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华文学主页
在线情况
楼主
  • 头像
  • 级别
    • 积分2200
    • 经验454
    • 文章24
    • 注册2010-06-04
    登山望远[推荐] 半瞧诗二首

                              
                               [SIZE=3] 半 瞧 诗 二 首

    [/SIZE]                                          刘舰平

                                 [B]逝 者 如 斯[/B]

                                 谨此祭献因诗而来、
                              为诗而去的海子、苇岸们

                             川弓水似箭,射过流云空。
                            风追人字雁,日落满江红。
                            残月泛舟去,掉头又照东。
                            波隐渊如镜,浪子无愁容。
                            一跃成飞瀑,行峡美髯公。


                                    [B] 苇   岸[/B]

                           你伸出温韧的手臂
                                  夕阳就靠拢来
                                     认定这是一段
                                      可以托付的
                                          地平线

                            你在夜的泼墨中守护渔火
                               用含泪的苇叶
                                    捧出鸟鸣
                                    送给霜晨一片蔚蓝

                           你是一行清苦的诗
                          每个字都拖着亲人的影子
                              等候迷失的远帆
                           蚂蚁 胡蜂 麻雀 车前草们
                               是你童心的伙伴
                                     你与它们分享
                                         二十四节气
                            一同打理大地上的事情

                            你拒绝浪潮和泡沫
                          远离带有腥味的炊烟
                               三十九载的守望
                                    你变成一道
                                        有些荒凉的岸
                               虽然你已睡去
                                    仍不时飘出梦里芦花
                                      清扫我们头顶的苍天


                                             



         [B]  注:苇岸(公元1960-1999年),大地诗人,素食主义者。

           登山望远推荐:半瞧诗二首  (原在《文艺报》2010年1月25日;中国作家网同日发表)[/B]                          



    [ 这个贴子最后由登山望远在7/30/2010 5:49:04 AM编辑过 ]
    登山望远
    在线情况
    2
    • 头像
    • 级别
      • 积分2200
      • 经验454
      • 文章24
      • 注册2010-06-04
        半瞧先生别出心裁,曾以一首古风加一首新诗,纪念两位英年早逝的现代诗人海子与苇岸。《文艺报》破例原样照登,摆明了是在鼓励不同艺术形式相生共荣的和谐关系,我以为半瞧先生这种尝试的良苦用心也基于此。只要是真正的好诗,何必过于计较它穿的是唐装还是西装或休闲便装呢?
      登山望远
      蕭振
      在线情况
      3
      • 头像
      • 级别
          确实祭献得荡气廻肠!


          “一跃成飞瀑,行峡美髯公。”

          “虽然你已睡
           仍不时飘出梦里芦花
            清扫我们头顶的苍天”

          美华文学论坛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4
          • 头像
          • 级别
            • 职务区版主
            • 财富3
            • 积分174740
            • 经验100920
            • 文章2962
            • 注册2008-10-06
            萧振先生评得好,两首诗浩然而凄美、荡气又回肠。古体诗写的或许是海子,他是投江而死的吗?新诗写的是三十九岁死去的苇岸,但前者壮阔,后者温柔,不同的诗体,不同的角度,写出人物不同的性格、精神和作者的不同的感情和心境。
            半瞧先生的诗,没有复杂的长句,也不用生拗华丽的词语,但诗中总是表现出广阔的意境,丰富的意象,传达出一种不同寻常的美丽,甚至壮丽的美,有种精致与大气同在、轻灵与稳健并存的风格。
            美华文学论坛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5
            • 头像
            • 级别
              • 职务总版主
              • 财富6
              • 积分430470
              • 经验225261
              • 文章6326
              • 注册2007-04-12
              [QUOTE][b]下面引用由[u]翎翅[/u]发表的内容:[/b]

