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菱学诗】学古诗初闯平仄关 (每日更新直到结束)

12楼
(三) 关于对仗

在介绍‘格律诗’(也叫‘近体诗’)的简单定义时我们说过,‘绝句’(五绝和七绝)一共由四个句子组成;而‘律诗’(五律和七律)需要八个句子。这多出来的四句还有要求,那就是得‘对仗’。

如果你对‘对仗’这个术语不太熟悉的话,‘对对子’呢~~~如果你跟秋菱是差不多同时代的人,要是刚拿起电话对方就丢过来一句‘天王盖地虎’,你会不会脱口回一句‘宝塔镇河妖’?如果你没看过‘样板戏’,‘对联’应该不陌生吧?咱们中国早就有过年时在门上贴大红春联的习俗:

[COLOR=blue]爆竹一声除旧岁
梅花数点接新春[/COLOR]

先看一下:天王/宝塔(名词);盖/镇(动词);地虎/河妖;爆竹/梅花(名词);一声/数点(量词);除/接(动词);旧岁/新春(时间名词)。

对联实际上是中国一种古老的文字游戏,又叫‘楹联’,对仗则是中国楹联最根本的特征。何为对仗?古人谓之“实对实,虚对虚”。这是抄自‘基维百科’的定义:

[COLOR=red][B]‘对仗,是中国诗的术语,也就是中国诗的创作手法与修辞规则。「对」字在此做动词,意谓著将两两一对的东西放在一起。「仗」字则来自古代仪式往往由两人一
组来举行,有「仪仗」的「仗」意。对仗有时也称为对偶。[/B]’[/COLOR]

一共八句的律诗,要求中间的四句两两对仗。律诗的对仗和对联的对仗要求还是不一样的,总的来说要宽松一些~~~希望你看到这里能松一口气:))

关于律诗的‘对仗’,文思格先生的这篇文章讲得比较清楚,我就偷个懒全文照抄了:
================================================

[ALIGN=CENTER]
[COLOR=red][B][SIZE=3]对仗[/SIZE][/B][/COLOR]

[B]文思格[/B]
[/ALIGN]

[COLOR=blue]
如前所述,平仄、押韵和句读的协同作用把“诗”和“歌”融为一体,使“诗歌”具有任何其它文体所不具备的声韵美和音乐的特殊表现力。而本文将要谈到的“对仗”则从另一方面为诗歌带来了具有深刻内涵和微妙影响的“对称”美。“对称”是宇宙显现给人类的最基本法则之一。它在包括科学、文学和艺术在内的人类活动的各个领域里都有著丰富多采的反映和表现。而“对仗”则是这一对称原则在诗人的思维和语言运用方面具体而明显的一种表达方式。

“对杖”是指两个句子间的一种关系,这种关系必须满足下述的要求:两个句子的字数、句读、语法结构、相同位置上的词语的词性,都要完全相同;而且两句的平仄规律是“相对”的。满足这种关系的两个句子就构成一个对仗结构。

这里说的“语法结构”相同,比如说,第一句是“主语--谓语--宾语”的结构,第二句也要用“主语--谓语--宾语”的结构;“相同位置上的词语的词性”相同,比如说第一句的主语是名词,第二句相同位置上的主语也得用名词,而不能用代词或者其它词类来充当。由于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在语法上有较大差异,而诗歌的词序特别灵活,因此分析诗歌的语法结构就很麻烦。在实践中,把握好“相同位置上的词语的词性”相同这一要点就基本上同时解决了语法结构的问题。

由于名词的范围很广泛,过去还把名词再细分为很多类:天文、时令、地理、花草树木、鸟兽虫鱼、器物、衣饰、饮食、文具、文学、形体、人事、人伦等等。严格的对仗不但要求词性相同,即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等等,而且在名词对名词时,所属的词类也要一样。

