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直会被一首喜爱的诗歌感动着迷,喜欢某一首诗是一种缘分,不管何人所作,反正喜欢上以后,就会放不下,会被诗里的意象景致纠缠。《诗经》(野有蔓草)全诗简洁明了,鲜活朴实而充满激情,诗歌勾勒出一个唯美的爱情故事:野有蔓草,零露薄兮。有美一人,清扬婉兮。邂逅相遇,适我愿兮。野有蔓草,零露灢灢。有美一人,婉如清扬。邂逅相遇,与子偕臧。诗一开篇,画面感迎面扑来,把“邂逅”的背景与地点徐徐铺开,在强力的视觉效果下,荒野最大的特征即大自然的工程野性之美,独立在人的意志之上,它的魅力和诱惑与任何的人造美所不及,这种写作的自然和谐,以相应的柔美润泽,最终落实在作者意象和愿望“邂逅相遇”上,这也是作者对另一半的憧憬。“野有蔓草,零露薄兮”邂逅相遇的地点和时辰,希望能在长满也草的旷野,晨曦微露,薄薄的露水在野草间晶莹,旷远应该空旷无人。邂逅相遇,适我愿兮。诗人寂寞地赶路或赏景,蓦然抬头,一曼妙女子身着素衣亭亭玉立地自远而近,长长的头发随风飘动,走着走着,就在两人交叉的瞬间,四目相对时,就认定了对方就是自己今生寻找的心仪之人,即私定了终身。这简约的八个字,也凸显了几千年前我们古人对爱情的浪漫和美好的向往,这种浪漫区别与如今的“一夜情”,前者是追求永远天老地荒的爱,后者是追求爱情快餐。他们的爱情出发点和价值观不同。 诗的结尾曾经有过争议,闻一多先生曾把它解释为淫诗,主要表现在邂逅相遇,“与子偕臧”这一句上。闻先生认为,一男一女,在荒野野草地相遇,并且藏起来,(他把臧解释为藏)一定是做那种见不得人的勾当。从表层字眼看,确实会有这样的想法,其实,孔子早就对此下过定论:“乐而不淫。。。。。思无邪。。。。。”我敬佩孔子的智慧和思想,在那么封建的时代并先了我们几千年就下此定义,实属不易。我也认为最后一句应该是与你相爱到永远。。。。。如果不是在旷野相遇,是在闹市相遇,人多事杂,就算邂逅,但那种环境不是很适合一见钟情的氛围。《诗经》里的所有诗,都很注意营造诗意的氛围,可做多解,这就是我们古人的高明所在!这也象爱情,在合适的地点合适的场所不早也不晚,邂逅相遇,如果你认定了的,就不要放手,一但错过,将永远错过。反之,假如在不适宜的时间地点相遇,(他有妻,你有夫,)即使不顾一切相爱,能与子偕藏的实在是微乎甚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