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华文学主页
在线情况
楼主
  • 头像
  • 级别
    • 职务论坛版主
    • 财富6
    • 积分183450
    • 经验84836
    • 文章3098
    • 注册2005-11-15
    [原创]杨兴让著《红楼梦研究》
    咏红诗十首

    咏红诗十首
    ——为答谢秦淮梦并借秦淮梦诗原韵
    (一)题红楼梦
    ——借《题红楼梦》原韵        
    惆怅神龙尾不见, 情天难补梦难圆。
    何叹神龙尾不见, 情天已补梦已圆。
    附:《题红楼》原作  
    独领风骚是无前, 旷后又见两百年。 
    生花妙笔史无前, 独领风骚两百年!
    (二)宝琴字梅
    ——借《宝琴立雪》原韵 
    甄氏一门尽甥封,  琴女字墨意尤浓。
    雪覆翰墨翰墨雪,  十首怀古破腥《红》。
    附:《宝琴立雪》原作
    琉璃世界尽冰封,  倩女探梅意趣浓。
    雪映梅花花映雪,  银妆一片裹猩红。
    (三)宝玉历幻
    ——借《宝玉历幻》原韵
    浑浑噩噩哪路神,  虚幻迷离假作真。
    不妨生曰细寻觅, 《春秋》才是石头身。
    附:《宝玉历幻》原作
    情天情海徒伤神,  幻境迷离假亦真,
    十二金钗何处觅?  三生石畔问前身。
    (四)眼泪还债
    ——借《黛玉题帕》原韵
    出身扬州能无伤?  无家北上更断肠!
    甄猎李煜洗面渍,  换来还债脂粉香。
    附:《黛玉题帕》原作
    濡毫对砚暗心伤,  且展鲛销写断肠,
    墨迹模糊渗泪渍, 诗成犹带脂粉香。
    (五)娇杏回眸
    ——借《娇杏回笑》原韵
    杏花意深是难描,  十二金钗即此娆。
    错会脂批为侥幸,  假话原配就杏娇。
    附:《娇古回笑》原作
    杏花春雨意难描, 十二金钗无此娆。
    一笑回眸真侥幸,  奸雄末路识阿娇!
    (六)藕官烧纸
    ——借《藕官烧纸》原韵 
    什么优伶泣情殇,  不过宝玉众钗飏。
    杏阴再配假话义,  《红楼》——假凤泣虚凰。
    附:《藕官烧纸》原作
    暗焚钱纸哭情殇,  灰烬粉粉似蝶飏。
    偏是优伶能重义,  凄凉假凤悼虚凰。
    (七)黛玉泣红
    ——借《潇湘咏菊》原韵
    扬州十曰方是吟,  廿六泣红口角噙。
    亡国之恨心底涌, 书成《风月》诉苦心。
    附:《潇湘咏菊》原作
    东篱负手自沉吟,  淡淡清香口角噙,
    佳句忽然心底涌,  临月对霜诉秋心。
    (八)携蝗大嚼图
    ——借《姥姥照镜》原韵
    挥钺弄斧喜相逢,  南院走水满天红。
    反清母蝗大嚼事,  对人却说打抽丰。
    附:《姥姥照镜》原作
    亲家镜里醉相逢,  两鬓山花照面红,
    一笑含辛因底事?  同来贾府打抽丰!
    (九)天祥照鉴
    ——借《可卿引梦》原韵
    正照风月儿女春,  反看白骨难启唇。
    张曹欲引出幻镜,  可怜无人渡迷津。
    附:《可卿引梦》原作
    娇娆不让海棠春,  锁梦微寒点绛唇,
    枕荐甄妃缠幻镜,  魂追贾子渡迷津。
    (十)颂张宜泉
    ——借《赞曹雪芹》原韵
    人人皆知曹公声,  岂知半数宜泉成。
    批阅诗文与殿后,  比比出自张公名。
    附:《赞曹雪芹》原作 
    平生遭际恨吞声, 千古文章泣血成。
    一自“红楼”传世后, 谁人不识曹公名?

    说明:由于《红楼梦研究》一书迟迟未能出版,也由于胡文彬先生为此书所写的序言提前发表引起秦淮梦等人的索书,为了解答秦淮梦先生一些困惑,于是借秦淮梦先生原作原韵写了《咏红诗十首》,今附录于后,聊以凑兴。
                                                摘自杨兴让著《红楼梦研究》
    请看杨兴让著《红楼梦研究》http://hlm.nease.net/red/yj/zm_yxr.htm
    美华文学论坛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2
    • 头像
    • 级别
      • 职务论坛版主
      • 财富6
      • 积分183450
      • 经验84836
      • 文章3098
      • 注册2005-11-15
      这篇文章在美华论坛贴过,由于边打边贴,错误较多,现把修正过的贴在这里,请大家鉴赏。

      红楼梦中的人物人名结构组合
      杨兴让著
      2006年2月20日
      一、甄士隐、贾雨村、古董商
      二、贾宝玉、甄宝玉、林黛玉
      三、薛宝钗、薛蟠、薛姨妈、史湘云、冯紫英
      四、李纨、贾兰、娄氏、贾菌、李绮
      五、贾演、贾源、贾代化、贾代善、贾敷、贾敬、贾璜、贾珍、邢夫人、贾赦、王夫人、贾政、王熙凤、贾琏、贾蓉、贾蔷、贾琮、贾环、赵姨娘、赵国基、尤氏、尤老娘、尤二姐、尤三姐
      六、        春、迎春、探春、惜春、孙绍祖、夏金桂、夏婆、夏太监、北静王
      七、        姥姥、板儿、青儿、墜儿、良儿、林小红、贾芸
      八、        金鸳鸯、金彩、金文翔、金莺儿、金钏儿、金荣、金寡妇、金哥、胡寡妇、胡老明公、胡老爷、胡斯来、胡庸医、贾蓉续妻胡氏、周瑞、周太监、周贵人、周姨娘、周二爷、周琼父子、周氏、周财主、贾存周
      九、        平儿、晴雯、紫鹃、雪雁、司棋、蒋玉菡、柳湘莲、倪二
      十、        秦可卿、秦鲸卿、秦业、贾瑞、贾代儒、林如海、花袭人、张友士
      在《红楼梦研究》一书中,我曾用了二十多万字对《红楼梦》的“时间结构”“生日结构”“方位结构”进行了剖析和清理,可以说,它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它为《红楼梦》研究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红楼梦》的结构组合,除了时间、生日和方位这几大主要结构组合外,还有一个主要结构组合,就是人物和人名的结构组合。
      作为小说,人物组合将是一部文学作品的主要组成部分。它不同于历史。时间、方位不得不退到次要位置。所以研究文学作品将主要是研究人物。这是一个规律。对《红楼梦》的研究,同样也不例外。所以有关《红楼梦》中人物、人名的研究也将是历来一切红学家研究的中心。
      由于《红楼梦》又区别于其它文学创作,它是用甄士隐(真事隐)和贾化(假话)互换进行演绎的,所以在人物人名的研究上又分为人物原型、人物原型寓意索隐研究和人物形象研究两大派。过去人物人名索隐研究由于不得《红楼梦》的结构组合要领而大多或绝对趋于附会,所以旧索隐派和现代索隐派的研究不堪一击。但把《红楼梦》纯当作一般小说的研究,由于彻底否认了甄士隐(真事隐)与贾雨村(假雨村)在《红楼梦》中的特殊位置,也特别否定了(或根本就不知道)《红楼梦》的写作是贾化(假话)借助了古董商(古董)的“大作为”,而古董之作为又借重了贾化(假话)之“斯文”,所以,也可以说,一切纯人物形象思维的研究对《红楼梦》的研究来说,更是一窍不通——尽管他们仍着重于《红楼梦》一书中的文章结构研究。
      有关《红楼梦》中的某些人物人名结构组合,我在《红楼梦研究》一书中已经零散做了披露,也在《咏红诗》中做了一些阐述。但看起来仍然无济于是,看来今天还有必要做一些人物人名系统的研究,做一些系统的说明,于是我又提笔写了这篇文章。
      在研究人物人名的结构组合时,我准备把一百二十回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因为我在《红楼梦研究》一书中已得出了后四十回的作者是张宜泉而不是高鹗或其他人的这一结论。至于有人看了我的这一结论后,认为张宜泉只会写几首诗,并无创作才华,这毫无根据。学术研究是靠事实推断,而不是靠主观臆断。《红楼梦》后四十回除了林黛玉“解琴书”等一些特殊文字外,一个主要依据则是后四十回的一些特殊框架结构组合与前八十回的一些特殊框架结构组合的罕见吻合。如后四十回把林黛玉的生日和薛宝钗的生日安排在秋天,这与前八十回林黛玉生日的“二月十二日”和薛宝钗生日和“正月二十一日”不符;它与曹雪芹把薛姨妈生日在第三十六回安排在“五月初三”后的一个“大毒日”的盛夏,和在第五十七回把薛姨妈生日安排在春天的“清明”之前,这前八十回和后四十回的结构安排完全出于同一手法,这种时间安排都带着一定随意性,仅随笔点缀而已。又如后四十回同一日之内不同景物的描写。后四十回的第八十六回,作者刚写完王夫人送给林黛玉尚有“几枝双朵儿的”“一盆小兰花”,又有林黛玉的“草木当春,花鲜叶茂”,而又在同一天之内的下回却明言此时为“大九月里”的“落叶时节”,并有“感秋事”一节文字,这与前八十回的第六十二回贾宝玉生日的当天,贾宝玉却一手拿着春天开的春蕙和秋天开的菱花,这种春秋混用的时节结构安排也显然出于同一手法。这都说明后四十回中的一些文字若非出于曹雪芹本人之手,也当出于一个曾参与《红楼梦》写作的另外一个人之手,这人就是曹雪芹的至交密友张宜泉。
      这些问题都不需要再重复讨论,我只是想由此说明我把一百二十回作为一个整体来做人物人名整体组合研究的原因。
      《红楼梦》中的人物人名,它最大的一个特征就是谐音运用,这种特征运用要占绝大部分。这种谐音不仅包括全名,也包括纯姓氏运用。全名如甄士隐即真事隐;纯姓氏运用如尤氏的“尤”是“鹿+匕”的谐音,它指一群母鹿。除此之外,就是一些人物人名名字的直译,如孙绍祖,乃指子孙绍复祖业之义。这种现象固然不多,但它却占了一个特殊地位。除了人物人名的全名直译外,还有一个纯姓氏的直译,如夏太监、夏婆的“夏”姓即此。第三种人物人名的研究,则需要通过其它各种渠道,必须对其人进行全方位的剖析,这包括他的人名姓氏特征,还有服饰佩物特征,以及他的某些事迹背景特征,以求得其人的实在身份。比如说薛宝钗其人并其家族;林黛玉其人并其“泣残红”的出处;还有史湘云其人著胡服并其“间色”法;当然还有特别难研究的秦可卿和秦鲸卿姊弟俩的身份特征。除了以上三种外,还有一个拆字法的研究,如刘姥姥家族的主要成员“青板姊妹”进行“加减”之后则成了“反清二字。当然这一种现象并不多。
      下面我们来逐个研究《红楼梦》一书中的各个人物人名组合
      美华文学论坛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3
      • 头像
      • 级别
        • 职务论坛版主
        • 财富6
        • 积分183450
        • 经验84836
        • 文章3098
        • 注册2005-11-15
        二、        贾宝玉 甄宝玉 林黛玉
        在谈甄士隐与贾雨村时,我们谈到了甄英莲与林黛玉的互换,也即林黛玉与甄英莲实乃一个人,不过分用两种不同形式进行表述罢了。现在我们接着谈贾宝玉甄宝玉林黛玉三个人物以及他们的关系组合。
        一般人都认为贾宝玉即甄宝玉,或甄宝玉即贾宝玉,从某种意义上讲,这一种看法是对的――对于甄贾两宝玉,尽管他们原型的性质不同,但就“宝玉”而言,他们都是同一的。
        但是再进一步,有人把甄宝玉说成或考证为曹雪芹,而把贾宝玉就成是曹雪芹原型的艺术再现,这种提法就不对了。尽管蔡元培的考证索隐失误甚多,但是我认为蔡元培的“宝玉”乃“传国玉玺”之说还是恰当的。
        还有土默热认为宝玉所含的“玉”上镌刻的“莫失莫忘,仙寿恒昌”同秦始皇印绶上镌刻的“受命于天,即寿永昌”文字和含义十分相似,这一点看法也是恰当的。实际上,不仅宝玉所含的玉上的“仙寿恒昌”与秦始皇传国玉玺上的“即寿永昌”的文字和含义十分相似,而且宝钗所佩的金锁上“不离不弃,芳龄永继”的文字和含义也十分相似。或者换句话说,我们应当更进一步认为“莫失莫忘,仙寿恒昌”“不离不弃,芳龄永继”就是秦始皇传国玉玺上的“受命于天,即寿永昌”的翻板,宝玉玉上文字和宝钗金锁上的文字乃是从秦始皇传国玉玺上剥下来的,只不过是曹雪芹把秦始皇印绶上的“永昌”二字分成宝玉玉上的“恒昌”和宝钗金锁上的“永继”罢了,但它们均未超出“永恒”之意。
        在对待甄贾宝玉这一原型的问题上,我认为蔡元培和土默热说对了,但他们两位再下一步的结论则说错了。
        对于宝玉的原型,除此之外,还有第七十八回宝玉所杜撰的《姽婳词》中所说的“恒王”一辞也指这个,他都指千秋不变的“永恒”王权。
        从这一点是说,可以说宝玉的原型并不特指或或取源于那一个朝代,而是指历代永恒不变的王权实体。也即是说,从历史范畴而论,他不特指明和清,他也有如《姽婳词》中说的“黄巾”“赤眉”“一干流贼余党”描述历代农民起义军一样,他都是一种泛指。当然《红楼梦》中的“黄巾”“赤眉”“一干流贼余党”被艺术成了刘姥姥一族和墜儿良儿诸人。
        有关宝玉的原型,除了以上这些点睛之笔外,曹雪芹在第八回还特做了一首《嘲顽石幻相》。此诗最后两句为“白骨如山忘姓氏,无非公子与红妆”。当然这两句是特说《红楼梦》的,也即是说《红楼梦》看起来是描写“公子与红妆”的诸男女情事,但实际上是演绎历代因政权角逐后的“白骨台山”的残迹。但这也从侧面说明了宝玉的原型来源。
        当然,“宝玉”在《红楼梦》中具体化以后,“甄宝玉”则代表了正统的明王朝或以汉族为主体的汉族政权,而“贾宝玉”则代表了满清政权。
        还有,曹雪芹用从第二十六回到第三十六回十一个章回描写了薛蟠薛姨妈生辰,也即薛家生辰;用从第三十七回到第四十六回十个章回描写了王熙凤生辰;用了“癸未”年一年的时间从第五十四回到第六十四回十六个章回描写了贾宝玉生辰。在贾宝玉生辰当天,特别用宝玉“手内却真个拈着一枝并蒂菱花,又拈着那枝”香菱说的“我这两枝并头的”“夫妻蕙”“在手内”,这枝春天开的蕙花和秋天开的菱花并用均说明了宝玉生日是春秋并用,也即是宝玉生日是一个变了型的《春秋》史。还有宝玉生日也运用了古董商程日兴这个清客相公“先日”来拜寿,运用了古董商控制下的一个大古董“夏婆”在每每煽惑闹事,以及宝玉生日中运用的“就出在本朝、本地、本年、本月、本时”、当今以孝论天下、“安富尊荣者尽多,运筹谋画者无一……如今外面的架子虽未倒,内囊却尽上来了”、探春实行改革“开源节流”黛玉房中的丫环藕官在清明之中祭亡灵实乃薛蟠生日中林黛玉“泣残红”的翻版、“盗贼叠起”、“家反宅乱”、一处未了一处又起的“反叛”、贾敬(假静)亡、“胡蜂为灾”、贾琏两历“平安州”、节度使“巡边在外”,这贾宝玉生日中的一幕幕也都说明“宝玉”的原型乃取源于历史写实,或即《春秋》的变型运用。这一切或者就是曹雪芹的至交密友张宜泉在他《诗稿》中发泄的“几度临青道,凝目血染空”“百代兴亡成戏剧,一家哀乐尽荒唐”和“闲披青史最惊心”的历史观的变型运用。
        当然,这里自然也包括贾宝玉的奶娘李麽麽、赵奶娘、张奶娘、王奶娘的张、王、李、赵,这里不过是随笔点缀,随事命名而已,它无非是百家姓的四大姓,也即贾宝玉是依普天下百姓所哺育而生存。

        在谈到甄宝玉与贾宝玉时,这里还牵涉到一个“木石姻缘”或“木石前盟”,也即在薛家生辰的第三十六回“绣鸳鸯梦兆绛云轩”里宝玉说的“什么金玉姻缘,我偏说是木石前盟”以及《红楼梦》曲子中的“都道是金玉良缘,俺只念木石前盟”,在这里,当然随之出现了一个问题,即甄贾宝玉乃指传国玉玺,乃指政权实体,那么林黛玉又指什么呢?
