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随笔】
华支睾吸虫的“名声”为何愈来愈大
树 立 老字号的一条虫 人间作虐逾一世纪
〖华支睾吸虫〗 (Clonorchis sinensis),又名〖肝吸虫〗 (Liver fluke) ,是寄生在人和多种哺乳动物如猪、狗、猫、野猫、貂、狐、獾、鼬、家鼠、麝鼠等体内的一种寄生虫。这条虫最早由Looss 氏于1874年在印度的加尔各答发现、1875年正式报道。算起来至今已有一百多年之久了。另据称:我国曾在西汉和战国的古尸中发现过这种虫的虫卵(据周正任等),距今更有2000多年的历史。从这些资料可知,这个华支睾吸虫,应该是条历史悠久、声名远播、广为世人熟知的老字号寄生虫。
众所周知,来到人世间的任何寄生虫,无一不是不劳而获的恶棍,它们都以掠食寄主的营养为生。华支睾吸虫的恶行,主要是专一侵入人与某些动物的肝内胆管为非作歹。在不同病例,侵入这里的华支睾吸虫其数量多寡不定,少者几条,多者几十条上百条,最多可达千条。轻症者一般不显病状。严重病例大多发展为肝硬化,以至酿成致命重症 —〖胆管细胞性肝癌〗。 全国有20多个省市地区流行华支睾吸虫病
华支睾吸虫在人世间的“名声” 愈来愈大的原因,在于它的分布愈来愈广,侵害的人类和动物的数量也愈来愈多。 根据医学的流行病学调查资料表明:〖华支睾吸虫病〗是我国各地人群中广泛流行的寄生虫病之一。包括广东、四川、江西、河南、山东、吉林、辽宁和黑龙江等在内的20多个省市地区的人群中都有本病流行。上列前几个省分情况尤为严重。此外,亚洲的日本、菲律宾、韩国、朝鲜、印度、老挝和越南等国也有本病流行(据周正任、潘兴瑜等)。动物中发生此病的地域和数量比人类更多更广。猫狗等食鱼虾的动物华支睾吸虫的感染率高达70~80% (据李国清等)。在各种动物中,以猪的感染率最高。有报道称:在上海市检验的169例有胆汁滞留的猪肝脏中,有129例发现华支睾吸虫。四川省通过对猪粪便的检查结果表明:饲喂生鱼虾的猪,中华支睾吸虫虫卵的阳性率达到50%(据高齐瑜)。 华支睾吸虫的身世
寄生在人或多种哺乳动物肝胆管里的华支睾吸虫,是属于【后睾科】 (Opistborcridae)的吸虫。成虫状如柳叶,前端尖锐,后端钝宽,腹部扁平,虫体表面光滑。大小约10~25 (长)×3~5 mm(宽)。虫子成熟之后,就开始排出虫卵了。虫卵呈黄褐色,似芝麻的样子,大小约29×17μm 。虫卵内含有成熟的〖毛蚴〗(miracidium ),随着胆管里的胆汁离开了肝脏,进入肠子里,然后混进粪便中并随它一起排出体外。
在以人畜粪便作为农作物的肥料或鱼虾的饲料,或在池塘上架设厕所,以及在池塘中冲洗马桶便器等时,这些含有华支睾吸虫虫卵的粪便就有机会落入水域之中了。漂落在水中的虫卵可被某些淡水螺蛳 ─在我国主要是纹沼螺 (Parafossalurus striatulus)、赤豆螺 (Bithynia fuchsianus )和长角涵螺 (Alocinma longicornis)等所吞食,这时,这些淡水螺蛳就成了华支睾吸虫的笫一个中间宿主。含于虫卵中的〖毛蚴〗在这里得到孵育,经过〖胞蚴〗 (sporocyst) 阶段 ,最后成为〖尾蚴〗 (cercaria)。
