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云:生寄,死归。“人生如寄,多忧何为?”
近日又读了赵鑫珊的《A→Ω——关于生与死》,似有感悟。他说:“自我懂事以来,四十多年,我在人生旅途中,只要遇上什么不幸的遭遇,便会想起这八个汉字,从而会得到相当多的宽慰和解脱。关键是‘寄’这个字,寄是暂时寄存的意思。人生在世,不过几十年光景,我们处境的实质也是一个‘寄’字。死,便是暂时寄存宣告终结,物件被取走(绝大多数是带有强制性质)。尽管你不愿意,也不能再寄放。一天也不能。人一出生就开始寄存,呱呱落地,啼哭不止,表示不愿意来到尘世受苦受难;死亡将至,人又不愿意回归。一头一尾,都是不情愿。所以死亡(回家)又叫‘物归原主’。生是短暂的,临时性的,即便你活过了98岁。死才是无限的,永恒的。我们每个人最终都要回归到永恒,那里才是我们最后的‘家’。这才是‘家’这个词的最终意义,形而上的意义。。。。。。生是一条完整的地毯。光暗、苦乐是编制物的经线和纬线。否定了暗,光怎么能成立?我们不妨学会大潇洒,把‘生’看成是一次‘旅游’”。
呵呵,这样的文字读来让人慨叹又让人会心一笑,的确啊,人来到这个世上,很漫长又很短暂,人们常用白驹过隙来形容时光的飞逝。苦也好乐也好富也好穷也罢,都是身不带来死不带去,有人穷其一生去追逐功名追逐利禄而不择手段殚精竭虑,也有人毕生去追求理想却不得志而苦不堪言郁郁寡欢。。。想清楚了,何苦呢?
我们总喜欢用学历文凭好工作好年龄来衡量自己是否幸福,可英国人史密斯经调查却有趣地发现,英国最幸福的劳动者没有学历(因为就业预期低),而最不满意的却有学历。有研究生学历的人工作起来比大学毕业生幸福,女性在工作上比男性更幸福。服务于非赢利组织的人对工作最满意。从年龄看,最幸福的劳动者上了60岁,退休在即,最不幸福的才20岁。看似有趣,却说明人越是欲望无止境越感觉不到幸福。
其实人生就是一场充满戏剧的悲剧。是一场游戏一场旅行,不管如何终要到站,所以让自己在有限的旅途中从容潇洒走一回,免却那么多的烦忧那么多的痛苦,以平和的心态去看事看人。处在低谷,仰望苍穹,高山仰止,叹为观止。处在顶峰,俯视万物,心旷神怡,悠然自得。何乐而不为呢?
大彻大悟后,你会感觉一切于我很快乐!
[em24][em4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