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那些淳朴优美的旋律

楼主
[原创]那些淳朴优美的旋律
[ALIGN=CENTER]那些淳朴优美的旋律
邓世太[/ALIGN]    蜗居在钢筋水泥构成的笼子里,穿行于车水马龙的人流中,我十分怀念那些流传于家乡的民歌。每每哼唱起这些淳朴优美的旋律,我的脑海里就会浮现出一幅幅生动的画面,过去的岁月如一幅幅黑白照片,在眼前闪回。
   “正月里来是新春,家家户户挂红灯,人家的夫妻团团叙,孟姜女丈夫守长城”,这首流传于大江南北的汉族民歌《孟姜女》,是母亲教给我的第一首歌。溶溶的月光透过窗棂,照着摆满农具的小屋,温婉、哀怨的歌声,伴着纺车抽出的“嗡嗡”声,构成一幅多么温馨又凄美的画面。
   大地回春,山河着色。遇到雨水天气,男人们头戴斗笠、身披蓑衣,赶着水牛在水田里精心地耕作,那些优美婉转的田歌不时从嘴里飞出,无论是对于现实生活的诉说如“五月端阳节呀,栽秧又割麦,腰杆子累断两三截,好歹不能说”,还是对真挚爱情的向往如“红日落西山吔,皇帝坐江南,听我来唱一段断姻缘,世事都看穿”,都无一例外地抒发着心中积郁的情愫,展示着山里人朴实、爽朗的天性。悠长的歌声在宁静的山谷田畈间回荡,树木和禽鸟都在侧耳聆听,人与自然高度和谐,那种物我两忘的境界,至今想起来仍让人难以忘怀。
   遇到天旱时节,村民们架起古老的水车,扯开嗓子吼起来:“一上水车把脚挪,边车水来边唱歌”,面对路人的讪笑,他们用歌声回答:“翻身来那个人儿来不唱歌来,哎哩留着吔做什么来;哎哩会唱来山歌咧我就唱(咧嘿),哎哩不会唱歌来,哎哩我就学咧”。 这音调粗犷、节奏铿锵的劳动号子,指挥了劳动者的步伐,调动了大家的积极性,使枯燥乏味的劳动现场变成了形式活泼的歌唱舞台。等到秋收完毕,兴修水利时,大家一起打夯筑堤:“叫声同志哎(哟嗬)请注意吔(哟嗬),今天咱们打夯哎(哟嗬)要齐心协力喽(哟嗬)”。那悠远清澈的领唱,和着热烈奔放的接腔,汇成一支雄壮的田园大合唱,使劳动者的身心压力尽情释放,其中的乐趣只有劳动者才能体会和享受。
    流传最广的是那些内容丰富、表现形式多样的民间小调,它们经过千百年来无数民间艺人和民歌手的传唱与加工,旋律细腻流畅,优美动听,大多带有叙事性质。如“清早起,打开那个菜园门来,小乌鸦,当头叫一声,小奴家心一惊,莫不是有贵客,到呀么到来临哟”,清新、朴实的《打柴调》,表达了一对青年男女对纯真爱情的向往。“一把扇子么连连,抖抖齐呀么溜溜,这把扇子么哎哟,郎买的呀干哥吔。郎买扇子么连连,花了钱么溜溜,做双丝鞋么哎哟,送郎穿呀干哥吔”,歌曲《十把扇子》则演绎了男女相思、相恋到相爱的过程。“一进黄陂街,大门朝南开,哪家的有个女裙钗,胜过祝英台”。这首广泛流传于大别山地区的《十二时》,描绘了一位美貌女子和如意郎君的缠绵故事,让人津津乐道。
    最让人难忘的,还是那些高亢嘹亮、自由奔放、内容丰富、活泼欢畅的山歌。演唱者一旦放开喉咙,歌声像三江春水,滔滔不绝。正是“山歌哎本是古人留啊,留着那农夫哎解忧愁哟,几年不把那山歌唱哎,幼年的英雄白了头,人到老年万事哎休”。无论田间地头还是行路途中,都可以即兴发挥,砍柴、放牧或者薅秧、锄地过程中,张开喉咙就可以放声歌唱。但是,“山歌好唱哎口难呀开哟,仙桃好吃吔树难栽,大米好吃田难种哎,白面好吃磨难推,鲜鱼好吃哎网难开”,要想唱好山歌,不仅要有好的记性,对已经流传的能够记忆和传唱,还要有很好的悟性,能够触景生情,结合时代变迁和人民生活变化,不断创作新作品。
    这些淳朴优美的旋律,像经过岁月发酵的琼浆玉液,每次开坛,都让我陶醉其间,流连忘返;这些淳朴优美的旋律,像山涧一株株盛开的兰花,虽然无人赏识,依然散发着沁人心脾的幽香;这些淳朴优美的旋律,像茫茫人海中的导航灯,指引游子寻找回乡的路径……
沉醉于淳朴优美的旋律之中,我这颗日渐苍老的心,仍然呼吸着故乡那清新的空气,灵魂仍在自由的天空中自在地翱翔。
1楼
好文笔。
2楼
[QUOTE][b]下面引用由[u]陈善壎[/u]发表的内容:[/b]

好文笔。[/QUOTE]
谢谢鼓励。
3楼
民歌是永远开不败的花朵。邓世太先生对民歌有这样深厚的感情,就有了无尽的创作源泉。
4楼
[QUOTE][b]下面引用由[u]邓治[/u]发表的内容:[/b]

民歌是永远开不败的花朵。邓世太先生对民歌有这样深厚的感情,就有了无尽的创作源泉。[/QUOTE]
确实非常喜欢,陶醉其间感到其乐无穷。
5楼
[COLOR=blue]视频: 宋祖英《孟姜女》[/COLOR]

[FLASH]http://player.youku.com/player.php/sid/XMTcwNDkyMjQ=/v.swf[/FLASH]

电脑版 Page created in 0.1099 seconds width 4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