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士上的众生相

楼主
巴士上的众生相
[img]../images/fileType/png.gif[/img]此主题相关图片
[imga]../images/upload/2012/03/26/004631.png[/imga]
(三藩市巴士内景——网上图片)

巴士其实是社会的缩影。它有一个妙处,就是把一些毫不相关的人收拢在一起,从而使他们发生了一种短暂的关系。比如一位装扮入时金发碧眼的北欧小姐,坐到了一位委琐困顿衣衫褴褛的南非穷汉身边,这就产生了戏剧性的对比,这样的风景是随处可见的。我很佩服坐巴士的美国人的修养功夫,他们真的能够至少在表面上不露出难耐和鄙视的表情。

上星期天我坐巴士时一下子经历了三件小事,没有关联,却都很有趣,写出来和大家分享一下也好。

(第一件小事)[em92]

在米慎街的拐弯处,我坐上了一部向市中心方向的无轨电车。走了两三个站,后面传来了非英语的争执声。我的眼光离开了手头的报纸,向那地方扫了一眼,看见了两个壮汉魁梧的身影。我一点也不知道他们争论什么,但大致上,非常高大的一位在呵斥身高稍次的一位做了什么对不住他的事。几分钟之后,事情发展到了肢体的撞击了。我离他们只有2个坐位的距离,“三十六计,走为上计”,我向车头的方向挪动了一下。我向车上的其他人看了一眼,没有任何人发出声音。

这两位壮汉大概共重600磅上下。这600磅骨肉的撞击发出了沉闷的响声,司机仍然在开车,没有人离开坐位。车子由于重心的转移向左右不停摇晃着。高的一位显然占了上风,矮的一位只能吃着拳头。高的一位把矮的挤到车门的梯级上,矮的紧抓着扶手顽抗着。高的抬起了穿着巨码运动鞋的长腿,向矮的没命地蹬去。这时候司机适时地打开了车门,矮的便向车门外飞出。高个子像一头耀武扬威的猛兽,在车厢里来回走动,和车外的猛烈地对骂。终于,他从车门冲了出去。

巴士继续行驶着,没有人做声,但是显然大家都松了一口气。我实在很佩服美国人这种“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的沉着功夫,当然,在这种情况下,沉默是金。

(第二件小事)[em92]

到了市中心,我挤上了另外一辆巴士。车的前部非常拥挤,司机打开了侧门让乘客从后面上车。美国的巴士通常只能从前面上车,但如果乘客多,司机也可以通融,查票并不是很严格的。我一看车的后半部比较松动些,赶紧往后面去。

忽然我闻到了一股不是一般的臭味,这和西人身上常有的浓烈的体味完全不同。我同时看到车尾的座位上坐着一个通常被称为“无家可归者”的人,臭味显然是从他身上发出的。这种臭味无法形容,只能说是由长年累月的便溺,体味和垃圾堆熏陶综合作用的结果。他的嘴里不连贯地吐着字,不知道想表达什么。

衣冠楚楚的西人们依然是“沉默是金”。在离开他两个位子的地方,有两位靓女坐在他前面,她们没有嫌恶的表情,只是用一种不明显的动作稍稍遮盖着鼻子。我周围的老外也没有人表现出鄙视的动作,更没有人驱赶这样一位不受欢迎者,至多只是暗暗地交换着眼色吧了。

我的头有些发晕。过了两个站,我只得下车了,我宁愿等下一班车。可是车里的人没有一个下车的,这种坚忍不拔的精神,也非常令我佩服。

(第三件小事)[em92]

上到第三部巴士,已经是晚上八点左右了。车里的老番多是白领,每个人的手里不是拿着一个ipad,就是一个blueberry之类。有的是电子书,款式不是新的,恐怕是有好几年了。白领们一上车就旁若无人地看书,收发邮件,几乎是惯例。我也就入乡随俗,从口袋里掏出了我的宝贝。一本2寸见方的小书装模作样地看着。

我的邻座是一位斯斯文文的白人女士。她也在看着书。过了几个站,她停下看书,转向我的书,好奇地问:
“哟,你这本书真有趣,是圣经吗?”
“不是⋯⋯有点像,这是一个中国古代思想家的书。”
“道家的吗?”她立刻说。
“嗯,是的。”我有点奇怪,这是《庄子》,真的是道家的书。老外中真有中国通的。
“这本书的内容是什么?”她问道。
我少得可怜的英文怎么能够应付这样的问题,正在支吾着,她点着头,说道:
“道家的思想是很难讲述出来的⋯⋯”
就这样聊着,在我到家的前几个站,她才下了车。


                      [em92]

1楼
您好老师
我在日本学习和工作时,日本的巴士一般都不拥挤,淡淡的。
国内的巴士挤得上不了,我女儿经常会说请让让。
总是匆匆忙忙的,不知所悟。
握手老师。
快乐常伴!
2楼
他们真的能够至少在表面上不露出难耐和鄙视的表情。


唉, 能不如此? 搞不好旁边那一个突然拔出枪械来就糟了!
3楼
邓老师在巴士上捕捉到的几个镜头很贴近生活!人生百态,真是无处不在啊!
问好邓老师。
4楼
[QUOTE][b]下面引用由[u]邓治[/u]发表的内容:[/b]

../images/fileType/png.gif此主题相关图片
../images/upload/2012/03/26/004631.png
(三藩市巴士内景——网上图片)

巴士其实是社...[/QUOTE]
第三个故事是应该有故事的,可惜啊,真的可惜了!
5楼
很有意思的三件小事,缩聚了人生百态。

电脑版 Page created in 0.0938 seconds width 3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