        我前边说过,林黛玉乃是甄英莲的转换,乃是甄士隐(真事隐)与贾化(假话)的转换,林黛玉又是贾敏(假密。为了避讳,敏又读作密)的产物,那么,林黛玉又秘密在什么地方呢?
        这里首先牵涉到林黛玉的原型。
        曹雪芹在交待林黛玉的原型时说,林黛玉乃是“只因西方灵河岸上三生石畔,有絳珠草一株,时有赤瑕宫神瑛侍者日以甘露灌溉……他是甘露之惠,我并无此水可还,他既下世为人,我也下世为人,把我一生所有的眼泪还他,也偿还得过他了”,于是在《红楼梦》里形成了一个“还泪之说”,也可以说由此一“还泪之说”拉开了《红楼梦》的序幕并贯穿了《红楼梦》的始终和全部。
        当然这一神话中的降珠仙草之说纯属虚构,“还泪之说”也属枉拟。但实际上,林黛玉的把“一生所有的眼泪还他”的“还泪之说”乃取材于南唐后主李煜的“亡国奴”史料。宋开宝七年,南唐后主李煜被宋大将曹彬所执,南唐亡。李煜在掠入汴京后在给旧宫人的信中有“此中日夕,只以眼泪洗面”一语。李煜的亡国奴“终日”“以眼泪洗面”在经过曹雪芹“假话”加工之后,便形成了林黛玉的荒唐的“还泪之说”。在这里,只不过是一个典型的“亡国奴”的“眼泪洗面”被艺术化成了一个典型的“亡家奴”的“还泪之说”罢了。
        当然,这里的林黛玉只能说是取材于李煜,但并不是指唐后主李煜,在《红楼梦》以明清为背景的时代,林黛玉当指明末的一切亡国奴。
        在林黛玉的原型塑造上,自然还有一个重要笔墨,这就是在薛蟠生日中林黛玉“泣残红”。林黛玉于“四月二十六日”“泣残红” 乃取自满清于1645年4月26日开始对扬州屠城,屠城十日,所杀兵民,据“焚尸薄”所载,所屠竞达八十余万。这就是第二回贾雨村“游至维扬”收取林黛玉为门徒以及林黛玉来自扬州的历史素材。
        “泣残红”者,乃悼朱明王朝所有被杀的君臣与兵民也。
        至于黛玉之名,黛玉之“玉”,在《红楼梦》这个特殊作品之中,“玉”也有宝玉“玉”的含义,指王朝政权实体。黛玉之“黛”,黛本青黑色,也即含有血凝固后颜色,这里指凝固后的血迹。整个黛玉的意思乃指一个原有政权灭亡后流出的斑斑血迹。曹雪芹给黛玉配了一个紫鹃,杜鹃啼血以及林黛玉的吐血而亡也有这个意思。
        美华文学论坛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4
        • 头像
        • 级别
          • 职务论坛版主
          • 财富6
          • 积分183450
          • 经验84836
          • 文章3098
          • 注册2005-11-15
          三、        薛宝钗 薛蟠 薛姨妈 史湘云 冯紫英
          我们前边谈到了甄宝玉贾宝玉和林黛玉,也即“木石前盟”中的三个人,我们现在再来谈与“金玉良缘”有关的薛宝钗以及薛蟠、薛姨妈、史湘云、冯紫英。
          我们前边谈到贾宝玉时,谈到贾宝玉所含的“玉”上镌有“莫失莫忘,仙寿恒昌”,谈到了和尚赐给薛宝钗所带的金锁上也镌有“不离不弃,芳龄永继”,也谈到了“莫失莫忘,仙寿恒昌”和“不离不弃,芳龄永继”乃是从秦始皇印绶上剥下来的,这就说明薛宝钗实亦乃皇权王朝的象征。
          有关薛宝钗的原型,我在《红楼梦研究》一书中的“薛家生辰”一节已做了详细论述,也即曹雪芹是把薛宝钗、薛蟠、薛姨妈一起来艺术演绎的,置薛蟠生日于五毒之中的“五月初三”和仍将薛姨妈生日安排在盛夏的“大毒品日”,这都是在为薛宝钗的“从胎里带来的一股热毒”著色。还有薛蟠“五月初三”生日实乃是满清王朝的生日,也即多尔衮率满洲兵于1644年五月初二进入北京城,1644年五月初三日成为了满清统治中国之始。也有薛蟠之名本身就是雪中的一条龙,而薛蟠又名薛文龙(不知何人在程本中又将薛文龙改为薛文起),这都与满清王朝政权象征相关。
          这里自然牵涉到“金玉良缘”,也即金锁上镌刻的“芳龄永继”和宝玉“玉”上镌刻的“仙寿恒昌”的满洲与京城皇权实体的结合。
          当然,“金”乃指满洲,满洲女真乃金国或金人之后裔,满洲开始建立的政权又曾国号为“后金”,这乃是“金锁”的出处。
          这也就是曹雪芹对“金玉良缘”的不满和仍然不忘“木石前盟”的出处。

          在谈到薛宝钗的“金锁”时,我们不应忘掉《红楼梦》中还有一个“金麒麟”,也即史湘云原就配带有“金麒麟”这么一个佩物,和第二十九回的这天又是五月初三、又是四月二十六日、又是遮天大王圣诞日的日子,张道士又送给贾宝玉一个“金麒麟”。当然这一切诸红学家均没有忘记,不过是皆在好心地为史湘云在寻找一个丈夫,但这些均南辕北辙了。
          史湘云的“金麒麟”之“金”与宝钗“金锁”上的“金”同义,皆指满洲。“麒麟”乃政权的象征,它与宝玉的“仙寿恒昌”和宝钗“金锁”上的“芳龄永继”一样,都乃是指满洲政权。
          在曹雪芹的笔下,史湘云一直被打扮成一个英豪人物,也即曲子中的“英豪阔大宽宏量”,还有第四十九回曹雪芹把史湘云写成一派金辽胡人打扮的“小骚达子样子”,也有曹雪芹第三十二回和第三十一回的“五月初六日”说出的史湘云许配人家的“大喜日”,这“前日”的“大喜日”实乃是薛蟠“五月初三”的生日,当然这日也是林黛玉“泣残红”的“四月二十六日”。对于这些复杂的时间问题,请参我的《红楼梦研究》一书中的第六章《前八十回的某些特殊框架结构组合》,此处不再论述。
          实际上,史湘云又是一个变了型的薛宝钗,也即脂砚斋批的史湘云实乃一个“间色”人物,在为薛宝钗间色,在为薛家间色。这个间色人物或间色法,实际上就是脂砚在另一处批的“层层皴染”和“画家三染法”的有关《红楼梦》的写作技巧。
          对于史湘云之夫无名无姓和史湘云的最后守寡,这个应该说她和薛宝钗一样,薛宝钗既然守寡而终,“间色”的史湘云自然也不例外。史湘云和薛宝钗最后结局为守寡和李纨开始就守寡以及为李纨间色的贾菌之母娄氏的开始守寡,这是一种“守寡”的换位。
          史湘云在为薛宝钗间色,在为薛家间色,除了此英豪人物外,还有一个特殊人物在为薛家间色,在为薛蟠生日间色,此人就是冯紫英。冯紫英和史湘云,不仅在曹雪芹笔下被描写成一个英豪的同类人物,而且脂砚斋也曾破例把他们二人批为“间色”人物或为薛家“间色”人物。
          冯紫英在为薛家间色,他一直活动于薛蟠生日“五月初三”之中,一直活动于“遮天大王圣诞日”之中,当然这一天又被曹雪芹描写为林黛玉“泣残红”的“四月二十六日”。
          在《红楼梦》中,甄士隐我们可以用谐音字“真事隐”来注释,贾化可以用谐音的“假话”来注释,薛蟠也可以用其名来注释,也可用其生日“五月初三”与历史史实来下注,贾宝玉薛宝钗我们也可用其名以及其所佩带的饰物来下注,史湘云我们也可用其佩带饰物以及其“小骚达子”来下注,林黛玉我们也可用其名和“泣残红”的史实和“还泪之说”的素材来源做注释,那么冯紫英其人又怎么解释呢?我们单凭其频繁地活动于薛蟠五月初三日生日中和其它有关冯紫英的文字题材描述远远是不够的,单凭脂批其为“间色”人物也是不够的。
          冯紫英之名的“冯”,自然有“冯渊”之名的“逢”的意思。冯紫英之的“英”,不论是曹雪芹笔下的形象描述还是脂砚斋笔下的“紫英豪侠小三段”的批语,它都说明冯紫英之名乃一代英雄豪侠或豪杰。但这英雄豪杰冠以“紫”字就变味了,也就大有文章了。正如我在《红楼梦研究之后》一文里所说的那样,“紫”非正色,它乃由蓝色和红色杂合而成。有关“紫”字的最早运用,当见于《论语》,《论语》中有“恶紫之夺朱也,恶郑声之乱雅乐也,恶利口之覆邦也。”由于《论语》的这一运用,后世把以下犯上,以邪乱正比作“以紫夺朱”。王莽篡权,《汉书》则书为“紫色蛙声,余分润位”,清时之文人亦效此将满洲入主中华骂为“夺朱非正色,异姓尽称王”。冯紫英之名实源于此。也就是说曹雪芹在借用冯紫英来骂满清王朝并非正统,满洲之主虽为一代英雄豪杰,称雄定鼎中华,但他并非正色。
          这就是冯紫英一名有含义,也是冯紫英一名在为薛家间色和特别是为薛蟠这个龙代表的满洲政权实体间色的原本出处。
          至于由于史湘云的“金麒麟”牵涉到的另一个人物“卫若兰”,也即是否史湘云后来就许配给一个卫若兰,我认为不一定。从后四十回的现状安排来看,就是如此,她只许配了一得了“痨病”的姑爷,而后因丈夫死而守寡。“卫若兰”者,“位若兰”也。也即似兰而非兰,也是一个似朱而非朱的紫色人物。也可能由于“卫若兰”(位若兰)太直白,而用一个十分隐晦难懂的“间色”人物“冯紫英”这位英雄豪侠顶替了。
          美华文学论坛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5
          • 头像
          • 级别
            • 职务论坛版主
            • 财富6
            • 积分183450
            • 经验84836
            • 文章3098
            • 注册2005-11-15
            四、        李纨 贾兰 娄氏 贾菌 李绮
            李纨出现在《红楼梦》第五回,此回一开始便对李纨身世与家族做了框定。
            其一是,为贾珠之妻,并因珠亡而守寡。其二是,侍亲养子,子名贾兰,五岁已入学攻读。其三是,其父名李守中,曾为国子祭酒。其四是李纨字宫裁。至于其它修饰用语,亦不过陪设而已。
            在这些用语修辞中,李纨之夫贾珠实“假朱”,即灭亡的朱明王朝。李守中,实言守卫中华故土;曾为国子祭酒,实乃祭奠朱明王朝遗灵。李宫裁,乃宫中之裁夺之人也。至于贾兰,自然是《红楼梦》中的唯一胜利者。
            有关李守中,他实类同于书中的另一人名。书中经常出现的夏太监,他名为夏守忠(“忠”实“中”的谐音)。夏金桂因败薛(雪)而扬名,夏守忠(中)也自然因败贾(假)府而显声。