成熟的尾蚴离开螺蛳,落入水中,伺机钻入某些淡水鱼中。在我国,已知有多达12科47属84种的淡水鱼被华支睾吸虫尾蚴侵入,其中最多见的是〖鲩鱼〗 (Ctenopharyngodon idellus)、〖青鱼〗 (Mylopharyngodon piceus) 和〖鲮鱼〗(Cirrhirus molilorella) 。被尾蚴侵入的还有淡水虾类如〖巨掌沼虾〗 (Macrobrochium superbum) 、细足米虾 (Caridina nilotica grcilipesa) 等。
尾蚴在鱼虾的肌肉和皮下组织内进一步发育成为囊呦 (encysted metacercaria) 。这囊蚴虽然平均只有138~115 μm大小,但其中已含有可以成长为华支睾吸虫的幼虫,显微镜下还能看见它已经生长了吸盘呢。於是,这些携带着含有幼虫的囊蚴的鱼虾,成了华支睾吸虫的笫二个中间宿主。
当人或上述各种哺乳动物经口食进这带有囊蚴的鲜活鱼虾,饱了口福之后,囊蚴就在十二指肠内脱囊而出,成为后〖尾蚴〗 (metacercaria) ,并钻进肠粘膜上一个与总胆管相通的孔洞里(这个孔洞是由其名叫“奥狄氏括约肌 (sphincter of Oddi)”的组织所构成的,是肝内胆汁排放到十二指肠的专用通道),然后再从这里移行到肝胆管内并定居下来,经过大约一个月的时光,发育为成虫和向外界排出虫卵。此时,这个被虫子寄生的人与动物,也就成了华支睾吸虫的终宿主。已知寄生在人肝胆管里的华支睾吸虫,最长可以存活20~30年之久 (据周正任和潘兴瑜等)。 不良的饮食习惯是感染本病的重要原因
人或动物不是无缘无故就得上华支睾吸虫病的。受到这种寄生虫侵入的最主要原因,应归吝于不良的饮食习惯。譬如生食鱼虾,或食用未熟透的鱼虾肉,以及受华支睾吸虫囊蚴污染的食品。
某些日常嗜食生的鱼片、活虾、以及未经充分煮熟的鱼片粥、鱼片拉肠的人群尤易受到感染,特别是所食的是鲩鱼(又称草鱼)、青鱼(黑鲩)、鲮鱼和沼虾等容易携带华支睾吸虫囊蚴的淡水鱼虾。某些爱吃生的或半生不熟鱼虾的人群总是认为:如果进食这类食物,只要同时醮上一些酸辣酱料,就能够把虫子杀死了。这是没有科学根据的。实验已经证明:将华支睾吸虫的离体囊蚴放入食醋中40小时之后,有96% 的囊蚴还是活着;放入酱油中经过15小时,有10%的囊蚴没有死亡。如果用温热的方法处理,含有囊蚴的食物则会很快死亡。譬如将厚度约1毫米(mm)、含有华支睾吸虫囊蚴的生鱼片, 浸没于90摄氏度热水中,只需1秒钟囊蚴即告死亡; 75摄氏度热水中经3秒钟死亡; 70摄氏度中经6秒钟死亡 (据周正任等)。 华支睾吸虫对人与动物的危害 华支睾吸虫主要寄生在肝内的胆管里(偶见侵害胆囊),当寄生的虫体较多、较久时,对胆管能产生刺激和破坏,导致胆管上皮脱落、继发感染。随后发生胆管增生、管壁增厚,胆汁淤滞。患者食欲不振、消瘦、贫血、黄疸和形成胆石。疾病持久、病变广泛时招致结缔组织增生,并可发展为肝硬化。
人类患上华支睾吸虫病,有的还能形成胆管细胞性肝癌 (原发性肝癌中的一种组织类型)。如侯宝璋在香港所作的200例人的原发性肝癌尸体剖检中,发现其中30例有华支睾吸虫寄生并伴见肝硬化,显示吸虫与肝硬化两者之间存在着因果关系(据俞孝庭)。周正任、潘兴瑜、李国清等也指出人华支睾吸虫病与胆管性肝癌有着密切的联系。 华支睾吸虫病的防控
加强饮食业的卫生管理。提倡不吃生的、和半生不熟的鱼虾,不要相信助餐醮料能够轻易杀死寄生虫及其虫卵。改善对人畜粪便的管理和使用,杜绝在鱼塘洗刷便器与架设厕所。积极治疗患有本病的人和动物等措施,均有助于华支睾吸虫病流行的防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