比如“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李白:《渡荆门送别》)这一对仗结构中,“月对云”是名词对名词,而且是天文类对天文类,这一对就非常严格工整。象这种既满足词性相同又满足词类相同的严格的词对就叫做“工对”;有一些词对是只满足词性相同的,比如“饮马雨惊水,穿花露滴衣。”(元稹:《早归》)这一对仗结构中的“马对花”,是名词对名词,但马是动物,花是植物,不是名词分类中的同一类。这种只满足词性相同而不满足词类相同的词对就叫做“宽对”。对仗结构 “工整”的程度就是按其中包含有多少“工对”来评价的,“工对”的数目越多,这个结构就越“工整”。五言诗的一个对仗结构中最多可有五个“工对”,七言诗最多有七个。(因为每一个单音节词都可组成词对。) 为了简单明了,在下面的分析中我们用:“‘月-花’名词对”来表示“‘月对花’这个名词对名词的词对”。

再仔细分析上段中的两个对仗结构:在第一个中,“月-云”名词对是工对;“下-生”动词对是工对;“飞-结”动词对是工对;“天-海”名词对是工对;“镜-楼”名词对中一个是器具,一个是建筑,不算工整,因此算作宽对。其比例为四工一宽。在第二个中,“饮-穿”动词对算工对;“马-花”名词对是宽对;“雨-露”名词对是宽对(因为两字都是仄声不相对);“惊-滴”动词对算工对;“水-衣”名词对是宽对。比例为二工三宽。因此第一个对仗结构比第二个更工整。

但要注意的是,对仗的工整程度可以用工对的数目来判断,但对仗的“质量”却没有度量性的标准来判断。换句话说,对仗工整的句子不一定就比不工整的句子更美更好。

除了上述的“工对”和“宽对”以外,还有一种特殊的对仗方法叫做“借对”,其中又分为“借义”和“借音”两种方法。“借义”的方法是:一句诗中用了一个多义词的一个意义,再借用它的另一个意义与对仗句中相应的词构成满足对仗要求的一个词对。比如“歧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杜甫:《江南逢李龟年》)这一对仗结构中的“寻常”意义为“经常”,和对仗句中的“几度”构成“寻常- 几度”副词对,是宽对。但“寻”和“常”另有意义:古代八尺为一寻,两寻为一常。用这一层意义就构成了“寻-几”数目名词对、“常-度”度量名词对,都是工对。“借音”的方法是:借用一个词的同音词与其相对的词成对。比如“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李商隐:《锦瑟》)这一组对仗句中,“沧- 蓝”形容词对是宽对,因为“沧”表大小、“蓝”表颜色。但“沧”和“苍”同音,而“苍-蓝”形容词对就是工对了,因为它们都表示颜色。

在多数对仗结构中,两句诗所表示的内容都是独立的、互相对立的或者互为比较的(比如前面提到的四个结构);但也有一些对仗结构中,两句诗在内容上是互相依存的,要合起来才能表示一个完整的意义,或者在逻辑上有因果关系。比如“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这一结构中,两句诗对得很漂亮,但要合起来才能表明作者要讲的理或者现象。这种对仗结构有一个特殊的名称叫“流水对”,好像流水一样无法分开、始终相依相随。流水对可以是工对、宽对或者借对中的任意一种。它被单独给予一个名字是因为它的对仗结构中的两句诗之间多了一层逻辑上的联系或者内容上的相互依存。

除了两句诗构成的对仗结构以外,在一句诗的内部也能产生对仗结构。比如“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杜甫:《登高》)这两句诗构成一个对仗结构,而每句诗内部又构成“句中自对”的对仗结构:“风-天”对,“急-高”对;“渚-沙”对,“清-白”对。

在谈到对仗结构时还有一个常见的术语叫做“合掌”,那是指两句诗之间用了同义或者近义词来相对,以至造成两句诗的内容雷同或者大同小异,这就失掉了对仗的对称美。因此“合掌”被看作诗家大忌,要尽量避免其出现在对仗结构中。

对仗的技巧除了在诗词、骈文的写作中广泛应用以外,用得最多的就是写对联。对联中的上、下联就是一个对仗结构,只不过对联不像诗那样受到字数的限制,有些对联很长,有多达几十上百字的长联。好的对联就像好诗一样,会在民间流传很久。


下面再举两个例子来帮助读者熟习对仗结构的构成和分析。

例子:找出下列小诗中的对仗结构,并指出每一词对的特点(是否工对、宽对、借对、流水对,有无句中自对等等)。

1. 江畔独步寻花(杜甫)