            曹雪芹在用山子野胡老明公和古董商程日兴组建大观园后,用第二十六回到第三十六回十一个章回描写了薛蟠五月初三生辰,并在此插进了林黛玉四月二十六日“泣残红”。薛蟠五月初二寿日和五月初三生日又是古董商一手筹措的,它实指满清多尔衮五月初二进入北京城和五月初三为满清统治中华之始,四月二十六日“泣残红”实乃指满洲兵四月二十五日攻克扬州和四月二十六日开始屠城始,曹雪芹在此又插进了贾兰公然天下逐鹿场面,这无疑是一次政治术语运用的大暴露。

            这一回也可以说是《红楼梦》有关贾兰的点睛之笔。
            有关贾兰,最早见于第四回的五岁已入学攻读。
            然后曹雪芹把贾兰的笔墨延伸到第九回“起嫌疑顽童闹学堂”。
            此回中在描写众顽童大打出手时“庚辰本”写道:
            早见一方砚瓦飞来,并不知系何人打来的,幸未打着,却打在旁人的座上,这座上乃是贾兰贾菌。
            这贾菌亦系荣府近派重孙。其母亦少寡独守着贾菌。贾菌与贾兰最好,所以二人同坐。谁知这贾菌年纪虽小,志气最大……
            此回中的“贾兰”一名,程本中改为“贾蓝”。这是一种误改。除此章回外,还有第十三回“秦可卿死封龙禁尉”的吊丧名单中也将“……贾芳、贾兰、贾菌、贾芝”中的“贾兰”改为“贾蓝”。这种更改可能来自第十七至十八回中的元春赐于宝玉与贾兰礼品时的“此时贾兰尚幼,未达诸事”一语。
            还有“庚辰本”第五十四回“史大君破陈腐旧套,王熙凤效戏彩斑衣”一回的听说书时诸人排位次时曹雪芹写道:“……挨次下去便是娄氏带着贾菌,尤氏李纨夹着贾兰”。
            有关《红楼梦》中诸人的年龄,不仅贾兰,而且贾宝玉和其它讲人以及巧姐的年龄,一直是说不清道不白的,一直忽大忽小,这也就是《红楼梦》的“以矛盾见长”的写作特征。
            但有关程本的改动,实际上甚为荒谬:一是在第九回“闹学堂”和第十三回秦可卿吊丧名单中将“贾兰”改为“贾蓝”;二是在第五十四回中将“贾菌”改为“贾蓝”;这种改动自身就十分矛盾,就讲不通。这也可能是一切研究者和校对者的通病之所在——本来是出于消除矛盾,谁知愈改愈谬。
            实际上,“庚辰本”上的人名运用并无矛盾,“学堂”中的“贾兰”和吊丧名单中的“贾兰”就是贾兰,并不是贾蓝;第五十四回中的“贾菌”就是贾菌,也并不是贾蓝。
            “庚辰本”这些人名的运用实际上有一个突出的问题,就是贾兰与贾菌为同类。在学堂中,也可以说除了他二人外,其它几乎全是另类。还有贾菌的“菌”去年草字头,乃为“囷”,乃为粮仓之义,这与李纨的“稻香村”基本上乃为同一个意思。也有贾兰逐鹿,贾菌“志气最大”也为同一含义。除此之外,曹雪芹又安排了两个守寡的小寡妇:李纨之父李守中,其夫名为贾珠,其含义就在于这些名字之中;而娄氏虽未名言其夫君及其上代为谁,但此一守寡者的含义乃藏其姓氏之中,有如尤氏乃“鹿+匕”的谐音,“娄”乃“骷髅”的“髅”的谐音,也即《嘲顽石幻相》中的“白骨如山忘姓氏”一义。也可以说“娄”氏之守寡乃就是在为前朝殉国的诸多将士亡灵“骷髅”守寡。
            娄氏贾菌的著笔亦实乃曹雪芹的间色法,他们母子的出现实有如冯紫英在为薛蟠间色、史湘 云在为薛宝钗间色一样,这都是在“层层皴染”。
            作为李纨一族,除了李纨贾兰和为其间色的娄氏贾菌外,还有另一个重要的人物,尽管她的着墨不多,但其结局却十分重要,这人就是李绮。
            李绮的重要职能就是最后配给了甄宝玉。
            在这里,林黛玉进贾府自然是去流泪的,也是泪尽而亡的。李绮嫁给甄宝玉乃是李纨贾兰与甄宝玉的重新组合,实际上也是“木石姻缘”的重新组合。这也是薛宝钗与贾宝玉“金玉良缘”和“木石姻缘”的变相运用,也是大观园“四大处”两个敌对阵垒的变相运用。
            至于贾兰,自然是与甄宝玉结为知交,并在逐鹿之后成为收拾残局者,也成为最后胜利者,这就是曲子中说的“气昂昂,头戴簪缨,光灿灿,胸悬金印,威赫赫,爵禄高登”的“将相”人物。这也是《红楼梦》的核心所在,也即是曹雪芹遗物书箱上画的“兰花”和“石头”图案所在――《红楼梦》的核心乃不过是演绎“石头”和“兰花”的关系问题。
            还有《红楼梦》一书中为什么李纨和娄氏守寡开始并以薛宝钗和史湘云守寡而告结束,在朱明王朝灭亡之后,李守中之女、贾珠之妻和为其间色的骷髅的娄氏自然沦为守寡者; 但当历史循环往复之后,在当满清灭亡之后,薛宝钗这个满清王朝的象征人物和为其间色的史湘云也自然沦为守寡者。这乃是守寡的换位。这也如同林黛玉与甄英莲的换位,不过换位的性质不同罢了。
            美华文学论坛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6
            • 头像
            • 级别
              • 职务论坛版主
              • 财富6
              • 积分183450
              • 经验84836
              • 文章3098
              • 注册2005-11-15
              五、        贾演 贾源 贾代化 贾代善 贾敷 贾敬 贾璜 贾珍 邢夫人 贾赦 王夫人 贾政 王熙凤 贾琏 贾蓉 贾蔷 贾琮 贾环 赵姨娘 赵国基 尤氏 尤老娘 尤二姐 尤三姐
              在《红楼梦》贾府中,出现了一个家谱式的人物表,这就是贾演贾源“兄弟”俩以及其子孙们。这些人物表见于第二回“冷子兴演说荣国府”。实际上这些人物谱不是用贾化演绎的,面是由古董贩卖的。
              贾演贾源的宁荣两府,第三回有关“荣禧堂”的描述对联是“座上珠玑昭日月,堂前黼黻焕烟霞”以及“青绿铜鼎”“墨龙大画”等陈设来看,这哪里是描写一个国公府弟,它显然象征着一个王朝。
              宁府之祖贾演及其袭封的贾代化,实不过是“演”“化”延绵的意思。至于贾演有“生了四个儿子”,贾代化是否为长子,我觉得没有必要追究。但贾代化生了“两个儿子”,“长名贾敷,至八九岁上便死了。只剩下次子贾敬袭了官,如今一味好道,只爱烧丹炼汞,余者一概不放在心上……”,就这一处笔墨显然就有文章了。
              还有曹雪芹在第九回“起嫌疑顽童闹学堂”有关贾府家谱辈份时写道:“贾蔷,亦系宁府中正派玄孙”;“这贾菌亦系荣国近派的重孙”;又有第十回有关贾璜的家谱时写道的“且说他姑娘(指金荣姑母)原聘给的是贾家玉字辈的嫡派,名叫贾璜”。
              贾蔷与贾菌同为贾家一门的草字辈,何来“重孙”“玄孙”之分?这一种辈份排列不过亦胡诌也。但贾璜却为“玉字辈嫡派”就有些文章了。
              在继承权的问题上,分为嫡庶长幼,只有嫡子或长子才有继承权,这也即《红楼梦》中写的因为“长名贾敷”早亡而才由“次子贾敬袭了官”。由此可知,不是嫡子或长子的后人绝不可能称为“嫡派”。
              贾演虽有四子,但由贾代化袭了官和贾代化两子;由于贾敷早亡才由次子贾敬袭了官以及荣府的由长子贾赦袭官来看,贾代化当为贾演的嫡长子,贾演其三子虽无名,但绝不属“嫡子”。由此可知,在宁府中,可以推断出贾蔷这个“正派玄孙”乃为贾演其它三个无名的儿子的后裔,但却不能推断出贾璜为贾演其它三儿子的后裔——因为他是“嫡派”。
              那么我们再往下查,贾代化有两子,“长名贾敷”,“次子贾敬”;由此可知贾敷为嫡长子,贾敬则为次子。由此我们能不能得出“贾璜”乃“贾敷”的后人?我认为:不仅可能,而且一定是。因为这是逻辑推理之必然。
              但是,曹雪芹已明文交待,贾敷八、九岁上便死了,八、九岁的贾敷能有儿子吗?这个当然不可能。但曹雪芹在写《红楼梦》的年龄问题上,往往是胡诌的,如王夫人在生了元春的第二年生了贾宝玉,但元春与贾宝玉的年岁却差十几岁,这便是一些典型的例子。
              也就是说,这里存在着一个事实,曹雪芹故意把贾敷说成是八、九岁上死了,实际上而应该再大一点——即贾敷早亡属实,但绝不是八、九岁——不然何来“嫡派”子孙。
              有关贾敷早亡,贾璜(“璜”实“皇”的谐音)“嫡派”一事,当取源于明王朝开初太子早逝由皇孙允炆继位一典。
              当然我们说贾府即假府,也即它指满清政权,但它也绝不纯指满清政权。比如说《红楼梦》的十六回前的宁国府当指明王朝,而第十七回后由山子野胡老明公与古董商组建的大观园和这个贾府才指清王朝,这其中贾敬(假静)在十六回前指明,在贾宝玉生日的第六十三回贾敬(假静)亡当指清。当然《红楼梦》中的贾宝玉绝对指清而不是指明。
              贾演贾代化父子指中华正统的演化过程和延绵,但贾源和贾代善则不然。贾源指荣国府的发源和起始,实际上,贾源指努尔哈赤这个始祖。贾代善这个“长子”实猎取了努尔哈赤长子“代善”,之名。当然这么做未免太露骨了。
              有人可能说,曹雪芹这样署名难道就不怕杀头吗?这个我们也不妨这样提出问题:即就是曹雪芹笔下的贾代善不是指努尔哈赤之长子“代善”,难道也不怕这样署名而杀头吗?
              不管曹雪芹有意无意,从曹雪芹在贾宝玉生日中的有关“耶律雄奴”的大放厥词可见其是铁了心的。
              曹雪芹在交待完贾源之后,贾代善的夫人贾母实际上成了贾府的最高统治者,当然这一切是在“老婆舌头”之下进行的。
              在贾母的问题上,有人会提出,荣国府在世袭问题上,是由贾源传给长子贾代善,这个属实;但满清历史上并无努尔哈赤传位于其长子代善一事,而是传位给其第八子皇太极,这未免与历史事实不符,这又怎么说呢?这个问题,《红楼梦》毕竟是小说,取其大概而已,总不能把荣国公的世袭写成皇太极袭职吧。
              在贾府中,留下的虚人物,贾敬即“假静”,即虚设的平安宁静的静,也即曲文中的“箕裘颓堕皆从敬(静),家事消亡首罪宁”。为了符合贾敬这个人物的身份,曹雪芹又给贾敬涂抹上了“如今一味好道,只爱烧丹炼汞,余者一概不放在心上”这么一个特征,当然也为了这个,也随笔抹去了贾敬的妻妾——须知贾敬是“如今才一味好道”“烧丹炼汞”的,那“如今”之前的贾敬的妻妾呢?
