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华文学主页
在线情况
楼主
  • 头像
  • 级别
    • 积分79600
    • 经验2426
    • 文章876
    • 注册2012-02-21
    七律 读大风歌有感
    七  律

    读 刘 邦 大 风 歌 有 感

    中原逐鹿大风起,运道来时威四方。

    力拔山河气盖世,苦寻猛士恸凄凉。

    项王尚有虞姬抚,极盛昌明唇齿帮。

    叱咤风云梦世立,一人天下必衰亡。

        群雄逐鹿中原的情势下,刘邦顺应了潮流,得以成为汉代的开国皇帝。按刘邦出身于底层的人物,如果不是碰到如此的时运,他是不可能成为皇帝的。正所谓时势造英雄,英雄造时势吧。刘邦深知到,必须依靠许多部队的协同,才能打败项羽,立国以后,这些部队,肯定不会再拥护自己,会起来反对自己的,这就是尾大不掉的局面。果不出所料,英布就起来反对刘邦,刘邦不得不御驾亲征,打败了英布,在回军时,经过自己发迹的沛县,纠集了昔日的亲朋戚友,大宴群臣,在宴会中,刘邦载歌载舞地唱起了“大风歌”,因为,找不到猛士来维护自己的政权而伤怀泪下,这就是胜利者的悲哀吧。
        不可一世的西楚霸王,项羽,凭借着他的勇猛善战,在推翻秦王的战役上,立下了辉煌。正所谓“力拔山河气盖世”了。正因为项羽的孤高独行,没有接受谋士的劝告,孤掌难鸣,结果就被刘邦打败在垓下,穷途末路,望江兴叹。在最危险的时候,却有忠于爱情的虞姬,拥立在身傍,正所谓“汉兵何足惧,百战无当前。挥戈跃马去,胜败付诸天。”纵或是杀人的魔头,在爱的前面也不免有匍匐拜倒的一面吧。项羽的失败,在乎独断,总算是叱咤风云的英雄,也得要有唇齿的帮忙。司马光《应诏论体要》说过:“谋之在多,断之在独。谋之多,顾可观利吉之极致;断之独,故可以定天下之是非”。其实,所谓是与非的判断,一定要有一个标准。以北京为标准,日本就在它的东面,却以三藩市为标准,日本就在他的西面,你可不能说,北京的是对,三藩市的是错。判断是非,儒家和道家是有根本的区别的,儒家认为,世界上是有一个理想的“天道”,天道就是判断是非的标准,儒家的克己复礼,就是想把纷乱的春秋战国,恢复到周代的礼制中来。而道家(老庄)却认为,矛盾的双方,只是相互对照,而没有对错之分。世界上任何的事物都没有是非对错之分,事物的两方面是在相互的运动,而没有谁恩赐谁的成分。任何的决策,都是有两面性的,总是会让某方面的人得益较多,而另一方面的人利益受到损害,管子《形势》说:“独王之国,劳而多祸。”庄子《人世间》说:“灾人者,必反灾之”。也就是说,如果太过则重于某一方,必然会受到另一方的反抗。如何去创造平衡的条件,应该是以商量的方法,有制衡的方法好过没有制衡的方法。项羽的下场,一人的天下,终须要灭亡,人们难道不应该深思![ALIGN=CENTER][/ALIGN]
    自由
    在线情况
    2
    • 头像
    • 级别
      • 职务总版主
      • 财富10
      • 积分502907
      • 经验248837
      • 文章10204
      • 注册2009-05-21
      刘邦是王者,项羽是盖世英雄!

      律诗写得有气势!赞!
      在诗词里长醉 在生活里长醒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回复帖子 注意: *为必填项
      *验证信息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新用户
      *帖子名称
      内容(最大25K)




      其它选项 Alt+S快速提交
       


      Powered by LeadBBS 9.2 .
      Page created in 0.1094 seconds with 4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