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杂文]又见上海

楼主
[随笔、杂文]又见上海

回国散记之五
                                又见上海

    正准备去大别山,接到弟弟电话,要我回去给父亲做周年祭。正好我的计划中要去上海拜访著名俄罗斯文学翻译家、高尔基文学奖获得者草婴先生,并和他商定《草婴传》的写作,于是我和草老打了个招呼,先奔往上海。
    对上海我有着一种特殊的感情,因为我在这里度过了五年大学生活,在我整个人生的道路上刻下了重重的印记。在上海求学的五年,我对海派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天马、海燕电影制片厂的电影产品,丰子恺、张乐平的漫画,王个簃、沙孟海、沈尹默、程十发、应野平的书画,胡万春、茹志娟、赵国华的小说诗歌,草婴先生翻译的《一个人的遭遇》,等等,使我这个来自苏北农村的土包子大开眼界,更对我日后走上文学艺术道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从70年我离开上海到北京,迄今为止在北京呆了38年时间,其间十几年在全国各地漂流,二十多年在欧美漂流,由此齐鲁燕赵文化、荆楚潇湘文化,皇城根儿文化,吴越文化,及至欧美文化的博大气象,渐渐融进了我的血液,形成了我的多元文化性格。然而不管我漂到哪里,始终注视着海派文化。在我想来,上海是国际大都市,引领时尚,横贯东西,纵贯古今,海派文化也一定会与时俱进。但是令我感到非常遗憾的是,海派文化作为一个曾经引领潮流的地域文化,其行进的速度却落后于其他地域文化。这次到上海,有几件事情让我感触很深。
    从老家办完事回到上海,我的一位有着亿万身价的企业家朋友,在一家五星级酒店宴请,并邀请了几位同样腰缠万贯、在上海滩上小有名声的企业家作陪。我的朋友明年就是六十,按照上海人的规矩,59岁庆六十,于是我请京城著名书家张才先生用两张六尺整宣分别写了一个“寿”字和一个“和”字,张才的大榜书寿字被誉为中国第一寿,在东南亚广受欢迎,其书写的和字曾被日本前首相中增根康弘和海部俊树珍藏,并把和字蕴含的精神内涵作为日本国民生活的准则。这么两幅字,送给我朋友,绝对是份厚礼,然而我的朋友扫了一眼就放到了一边,而在座的其他几位企业家朋友也是无动于衷,这使我大跌眼镜。
    说实在的,这些年我在商海弄潮,接触了全国各地的企业家,发现许多企业家并不是满脑子的经营策略,营销手段,而是有着很高的文化品位,具有相当的艺术眼光和鉴赏能力,使企业以文化为载体扬帆商海。说句不恭的话,现在连一些煤老板都在玩文化,然而置身于大上海的企业家至今还在酒文化、茶文化、食文化上徘徊,在餐桌上津津乐道于轩尼斯、马爹利、人头马,法国的波尔多、德国的斯图加特葡萄酒。在上海一些有点头面的大酒店,你可以发现其他都市绝对没有的一道风景线,那就是在酒店门首的玻璃橱柜里放着各种或半瓶、或1/3瓶喝剩的名酒。上面挂着主人的名签。这是一种什麽样的标志呢?是表示富有?还是表示身份?实在令人费解。
    都说上海人好面子,确实不假。举个例子,有位朋友请吃饭,还请了几个他所熟识的朋友。在介绍我的时候,朋友说道:这位是美籍华人,著名旅欧美作家,艺术评论家,书法家,著作等身------差点把我忽悠得钻桌子底下。饭后,我说兄弟你怎么这么忽悠呢?朋友笑道:你臭美吧,你以为我是夸你呢?我这是给自己脸上贴金呢。我要是说你是个在美国闲赋在家的退休老头,那多没面子!
    我一直以为,站在中国与世界接轨前沿的上海,人们对现代艺术应该有着很好的领悟和认知,事实也并非如此。草婴先生的女儿在美国是位有名的现代公共视觉艺术家,被誉为首席华人现代艺术家,其作品被美国若干重要场所采用,在意大利威尼斯现代艺术展上受到广泛关注和高度评价。当然上海也有独具慧眼的,浦东的金茂大厦和香格里拉大酒店选用了她的十幅作品。那天拜访草老之后,草老夫人带着我到金茂和香格里拉去观赏作品。然而不无遗憾的是,当我站在作品面前留影的时候,从我们面前过往的人们(不是旅客)眼里充满了问号,其中有人把我拉到一边问我:先生,这幅画是什么意思?
    在外地人的眼里,上海人比较俗气,突出地表现在穿着睡裤、趿了拖鞋、拎着小篮头逛小菜场,穿着裤衩、叼着双喜、站在弄堂口看闹猛,其实这只是外在的表象,最主要的还是表现在言谈举止中间。也举两则亲眼看到的例子。
    “王家阿姨,啥体生气啦?”
    “哪能不生气,侬看我孙子,迪个小祖宗,早晨起来,蛋糕不吃,皮蛋粥不吃,买了生煎包子还是不吃,叫伊吃牛奶皱着眉头,好像吃毒药一样。嘎好吃个末事勿吃,人家乡下小人想吃啊吃勿着。伊拉爷娘末在美国,小人末放了此里,我末当然要精心咯。侬看伊长得嘎瘦,爷娘看见还以为是我待错伊勒。”
    这话听起来象是抱怨,可实际上从头到尾都是夸耀。
    还有一次是在浙江千岛湖,遇到一个来自上海的休假团,一个个打扮得漂漂亮亮的。午饭时分登陆蛇岛的一家饭店,哗啦啦围坐两桌。
    “老板,把菜谱拿来看看。”一个头儿模样的人叫道。
    老板见来了生意,赶紧送来菜谱,笑着站在一边。
    “你们有什么特色菜?”
    “蛇岛有蛇,一蛇三用,蛇胆调酒,蛇皮凉拌,蛇肉可以椒盐蛇段,也可以做蛇羹。”
    几乎所有的女宾叫了起来:蛇阿拉勿吃个,嘎恶影,吓人倒灶。
    “那么吃肉菜。”
    “屋里箱天天吃肉,油腻来。”
    “那吃鱼,活鱼,清蒸红烧。”
    “鱼么腥气来,勿好吃个。”
    “那吃什么?”老板为难了。
     只听一半的人异口同声地问:阳春面有哇?
     “小店没有阳春面。”
     “格末算了,还好阿拉带了方便面。老板,弄两壶开水就可以了,谢谢侬啊!”
     老板愕然 ------
     