              宁国府省去了贾敬,只以假静代表之。而荣国府之贾赦贾政又如何呢?实际上,《红楼梦》的人物是以女人为主体,男人不过陪衬间色而已。蔡元培曾认为贾赦,刑部也;贾政,吏部也。其原因之一是因为贾赦邢氏乃刑的谐音。在有关贾赦的问题上,蔡元应该是说对了。也即因为邢代表刑,它为政权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正因为如此,曹雪芹才给邢氏配了一个带有赦免的“赦”这一贾赦人物,也由此才塑造了邢夫人这么一个冷酷无情的刻薄人物。
              贾政实乃假政,即虚假中的政府枢要,这是因为王夫人实乃贾府的执政者。就政府行政人员的多样性而言,由于王夫人过于正统老道,政界还需要其它重要著色,于是王熙凤应运而生并成了贾府实际上的管家婆。王熙凤不仅精明强干,而且甚为贪婪,并且以敛财而著称,曹雪芹才为了给王熙凤著色,特给王熙凤选配了一个别具特色丈夫,这人就是贾琏。贾琏的“琏”,实乃“敛”的谐音——也即贾府中的敛财者。有关这一问题,表现特别突出的就是王熙凤生日的描述,曹雪芹把此章回题名为“闲取乐偶攒金庆寿”。在此章回也即王熙凤生日中,他描写大家“凑份子”为王熙凤过生日,这看起来其乐无穷,一个生日一种写法,但实际上这是一种典型的征敛。这一征敛就是王熙凤的特征,也是贾琏一名的出处。
              在贾府中,贾敬实假静,即表面看起来平安宁静,甚至一派歌舞升平,但实际上危机四伏,这也就是历朝历代的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
              贾珍,按谐音,当为“假真”,即对腐败社会现象的真实记录,有上承贾敬之含义。
              贾蓉的“蓉”,应为“镛”的谐音。镛,大钟,礼乐之属。对于贾蓉,实亦为秦氏间色而设。有关秦可卿以及其秦鲸卿秦业父子一族,实不过乃为忠义礼乐的儒臣儒教而设,对于这一问题,《人物人名的结构组合》最后一条中要专门讨论,此处不过仅提及而已。
              贾蔷的“蔷”,实乃“墙”的谐音,贾蔷实即假墙。此处有喻宋明王朝推崇的程朱理学重文轻武,以至造成边防不固,外藩入侵,最后导致灭亡。也即贾蓉在为秦可卿间色,贾蔷又在为贾蓉秦可卿间色,层层间色、层层皴染,这一点看完最后一条秦氏一条自然明白。
              贾琮,此一人甚为蹊跷。在第二回“冷子兴演说荣国府”中,对贾府中的人物基本上可以说交待得很明白。宁国府交待了贾代化、贾敷、贾珍、贾蓉、贾蔷;荣国府中也交待了贾代善、贾赦、贾政、贾珠、贾琏、贾宝玉、贾兰以及未点明的贾政“其妾又生了一个”的贾环。但在交待贾赦一脉时,只用了贾赦“也有二子,长名贾琏”一语,当然此语之下说明贾赦应当还有一个次子,不然何来“长名贾琏”一说。
              有关贾琮这一名的运用,首见第十三回“秦可卿死封龙禁尉”的吊丧名单中,其吊丧名单顺序排列为:贾代儒、代修;贾敕、贾效、贾敦、贾赦、贾政;贾琮、贾(王+扁)、贾珩、贾珖、贾琛、贾琼、贾璘;贾蔷、贾菖、……、贾靶、贾芹、……、贾兰、贾菌、贾芝。
              这种人名排列一看便知,一是先按辈份高低;二是然后又按年龄长幼顺序。
              第一辈份中以贾代儒为首;第二辈份中以贾敕为首;第三辈份中以贾琮为首;第四辈份中以贾蔷为首。
              在这些吊丧人的名单中,却少了玉字辈的贾琏贾环以及不知是生是死的贾璜。
              贾琏是此时南下送林黛玉探父去了,自然不在。贾环和贾璜是因病还是其它事故,不得而知。就人物名单中曹雪芹尚且把年仅五、六岁的贾兰和年仅五、六岁的贾菌也支上了场,那贾环以及取金氏为妻的贾璜岂有不吊丧之礼。
              此是一个问题。
              还有贾琮排在玉字辈之首,就第五十八回描写清明之时贾琏备下祭祀之物“带领贾环、贾琮贾兰”去铁槛寺烧纸的人名顺序来看,贾琮要比贾环还小。
              当然此秦氏吊丧这个玉字辈的名字排列上,贾琏不在,贾环下落不明,还有玉字辈的贾璜生死不明,贾琮自然靠前了。但贾琏不在,贾环不在,还有已娶妻的贾璜不在,但就不等于玉字辈的其它人贾(王+扁)、贾珩、贾珖、贾琛、贾琼、贾璘这些远房玉字辈族人的年龄就一定要比贾琮还小?难道他们就一定不是远房人中的贾敕、贾效、贾敦的儿子?难道他们之中就没有一个人有如贾璜一样已娶过妻或年龄要比贾琮大得多或大一些?在人名排列上文字辈的贾敕贾效贾敦排在贾赦贾政之前,何年龄小的贾琮在玉字辈居首?
              还有贾琏在贾赦一脉中为“长子”,为何又屡屡称为“琏二爷”,为何不称琏大爷?宝玉称“宝二爷”,是因为他前边还有一个长子贾珠,他排行第二,故称“宝二爷”,贾琏为何是长子反称琏二爷,是否还有一个贾琮为长子的成份?不然他在秦氏吊丧名单中何能居首?
              综如以上原因,我很怀疑贾琮的“琮”乃“虫”的谐音,即贾府玉字辈排名之首的贾琮乃是一条虫。也有古以老虎为大虫,也即琮有老虎的含义。《红楼梦》又是以“虎兔相逢大梦归”的,在描写薛蟠生日的第二十六回,先描写贾兰逐鹿,又描写为薛家间色的冯紫英说他在“三月二十八日”“在铁网山打围”时“叫兔虎捎了一翅膀”,这里的“兔虎”当然是兔鹘,即兔虎实乃为兔鹘,按兔虎本为击兔之物,冯紫英却何能为兔虎所击?这里是否冯紫英在曹雪芹笔下有“兔”的含义?从这几个方面讲,贾琮之名,冯紫英之事以及“虎兔相逢大梦归”是否有一定的内在联系?
              当然这里自然包括贾琮与贾环为同一类人物,他们实乃贾府败亡的又一掘墓者,也是贾政王夫人王熙凤贾宝玉的敌对人物。
              贾环,乃为贾政的第三个儿子,庶出。乃贾琮一党人物。其母为赵姨娘。赵姨娘是一个在贾府中很不得志的人物,也是贾府中每每兴风作浪的人物,尽管她的行为很不得体,但曹雪芹却给她配了很得体的娘家兄弟,这个兄弟叫赵国基。“国基”者,国家赖以生存之基石也。而且曹雪芹又给赵姨娘选配了一个特异的后台人物,这个人物就是每每在贾府中煽惑闹事的“夏婆”,此人曾多次把贾府闹得人仰马翻。
              贾环就是这些环境背景下的产物。
              贾环的“环”,当循环,乃循环往复之义。这一点从《红楼梦》第五十二回中的“太极图”以及曹雪芹好友张宜泉笔下的“独有邵雍车”的循环往复历史观的思想中可以得到验证。
              还有第七十五回“赏中秋新词得佳谶”末尾,贾政看了贾环做的诗后“亦觉骇异”,贾赦看了后又云:“以后就这么做去,方是咱们的口气,将来这世袭的前程定跑不了你袭呢。”贾政又说道:“不过他胡诌如此,那里就论到后事了”。
              对于此时贾环所作之诗,曹雪芹未露半字,只是说贾环“脾味中不好务正,也和宝玉一样”“专好奇诡仙鬼一格”,并云贾宝玉诗有温飞卿之风,贾环又是“曹唐再世”了。
              温飞卿,唐诗人,长于词赋,诗以艳丽为特色;曹唐,唐诗人,曾为道士,后官至使府从事,据介绍其诗作以游仙居多。
              对于曹唐其人是如此,但曹唐的诗作,我未见过,不好评说。但曹雪芹借贾政之“甚觉骇异”和贾赦看了后论及到贾环后袭前程一事,却有些怪异。按理说贾府的世袭一职怎么也轮不到贾环,他不属于贾赦一脉,世袭当为贾赦一脉的贾琏或贾琮承袭。还有,此时此事若说贾赦是在胡诌,那贾政的“那里就说到后事了”却是认真的。这一事又被曹雪芹说成是“得佳谶”就更有弦外之音了。
              就此而论,贾环不仅是贾府的掘墓者,贾环很可能是循环往复的另一类崛起者。

              在贾府的人物图表中,值得特别一提的是尤氏、尤老娘、尤二姐、尤三姐。
              “尤”实乃“(鹿+匕)”的谐音。众多的尤氏母女实乃一群母鹿。
              也可能正因为如此,曹雪芹才破例地给这一群人物只署姓而不署名;也正因为如此,曹雪芹才一次又一次的描写了贾珍父子的乱伦“聚(鹿+匕)”场面;而且使尤三姐为柳湘莲饮剑而亡,尤二姐受辱于贾琏王熙凤而吞金。这一切实际上也就是第四十九回“脂粉香娃割腥啖膻”所描写的诸路人马逐鹿天下,这一逐鹿天下被曹雪芹写成“芦雪庵遭劫”,而且就此时史湘云的胡人胡服妆扮以及史湘云的所作所为为此血肉横飞的逐鹿场面更增添无数内容。
              美华文学论坛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7
              • 头像
              • 级别
                • 职务论坛版主
                • 财富6
                • 积分183450
                • 经验84836
                • 文章3098
                • 注册2005-11-15
                六、元春 迎春 探春 惜春 孙绍祖 夏金桂 夏婆 夏太监 北静王
                在贾府的诸人名表中,除了前边所说的诸人外,剩下的就应该说是贾府的四大千金小姐了,这四位小姐就是元春、迎春、探春、惜春。
                脂砚斋把四人之名批曰“原应叹息”。这四个人名含义之批,若按照四人的丫环抱琴、司棋、侍书、入画的“琴棋书画”这些人名配置组合来看,脂批的“原应叹息”含义也不无道理。
                但是,元春、迎春、探春、惜春若按照其身份以及“三春争及初春景”的描述和其它有关内容来看,把她们四人含义理解为分期概念则更为确切。也即元春、迎春、探春、惜春在代表着满清政权由盛到衰以及到灭亡的各个时间分期。
                元春代表了这个政权由兴起到极盛时期,这个时期被曹雪芹艺术化为元春被赐封为贵妃,这也即第十六回的“贾元春才选凤藻宫”。
                不过在贾元春才选凤藻宫时,太上皇、皇太后竞下令准各外戚建造“省亲别院”以备贵妃省亲之用,曹雪芹借此之时写了“现今周贵人的父亲已在家里动了工了……又有吴贵妃的父亲吴天祐家,也往城外踏看地方去了。”
                在此处,我不敢说“周贵人”一笔为多余,但吴贵妃一用却显得特别刺眼――曹雪芹在人名的谐音运用上,其人名卜固修为“不顾羞”,卜世仁为“不是人”,那么,吴天祐岂不更是谐音的“无天祐”了?
                此处实为描写贾元春以及贾元春才选凤藻宫,吴贵妃实一个垫脚人物或干脆在为贾元春间色,那么此吴天祐(无天祐)岂非在咒骂贾元春之得时得势无苍天保祐了。
                在《红楼梦》第五回图册中,贾府被描画成一座“冰山”,王熙凤被描画成“冰山”上的“一个雌凤”,贾元春又被“才选凤藻宫”,这一连串的描述也未免太直白了。
                元春是贾府的鼎盛时期,下来该迎春这个第二时期了,曹雪芹把这个由盛大转衰的腐败时期转化成一个懦弱的迎春形象,这个的形象被曹雪芹艺术化为第七十三回的“懦小姐不问累金凤”。
                要说到第二时期的迎春懦弱到如此不堪地步还算轻的,曹雪芹为了加速贾府的灭亡,又特给迎春选配了一个十分恶劣的丈夫,这就是第七十九回的“贾迎春误嫁中山狼”中描述的:“此人名唤孙绍祖”,“乃当日宁荣府中之门生,算来亦系世交”,其人“生得相貌魁梧,体格健壮,弓马娴熟,应酬权变”,其人又“现在兵部候缺题升”。
                若果说曹雪芹给贾元春垫配了一个“无天祐”有些太直白了,那么曹雪芹给贾迎春选配了 “弓马娴熟,应酬权变”,又“现在兵部候缺题升”的一个“中山狼”则未免有些令人毛骨悚然了,这岂不临城下了。
                实际上这些描述还在其次,更甚者则在“孙绍祖“一名。
                “孙绍祖”当取典于《尚书.盘庚上》的“天其永我命于兹新邑,绍复先王之大业底绥四方”一语,其名字乃为子孙绍复祖业之义。这里意思是指被推翻的朱明王朝的遗民们要象盘庚恢复祖业那样去恢复华夏古土。
                在《红楼梦》里,可以说在诸裙钗中,在曹雪芹笔下,只有贾迎春很特别,只有她有一个完整的丈夫,只有这个丈夫有名有姓,只有这个丈夫履历清清楚楚,然而他却是这么一个人!
                也可能贾迎春极无性格,或者说她是曹雪芹笔下最不受人们欣赏的一个人物,但是我们却不能低估她在《红楼梦》中所占的份量。
                曹雪芹给贾府的第二时期选配了这么一个人物并其丈夫,贾迎春能不亡吗?