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第一联中的两句不构成对仗结构,因为它们的语法结构不同(比如“花”是名词,“压”是动词,不能对)。第二联中的两句构成对仗结构:“留连-自在”动词对, “戏-娇”形容词对,“蝶-莺”动物名词对,“时时-恰恰”副词对,“舞-啼”动词对,它们都是工对。这两句诗对得很工整也很漂亮。

2. 绝句(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这首绝句中的两联都构成对仗结构。第一联:“两-一”数字对,“个-行”量词对,“黄-白”颜色对,“鹂-鹭”动物名词对,“鸣-上”动词对,“翠-青”颜色对,“柳-天”名词对,除了最后一对是宽对外,其余六对都是工对;第二联:“窗-门”建筑名词对,“含-泊”动词对,“西-东”方向词对,“岭-吴”地理名词对,“千-万”数字对,“秋-里”名词对,“雪-船”名词对,除了后两对以外,其余五对都是工对。这两个对仗结构都很工整,而且非常美,就像四幅图画一样。

练习:用上面例子中的方法分析下面一首诗中的对仗结构。


旅夜书怀(杜甫)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COLOR]
================================================
[em30]
13楼
……………………………………………………隐藏内容…
该用户发言已经被屏蔽
…………………………………………………………………

14楼
[QUOTE][b]下面引用由[u]红缨枪[/u]发表的内容:[/b]

秋菱姐姐大鉴:  
    小红以为:"沧海"与"蓝田"都是专有名词,本身就可以说属于"工对",进一步引伸因为"沧/苍"同音从而概况"苍/蓝"皆颜色似既显得牵强,亦无此必要.
专有名词(包括地名)...[/QUOTE]

小红好!
谢谢你!关于<<沧浪诗话>>看见的,本想找找几个老师的讨论,一直没有时间就忘了回复你了,抱歉!

关于律诗中对仗的‘工’与‘不工’,我觉得也是个人的喜好居多。可以看出小红MM书读得多,和小土豆MM一样,其实诗词的基本功比秋菱深厚。至少目前我还在‘本能’写作阶段,对别人的作品,仍然缺乏判断能力。这点热心,也只能用在坛子里为后我而学的诗友照看一下平仄格律而已。所以对MM的评论,不敢妄下评判,就抄一段我启蒙老师对这个问题的看法吧~~~希望对MM有启发:

[COLOR=blue]毫无疑问,对仗在律诗中是一个严格的要求。但归根到底还是为了音韵的和谐,加强诗词的韵味。对于意境和结构的影响,我个人认为较之平仄,对仗更重要些,但无论如何也不能凌驾于意境之上。更多的是给文人一个显示才华的机会。也就无怪乎后来竟致发展成一种独立的文学体裁------对联。所以我们初学作律诗的人,对仗要遵守,也是增加诗词味道的一个手段。但不应该为了对仗而损了意境。心里有了这一点,对仗时就可以放松一些。那些严格到把名词都分成什么天文地理花草鱼虫的人,窃以为是显示才华到了卖弄的地步,于今实不可取。杜甫的“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多好的意境,还有人说碧草和黄鹂,春色和好音对得不工,那就叫吹毛求疵,没人儿答理他。[/COLOR]

[em71]
15楼
(四) 关于平仄

 
[B]1)。什么是平仄[/B]

现在你知道什么是格律诗(近体诗)了吧~~~不就是五个或者七个字一句,四句放在一起是‘绝句’,再塞两付对子在绝句中间就成律诗了嘛。

且慢哪,这些‘五个或者七个字’的句子,还不是随心所欲的凑够数就行的。像我学生时代躲在蚊帐里涂进日记本里的那些,说好听点也就是个‘仿古诗’。你说我就喜欢这么写不行吗?我没说不行啊!赫,我自己不就这么写了好多年嘛~~~秋菱一向认为‘诗乃心言’,只要你的诗写出真情,总会引起共鸣找到知音的。只是咱们这篇文字题目就是要‘闯’平仄‘关’,如果你无意‘闯关’,做为知识性读物略微了解一下也无妨,我只是觉得没必要浪费时间来讨论‘该不该’守律的问题~~~前面已经提过:学习的决定权永远在我们自己手中:))

一首‘基本’符合要求的格律诗(近体诗),除了前面说过的‘五个或者七个字一句,四句或者八句组成’,最基本的要求是这28或56个字,大多数都还需要符合严格的‘平仄’排列组合‘规律’!