    上海在前进,浦东的发展证明了这一点。但上海人的生活习惯和节奏似乎还是没有大的变化,这是一种习俗还是惯性,我还得细细捉摸。


        [em34][em34][em34][em34][em34][em34][em34][em34][em34][em34]
1楼
读此文,先感叹江南兄人生经历的厚重,再感觉海派文化的别样风情,还有草婴及女儿的今日行藏,最为得趣的是末尾的对话,令我失笑于屏。读得开心!
2楼
阁老现在是越写越好了,呵呵  .....

现代艺术是什么东西?谁能说清?  
多数人附庸风雅而已,跟着众人叫好,哈哈哈  ....

侬哪能讲上海没有变?
 老虎灶没有了,传呼电话没有了,
弄堂后面没有人刷马桶了,呵呵  ....
3楼
哈哈,老九,据前几天香港报道,上海还有几十万(好像是50万)只传统的马桶。
4楼
您老赶快弄一个,若干年以后就是珍藏品,
以后的人不知那是什么东西,哈哈哈  ...

多写,后半段好玩  ...
5楼
哈哈~~~

[QUOTE][b]下面引用由[u]江南[/u]发表的内容:[/b]

哈哈,老九,据前几天香港报道,上海还有几十万(好像是50万)只传统的马桶。[/QUOTE]

电脑版 Page created in 0.1875 seconds width 2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