                由于贾府第二时期的懦弱无能,随之出现了第三时期的改革式人物,这个人物就是第三春探春。探春的业绩与功用就是第五十六回的“敏探春兴利除弊”以及此回后描写的其它各个章节。
                探春的改革图强实际上并没有收到应有的效果,或者说是由于改革伤了某些人或某些群体的利益,于是引起了其庶母刁难以及其它某些人的反叛,这些被描写成为“欺幼主刁奴蓄险心”“降云轩里飞将召符”“判冤狱平儿行权”以及贾敬(假静)亡于此时。实际上,曹雪芹笔下贾探春这一改革时期正是贾宝玉的这一年的整个“生日”时期,曹雪芹又把贾宝玉的“生日”时间形象化为《春秋》。
                惜春自然是贾府最后灭亡时期,或者是贾府灭亡之后的挽歌时期。这个时期被曹雪芹在曲子里演绎为“飞鸟各投林”的“落的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

                在对待贾府败亡的问题上,促成贾府灭亡的,就其艺术化的人物而论,绝不至在“兵部候缺题升”的“孙绍祖”,而且还有其它人物,这些人物就是夏金桂、夏婆以及夏太监夏守忠。
                《红楼梦》描写的四大家族,看起来是四家,实际上是一家。也即只有贾府“假府”才是唯一的政权实体。薛家不过是皇权的象征,薛宝钗的“金玉良缘”、薛蟠的满洲王朝形象都是在贾府这个总体结构下进行演绎的。
                薛宝钗被形象化为“雪中一股金簪”,薛蟠姓薛,自然归“雪”了。曹雪芹为了败雪,特给薛蟠配了一个“夏金桂”,这个夏金桂被曹雪芹描写为“一门老亲”。有关这一问题,脂砚斋做了下列批语:
                夏日何得有桂,有桂花时节焉得又(缺一“有”字)雪,三者原系风马牛,金(“今”字之误)若强凑合,故终不相符,来此改运之事,大都如此,当局者自不解耳。
                这是脂砚斋有关夏金桂的批语,或者再进一步说,是关于“夏”败“雪”的批语。
                薛宝钗是“雪”中一股金簪,而贾府的另一个人物王熙凤则是 “冰山”上的“一个雌凤” ,由此可知“贾府”实乃是一座“冰山”。
                当然这个“冰山”“雪地”还有一个方位成份,它在借喻满洲的寒冷冰雪覆盖的东北发祥地。
                曹雪芹选用夏金桂是为败薛家的,那么关于贾府这座“冰山”呢?曹雪芹为了败贾府这座冰山,同样选用了“夏”,尽管贾府与薛家为一个统一体,但曹雪芹并未简单地只使用了夏金 桂,而还塑造了另外两个人物。一个是来自林黛玉房中的丫环藕官的干娘,此人名唤“夏婆”。
                在宝玉“生日”中,黛玉房中的丫环藕官在清明之中公然在“尺寸之地”“祭亡灵”,这实际上是林黛玉在薛蟠“生日”中“泣残红”的继续和重演。不仅如此,身兼春燕之姨、何婆之姐、小蝉之外婆以及藕官干娘的“夏婆”又每每在贾府中煽惑闹事,可以说贾府一处未了一处又起的各处反叛,“夏婆”都起到了一个不可低估的作用。除了“夏婆”之外,另一个就是曹雪芹给元春配了一个“六宫太监”“夏守忠”。此人出现在第十六回。陪贾元春“才选凤藻宫”而出。其重点笔墨则写在第七十二回贾母生日中。曹雪芹在着重描写了贾府守备空虚奷盗乘虚而入的同时,着重描写了贾府财务空虚财政更加拮据,就在此时,曹雪芹用夏太监多次向贾府索银,这些索银用贾琏的话说就是“一年他们也搬够了”,和凤姐说的“若都这样记清了还我们,不知还了多少了”,以及贾琏发愁的“这一起外祟何日了”,这一夏太监索银更使贾府狼狈不堪。这一“夏婆”“夏太监”的“夏”的运用实际上也是“夏金桂”“夏”的运用延续和重演。也可以说败“雪”者“夏”也,败贾府这座“冰山”者,亦“夏”也。
                当然夏太监,除了“夏”败“冰雪”这一独特含义外,还有其名“夏守忠”(忠实“中”的谐音)这一含义,此无须多说,因为它再简单不过了。

                在《红楼梦》中,元春、迎春、探春、惜春为时间分期概念,而夏金桂、夏婆、夏太监亦为时间节气用语,除了这些时间概念和用语外,《红楼梦》中还存在着明显的方位用语,这就是在秦可卿丧葬中出现的东、南、西、北并与其相配套的平安宁静而组合成的东平王、南安王、西宁王和北静王。
                对于北静王这个方位用语,早已引起了一些红学家的注意。“北静”实指满清王朝北方大静,西宁也指西方宁静;但东平实指东不平,南安实指南不安。这个我在《红楼梦研究》一书的“方位结构组合”中已祥细论及,此处不作重复。
                北静王把皇上亲赐的鹡鸰念珠赠给宝玉,曹雪芹又借蒋玉菡之手把北静王所赠的防曙天香萝送与贾宝玉,以及其它各处描述,均表现了贾宝玉对北静王的依重,这实际上在暗示“即寿恒昌”的贾宝玉的皇权与满清北方大静的方位组合。
                美华文学论坛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8
                • 头像
                • 级别
                  • 职务论坛版主
                  • 财富6
                  • 积分183450
                  • 经验84836
                  • 文章3098
                  • 注册2005-11-15
                  七、刘姥姥 板儿 青儿 墜儿 良儿 林小红 贾芸
                  刘姥姥是《红楼梦》中的一个典型,这一点不仅是因为曹雪芹浓笔重抹把刘姥姥这一个插科打诨人物描写得活灵活现,而且也由刘姥姥的反常出现引起人们百思不解,自然刘姥姥也成为了人们研究的主要对象。
                  刘姥姥在第五回图册中及曲子中被列入巧姐一页。
                  刘姥姥其人,曹雪芹在第六回一开章便做了简介。她来自“千里之外”;“因与荣府有些瓜葛”;又因为王成的后人“青板姊妹”二人“无人照管”,于是她被接进了王成后人家中;而后她又因王夫人陪房周瑞争买田地一事,多得王成之子狗儿之力,于是又借着这层关系常与贾府周旋。除此之外,周瑞又是古董商冷子兴的老丈人,于是《红楼梦》就这样颠三倒四,刘姥姥便成了古董商贩卖的一个大古董,也成了画美人绝技的古董商程日兴笔下的一个特殊美人。
                  刘姥姥的重点笔墨是第二次来到了荣国府,刘姥姥第二次来到荣国府被安插在王熙凤生日中。曹雪芹在此用了三十九、四十、四十一、四十二共四个章回进行了演绎。这些章回被曹雪芹写成“怡红院劫遇母蝗虫”。也可以说刘姥姥对贾府进行了一次骇人的浩劫,贾府从此一蹶不振,从此之后进入了冰天雪地的“割腥啖膻”的天下逐鹿,也进入了贾宝玉“生日”中的“各处大小人儿都作起反来”的天下大乱时期,把贾府推到了灭亡的边缘。
                  对于刘姥姥这一家族,或这一集团,也即王成即其后人“青板姊妹”,但照册子中的“乘除加减”进行演绎之后,便成了“反清”两个字了,这实际上就是刘姥姥这一家族的特殊职能。
                  从这一点讲,《红楼梦》的描述是以“反清”为基调的,而不是揭明之失为基调的,也即是说《红楼梦》中的贾敬亡、贾宝玉生日中各处反叛以及末世的描述是指清而不是指明。
                  刘姥姥的身份,实即第七十八回《姽婳词》中的“黄巾”“赤眉”的农民起义军;《姽婳词》中的“恒王”当指永恒不变的王朝,从这一点上讲,书中的有关刘姥姥的描述则有些泛指,也指历代王朝,这是对历史变迁的一种写实。
                  除了刘姥姥外,在《红楼梦》中,还有一些人物的描述也属这一类,这即“怡红院”中盗贼“良儿“墜儿”。良儿只是曹雪芹在借墜儿偷虾须镯时提起,她也是怡红院的劫盗者,但书中并未直接描述过其人。但这里有一个深思的问题:就是一个人的父母给子女起名时,往往名实不符,也即有其名,但其人未必真如其名。但一个书的作者给某一个人题人名,往往则是名实合一的。但曹雪芹为什么对一个盗劫之贼取名曰“良儿”,“良儿”是不坏的意思,这里面可能就有文章了。
                  “墜儿”则是实有其人,此人则人小心大,在第二十六回“蜂腰桥设言传心事”里,在给林小红与贾芸传递私物中曾扮演了一个非凡角色,而后又在第四十九回“割腥啖膻”的血腥逐鹿场面中公然盗走了平儿的虾须镯,这种举措确实骇人听闻。有关这些问题指砚斋则批曰 “二次小窃皆出自宝玉房中,亦大有深意在焉”。
                  一个盗贼曹雪芹给题名“良儿”,另一个盗贼则题名为“墜儿”。“墜”者,落也,“堕”者,亦落也,“墜儿”实有堕落一义,也即“墜儿”当为人间之堕落者。“良”者,好人也,其为窃贼,为不得已也。曹雪芹将两名盗窃之贼一名题曰“良儿”,一名为“墜儿”,这个人名用笔,很可能借助《水浒》中的人物塑型,“良儿”当有《水浒》中的林冲塑型之嫌。
                  “怡红院”里的良儿墜儿两次窃盗实乃“怡红院窃遇母蝗虫”的翻板,这种事件也可能就是《姽婳词》中说的“黄巾”“赤眉”“一干流贼余党”。
                  当然在这良儿墜儿一干盗贼的问题上,曹雪芹还配置了另外一个人物,这个人就是晴雯这个“武夫”。睛雯在对待墜儿的问题上,是用她的簪子“一丈青”对墜儿进行了惩罚,于是墜儿被驱逐出“怡红院”。
                  曹雪芹笔下的《姽婳词》,看起来是挽林四娘,但实际上是挽睛雯,也即睛雯就是林四娘,只不过这里是林四娘不系明珠系宝刀,而晴雯则是使用了簪子“一丈青”罢了。还有林四娘死于真枪实剑之下,而晴雯则死于众人的唇枪舌剑之下罢了。
                  《红楼梦》中,也即在“怡红院”中,与墜儿相关的另一个重要人物则是林红玉,林红玉曾因与贾芸的风情而蜚声红坛。由于林红玉与林黛玉的“玉”又“直通”,还有林红玉在为林黛玉“间色”,所以,林红玉未免也有林红玉身份之嫌。
                  就林红玉与贾芸二人情事而言,我不敢断言林红玉的结局必然要嫁给贾芸,因为书中的结局并没有这么写。这也就如史湘云和冯紫英都在为薛家“间色”但未必史湘云要配给冯紫英一样。
                  在曹雪芹笔下,贾芸系贾府门下远族,乃“后廊上五嫂子的儿子”,从这一点上讲,贾芸虽属贾府,但当指贾府属下的庶民百姓。
                  贾芸的“芸”实不过芸芸众生之义,也即贾府控制下的庶民百姓而已。
                  林红玉乃为林黛玉间色,林黛玉心系着“即寿恒昌”的永恒的王朝,而林红玉则心系着天下庶民百姓,这应该就是林黛玉与林红玉身份相通之所在,也是林红玉与贾芸恋情之所在。
                  还有第二十六回以墜儿为引勾起林红玉与贾芸的情结,此回被曹雪芹描写为“蜂腰桥设言传心事”。但二十六回的此处却描写了一些另外的骇人内容,此处有贾兰光天化日之下公然逐鹿天下;也有薛蟠说的“明日五月初三是我的生日”,而且这个“寿日”又是古董商程日兴一手筹措的;还有在为薛蟠庆寿之时为薛蟠间色的冯紫英又说他前日打围时叫兔虎捎了一翅膀,这些都是“蜂腰桥设言传心事”同时事,如果我们把这些内容抽出来连结在一起,那就将意味着什么了。
                  还有在庆寿之时,有清客相公胡斯来参与。
                  曹雪芹在《红楼梦》中贯用胡人、胡服、胡俗、胡蜂为灾来为贾宝玉添色,来为薛家添色,此时出现之胡斯来,以及“蜂腰桥”恐怕都得另下注了。
                  “蜂腰桥”的“蜂”,实乃第六十七回曹雪芹描写大观园内“胡蜂为灾”之“胡蜂”,“腰”实“妖”的谐音,“蜂腰桥”实即“蜂妖桥”。这与此章回描写的薛蟠生日、胡斯来以及冯紫英贺寿是一致的。
                  美华文学论坛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9
                  • 头像
                  • 级别
                    • 职务论坛版主
                    • 财富6
                    • 积分183450
                    • 经验84836
                    • 文章3098
                    • 注册2005-11-15
                    八、金鸳鸯 金彩 金文翔 金莺儿 金钏儿 金哥 金荣 金寡妇 胡寡妇、胡老明公、胡老爷 胡斯来 胡庸医 贾蓉续妻胡氏 周瑞 周太监 周贵人 周姨娘 周奶妈、周二爷 周琼父子 周氏 周财主 贾存周
                    《红楼梦》一书,它的人物结构组合主要就是“金玉良缘”与“木石前盟”的组合,为此曹雪芹给薛宝钗配了一个“金锁”,也给为薛宝钗间色的史湘云配置了一个“金麒麟”,以此来形容与象征她们的身份。“金”则代表满清政权,满清的前身曾一度国号曰“后金”。
                    曹雪芹为了在《红楼梦》中的政权象征涂抹色彩,于是在一些相关姓名的运用上便做了文章。
                    首当其冲就是贾母身边的贴身丫环鸳鸯,鸳鸯虽为一个丫环,但由于她在贾府和《红楼梦》中地位的重要,她也倍受人们所关注。
                    关注虽为关注,但人们却疏忽了一个重要问题,这就是鸳鸯姓“金”。
                       曹雪芹为了重抹金鸳鸯,于是又虚构了另外两个人物,这就是其父“金彩”和其兄“金文翔”。
