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道家主张修心养性,但庄子的《养生主篇》未必精透,现在读来也有些不合时宜。妄猜庄子之意,神人不可学,齐物不可得,退而说养生。
《养生主篇》讲了三点。一是养生胜于求知。“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要顺应中虚之道,以保身全生。苟且于世,否认知识追求的重要性,必然丧失为真理而献身的牺牲精神,显然不能与时俱进,确有不合时宜处。二是主张游戏人生。庖丁解牛之所以技艺高超,是“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就庖丁来说,必然要有一个学习或锻炼的过程,并天然自成,不学而能。庖丁解牛时,“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其实,这是庖丁长期从事解牛劳动后形成的技能。因为任何动作都不是身体某些部位的简单运动,而是有目的、有组织的、协调的运动。一旦技能系统形成之后,实现动作的方式就从“有意识”状态进入“自动化”状态,人就不必把过多的注意力集中到动作过程本身,因而整个动作系统就变得灵活而省力,从而提高了动作的质量,出色地完成任务。技能动作中“自动化”的成分愈大,动作也就愈完善,其效率就愈高。庖丁之刀“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这是千百年来最迷惑人处,实为一些不学无术、刁钻油滑、利欲熏心之徒张目。三是节制情绪。秦失追悼老聃,“三号而出”。超常脱俗,不近人情。如果秦失生活在现代,定被视为“孤僻怪诞”,被众人的舌头覆盖而死。我们知道,情绪就是人的一种心理力量。当情绪积极时,行为也会积极,人们的学习和工作效率高,待人温和,富有理性,体内内分泌功能正常,身体健康,智力的发展也高于正常水平;当情绪低落时,人们的智力发挥的水平要低些。如果一个人能彻底地认识、把握了自己的情绪,那么他就会获得无穷的动力,对智慧的发展是大有裨益的。
此外,庄氏行文,多用类比。作为文学,启发性灵可以;若以真理而实行,实在是捕风捉影。综上所论,庄子用庖丁解牛说养生也不够精透。
在古代,养生又称“摄生”,即保养身体祛病延年之意,在现代医学上属于预防医学,相当于保健,以防病于未病。春秋时见于记载的名医有医缓、医和等,战国时著名医学家是齐人扁鹊。当时流传的医学著作有《黄帝内经》。庄子的养生论只是取了《黄帝内经》中调摄精神一个方面。《黄帝内经·素问·上古天真论》中说:“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存,病安从来。”保持稳定而乐观的情绪,避免喜怒哀乐太过,可以防止或减少疾病的发生。其它还有饮食有节,起居有常,反对“以酒为浆,以妄为常”,要适应气候变化,“虚斜贼风,避之有时”等等,恕不一一列举。
应当承认,现代医学水平远胜于古代,现在医疗保健条件更是古人匪夷所思。如果要健康长寿,我们还是听从医生的意见吧,仅仅依靠古代的养生术是远远不行的。在此,我祝福读者精神愉快,身体健康,事业发达,吉祥如意;更祝愿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