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臨江仙)---大阪所見

0楼
……………………………………………………隐藏内容…
该用户发言已经被屏蔽
…………………………………………………………………

1楼
大名眉蹙老中憂,有趣。那些人生早了,没有听说过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五年计划等治国之道。
2楼
小紅,

煞, 當然是 仄. 依詞譜, 這裡可平可仄啊.

欽定詞譜, 網上有, 不用買:

http://home.educities.edu.tw/f5101231/index6.html

欽定詞譜   清‧王奕清等編製

提要
  臣等謹按御定詞譜四十卷,康熙五十四年聖祖仁皇帝御定。
  詞萌于唐,而大盛于宋。然唐宋兩代皆無詞譜。蓋當日之詞,猶今日里巷之歌
,人人解其音律,能自製腔,無須於譜。其或新聲獨造,為世所傳,如《霓裳》、
《羽衣》之類,亦不過一曲一調之譜,無衷合眾體勒為一編者。元以來,南北曲行
歌詞之法遂絕,姜夔《白石詞》中間有旁記,節拍如西域梵書狀者,亦無人能通其
說。今之詞譜,皆取唐宋舊詞,以調名相同者互校,以求其句法字數;以句法字數
相同者互校,以求其平仄;其句法字數有異同者,則據而注為又一體;其平仄有異
同者,則據而注為可平可仄。自《嘯餘譜》以下,皆以此法,推究得其崖略,定為
科律而已。然見聞未博,考證未精,又或參以臆斷無稽之說,往往不合于古法。

  惟近時萬樹作《詞律》,析疑辨誤所得為多,然仍不免於舛漏。惟我聖祖仁皇
帝,聰明天授,事事皆深契精微。既御定唐、宋、金、元、明諸詩,立詠歌之准,
御纂律呂精義,通聲氣之元;又以詞亦詩之餘,派其命儒臣輯為此譜,凡八百二十
首調,二千三百六體。凡唐至元之遺篇,靡弗採錄;元人小令,其言近雅者,亦間
附之;唐宋大曲,則彙為一卷,綴於末。每調各注其源流,每字各圖其平仄,每句
各注其韻協,分刌節度,窮極窈眇,倚聲家可永守法程。蓋聖人裁成,萬類雖一事
之微,必考古而立之制,類若斯矣。

乾隆四十六年十二月恭校上
總纂官臣紀昀、臣陸錫熊、臣孫士毅 總校官臣陸費墀


《御制詞譜》序
  詞之有圖譜,猶詩之有體格也。詩本于古歌謠,詞本于周詩三百篇,皆可歌。
凡散見於《儀禮》、《禮記》、《春秋》、《左氏傳》者,班班可考也。漢初樂府
亦期協律,魏晉訖唐,諸體雜出,而比于律者蓋寡。唐之中葉,始為填詞,制調倚
聲,歷五代、北宋而極盛。崇寧間《大晟樂府》所集,有十二律六十家八十四調,
後遂增至二百餘,換羽移商,品目詳具。逮南渡後,宮調失傳,而詞學亦漸紊矣。
夫詞寄於調,字之多寡有定數,句之長短有定式,韻之平仄有定聲,杪忽無差,始
能諧合。否則,音節乖舛,體制混淆,此圖譜之所以不可略也。間覽近代《嘯餘》
、《詞統》、《辭彙》、《詞律》諸書,原本《樽前》、《花間》、《草堂》遺說
,頗能發明,尚有未備。既命儒臣,先輯歷代詩餘,親加裁定;復命校勘詞譜一編
,詳次調體,剖析異同,中分句讀,旁列平仄,一字一韻,務正傳訛。按譜填詞,
渢渢乎可赴節族而諧筦弦矣。《樂記》曰:凡音者,生人心者也,哀樂喜怒感於心
,而傳於聲。詞之有調,亦各以類應,不可牽合,而起調畢曲,七聲一均,旋相為
宮,更與周禮大司樂三宮、漢制三統之制相准。故紫陽大儒而詩餘不廢,是編之集
,不獨俾承學之士,攄情綴採,有所據依,從此討論宮商,審定調曲,庶幾古昔樂
章之遺響,亦可窺見于萬一云。

康熙五十四年七月十六日
日講官起居注翰林院侍讀學士加三級臣陳邦彥奉敕敬書


3楼
明,

那些什么年计划, 到头来, 又不是官贪民苦? 哼!
4楼
另外, 已查了辭源: 秤, 屬徑韻, 仄

电脑版 Page created in 0.0938 seconds width 3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