                       金鸳鸯的“金”,在为贾府的主子贾母涂上了色彩,也为史家这个史老太太涂上了色彩。当然史家的代表人物史湘云本身就一直系着“金麒麟”。
                    曹雪芹在为贾府的主子贾母设置了金鸳鸯、金彩和金文翔的同时,又为薛宝钗的侍儿取名曰金莺儿,尽管金莺儿姓黄,但她的名字仍带“金”;还有曹雪芹又为王家、实即贾府的当局执政者王夫人设置了一个金钏儿,尽管金钏儿姓白,但她仍带“金”。而且这金钏儿又一度成了贾宝玉的“爱妃”――《红楼梦》第四十三回“不了情撮土为香”的贾宝玉名为祭北静王的爱妃实祭金钏儿的亡灵一事实指此。
                    除了贾母身边的金鸳鸯、王夫人身边的金钏儿、薛宝钗身边的金莺儿外,在第十五回“王熙凤弄权铁槛寺”一章回还有一个“金哥”。她原是长安县“善才庵”施主张财主的女儿,此人原曾许配“原任长安守备公子”,但后现任“长安府的太爷小舅子李少爷”这个衙内却非强夺不可,于是造成了“金哥”用麻绳自缢而亡,也造成了“守备”之子投河而死。
                    这里有一个“善才庵”的施主张大财主之女名“金哥”,而原任守备与其子却无名无姓,曹雪芹大概也不惜墨如此。当然此处的“长安”纯属虚设。对于这一故事情节,很可能取典于东北叶赫部与明军相继而亡事件。
                    叶赫为金裔女真的一部,叶赫原属明王朝领地,后遭努尔哈赤侵占,叶赫与明军相继而亡。
                    也即是说此时“金哥”之“金”,当指金裔的另一支叶赫部,并不指满清。金哥自缢当借于叶赫之主锦台什在等明援军不至而守备无望的情况下纵火自焚一事。
                    再除了“金哥”之外,还有一个“金荣”和其母“金寡妇”,这其人其事就是《红楼梦》第十回的“金寡妇贪利权受辱”。金荣曾一度在学堂中闹得沸沸扬扬并由此导致了秦氏死亡。
                       “金荣”不但姓金,而且曹雪芹又给这个金荣配了一个母亲“胡寡妇,这个“胡寡妇”的“胡”姓又是曹雪芹在甄姓、贾姓、薛姓、夏姓、金姓之后又设置的一个特殊姓氏。
                    也就是说,曹雪芹在此又特点明,金荣乃“金”人与“胡”人之后裔传人。
                    “金”指满清,“胡”乃北方民族的统称。曹雪芹把贾宝玉的房中丫环芳官打扮成一个典型的“胡人”并为其取名“耶律雄奴”,又把为薛宝钗“间色”的史湘云进行了十足的“胡人”妆扮,和第六十七回描写贾琏前往平安州时大观园内“胡蜂为灾”,以及骂“胡人”为“跳梁猖獗之小丑”“小土番儿”,和“自尧舜之时便为中华之患,晋唐之朝,深受其害”,这些都是曹雪芹对“胡”一字的注释。
                    也可能如此,曹雪芹在运用“金”姓的同时,也增加了“胡”姓。
                    这些“胡”姓人名,有组建大观园而聘用的山子野“胡老明公”,有在为秦氏送丧时的第十五回中描写的为其子念“血盆经”的“胡老爷”,有贾府的常住清客相公“胡斯来”,还有为晴雯和尤二姐乱用药的“胡”庸医。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为贾蓉续娶的“胡氏”。
                    贾蓉在秦氏逝后,曹雪芹在第二十九回“享福人福深还祷福”中已涉及到贾蓉续妻,其笔墨为“只见贾蓉的妻子婆媳两个来了”,但此处并未交待贾蓉续妻姓氏。
                    其后是第五十八回的“守制”中有“贾母、邢、王、尤、许婆媳祖孙”一语和第五十九回“临日贾母带着贾蓉妻坐乘驮骄”一语,但这两处圴未交待贾蓉之续妻何姓何名。有人疑第五十八回中的“邢、王、尤、许”之“许”为贾蓉续妻之姓。但贾蓉续妻果然姓许,曹雪芹就是不用大力渲染,但总得有个交待。还有就是即便不做交待,在第五十九回的“临日,贾母带着蓉妻”之处也应加个姓某氏,曹雪芹再惜墨如此,也不至省略至此。
                    有关贾蓉续妻,《红楼梦》后四十回做了明文交待。在第九十二回冯紫英问起东府珍大爷家况以及贾蓉“如今到底娶的那一家的”时,贾政回答道:“也是这里大家,从前做过京畿道的胡老爷的女孩儿”,并有冯紫英的“胡道长我是知道的,但家教上不怎么样”,以及“远不及头里那位秦氏奶奶了”。从这里看,《红楼梦》对于贾蓉续妻还是特别做了明文交待。
                    但是这里出现了一个问题,一是胡家家教不怎么样;二是远不如那位秦氏奶奶了;三是贾蓉原配姓秦,后配则姓胡。
                    在用山子野“胡老明公”组建大观园时,其时在题对额时曾有“秦人旧舍”一用,即避乱天下之义。那“秦”“即指“秦朝”或“秦人”。实际上“秦氏”当有“秦人”一称,也即汉人唐人一用。曹雪芹好友张宜泉就有“亭沼非秦苑,山河讵汉家”“于今不是唐”之语。贾蓉后配之妻“胡氏”当指“胡人”,即北方之匈奴、辽、金、蒙元、满洲之谓,它与曹雪芹把贾宝玉房中的丫环侍从芳官打扮成胡人“耶律雄奴”和把为薛宝钗间色的史湘云妆扮为胡人是一致的,也与曹雪芹大放“胡人”“胡蜂”为灾其辞是相一致的。

                    在“金”姓“胡”姓之外,还有一个姓氏“周”姓;这就是王夫人陪房周瑞,皇宫之周贵人与周太监,贾政之妾周姨娘,湘云之乳母周奶妈,贾政放江西粮道之随班周二爷,贾探春之夫家周琼父子,以及巧姐之婆家周财主和贾芸之母周氏。
                    这一姓氏之运用可以说令人百思不得其解,中华姓氏何其多,他远远超出百家,并不是回族的十个回族九个马,也即十个回族里就有九个姓马的。那曹雪芹为什么就单单看重“周”这一姓,而置诸人于姓“周”之下呢!
                    还有,我们就暂且撇开古董商冷子的老丈人姓周而不谈,就皇宫里有一个贾贵妃,为何又设一个周贵人?皇宫里有一个夏太监,为何又设一个周太监?贾政有一个妾室赵姨娘,为何又配了一个周姨娘?为何湘云之奶母为周奶妈?还有贾政侍从周二爷?贾政又将探春许配给海门总制周琼之子?曹雪芹为何又将巧姐许嫁给了周财主的儿子?这一切到底意味着什么?
                    是的,我们就四方民族而言,我们有东方夷人之说,有南方蛮人之说,有西方戎人之说,也有北方胡人之说;就中原而言,我们有华夏之说,有秦人之说,有汉人之说,也有唐人之说,但却没有“周人”一说,也没有“商人”一说。这里包括虽有“商人”一说,但大多起源于商代人或商朝人以经商为业,故曰“商人”,但今之“商人”实乃经商之义,并非指某一个民族。
                    那么,曹雪芹笔下之“胡”姓乃指“胡人”,而“周”姓乃指“周人”一解显然不能成立。
                    在这诸多不好解释的周姓的运用里,幸喜曹雪芹又给我们留下了另外一个名字,这就是贾政的“字”,也即第八十五回中的“贾存周报升郞中任”的贾存周。
                    华人固无“周人”一说,但中华文化大多由周文化奠基,也即《周礼》或孔子的“效法文武”,也即周王朝的礼乐制度成为中华各朝代统治的基础。
                    这应该就是贾存周一名的出处。

                    有关史湘云为薛宝钗间色,薛宝钗指满清,曹雪芹为什么要用周奶妈为史湘云做乳母呢?这应当取素材于满清是靠华夏滋养大的。这一点不仅从满洲始祖努尔哈赤幼时曾酷爱读《三国》《水浒》(见清全史第八章),除了这一文化滋养外,而且努尔哈赤之强大是靠了控制两大财源:一是从明王朝领取敇书三十道,又外加掌管建州五百道敇书,这就独占了明王朝贡赏。二是在明王朝的许可下,控制了抚顺、清河、宽甸、叆阳四大贸易中心,这就形成了经济滋养,由是满洲方迅速崛起。这应该就是史湘云乳娘周奶妈的命名出处。
                    至于曹雪芹在宫里宫外、贾府内贾府外设置了诸多的周贵人、周太监、周姨娘、周总制、周财主以及其它周姓人物,这实际上是曹雪芹怀念中华故土和祈盼最后王朝仍归于华夏一统宿愿的展现。

                    九、平儿   晴雯   紫鹃   雪雁  司棋  蒋玉菡  柳湘莲  倪二
                    在贾府的诸丫环中,除了鸳鸯,就地位而言,下来也该当属平儿了。实际上,有关平儿一人或一名很简单,因为她在为一个精明干练的执政者王熙凤著色,所以,就平儿一名而言,乃指平息事务者也。
                    有关睛雯与花袭人,我在《红楼梦研究》中已做过论述,她们俩个乃组成贾宝玉的形象人物,实际上也即政权中的文与武这两个形象人物主体。所以曹雪芹特赋于了袭人之温柔和顺和睛雯之勇于好斗,还有袭人以三箴贾宝玉和晴雯以她的“一丈青”为“怡红院”“守院”,这就是曹雪芹笔下“文死谏”“武死战”的展现。
                    紫鹃雪雁,也成为曹府的笔下生辉的人物,紫鹃乃啼血之杜鹃,雪雁乃雪中哀鸣之孤雁,这些随事命名都在为黛玉间色,在衬托林黛玉这个亡国奴的气氛。
                    司棋也是受人关注的一个人物,虽然她与抱琴、侍书、入画四人一起被注为琴棋书画之义,但她的含义恐怕远远不止这个。
                    司棋的身份主要就在她的履历中。
                    她的主要事迹描述在第七十一回到七十四回中,而这些章回则属于贾母生日这一范畴之内。
                    就贾母生日而言,除了着重描写经济拮据、财务空虚这一末世特征外,另一个主要特色则是奷盗相连了。
                    曹雪芹的此时的笔下,不言盗案,就奷案而言,除了“绣春囊”之外,一个典型的奷情案就是司棋与潘又安的一段爱情描述。
                    就此而言,第七十一回司棋一案可以说在为贾母“生日”的“末世”间色,她的奷情案与晴雯的被谗案带来了大观园的被抄,由此带来了大观园的解体,从而使贾府进入了末世。也可以说由于司棋一案引起了贾府及大观园的无数变故,她为“贾迎春误嫁中山狼”拉开了序幕。
                    这应该就是曹雪芹笔下司棋的身份及其作用。
                    在《红楼梦》中,随着花袭人的出现,随着尤三姐的出现,也相应地出现了蒋玉菡和柳湘莲这两个风流人物。他们两个都是贾宝玉的好朋友。另外,就书中的人们认为的主要现实爱情人物以及其归宿而言,只有花袭人与蒋玉菡和尤三姐与柳湘莲的结局才令读者满意,因为不论他们几人的结局是好是坏,人们总算看到了一个完整的结局。当然这里还有一个完整的结局就是李绮与甄宝玉结为良缘,但在读者眼中,认为其二人不是《红楼梦》中的主要人物或其二人并无显著特色和印记而不值一谈。
                    在谈到柳湘莲时,我们不仅要注意到尤三姐亦不过“(鹿+匕)”的一个分支(除了尤氏尤老娘外,还有尤二姐这么一个分支),而且必须注意到她在为一个英雄豪杰殉情,这个人物就是柳湘莲。而且还必须注意到柳湘莲有着用“莲”命名的名称。
                    那么同样的道理,我们在谈到蒋玉菡时,我们不仅看到蒋玉菡曾为北静王和忠顺王府的一个优伶并穿梭于北静王与贾宝玉之间,而且他还有一个艺名“琪官儿”,更还有蒋玉菡之名还与“莲”相关,“菡萏”者,亦莲花也。
                    也就是说,我们也应注意蒋玉菡亦用“莲”命名 。
                    《红楼梦》甄士隐的女儿甄英莲是以“莲”而命名的,这里的甄英莲固然谐音为“真应怜”,但毕竟图册中还是画着“一方池沼,其中水涸泥干,莲枯藕败”,这就是说甄英莲有猎取莲藕的意思。
                    而且林黛玉房中的优伶丫环又名为“藕官”,藕即莲,这恐怕也非偶然取名。
                    又第七十八回《诔文》固然是诔晴雯,也有诔黛玉的成份,其文中封晴雯为芙蓉神,这芙蓉又为莲花。
                    实际上,芙蓉也罢,藕也罢,菡萏也罢,莲也罢,它们实为一种东西,这就是莲花。
                    这里就回到柳湘莲和蒋玉菡的名字上来,也即将蒋玉菡柳湘莲的取名都与甄英莲的“莲” 和林黛玉的“藕”有关。还有《芙蓉诔》也兼有诔黛玉的成份,那么此诔文中的“警柳眼之贪眼,释莲心之味苦”是否应成为《红楼梦》写作思想以及甄英莲、林黛玉房中的丫环藕官和将蒋玉菡柳湘莲名字来源的注脚?我认为就情理而言,应该完全如是。
                    也即为逐鹿天下而设置的“(鹿+匕)”三姐间色的柳湘莲的名字应来源于甄英莲沼泽中的莲花,它当有出淤泥而不染的成份,而最后以尤三姐殉情而告结束。
                    蒋玉菡的“菡”除亦有莲的成份,但曹雪芹又给他们优伶身份,并配了一个“琪官儿”的名称。作为优伶,都有一个艺名,诸如大观园中的文官、宝官、玉官、蕊官、荳官、茄官、药官、藕官、芳官、葵官。在这诸多的艺名人物中,其它的我不敢妄议,但黛玉房中藕官,在清明之日公然在大观园中祭亡灵,这乃黛玉“泣残红”的重演;宝玉房中的芳官在宝玉生日中公然赤裸裸扮演“耶律雄奴”;史湘云的葵官却是诸多优伶中唯一的有姓者,因为姓韦,乃因姓取名韦大英,乃“惟大英雄本色”之义。实际上这三个人都在为其主子间色,藕官在为林黛玉间色,芳官在为贾宝玉间色,葵官在为史湘云这一“英豪”间色。但这些间色皆与其形象有关,并不见得与其艺名有关。但蒋玉菡的艺名为“琪官儿”,我却怀疑此三字有谐音之嫌。即“琪官儿”乃“乞官儿”或“祈官儿”之嫌,或一个琪异珍贵的官儿之嫌,如果是这样的话,蒋玉菡这个属于莲藕的人物难免就变了质,变得没有了气节,也成为有别于尤三姐柳湘莲的另一类人物。也即穿梭于北静王忠顺王门下的常客,并受北静王赠与防曙茜香萝并将此茜香萝又与宝玉系的原属于袭人的“大红汗巾”相移位,这些就组成了蒋玉菡的人物特征。
