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杂文] 真水无香

楼主
[随笔、杂文] 真水无香

[B][ALIGN=CENTER][SIZE=3]真水无香[/SIZE][/ALIGN][/B]
[ALIGN=CENTER][B]海云明月[/B][/ALIGN]

    [B]闲读《莲花面经》。一切行无常,一切法无我。及涅磐寂静,是三是法印。

    佛是梵文Buddha的音译,又译作佛陀、浮屠、浮图等,意思是觉悟了的人。所谓法印,即佛法中的印鉴,或说佛法的根本宗旨。佛教自释迦牟尼开创以来,其所特立的教义便是上面说的三法印。

    那么,何为“一切行无常,一切法无我”?

    宇宙万有时刻都在变化着,变化是宇宙的大道。一切事物之运行没有永恒不变的规律,就像流水永远奔腾不息。老子《道德经》说“真水无香,真人,无智,无德,无功,亦无名。”上善若水,真水无香。水是流动的,是柔软的,从不争竞,从不计较,只是一任自然。真水以其无性之性令人着迷万分,后缀无香以示其真,乃至真至美之大境界。这便是“一切行无常,一切法无我”。

    何为“涅磐寂静”?

    佛教的智慧,在于放弃作为人类的自我,浑然于万物、宇宙、自然当中,苦痛烦恼荡然无存,只有永恒的圆满安详。这种境界是为涅盘。

    涅盘乃梵语nirvana的音译,旧作“泥亘”、“泥洹”。意为“灭度”、“寂灭” 、“圆寂”等,是佛家修证的最高境界。就是经过修道,能够彻底地断除烦恼,具备一切功德,超脱生死轮回,入于“不生不灭”。

    或许,人之为人,以俗子凡心,必难如凤凰之涅盘,亦不及南宗六祖惠能之彻悟:“菩提本非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否则,人世间之情愁爱欲,犬马声色,千红百媚,是非功过便俱作幻像,不复存在。

    然,人必先具其心境,而后能为其大志。是故,一切行无常,一切法无我。及涅磐寂静,是三是法印。

    当使胸怀似海之阔天之高![/B]



1楼
老子的《道德经》是大智慧,释迦牟尼开创的佛法可是就是超智慧?我素无研究,自知没有慧根,达不到那个层次,所以绝不会遁入空门,研究佛法。人,不是神,俗人,更需有点俗心,俗气,才觉真实。所以,我提倡雅俗共存,雅俗共赏。雅,不必完全分离于俗,俗也还要保留一点雅心、雅气,不至于太俗。那就是真实的人了。水太清则无鱼,人过雅则嫌假,做个真实的俗人,追求一点雅气,于我为真至实。呵呵,跑到这里原应说“涅磐寂静”“不生不灭”的,却又说起雅俗,看来被红缨枪,刘荒田影响太深了。请海云明月见谅。你的文章是绝对高雅的,我会学习。谢谢!
2楼
由此想及文学创作唯真情灵韵,宽阔厚实方能达到及至,成以美文--读海云的《真水无香》
海云真乃琴棋书画皆通晓、秀外慧中的才女!读你文字,清心涤肺!海云谈人、为人及人生,我深有同感!也由此而想到文学创作不也如此?文学创作的经典于读者是瑰宝--研之精则悟之深,悟之深则味之永,味之永则神相契,神相契则意相通,意相通则诂之达也。然而如今文坛写手良莠不齐,风德浮躁,奉迎功利,焉能出品好文?!若执笔者都能以这“三法印”之心态而耕耘,将为文坛之大幸!握手海云!
3楼
……………………………………………………隐藏内容…
该用户发言已经被屏蔽
…………………………………………………………………

4楼
雅又何谓,俗又何妨,随心自在,快意人生,最是欢喜……致秋叶先生

“人,不是神,俗人,更需有点俗心,俗气,才觉真实。所以,我提倡雅俗共存,雅俗共赏。雅,不必完全分离于俗,俗也还要保留一点雅心、雅气,不至于太俗。那就是真实的人了。水太清则无鱼,人过雅则嫌假,做个真实的俗人,追求一点雅气,于我为真至实。”

秋叶先生说的是啊,其实,雅又何谓,俗又何妨,随心自在,问心无愧,快意人生,最是欢喜……

明月的文章可不敢称高雅啊,对老子《道德经》与佛法,明月亦素无研究,只随心取得一书来读,再随性动之于笔,实属乱弹,呵呵————

明月是个贪吃爱玩的小猪,只好于俗世中做一大俗人,哈哈————心中留取一点儿高洁也就是了————




5楼
唯大胸怀大境界,方能成就真正的好作品;非“真情灵韵,宽阔厚实”不能达到极致——致依林姐姐

“文学创作的经典于读者是瑰宝--研之精则悟之深,悟之深则味之永,味之永则神相契,神相契则意相通,意相通则诂之达也。然而如今文坛写手良莠不齐,风德浮躁,奉迎功利,焉能出品好文?!若执笔者都能以这“三法印”之心态而耕耘,将为文坛之大幸!”

姐姐一席话,将文学创作之灵韵情真也就说的尽了————

是啊,唯大胸怀大境界,方能成就真正的好作品,非“真情灵韵,宽阔厚实”不能达到极致————

同感依林姐姐,握手姐姐!!


电脑版 Page created in 0.1094 seconds width 4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