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人行道上的空杯》

楼主
《随笔:人行道上的空杯》
                         人行道上的空杯

                                              刘荒田

    我站在佛山市卫国路的十字路口,等候开车来接我的朋友。时正中午,满街是人和车。头上有颇为稀罕的淡蓝色天空。忽然,三步开外,喀嚓一声。我转身一看,一只带吸管的空塑料杯陈列在人行道边缘。两位妙龄女郎说说笑笑地穿过大街,步上人行道。空杯是其中一位弃置的。另外一位拿着同样的杯子,杯里盛着不多的珍珠奶茶。我盯着她们的背影,略感震惊,垃圾桶就在几米以外呢!她们穿一样的蓝色制服,正走向农业银行,可见是里面的职员。
    我的第一个冲动,是急跑几步,在台阶前拦住扔杯子的小姐,请她为建设和谐社会稍尽举手之劳,把空杯捡回。但随即予以否定:万一她不否账,反而指控“我借机骚扰”怎么办?万一她们联合起来,以贝齿灵巧而仇恨地讥笑我“狗咬耗子”怎么办?万一她们找来保安或警察,随便安个罪名,把我修理一顿怎么办?我人地两生,岂是对手?
    然后,是第二个冲动,自己把空杯捡起来,扔进垃圾桶。仍旧是举手之劳,可是,我否定了,没有明确的理由,只觉不值。
    坐上朋友的车子时,还有一个冲动:向农业银行的领导告她一状。可是,连模样也没看清,这么写意见书?即使能指认出肇事者,人家不认账怎么办?即使认了,算得哪门子“罪”呢?笼统地提出警告,毫无约束力。
    依第一冲动行事,是激进的革命者;依第二冲动行事,是只求心安的慎独者;依第三冲动行事,是徒劳的舆论制造者。
    这一空杯的下落,不言自明——次日大早,清洁工的大扫把过处,它将进入垃圾车。天下纷扰,空杯多一只少一只,无关宏旨。一如我出没在这个城市,除非闯了祸或被祸闖了,和人行道的空杯无异。
    巧合的是,次日遇到农业银行的办公室主任,我把事情的始末说了,他严肃地问:“她是谁?”当然,没有下文。
    如果小姐扔掉空杯,是出于多年习惯所养成的潜意识,压根儿没想到是罪过,那么,首先恐怕要责怪她上小学时的教科书,没教她公民义务的常识。
1楼
当然,跟谁说也不会有下文。

可,也有例外、意外:上星期我跟女儿到广州宜家闲逛,累了,走进店内的一家快餐店,我发现这没一个跑堂的,顾客们用餐后都自觉地把剩余的废物放进废物架,还自然地用废纸巾把桌子擦干净。这也像小事,但我觉得好温馨,有种家的味道。

不知这种风气的推广,需要多少年。从我做起,就是希望吧。
2楼
哈哈。。。欣赏!我建议把这篇文章发表在当地媒体。会高过以上任何一种冲动。。。
3楼
荒田老师所见比个别现象多一点,但还够不上普遍行为。
记得五年前我刚刚购买私家车时,对路上的车辆比较关注。有一天早上,看见一辆高档车在我前方行走,正在欣赏,突然间,司机打开车窗吐口水,真是大煞风景。当天,我就写了一篇文章谴责该可耻行为。佛山日报刊登。
今年,我搬入一座比较好的写字楼上班。有一天到洗手间方便,瞥见一未冲洗的茅坑,心中无比气愤,忍不住骂她为畜生不如。因为猫狗都知道小心处理自己的废物。
让我们一起谴责不文明行为。
4楼
生活习惯不好是中国普遍存在问题。
很多在国外受过良好教育、生活时间长的人回国后,最不习惯的是面对国人不良生活习惯,例如:随便扔垃圾、随地吐痰、公众场合抽烟、大声喧哗、上厕所不冲水、破坏公物、办事不排队......等等现象,常发生挺身而出教育之的事件。
其实面对众多问题,可怕的不是这些错误行为的制造者,而是国人对这些行为的麻木不仁,追根究底,还是一个教育失衡的问题。
我们都期待中国不但在国力上追上世界一流国家,更期望在众人素养上跟世界文明国家看齐。
5楼
荒田兄真是留心处处皆文章。学习!

电脑版 Page created in 0.1094 seconds width 4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