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江南先生谈及阴谋家,想起《南方都市报》的一篇好文,转贴于下。

楼主
和江南先生谈及阴谋家,想起《南方都市报》的一篇好文,转贴于下。
             浮世阅史:曹操是中国文化的罪人
                                         秋风(北京学者)

     河南安阳宣称发现了曹操墓,专家说法不一,坊间疑信兼有。不管是真是假,安阳已经迫不及待地要以曹操搭台,唱旅游或招商引资的大戏了。当然,在这些举动背后,也有一个历史预设:曹操是个了不起的人物,起码是个成功人士。
这是中国历史断裂的一个标志。曹操在《三国演义》中被描绘成奸臣,在传统戏曲中扮成白脸。这种价值判断,其实有很深的文化内涵。这个深层文化内涵,陈寅恪先生已经十分清楚地揭示出来了。
     1956年,陈先生发表了一篇短文,《书世说新语文学类钟会撰四本论始毕条后》。在这篇文章中,陈先生举重若轻,把曹操放到中国历史演进的大脉络中予以评价。这个大脉络,是以儒家精神为骨干的。
    陈先生指出,东汉中晚之世,其统治阶级可分为两类人群。一为内廷之阉宦,一为外廷之士大夫。士大夫出身有大家族,间或有小家族,但绝大多数则为儒家之信徒也。职是之故,其为学也,则从师受经,或游学京师,受业于太学之博士。其为人也,则以孝友礼法见称于宗族乡里。然后州郡牧守京师公卿加以征辟,终致通显。这就是汉代的“察举制度”,它打通了儒家士人从修身齐家到治国平天下的通道,造就了钱穆先生所说的中国式“士人政府”。
    陈先生接着说:故其学为儒家之学,其行自必合儒家之道德标准,即仁孝廉让等是。质言之,《小戴礼记·大学》一篇所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一贯之学说,实东汉中晚世士大夫自命为其生活实际之表现。今人多认为,儒家这一套教导与察举制度导致了士族门阀制度,也诱导士人的高蹈虚伪。然而,东汉末年,阉宦作乱,士人奋起抗争。士人若无强烈的道德感与相互激励,社会秩序恐怕早就崩塌。
    曹操所代表的恰是内廷之阉宦传统。按照陈寅恪先生的说法,阉宦传统中人与儒家士族相比有以下特点:第一,出身大抵为非儒家之寒族,所谓“乞匄携养”之类,曹操正属于这一类。第二,士大夫宗经义,以经学相传,阉宦则尚文辞,曹家父子都擅长吟诗作赋,这种能力迷倒了后世很多文学愤青。第三,士大夫贵仁孝,而阉宦则重智术。因而,前者行为尚有底线,曹操这类阉宦传统中人则无底线,为了实现个人目标不择手段,放手使用各种权谋。
     只有在这个背景里,我们才能准确理解,为曹操博得无数赞美的“唯才是举”,究竟是何用意。曹操前后发布过三道“求才”令,这三篇文书讲的就一个道理:“有行之士,未必能进取;进取之士,未必能有行也”。有道德的人没有能力,有能力的人没有道德,道德与能力无关。我曹操要成就霸业,不需要有道德的人,我只要有才能的人,管他是否“不仁不孝”,只要“有治国用兵之术”即可。此所谓“唯才是举”之真正含义。
如陈寅恪先生所说,曹操这三道命令,实可视为曹魏皇室大政方针之宣言。盖孟德出身阉宦家庭,而阉宦之人,在儒家经典教义中不能取有政治上之地位。若不对此不两立之教义,摧陷廓清之,则本身无以立足,更无从与士大夫阶级之袁氏等相竞争也。换言之,曹操唯才是举的目的,是为了打击士族。
    为此,曹操终生都在利用权力的诱惑力,摧毁社会对于儒家仁孝廉让等美德的敬重。在他的身上,可以看到杰出的文学才能、军事才能、政治操纵才能,唯独没有德性。京剧《捉放曹》中的“宁可我负天下人”的残忍,就是曹操精神的最真实写照。而相比较而言,曹氏的文臣武将,也确实是有才而无德者居多。
