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琳琅五彩的壁画

楼主
[评论]琳琅五彩的壁画
琳琅五彩的壁画
                    ——读刘荒田的《美国小品》
                                                                                    
刘荒田,台山人,当代散文名家,现任旧金山“美国华文文艺界协会”会长。他的文学生涯从早年的诗歌创作开始。在八十年代初,他移民美国。其后一边做工求生,一边进行文学创作,近十年来多写散文随笔,集自身人生体验,写海外生活的点滴和沧桑。他是一个多产的作家,出版过数本诗集以及包括《美国笔记》在内的十七部散文集。最近,他的新书《美国小品》又已出版。这是从他多年来所写的两千多篇专栏文章中选出的一百七十多篇精品。

刘荒田是聪明睿智的。他有着深厚的中西文学的学识,又有着两种文化下的生活根基。这使他立于超越文化和种族的人道主义平台。在以海纳百川的胸襟接纳西方文化的同时,不断观察美国人以及同胞的生活。他充满同情的、宽厚与包容眼光里,东西方文化相互交融渗透。《最是一低头的温柔》,是中餐馆里一个正低头弯腰,往碗里盛粥的中国女人的素描,她熟练的动作姿势,“蕴含着种田女人的全部温柔”。《地上的情书》,是国外当厨师的丈夫给国内新婚妻子的家信。“用钱方面有困难吗?如果需要钱,我就马上寄回去给您。”这情信质朴,平淡,却充满了真挚的爱。中国移民就是这样,以平凡的劳动,坦然地接受着异国的生活。《一个姿势》,从中国老太太过马路不断地打手势上,看到的文化在人身上的烙印。《旧金山的拂晓》,又写了美国社会“无家可归阶级”,一伙流浪汉们在寒冷的清晨边喝咖啡边用杯子暖手。在《执杖而舞》、《门里乾坤》、《车里人生》、《女巴士司机》等文章中,他用积极欣赏的态度描写美国普通人的生活。

刘荒田是从贫困和动乱的环境走过来的,但他没有带上许多同辈人的悲观和冷峻,更没有消磨了他的敏感和善良。从观察生活的敏锐和冷静的分析态度上,他是一个现实主义者,但从他的同情底层、善良和乐观向上来看,他又是一个有着很浓厚的理想和浪漫色彩的人。读荒田的文章,让人感到亲切、温暖,不会有文化上的生疏隔膜。海外的人,会感到荒田懂得他们。国内的人,也会感到如同与他一起,在旧金山的林荫路上晨跑,看人们遛狗、喂鸽子,跟邻居打招呼、叙家常。

文学作为生活的再现,它不仅要表现客观世界,更主要的是表现作者的主观世界和他对人生的认识。荒田的《美国小品》,取材于平常的生活,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边角料”。他长于观察,对细微的事物也不放过,从平凡中挖掘出不平凡,并赋予特殊的意义。《落花的坐姿》这样写落花:“无论正反,都端端正正地坐着,一似如来佛祖的莲座。树下所铺的泥土疙瘩并不平坦,可是并没妨碍花展示殒落后的庄严。眼前的小方土地,仿佛是一个水平如镜的潭子,落花浮在水上。风在树上穿过,花瓣颤摇。”,随即作者又从喇叭花落地想到少年时的恋爱,从茶花落地,联想少年头白、身老江湖,还有死亡的美丽神圣。在《脚印》一文中,他描写了海滩上的人,狗,还有海鸟的各种脚印,细致生动,令人叹为观止。
 
最近在《羊城晚报》记者采访时,刘荒田说他“故意地抹去文体的区别,把诗、散文、小说融合在一起。以诗为灵魂,为散文注入一种诗意,以小说的描写为手段。”刘荒田没有采用大的文学体裁,而他短小的散文,有着深刻的社会内容,他也更加自由地表达他对人生的独特的参悟。《美国小品》中的每一篇,都有对生活独特的发掘,都有一个甚至多处闪光点,显示出作者不同寻常的智慧和才华。《人行道上的老人》“昏蒙蒙的老眼里,纷扰尘寰,征逐和获得,退让和失落,不那么紧要了。人行道上,杂沓的上班脚步已远,只有和福利金一般稍嫌稀薄然而管用的太阳光伴着。”,经历过沧桑,一种“是非成败转头空”的感慨,从老人的影像上具体化了。《马蹄铁》一文,借了散文大师王鼎钧“人生如同马蹄铁”的比喻,进一步地发挥,写出落叶归根情结。“马蹄铁的两端,相似但不重合。相似的是山,是水,是炊烟和水井,是云、天空和星月。太阳是不会被污染的,绿色也没打折扣,篱边的牵牛花依旧多情,象小妹妹温软的手。不过,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巷子里老人的咳嗽和婴儿的啼哭,你分辨不出是谁了。从前在学校花名册和家书上熟悉的许多名字,陆续迁到了墓碑上。”    《人生纵剖面》、《聪明与智慧》和《耕耘与收获》等等不胜枚举的文章中,都表现着作者丰富的思想,闪耀着哲理的与人性的光芒。读者可从而感受到他人格的力量。从这一点来说,他的文章所达到的思想和艺术高度,不是一般所谓小品文所能企及。读刘荒田的文章,就像遇到良师益友。在秋色的欣赏中、在落日的凝神中、在饭后黄昏的散步中,他在你耳边娓娓而谈,跟你叙说许多贴心的话,温暖你的心情、启发你的心灵。

 喜爱诗歌和美文的读者,也一定会喜欢《美国小品》。刘荒田的散文,语言精致优美,行文流畅而且总有意想不到的迂回。他时而简笔素描,时而重彩浓渲,时而真挚细腻,时而豪放恢宏。虽然不是诗,他的文章却有着诗的意境,更不乏诗激情。他非常善用比喻、善于用新奇的词句,把朦胧的感受与鲜明的意念或形象联系起来,造成一种独特的语言效果。他还擅长自然景色的描写,《秋之三色》、《三月梧桐》、《家门对面花旗松》中的景象出神入化。在对花旗松以优美的文笔做了描写和渲染过后,作者又忽发奇想:“多像孔雀的翎羽啊!终于想起这样的譬喻,顿时,眼前的花旗松,变成大群翠绿孔雀,在春气里开屏,风来了,翎羽微颤。一团黄色就是一只眼眸,密集的媚眼凝视人间!”

