平视。“一行白鹭上晴天,”这是仰视。在这两种事物中,我发现了一个三角。当然,对于一首诗的理解,每个人有自己不同的认识和理解。我曾经对李清照的词做过这样的说法:“易安的词,是古代才女的一到拿手的小菜,专供书生秀才下酒。如今,在桌上摆了千年,还有几个书生秀才用它下酒?还能醉倒几桌真实的情感?”因此我说,甭说是写古诗了,就是看古诗的,又有多少人来看呢。我感觉老诗人李剑对古诗的感悟是很深的,完全是从心灵里迸发出来的。而且,显示出他对古诗的很高悟性。同时,表达的内涵也很深刻。他在把握词性的同时也彰显出了他的古诗语感和古诗语境的张力:“寒箫引发秋思远,吟月袅袅玉笛鸣”这两句就显得不热不温,张迟有度。功力非常深厚。这里我没有夸张和奉承的意思。空旷萧瑟的深秋,尤其是夜晚,听到箫声是多么的寒冷啊!而箫声把秋天传的更远了。我读了他的这句诗后感到秋尽了,寒冷了心寒了。我知道,现代新诗歌不好写,古诗更不好写。写诗不仅需要激情,还要具备很高的素质和技术。光有文化修养是不行的,李剑老师是很有学问很有修养的老知识分子,但光有修养是不够的,诗歌的素质最关键。因为,诗歌写作需要很多的技法.比如想象、跳跃、韵律、节奏、张力、断裂、意象、语感、语境等等。然而,古诗就要求更高了。能够简单地驾御古诗的平仄,做到不出问题就相当不易了。如果再把古诗写得很到位,语言很俏丽,每首诗中都能出现非常漂亮的警句就棒了。我读李剑的古诗就发现了很多的长处,这是我所不能比拟的。他在处理一些细小的环节上把握得就很得当。比如:“长空浮云淡,旷野枯草闲”,这是很大的意境,天空的云彩已经淡却,而大地上的草木已经干枯得没有生命力了。所以空闲了。这首诗给我的感觉是“秋天的萧瑟,万物凋零”。就两句就把秋天描写的非常深刻到位!接着“白露降临秋更深,寒催叶落草凋零。风入薄衾难入梦,雨打残花更伤情,命运多舛磨锐志,人生坎坷洗灵魂,风霜雨雪全历练,但凭豪气长精神心。”一步步引深,把秋天写到寒冷萧瑟的尽头。
读了此诗后,我不由地有些寒冷了.尽管我生活在北方温暖的环境里,但心里更寒冷了。在这个寒冷的时候,我的心呀和许多往事开始涌上心头.想想这一切,不由地感觉到有太多太多的无奈,我的心情也有点憔悴了.这正好和诗人的秋景相吻合。我问苍天.苍天啊,这是谁的过错呀?是我的错吗?苍天没有回答.但烙印已经深深地留在了我的疼痛之上了.“重九过尽寒露临,风掠衰草听秋声。飘香月桂点点黄,吐蕊霜菊灼灼金。寂寞黄昏怨淋雨,繁忙清晨喜朝晴。寒箫引发秋思远,吟月袅袅玉笛鸣。”每个人都曾经有过许多许多美好的鸳鸯的梦幻,对于梁祝对于董永和七仙女,我产生过许多理想和合卺之梦,我时时都在期盼.然而,现实与梦境的距离就在阳光的分界线之间,但又是多么的遥远哪!我所期盼和追求的恰恰相反了.好象是星星伴着月亮的顾盼。啊,我已经是知命的暮年了。但我仍然有还有许多美好的理想和夙愿。它好象就在我的眼前.《七夕》“七夕恰巧逢立秋,金凤玉露送清幽。山高水长天正阔,云淡风清月如钩。有情人被有情扰,无聊客为无聊愁。执手鹊桥相会去,天街乞巧梦里头”。愿我柔软的双翼飞过所有的屏峦叠障,与你相逢在金碧辉煌的殿前,你不要说痴情了。让我们携手象朋友一样走过所有的坎坷和难关走向未来的遥远吧!两首七言律诗,读后给我的感受很深,仿佛把我带到了诗歌的意境中去了。这就是诗的魅力,如果每首诗歌都能做到这点,就都是好诗了。说点不足的地方,老诗人李剑在练词和练句上还欠火候。古人讲:语不惊人死不休。尤其是古诗。就简单的四八句。如果语言平淡了就失去了诗的意境和美感。所以说练字不如练句,练句不如练意!意,在古诗中是最重要的。
今天,喜读李剑的两首律诗,随便说了几句。不到位请批评。因为我也是学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