              萧振先生评得好,两首诗浩然而凄美、荡气又回肠。古体诗写的或许是海子,他是投江而死的吗?新诗写的是三十九岁死去的苇岸,但前者壮阔,后者温柔,不同的诗体,不同的角度,写出人物不同的性格、精神和作者的不同的...[/QUOTE]
              半瞧好诗,同感萧振,我也喜欢那几句。翎翅点评精致,很可品读。
              美华文学论坛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6
              • 头像
              • 刘荒田
              • 级别
                • 职务总版主
                • 财富14
                • 积分617361
                • 经验313194
                • 文章5294
                • 注册2004-11-26
                半瞧诗二首,如翎翅、萧振所言,是境界悠远,寄思幽深之杰作。
                美华文学论坛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7
                • 头像
                • 级别
                  • 职务区版主
                  • 积分60910
                  • 经验18446
                  • 文章1002
                  • 注册2010-05-30
                  1989年3月26日黄昏,海子卧轨自杀;十年后,海子的好友,年仅39岁的苇岸病逝。他们,像杳无人迹的涧流藓丛中蔚蓝色的“天堂花”一样,冷清之极地盛开又猝然凋落;他们,又如“行峡美髯公”,千尺悬崖纵身一跃终成千古绝唱。半瞧老师一首古体一首新体,饱蘸深情祭奠自己崇敬的诗人。
                                       你是一行清苦的诗
                                        每个字都拖着亲人的影子
                                            等候迷失的远帆
                                         蚂蚁 胡蜂 麻雀 车前草们
                                             是你童心的伙伴
                                                   你与它们分享
                                                       二十四节气
                                          一同打理大地上的事情
                  苇岸,是一棵有思想的芦苇。对大地、对人类和对大地上的一切事情的观察和体味,有一种近乎孩子般视觉的开朗和平阔。他的散文集《大地上的事情》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种久已被我们熟视无睹甚至因审美知觉麻木钝化而遗忘了的大自然景观:“蚂蚁 胡蜂 麻雀 车前草们,是你童心的伙伴”;
                  苇岸,在自家居所边的田野选一固定的“点”,为一年二十四个节气拍照立档,以之“领略东方节气的准确、奇妙和神秘”。苇岸,源于对大自然刻骨的爱,身体力行做素食主义者,“拒绝浪潮和泡沫 远离带有腥味的炊烟。”
                  半瞧老师的两首诗中,梅瓶最喜欢第二首,意象凄美,语言凝练,短短四节,却概括了一个杰出诗人短暂却不平凡的一生。

                  半瞧老师的文字,化作了“梦里芦花,清扫我们头顶的苍天”。谢谢登高望远推荐!

                  美华文学论坛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8
                  • 头像
                  • 级别
                    • 职务总版主
                    • 财富3
                    • 积分308560
                    • 经验197721
                    • 文章979
                    • 注册2005-06-07
                    学习半瞧荡气廻肠的祭献诗!
                    http://blog.sina.com.cn/u/1216433160
                    在线情况
                    9
                    • 头像
                    • 级别
                      • 职务区版主
                      • 积分60910
                      • 经验18446
                      • 文章1002
                      • 注册2010-05-30
                      补充百度上关于海子的资料:
                      海子(1964-1989),原名査海生[2],1964年5月生于安徽省安庆市怀宁县高河镇查湾村,在农村长大。1979年15岁时考入北京大学法律系,大学期间开始诗歌创作。1983年自北大毕业后分配至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哲学教研室工作。1989年3月26日在山海关与龙家营之间的火车慢行道上卧轨自杀。在诗人短暂的生命里,他保持了一颗圣洁的心。他曾长期不被世人理解,但他是中国80年代新文学史中一位全力冲击文学与生命极限的诗人。他凭着辉煌的才华、奇迹般的创造力、敏锐的直觉和广博的知识,在极端贫困、单调的生活环境里创作了将近200万字的诗歌、小说、戏剧、论文。
                        其主要作品有:长诗《但是水,水》、长诗《土地》、诗剧《太阳》(未完成)、第一合唱剧《弥赛亚》、第二合唱剧残稿、长诗《大扎撒》(未完成)、话剧《弑》及约200首抒情短诗。曾与西川合印过诗集《麦地之瓮》。他曾于1986年获北京大学第一届艺术节“五四”文学大奖赛特别奖,于1988年获第三届《十月》文学奖荣誉奖。其部分作品被收入近20种诗歌选集,但其大部分作品尚待整理出版。他认为,诗就是那把自由和沉默还给人类的东西。(注:2001年4月28日,海子与诗人郭路生(即食指)共同获得第三届人民文学奖诗歌奖。)海子的第一首诗是《亚洲铜》最后一首短诗是《春天,十个海子》。海子是中国新诗史上最优秀的诗人之一。
                        我们从海子的诗中可以读出诗人对一切美好事物的眷恋之情,和对于生命的世俗和崇高的激动和关怀,所有这些已容不下更多的思想和真理。然而诗人率真的情怀并未损害优秀诗歌所必须具备的语言的节制和锻打。
                        诗人海子生活在童话的国度,天堂的意象扎根于海子的心灵。但是城市流浪者的形象、脆弱而敏感的心灵、理想的不可能实现构筑成了诗人极为忧郁的品格。在诗人诗歌当中,处处充满了诸如死亡、黑色、黑夜、悲伤、银红的落日、无限漫长的黄昏等意象。也正是在这些紫色的字眼当中我们发现了海子诗中自我理想的极度张扬以及对于庸常生存现实的深刻屏弃与蔑视。他从不甘于寂寞,在他压抑的心灵中奔腾着运行不息的地火,热情着读者的心灵,激动着所有的第一人称。
                        从海子的诗中,我们可以感觉热腾腾地生命的气息,人的存在 。
                      美华文学论坛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10
                      • 头像
                      • 级别
                        • 职务区版主
                        • 积分60910
                        • 经验18446
                        • 文章1002
                        • 注册2010-05-30
                        补充百度上关于苇岸的资料:
                        苇岸,原名马建国,1960年1月生于北京市昌平县北小营村,1978年考入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1982年在《丑小鸭》发表第一首诗歌《秋分》,1988年开始写作开放性系列散文作品《大地上的事情》,成为新生代散文的代表性作品。1998年,为写《一九九八二十四节气》,苇岸在家附近选择了一块农地,在每一节气的同一时间、地点,观察、拍照、记录,最后形成一段笔记。1999年在病中写出最后一则《二十四节气:谷雨》,5 月19日因肝癌医治无效谢世,享年39岁。按照苇岸自己的意愿,他的亲友将他的骨灰伴着花瓣撒在故乡的麦田、树林与河水中。苇岸一生文字很少,不足二十万字。生前只留下一部《大地上的事情》,在病榻上编就了自己的第二本书《太阳升起以后》, 2000年5月由中国工人出版社出版。
                         附:                         惊 蛰
                                                  作者: 苇岸
                        〖日期:农历二月初八;公历3月6日。时辰:寅时3时3分。天况:晴。气温:14°C-2°C。风力:二三级。〗
                          二十四节气令我们惊叹叫绝的,除了它的与物候、时令的奇异吻合与准确对应,还有一点,即它的一个个东方田园风景与中国古典诗歌般的名称。这是语言瑰丽的精华,它们所体现的汉语的简约性与表意美,使我们后世的汉语运用者不仅感到骄傲,也感到惭愧。