                    我想这应该就是蒋玉菡和柳湘这两人身份与其名字的出处,脂砚斋批的“倪二、紫英、湘莲、玉菡侠义”以及“紫英豪侠小三段,是为金闺间色之文”的脂批,实际上“紫英”在以夺朱非正色的英雄豪侠人物在为薛蟠代表的满清王朝间色,而“湘莲、玉菡”皆在围绕甄英莲著色,不过湘莲是作为有气节的刚直不阿人物而为尤三姐著色,玉菡是以屈膝变节随时俯就新权贵而为花袭人著色罢了。
                    除了紫英、湘莲、玉菡外,还有一个倪二。这个倪二曾在第一百零四回被描写为“醉金钢小鳅生大浪”。他实际上是做为一个下层人物身份出现的,甚至还有一些泼皮无懒的成份。从曹雪芹描写他与后廊下贾芸的社会交往以及社会地位来看,他是曹雪芹笔下的一个平民人物,但这个平民人物,曾使贾府在下回的“锦衣军查抄宁国府,聪马使弹劾平安州”的败亡之中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
                    倪二实际上就是一个小泥鳅,也即指普通并不显眼的平民百姓。
                    美华文学论坛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10
                    • 头像
                    • 级别
                      • 职务论坛版主
                      • 财富6
                      • 积分183450
                      • 经验84836
                      • 文章3098
                      • 注册2005-11-15
                      十、秦可卿  秦鲸卿  秦业  贾瑞  贾代儒  林如海  花袭人  张友士
                      秦可卿是《红楼梦》里的一个重要角色,不仅因为她是十二钗之一,而是在《红楼梦》里占了一个重要位置,事实上从某些地方讲,《红楼梦》是用她来开章的,也即曹雪芹在交待完秦可卿这个人物之后,才开始建造大观园并将诸裙钗置于大观园之内进行演绎他的《红楼梦》的。
                      有关秦可卿到底是怎么一个人,曹雪芹在第五回里把秦可卿描述成一个“极妥当的人,生得袅娜纤巧行事又温柔和平,乃重孙媳妇中第一个得意之人。”
                      从这一方面看,秦氏可谓称得上少妇中的一个完人。
                      然后是曹雪芹借故把贾宝玉安置于秦氏房中,并演绎了秦氏与宝玉妊情一案。
                      至于在梦中秦可卿宝玉妊情一事,在第五回的末尾被曹雪芹写成当宝玉醒来之后,吓得汗流如雨并失声叫道“可卿救我”,并由此引发出贾府中的秦可卿(并非梦中之秦可卿)感到迷惘纳闷――“我的小名,这里从没有知道的,他如何知道,在梦里叫了出来?”
                      从曹雪芹笔下的有关秦可卿的描述来看,把秦可卿说成是一个淫妇或者有些人认为秦可卿在被贾珍诱奷之后又勾引与宝玉同床的这种说法是没有道理的,或者说这样评价秦可卿是冤枉的。
                      贾宝玉住进秦氏房中,在年龄的描述上,如果撇开“真事隐”,就社会现实人物而论,宝玉还是一个什么事也不懂的孩子,这也就是秦可卿说的“他能有多大,就忌讳这些”,还有在腊梅盛开的腊月,贾宝玉还欲睡中觉,这都是在描写一个幼童,从这一点上说,把贾宝玉与秦可卿都说成是一个淫秽人物显然是讲不通的。
                      也即是说,如果从曹雪芹笔下的这些形象描述而论,秦可卿仍然是一个难得的少妇。
                      但是话又说回来,曹雪芹就有关秦可卿房中的铺设陈述方面讲,给秦可卿房中布置了案上设着武则天当日镜座中设的宝镜,一边摆着飞燕立着舞过的金盘,盘内盛着安禄山掷过伤了太真乳的木瓜,以及寿昌公主于含章殿下配的榻,同昌公主制的联珠帐,西旋浣过的纱衾,红娘抱过的鸳枕,这些铺设当然是曹雪芹胡诌,但这些铺设无不给秦可卿涂上一个浮荡的色彩。如果说这些摆设放在一般人房中,我觉得到没有什么,但是《红楼梦》是虚构小说,曹雪芹在人物塑型著色方面用这些渲染作为背景又在说明什么呢?
                      从这一点上讲,可以说曹雪芹并没有准备把秦可卿写成一个完人,而是显然露出了严重的淫秽痕迹。
                      还有曹雪芹在第七回借焦大之口骂道,“这些畜牲”,“爬灰的爬灰,养小叔子的养小叔子”,这些事并不是焦大酒后胡吣,而这些事被曹雪芹写成“焦大越发连贾珍都说出来”。就社会现实人物而论,如果这些事是说贾珍,焦大又非口舌是非中人物,并非无稽之谈,这些事如果连焦大已经知道,可见贾珍秦可卿通奷一事在贾府中已无人不晓了。当然自然也包括尤氏在内。并不是有些人说的此时尤氏尚混然不觉,在当秦可卿淫丧天香楼后尤氏才觉察的,故才有尤氏在秦可卿丧中借故胃病不露面。
                      这些都说明秦可卿是一个极淫秽不堪的人物。
                      在曹雪芹的笔下,形成了两种显然不同色彩的秦可卿。
                      这里是不是象有些人认为的秦可卿既有一个良家少妇的一面又有一个为情所累而导致浮荡的一面;或有些人认为的秦可卿是一个驴粪蛋蛋外面光而实际上则是一个极淫秽不堪的人物;或有些人干脆认为秦可卿实际年龄要比贾蓉大,她实际上是贾珍的情妇并不是贾蓉的妻子这么一说,我认为:都不是。实际上,是曹雪芹把秦可卿既描写为一个无人不爱的良家少妇;同时又给秦可卿涂抹上了“淫”的色彩。实际上是描写两个人或两种人,但同时又合而为一。
                      有关秦可卿的形象,第五回中有“其鲜艳妩媚,有似乎宝钗,风流袅娜,则又如黛玉”; 还有第七回描写甄英莲时说的“倒好个模样儿,竟有些象咱们东府里蓉大奶奶的品格儿。”
                      从这些描述来看,秦可卿又赋于了甄英莲和林黛玉以及薛宝钗的某些形质。当然这里有形象,也有品格儿。
                      不过曹雪芹在有关秦可卿类同薛林二人形质的同时,在其后又借警幻之口对宝玉说“再将吾妹一人,乳名兼美字可卿者,许配于汝”,这又好象只所以类同宝钗又类同黛玉,是因为其乳名乃为“兼美”之故。
                      我们再查第五回最后的文字,是在宝玉大喊“可卿救我”之时,秦可卿却纳闷道:“我这小名这里从没有人知道的。”
                      这里原来字的“可卿”或大名的“可卿”在这里变成了“小名”。
                      “小名”即“乳名”。曹雪芹在第五回里说秦氏“乳名”“兼美 ”,后文却又言“小名”为“可卿”,这就形成了到底是“兼美”是秦氏的“小名”呢?还是“可卿”是秦氏的“小名”呢?
                      还有第八回曹雪在介绍秦可卿身世时,把秦可卿说成“小名”又唤“可儿”,秦可卿的形质在第八回里被曹雪芹写成“生得形容袅娜,性格风流”。
                      这里就出现了一个问题,秦可卿不仅“小名”唤“兼美”,而“小名”也唤“可卿”,“小名”又唤“可儿”,这里的“可儿”,实际上也即秦氏又有了一个“可人”的称谓。
                      对于“可人”一名,第四十六回为“鸳鸯女誓绝鸳鸯偶”,其文有鸳鸯在对平儿的对话中有“……比如袭人、琥珀、素云、紫鹃、彩霞、玉钏儿、翠墨、跟了史姑娘云的翠缕,死了的可人和金钏,去了的茜雪。”在这些人名单中,又有了一个“可人”,并且是死了的“可人”。曹雪芹在此对其它有关人物都做了交待,比如说金钏及其死,那么“可人”及其生平呢?金钏死于跳井,“可人”是否死于“上吊”呢?当然我并不是说必须死于上吊,就算是病死,总得有个交待吧,何惜墨如此。既惜墨如此,若不属于记实,为何在此又凭空造出这么一个人来?
                      曹雪芹给薛宝钗的住地题名曰:“梨香院”,间色的史湘云题名“云儿”,又给娼楼“锦香院”的妓女题名“云儿”;在此处,给秦氏题名“可卿”又题名“可儿”之后,又在第四十六回又虚拟了一个死亡了的“可人”,曹雪芹再文才不足,大约也不至于在给诸人取名时匮乏到如此不堪地步。
                      在此出现的人名诸多问题中,应该是“可儿”才是“小名”,而其“可卿”当为字,这与其弟秦钟的字“鲸卿”的称谓遥遥相应。
                      美华文学论坛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11
                      • 头像
                      • 级别
                        • 职务论坛版主
                        • 财富6
                        • 积分183450
                        • 经验84836
                        • 文章3098
                        • 注册2005-11-15
                        在谈完秦可卿的形象之后,我们往下接着谈秦可卿到底是怎么死的。
                        秦可卿的死因,首先是第十回,其回目为“金寡妇贪利权受辱,张太医论病细穷源”。
                        其回写到金荣之姑母金寡妇到宁府寻衅闹事时,尤氏把秦可卿之病介绍为:“她这些日子不知怎么着,经期有两个多月没来。叫大夫瞧了,又说并不是喜。那两日,到了下半天,懒得动,话也懒得说,眼神也发眩。”
                        这是秦可卿发病开始时的情况。
                        然后是由于秦可卿之弟秦钟在上学时,因被金荣诬陷秦钟与香怜有“龙阳”行为,秦钟回家又将此事告诉了秦可卿,于是引起秦可卿气脑:脑的是学堂里的狐朋狗友扯是搬非,调三惑四;气的是其弟秦钟不争气,于是“思虑成疾”。
                        然后是为薛蟠间色的冯紫英荐来了一位“幼时从学”的先生张友士来为秦可卿诊断。
                        在诊断时,曹雪芹借一个侍候的婆子说秦可卿之病是:“有一位说是喜,有一位说是病,这位说不相干,那位说怕冬至。”
                        在张友士诊断后,认为是“忧虑伤脾,肝木忒旺……如今显出一个水亏木旺的症候来。”
                        然后开了一个药方。
                        在当张太医开好药方之后,贾蓉“还要请教”“这病与性命终久有妨无妨”时,张太医笑道:“大爷是个最高明的人。人到了这个地位,非一朝一夕的症候,吃了这药也要看医缘了。依小弟看来,今年一冬是不相干的,总是过了春分,就可望全愈了。”除此之外,还有“贾蓉是个聪明人,也不往下细问了。”
                        再其后便是曹雪芹又将寒冬腊月以及“冬至”以前移到了第十一回的“菊花又盛开”时节,其回目为“庆寿辰宁府排家宴,见熙凤贾瑞起淫心”。
                        此回把有关秦可卿之病说成是“昨日”冯紫英荐来了一位先生,此先生医道精深,瞧了说不是喜,“竟是很大的一个症候”,以及吃了药“仍不大见效”,并由此引发出凤姐的“眼圈儿红了半天”,和她说的“倘或就因这个病上怎么样了,人活着还有甚么趣儿。”还有凤姐问秦可卿病况时,贾蓉皱皱眉道:“不好么!婶婶回来瞧瞧就知道了。”
                        实际上,就到此为止,曹雪芹已给秦可卿的病画出了一个轮廓,即秦可卿的病起源于月经不调,然后是加上秦钟学堂之事引起秦可卿忧虑成疾,乃发展到忧虑伤脾肝木忒旺再到显出一个“水亏木旺”的“一个很大的症候”。
                        就现实人物的病情来看,由于思虑伤脾,由于脾胃得不到调理,必然会出现一个胃功能痿缩,胃功能痿缩再加上治理不及时,完全可能发生癌变,病到这一步,将必死无疑。
                        当然这是我们就现实人物病变的看法。
                        就秦可卿处在豪门大户,富贵人家本来就缺少运动,也多为食欲不振,饮食甚少,如果再思虑伤脾,很可能促成一个大病变。
                        从这一点上讲,张太医对秦可卿的诊断还算不太偏离医道。
                        但有些人则认为秦可卿之病并不是一个大症候,完全可以看好的。其主要理由则是张太医说的“总是过了春分,就可望全愈了。”
                        我觉得这样的说法是很不妥当的。在有关秦可卿的病况如何,曹雪芹是借了贾蓉和张太医的对话。但张太医对贾蓉说的“今冬是不相干的,总是过了春分,就可望全愈了”,则完全是一种宽心安慰话。这一种医生常用术语可以说比比皆是。医生在当给一个医治无望的病人或其家属说病情时,总是这么含蓄说的。曹雪芹笔下的“贾蓉也是个聪明人,也不往下再问了”便很直白地回答了这一问题。我们有些研究人员何迂腐如此,还要认为秦可卿之病真的会好起来呢!
