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露天电影 (相聚童年) 萧振
家父经常带全家去新华电影院看电影,他总是会问孩子们看得懂呒?我当年几乎都无言以对,有点感伤,尽管没有影响接下来吃宵夜的好胃口。倒是和客人傾巢而出看電影時候,因为有客人在我才躲過父親的問题。
看露天電影让我省事。
週六我必問同學和小夥伴﹐“ 派出所今晚放什麼電影﹖” 不然﹐就自己跑十幾分鐘到派出所看看海報。所謂海報也就是一張彩色紙上用毛筆寫的幾個字﹕“今晚電影,某某某。時間,七點三十分。地點,東湖街派出所”。 只要打探到是好看的電影﹐我一回家就跟兄弟姐妹說。然後﹐關鍵是取得媽媽的同意和支持﹐爸爸是很少過問。但這點很重要﹐不同意就意味著不能出門﹐也沒有錢。當年的票價是五分錢一個人。這五分錢的概念當時是可以買一個雞蛋或一個菠蘿麵包。媽媽總是答應的時候多。在期盼中好不容易熬到吃完晚飯﹐天擦黑了﹐大姐领队带着他們三﹑五個﹐有時候還有隔离邻舍小夥伴﹐一人拿一張矮凳仔或者兩個人拿張一起坐的桥凳興高采烈出門了。一路上﹐拖椅子拎板凳的人還真不少。無庸置疑﹐肯定是看露天電影的。我們更加快了腳步。
东湖街派出所在培正中学斜对面。派出所的露天電影院其實就是派出所的籃球場。球場三面是房子﹐都有圍牆隔開﹐靠街一面的圍牆在一人高處開了個一尺見方的洞售票﹐下面有幾級石階方便小孩子站上去買票。旁邊幾米開外是入口。我們進場後首先是放凳佔一個正中的不前不後的好位置﹐早起的鳥有蟲吃﹐早到的人有好位坐。遲來的只好靠邊﹑靠後了。帶高凳子的人因為坐的高通常也自覺靠後坐。
每次﹐銀幕上面先亮起來的不是電影﹐是放映員打出的電影機對銀幕位置的燈光。一番上下左右移動後﹐白燦燦的光正正罩著銀幕了。我的心情也隨著興奮起來了﹐因為很快電影就開演了。不一會﹐喇叭響亮地叫﹐“請大家安靜﹐電影馬上開始。” 這話頂得上軍令﹐吵雜的聲音陸續停了。耳熟能詳的音樂伴著光芒四射的工農兵雕像出現在銀幕上。這是中央新聞電影製片廠的片頭﹐接下來就是介紹國家領導人的政治活動和國家大事。我们給這段电影一個好聽的名字叫“加映” 。加映完了才放正片。只是幾十年後的今天﹐我記得的只剩下當年看的幾部電影﹐新聞片都忘到爪哇國了。最熟的是 “平原游擊隊” 裡的一句話,因为它经常掛在我们一帮孩子嘴邊﹐“平安無事嘍﹐咣﹗”我特別喜歡戰鬥片﹐這习惯幾十年不變﹐頂多後來添加了愛情片等。單機放映是當時露天電影的特點。一部電影放映機放映一盤電影拷貝﹐不管放到什麼地方﹐是充滿懸念﹐是精彩還是平淡無奇﹐放完了就完了。不像現今的片集商業化﹐都刻意在扣人心弦的地方結束﹐吊人口胃﹐讓你追著看下一集。我們久经沙场﹐聽到放映機聲音變了﹐就是這盤拷貝快放完了。不久﹐銀幕上突然只有一片白光﹐場上的燈光也亮起來﹐大家知道﹐換片了。一場電影換幾次拷貝是家常便飯。幸好就三﹑五分鐘搞定。大家常常趁此機會出去小解﹐互相打鬧﹐像泥鰍一樣到處亂鑽﹐不然就坐在凳子上抬頭數星星。也有拷貝放完了該換拷貝卻沒換拷貝﹐這時候廣播就說﹐“走片未到﹐請稍候。”無可奈何中﹐大家等吧。但在正常放映的時候﹐有時銀幕上也會突然出現一片白光﹐聲音嘎然而止。斷片了!場上的燈光又亮起來。這時一些人會很好奇地圍在放映員身邊看看熱鬧。 “劇終” 或“完” 出現在銀幕了。燈亮了。伸懶腰﹑幌腦袋﹑搬凳子﹐喊人聲﹑搬凳聲﹑交談聲﹐匯集起露天電影場特有的景觀。此情此景絲毫不影響我因為片終而意猶未盡的心情,但也只能依依不捨地拿著凳子跟上大姐走上回家的路,腦子裡卻想﹐下星期不知又放什麼電影,却没想宵夜,因为看露天电影不可能外出吃宵夜。
簡陋﹑熱鬧、自在是兒時看露天電影的感覺,和跟爸爸看电影各有千秋。
[em24][em28][em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