                          "惊蛰",两个汉字并列一起,即神奇地构成了生动的画面和无穷的故事。你可以遐想:在远方一声初始的雷鸣中,万千沉睡的幽暗生灵被唤醒了,它们睁开惺忪的双眼,不约而同,向圣贤一样的太阳敞开了各自的门户。这是一个带有"推进"和"改革"色彩的节气,它反映了对象的被动、消极和等待状态,显现出一丝善意的冒犯和介入,就像一个乡村客店老板凌晨轻摇他的诸事在身的客人:"客官,醒醒,天亮了,该上路了。"

                          仿佛为了响应这一富有"革命"意味的节气,连阴数日的天况,今天豁然晴朗了(不是由于雨霁或风后)。整面天空像一个深隐林中的蓝色湖泊或池塘,从中央到岸边,依其深浅,水体色彩逐渐减淡。小麦已经返青,在朝阳的映照下,望着满眼清晰伸展的绒绒新绿,你会感到,不光婴儿般的麦苗,绿色自身也有生命。而在沟壑和道路两旁,青草破土而出,连片的草色已似报纸头条一样醒目。柳树伸出了鸟舌状的叶芽,杨树拱出的花蕾则让你想到幼鹿初萌的角。在田里,我注意到有十只集群无规则地疾飞鸣叫的小鸟(疑为百灵);它们如精灵,敏感、多动,忽上忽下;它们的羽色近似泥土,落下来便会无影无踪;我曾试图用望远镜搜寻过几次,但始终未能看清它们(另一吸引我注意的,在远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外缘公路边的人行道上,一个穿红色上衣的少女手捧一本书,不停地走过来走过去)。可爱的稚态、新生的活力、知前的欢乐、上升的气息以及地平线的栅栏,此时整个田野很像一座太阳照看下的幼儿园。

                          "惊蛰过,暖和和。"到了惊蛰,春天总算坐稳了它的江山。
                        美华文学论坛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11
                        • 头像
                        • 级别
                          • 职务区版主
                          • 财富3
                          • 积分174740
                          • 经验100920
                          • 文章2962
                          • 注册2008-10-06
                          谢谢梅瓶贴的补充资料。两位诗人的生命和创作,让人惊叹不已。对半瞧先生的诗,从而也有了更立体化的欣赏。
                          美华文学论坛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12
                          • 头像
                          • 级别
                            • 职务区版主
                            • 财富4
                            • 积分171593
                            • 经验102181
                            • 文章2873
                            • 注册2009-01-03
                            "风追人字雁,日落满江红"

                            真是好诗句。

                            半年前回国,读过海子的一本诗集,曾为他的挚情深深感动。谢谢半瞧。
                            人生南北如梦,但卧金山高处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回复帖子 注意: *为必填项
                            *验证信息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新用户
                            *帖子名称
                            内容(最大25K)




                            其它选项 Alt+S快速提交
                             


                            Powered by LeadBBS 9.2 .
                            Page created in 0.3438 seconds with 8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