之所以把最基本的平仄放到最后讲,主要是因为‘平仄’正是让初学者头疼不已的‘拦路虎’。再就是说完‘平仄’,乘着热乎劲儿我们就可以动手啦。

那么到底[B]什么是‘平仄’呢???[/B]

这个问题在我记忆的角落里存了二十余年才找到答案!

还是从咱们最熟悉的普通话学起吧。大家都知道我们说话都有音调,现代汉语将音调分为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四声。比如小学不知大声念过多少遍的‘妈/麻/马/骂’,就是相同的声母‘m’和韵母‘a’组合的四个不同声调。声调不同,字形和字意都有可能全变了~~~这个应该不用多说。

原来[COLOR=red]所谓‘平’声字就是普通话中的第一声和第二声;所谓‘仄’就是第三声和第四声。[/COLOR]具体到‘妈/麻/马/骂’,‘妈/麻’是‘平’,‘马/骂’为仄。

你看,现在给你一个字,你是不是马上就能根据普通话的声调说出它是‘平’还是‘仄’了呢?比如:
[COLOR=blue]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COLOR]
二四一一四,二二四三二。

咱们按照刚才说的把数字‘一二’换成‘平’,‘三四’换成‘仄’再看:
[COLOR=blue]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COLOR]
[COLOR=red]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COLOR]

当然这是最最简单的慨念了,实际上不那么简单的~~~比如第一个‘白’字,《平水韵》里是划入‘仄’声字的。不过咱们初学嘛,先记住这个,以后慢慢修正填补。因为语言跟河流一样,会变迁的。我们天天看着河流,除了洪枯清浊,位置似乎没有什么变化,但千百年后,所谓沧海桑田,面貌全非。

《平水韵》有点象化石,让我们知道了古今的不一样。简单的说,古人也把声调分为四种,即所谓的:‘平、上、去、入’。其中的‘平’大致相当于我们今天普通话中的‘阴平’和‘阳平’,也就是我们常说声调中的‘第一声’和‘第二声’。格律诗词中所谓的‘平’,就是指的这个‘平’;余下的‘上、去、入’三声,都归入所谓的‘仄’韵了。‘上’相当于‘第三声’;‘去’对应‘第四声’;唯有这个‘入’声字,在今天的普通话中已经消失,分别演变归类到其他几声里了,所以成为依古韵写格律诗词最为头痛的问题。

不过你别着急,‘入’声字也不需要死记硬背。一是写得多了,常用的那些‘入声字’慢慢就会记住的。二来网上多的是工具,查对起来十分方便。后面会跟你分享我常用的一些网上工具。

现在我们都知道什么是‘平仄’了,也许你又要问:为什么在诗词中非要讲究这个‘平仄’呢?秋菱在回家去翻老师们的笔记之前,想先请你大声地读读刚才那两句诗:

[COLOR=blue]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COLOR]
[COLOR=red]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COLOR]

多读几遍,看能不能体会出平仄变化带来的韵味。然后咱们把这十个字重新组合,麻烦你对比着再读一下,看看是什么感觉:

[COLOR=blue]白日入海尽,黄河依山流。[/COLOR]
[COLOR=red]平仄仄仄仄,平平平平平。[/COLOR]

勤快的朋友,不妨找几首自己写的或喜欢的唐诗(前面我们举例的那四首也行),按照普通话的四声给每个字标上平仄,看看是否能琢磨出一点规律;或者朗读几遍,找找感觉也好。

(待续~~~)
[em30]
16楼
每来学习,总有收益。继续打印收藏! 同意红缨枪,秋菱:

写诗第一是意境,就是诗意第一!其他的再说。
17楼
秋叶君要帮偶把把关才是呀!
或者多补充~~~

电脑版 Page created in 0.1719 seconds width 4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