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 院 里 的 老 人
介绍一篇丹麦柯尼松《医院里的老人》:医院里的老人头发完全白了,他勉强地用瘦腿站立,他们费劲地躺在床上,白天打盹,夜晚无法休息,该吃的时候,他们望着碟子好久好久,闻一闻,很困难地吞了下去,他们什么也不想要,直到他们留下的棺材。他们打转,站起来,试着改变方式,双腿离开床榻,太重的头部弯向胸脯,他们这样停留一阵子,他们睡个觉,却猛然惊醒,咳得厉害,又躺在床上卷缩在鸭绒被下,呆视着,呆视着,他们嘀咕一个名字,随后又忘记了,他们将死,但此事与他们无关。
人生的四大过程,生,老,病,死。既老又多病的老人,是最需要怜悯的。
的确,当老人还是健在的时候,能帮带孙上学,能买菜煮饭,这时晚辈有良心的,对老人是不会责怪的,而且希望他长寿,多为自己服务。更有的是,这些老人多数都有一间升值数十倍的房子,很多人都为之吸引。如果没有良心的晚辈,有的欺骗了老人的房子,得手以后就把老人赶出去,让他露宿街头,徐然者不仅是少数。
当老人身体残弱多病的时候,正是最需要关心,情况就不是想象中那样。当疾病之初,晚辈还是会为他们张罗,但是“久病床前无孝子”病多需要照顾的时候,晚辈自然就会产生厌烦的情绪,侍后就没有那么周到了。更甚有的干脆撒手不管,让老人独自去办理入院手续。
一位妇人,她嫁了个穷处长,她十分懊悔这段婚姻,说离婚吧,又怕分家产,不离吧又不安于现状,请个工人吧,又不相信工人老实,叫外卖吧,又怕小卖哥带人来打劫;怎么办呢,只能带着晦气来维持现状。她很执着,原本晾衣服的工作,并不需要多少体力的,但是她却执着地要求,什么衣服用什么的衣架来凉,因为怕搞乱,就不让人家帮忙,非得自己动手。老人动作迟缓,有时会把饭粒掉在台上,她就非常不满意,诸多“提醒”,搞到老人吃饭的时候,精神非常紧张。吃完饭后,老人想把碗筷收拾,因为一次不小心,把菜渣弄到台上,从此她就不准老人收拾了,还是要自己动手。老人觉得既然这样不相信他,“巧者劳,智者忧,无能者无所求,饱食终日,到处悠悠,如不系之舟”,于是什么也不干了,这又引起他的不满,当她工作觉得烦厌的时候,就会冷言冷语地讥讽老人。他们常常把老人的不足,当做是一种负担,常常以讥讽的态度来批评,而不是以一种支持和鼓励的态度对待老人的不足。是因为她把老人当作湿包袱,而不是当做亲人。以前他特别喜欢他的气味,常常把他的衣服来臭臭,但是现在却来了一百八十度的转变,甚至连老人的影子也觉得讨厌。这主要是,她把照顾老人当作施舍,而不是当作是自己的责任,这也难怪的,当今世界都是以金钱来衡量的,他有这样的思想,也是很难责怪的。
猝然死亡,一了百了,这是老人最希望的事情,但是孤独无缘多病又死不去的老人,他们想挣扎,却又无能为力,这时候,最需要的是尊重和关心,晚辈却把他们当做包袱,总想快点放下。的确放下了,大家都高兴,但是事情总是没有这样理想的,所以有些老人嘱咐家人,当他中风昏迷的时候,最好就是晚一点叫救护车,免得及早处置,留下一个残废的身躯,那就是人憎鬼厌的了。
如何去接近老人的心灵,给他们温馨,和宁听他们的心声,这就是值得人们深思的问题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