                        真是“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我们有些人何人情世事不谙熟若此!
                        实际上,秦可卿之病当死于“冬至”前后,只是前一位医生说的太直白了,有些不谙人情世故罢了。
                        至于秦可卿病是否死于“冬至”前后或此年腊月内,我们从文本来看这一问题。
                        有关秦可卿之病,曹雪芹在第十一回写道:“这年正是十一月三十日冬至”,到交节那几日,贾母及王夫人凤姐“日日着人看望秦氏。”从一般如此频繁地看望病人来说,也就是说,病人最多也只能活到十天八天或一两天了。由此可见秦可卿之病确实无希望了。还有“到了初二”,凤姐来看望秦可卿,只见秦可卿的“脸上的肉全瘦干了”。虽然此时有秦可卿说的“昨日老太太赏的那枣泥馅的山药糕,我倒吃了两块,倒像克化的动似的”,但这实际上乃是一种病人临死前的征兆,此后凤姐出来劝尤氏给秦可卿料理后事才是一种秦可卿病况实情――此时我们何不如王熙凤!
                        其后是第十二回“贾天祥正照风月鉴”最后一节文字,文字是“这年冬底”林黛玉父病危,林黛玉南下探亲。可以说林如海与秦可卿病危于同时。
                        再其后是第十三回“秦可卿死封龙禁尉”,此回是用秦可卿死亡来开章的,秦可卿在托凤姐梦后一命归天。
                        有关秦可卿之死,从曹雪芹笔下的文本描述来看,确实是病死的。而且应该说死于胃功能痿缩之后的癌变。饮食不进行以及“脸上身上的肉全瘦干了”便是这一种病症的特征。
                        当然这是就现实人物和现实医道而论。
                        那秦可卿是否真死于胃癌呢?我觉得没有必要追究,它毕竟是虚构小说。在此我们只须知道秦可卿是死亡于“病”而不是死于其它的悬梁上吊或服毒品自杀就行了。
                        而且就贾府诸人“十一月三十日”“冬至”频繁地看望秦可卿以及腊月初二描写的秦可卿的病情来看,也与死于此时后不远。还有下回的林黛玉“冬底”南下探父一语以及第十三回林黛玉刚离开贾府之时秦可卿托梦而亡,我们由此种种情况当知秦可卿死于此年冬内。
                        至于说到秦可卿亡于“冬至”后不久,那在贾府停灵七七四十九日,此年关是怎么过的,这就让曹雪芹“荒唐”去罢。有关这一时间纠纷,请参阅我的《红楼梦研究》一书中的“时间结构组合”,此处无需重复。
                        我们就以上的文本文字而言,我们只能说秦可卿死于病,并死于“冬至”后不久。
                        但这一结论与文本中的另外笔墨文字远远对不上号,也即第十三回秦可卿死时的“全家皆知,无不纳罕”,若果死于病,何“纳罕”之有?
                        还有在秦可卿死的第十三回里,脂砚斋做了无数脂批。“庚辰本”回末有“通回将可卿如何 死故隐去,是大发慈悲心也。”“甲戌本”眉批有“此回只十页,因删去天香楼一节,少缺四五页也。” “甲戌本”有“秦可卿淫丧天香楼,作者用史笔,老朽因有魂托凤姐家后事二件,嫡是安富尊荣坐享人能想得到处,其事虽未漏,其言其意则令人悲切感服,故赦之,因命芹溪删去。”
                        从这些批语来看,秦可卿不当是病死,乃死于天香楼与其公公爬灰一案。
                        但这里有一个问题:就是说《红楼梦》第五回到第十六回的文本文字而论,除了第七回焦大口中骂贾珍“爬灰”和第十三回的“无不纳罕”这两处文字,其余文字我们都丝毫看不出秦可卿与其公公有奷情的痕迹,秦可卿死于病与文本中的文字前后是浑然一体的。
                        还有就从前边有关秦可卿之病的描述以及病况来看,再给第十三回来一段“秦可卿淫丧天香楼”也是不现实的,就情理而言也是站不住脚的。秦可卿病到如此份上,也即第十一回写的“脸上身上的肉全瘦干了”,这时的秦可卿的形容实亦就常人说的眼睛已掉进深坑里,脸上身上已成了皮包骨头,已近似一个骷髅,这时亦非人非鬼了,秦可卿此时的形容对贾珍这个浪荡大爷来说还有吸引力?还值得贾珍去同床共枕或有些人为了维护秦可卿的名声而指责是贾珍在天香楼强奷了秦可卿吗?这实际上都是天方夜谭。
                        但是,从第五回到第十六回的有关秦可卿文本文字浑然一体来看,并无秦可卿与贾珍一段爬灰公案;但又就我们撇开脂批不谈,那曹雪芹笔下的“爬灰”文字与焦大“连贾珍都说出来”的文字来看,秦可卿与贾珍又决难逃干系。但曹雪芹为了给秦可卿一个清白,为何又不删掉这些诸如“爬灰”一类文字呢?删去这些文字不是比删去“天香楼”的文字更容易吗?
                        这一切到底为什么?
                        美华文学论坛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12
                        • 头像
                        • 级别
                          • 职务论坛版主
                          • 财富6
                          • 积分183450
                          • 经验84836
                          • 文章3098
                          • 注册2005-11-15
                          说到秦可卿死亡的原因,一个确实是病死的;一个则是死于“淫丧天香楼”。
                          我们先放下“淫丧天香楼”,就查一下病死的原因,这里固有因思虑过度而引起其它病变而导致死亡,但查病源则起源于秦钟上学后发生的秦钟香怜一段公案,并这一公案是由金荣诽谤而造成的。不过我这里所说的诽谤乃指曹雪芹笔下的只有秦钟香怜“假装小恭,走出后院说梯已话”而已,而当秦钟先问香怜“家里人大人可管你交朋友不管”时被金荣“拿住”,其实此时二人并无什么越轨行为。而且此时金荣却有非份之想并要挟二人“先得让我抽个头儿”。由此看来金荣喧闹一事纯属诬谄。
                          曹雪芹在秦可卿病变起因中设置了一个“金荣”和“金寡妇”,并为此撰了一段“金寡妇贪势权受辱”一节文字。
                          在金荣的问题上,曹雪芹给金荣设置了一个寡母,这便是“胡氏”。曹雪芹又给金荣设置了一个姑母,这便是“金寡妇”,而且由此也虚构了一个“贾璜”这么一个姑丈。
                          实际上,曹雪芹笔下的人物,自然包括时间、年龄、方位在内,他们越谈越复杂,就象一个蜘蛛网,令人摸不着头和尾,这其中奥秘恐怕只有蜘蛛自己最清楚了。
                          金荣的母亲是胡氏,因寡居,自然为“胡寡妇”。其姑母为金氏,“原聘”给贾府的贾璜,“这贾璜夫妻”又时常到宁荣二府去俯就并以此度日,由此说来金荣之姑妈有家有夫,她并不是寡妇,那又何来“金寡妇贪利权受辱”一节文字呢?
                          但要说到“金寡妇”有夫名曰:“贾璜”,但秦可卿的探丧名单中,就连五、六的贾兰贾菌也列在其中,不要说还有众多的虚拟人物,就虚拟的现有人物而,为何不见贾璜前往吊丧呢?
                          还有一个人物,这就是贾环未曾前往。
                          无论《红楼梦》是否为纪实还是虚构胡诌,这金寡妇一词皆讲不通。
                          不管金寡妇讲得通也好,讲不通也罢,但这里形成了一个事实――就是“金荣”者,乃“金氏”之传承,亦“胡家”之一脉。
                          或者再简单一点说,“金荣”者,乃无非“金”与“胡”也,这却是一个事实。
                          由此可知,秦可卿之病固然来源于其弟的不争气,但也源于“金”与“胡”的中伤。秦可卿之病及其死,除了被脂砚斋指出的被删去的“淫丧天香楼”一节外,秦可卿的死因及其起源,“金”与“胡”难逃干系。
                          我多次说过,《红楼梦中的》“金”与“胡”乃指北方金、辽与胡人,乃是对满清的另一种称谓。
                          到此也就是说,在曹雪芹的笔下,不论秦可卿是否有“淫丧天香楼”一段文字,或确有其文字但被曹雪芹在脂砚斋的授意下删去了,但就修改后并现存的文字来看,秦可卿是病死的,她病死的原因乃是因“金”“胡”而起,并不是来源于贾珍之“爬灰”。
                          当然我们在此并不否认这里秦可卿之死仍牵涉到“淫”字,或者说她的死来源于更为“淫秽”不堪的学堂。
                          还有秦可卿之症结所在被曹雪芹借张友士之口说为“如今显出一个水亏木旺的症候来”当然就病情而言,这里指肾水亏损、肝气太盛,以至造成月经不调,肝旺而伤脾。其所开的药方“益气养荣补脾和肝汤”固为杜撰,但也并不十分离谱,还算对症。如人参补气;白术养血止痛;云苓利尿镇定;塾地补肾;当归养血活血调经;白芍养血止痛;川芎活血调经止痛;香附米镇定调经健胃……刘心武在教育台讲座上将药方中的“云苓、塾地、归身”解释为“令熟地归身”是极荒诞的,更不要说刘心武在虚构杜撰秦可卿乃废太子胤礽之女说。
                          就曹雪芹开的药方中的“归身”而言,中医在用“当归”,有归头、归身、归尾、和全当归之分,在治上焦部位之疾,若需要当归时,药方中则开为归头;若治中焦即肝胃部位之疾,若需要当归时,药方中则开为归身;若治下焦之疾,若需要当归时,药方中则开为归尾。当归还有养血、活血、补血之分,也有热用凉用之别,热用用炒,凉用用酒洗,曹雪芹笔下药方中的“归身”二钱和用酒洗即指这个。曹雪芹笔下的这些病理和处方,也可能就是明斋主人批语中的“……医卜星相……悉中肯綮”。而刘心武把药方中的“茯苓、塾地、归身”荒诞地解释为“令塾地归身”,不仅可见其人不懂医学,也可见其人在妄谈红学。
                          说到刘心武其人,在中央电视台办的讲座后,有人曾开玩笑地劝我写一篇文章批判批判,并说这都讲些什么呀!我笑笑回答道“此种说法还用得着批判吗?若严格地说,刘心武其人根本就没有资格进入学术界,还是笔下留人,让他自生自灭吧!”
                          这些已经扯远了,我们还是回到正题上来。
                          但是尽管如此,秦可卿病情中的“水亏木旺”一词却不能忽视,这里因指水肾木肝,但在《红楼梦》的方位用语中,曹雪芹又往往借“水”为北方、“木”为东方来演绎他的《红楼梦》的。
                          曹雪芹笔下的“今宵水国吟”和北静王又号称为“水溶”以及张宜泉诗中的“一水撑倾厦”就是这方面最好的注脚。
                          也即是说,曹雪芹在说明秦可卿病及其死亡实来源于“金荣”这个“金”与“胡”派系的袭扰外,还有一个就是显出一个“水亏木旺”的症结,这实乃指秦可卿之病已显出了中华北方亏损空档难于治愈的这一症结。
                          这里的秦可卿“水亏木旺”的不治之症已显然指向明亡于满清的时代症结。
                          美华文学论坛感谢您的参与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回复帖子 注意: *为必填项
                          *验证信息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新用户
                          *帖子名称
                          内容(最大25K)




                          其它选项 Alt+S快速提交
                           


                          Powered by LeadBBS 9.2 .
                          Page created in 0.4375 seconds with 6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