    然而,历史是残酷的,也是公正的:曹操凭借着自己的“才”,凭借着残忍与权谋,统一了北方。这被很多人视为一项历史功绩,但在三国之中,曹氏政权却最早被颠覆。
这倒不足惜。曹氏统一北方的本质就是消灭了北方多数儒家士族,袁氏兄弟就是这个社会群体的代表,曹氏统治导致北方社会普遍抛弃仁义廉耻,社会风气急剧败坏。结果,即便司马氏以士族身份推翻曹家,但世道人心已经崩塌。其结果,就是八王之乱,然后是“五胡乱华”,南北朝分裂,中国陷入长期动荡、战乱。
    而这一切的开端,就是曹操的唯才是举!古代的史家和小说戏曲家们朦胧地意识到了这种因果关系,所以把曹操描绘成奸臣。他的确是中国文化的毁坏者。到现代,有些掌握着话语权的人士给曹操翻案,说曹操是杰出的军事家、文学家、政治家,夸奖曹操统一了北方、推动了历史进步云云。翻案者如此说法,倒也不奇怪,他们都有摧毁中国文化传统的抱负。陈寅恪先生则在此时郑重撰文宣告,曹操是中国文化的罪人,先生风骨由此可见一斑。
1楼
儒家,在中华文化历史中,之所以能占有统治地位,不是其学术本身,而是统治阶级,将它化为自己御用的工具。史记,司马迁就说过,:“孔子知道他的建议不会被接受,他的政治主张再也行不通了,于是评判二百四十二年历史中的是是非非,以此作为天下人的准则,贬抑天子,斥退诸侯,声讨大夫,以阐明王道。”以阐明王道,这句话,是最合统治者的胃口。所以历代的统治者,都是尊孔的。但是反过来看,哪一个开国之君,是利用儒学而掌权的呢?三国时期,刘备应视为儒家的代表吧,刘备是汉王朝的后裔(正统),诸葛亮是智慧的代表,五虎将则是当时的名将,可是最先失去天下的就是他。唐太宗玄武门的杀兄篡位,宋太祖的陈桥兵变,朱元璋的火烧庆功楼等等,无不是使用权术来取得天下的。记得在文化大革命时候,造反派里流传的一句话说,没掌权之前,就是法家,掌权之后,就是儒家的了。也许此话多少能反映历史。我读书少,更不能和大学者争辩。说曹操是中国文化的罪人,那么那些开国的君王又是什么的呢?这里又使我想起庄子的话,“彼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偷件腰带钩的被杀,偷了整个国家的却成为诸侯)当然,我不是说孔老二的东西不行,儒家也有他绚丽的一面。但是给曹操下如此大的罪名,则是否中肯的呢?
2楼
在中国,必须是曹操形的人物,才能成功。
3楼
拜读!
4楼
[QUOTE][b]下面引用由[u]Huangtian[/u]发表的内容:[/b]

[/QUOTE]


只可惜是个人成功, 可是代价却要整个民族来付.

我们不应再希冀中国再出什么强人作救世主, 强人政治永远都是这样, 因为一旦成功了, 强人, 就成了独裁者、暴君.

提高国民素质, 实行民主, 依法治国才是真正能达致国泰民安的方法.
5楼
我觉得陈寅恪先生的分析是合乎中国历史上宦官和士人之间的矛盾的。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儒家的道德是讲仁的,但有几个以仁为怀的统治者呢?历史上成功得天下的人多是曹孟德这样的通权术之人。儒家的道德是他们为了统治而为百姓立的。
引用小土豆的话“我们不应再希冀中国再出什么强人作救世主, 强人政治永远都是这样, 因为一旦成功了, 强人, 就成了独裁者、暴君.
提高国民素质, 实行民主, 依法治国才是真正能达致国泰民安的方法.”
就像国际歌里唱的“不要什么救世主,也不要神仙皇帝。要创造人类的幸福,要靠我们自己。”

电脑版 Page created in 0.1543 seconds width 4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