诗人出身的刘荒田自然长于抒情。《约》,全文就象一首诗,语句整齐,铿锵有声:“预约是沙上的城堡,被光阴的潮水淹没了、摧毁了一座又一座。死去的预约没有尸骸,你只看到一片被岁月浸漫的茫茫。失约的是婚事,以结婚证作证;失约的是爱情,由听到旦旦信誓的月老作证;失约的是友情,以照片或书信作证;失约的是亲情,以墓碑作证。失约的是樱花,无所对证,也年年对证,在花信里,每一片盛开的花瓣,以洁白的薄唇提醒你。”《家的灯光》中,灯光被比作是被“放大的妻的眸子,是亲人无远弗屆的眼神”,是 “茫茫人海中的灯塔”。荒田的文章,有着成熟的平静,而在平静之下,可以感到他多情的胸怀。他笔下的亲情,含蓄感人,如《春日太阳谷》、《一只糯米鸡》,在《人生竟如此简单》中,有这样的描写:“这对中年男女,各人举起一只手,拉起被雨水浇得格外沉重的报纸,肩并着肩,嬉笑着,小跑到对面去。我差点流了泪,仿佛有天外的电光石火,蓦地照亮隐藏在虬结的人与事后头的一个简单意象:风雨中相携而行。”他写怀旧和乡情,惆怅情深。如《炊烟》、《柴之恋》。他写寂寞幽思,微妙动容。《槛外》写出了灵魂深处的寂寞,而当一只可爱的小鸟出现的时候,文中这样写道“晨光和从百叶窗透出的灯光,柔和地罩着它,我的心里罩着蔷薇式的温柔。如果人间抛弃了我,如果连韭菜般的寂寞也不复得到,在这样微冷的早晨,还有鸟声伴我,那就够了。”
 
鲁迅曾说:“生命的泥委弃在地面上,不生乔木,只生野草,是我的罪过。”把自己的散文称作“野草”,有些自嘲,也是自谦。刘荒田把自己数千篇散文称作“小品”。他说自己是写诗歌出身的作者,没有虚构的能力,这也是一种自谦。他的不少文章里面有人物有故事,可以当做小说来读。且从生活的深度和广度上,从思想和艺术表现的水准上,都达到了相当的高度。他的《美国笔记》,是旧金山唐人街的“浮世绘”。他的《美国小品》,就是一面面发光的镜子,拼成了一面大镜子,反射这个具有多元文化的社会。或许也可以说,这一篇篇的美文,如同一块块独具的色彩的马赛克,组成了一幅巨大的五彩琳琅的壁画,这壁画,镶嵌在美国的墙壁上,却有着中国文化的美质,还有作家的善良、乐观、理想主义和人道精神的光芒。

2009年9月4日

1楼
感谢翎翅的评析介绍。
2楼
好精彩的《琳琅五彩的壁画》呀!
读文觉:就我说风中秋叶兄之后,翎翅女又是一位“探索了荒田,也知道了荒田”的人了。

刘荒田的《美国小品》面世,这已经是他在国内出版的第二十二本书了。读者盼着读,出版商等着稿,这也可见刘荒田文章的可读和新书的畅销。在一次《刘荒田的作品研讨会》上,有一位大学教授是说得好:“读书兴趣,久违了。就读刘荒田的作品,我才又把她找了回来。”谢谢翎翅的好文,谢谢你的好介绍。学习了。

                                                               文刀
                                                           2009年9月4日
3楼
衷心感谢翎翅,《琳琅五彩的壁画》是好朋友为我的文学未来树立的标杆。
谢谢文刀和终极关怀。
4楼
我时常感叹翎翅评书点文都颇有见解,故而文如流水,滔滔不绝,其中最重要的恐怕就是用心阅读了。网上网友往来,大多写几字、几十字,而像翎翅这样认真写评的少之又少。真是难得。
翎翅,这篇书评,洋洋几千言,有据有论,几乎把刘荒田的《美国小品》中每篇文字特色都数了出来,还把作者的文字感情也挖掘了,显见读得认真,评得用心。学习了!
5楼
谢谢终极关怀的垂读和留言。

谢谢文刀的评论。就如你提到的,荒田的文章很好读,让人有兴趣读。没有读过很多他的作品,只是读了这本《美国小品》就很有感受了。为他写评论,一点都不难,因为他丰富而有特色,其实随便找出其中的一点,都可以探讨一番。

谢谢荒田兄的一向的鼓励和信任。我祝你创作顺利。

谢谢秋叶君一路的支持和鼓励。你的肯定,让我有信心。我知道向来坦白相对。荒田出版新书,我也真心感到高兴。虽然这是第几十本了。但这一本是我看着出版的,还为它写了文章。

电脑版 Page created in 0.1250 seconds width 3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