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干年前,收到吴云转送的他父亲吴江秀的散文集《江山秀色》。开卷展读,得知江秀老师勤于写作,收获甚丰,很是高兴。若干时日之前,又是吴云来电话,先是东拉西扯,海阔天空,继而点题,提出请我为江秀老师的新作《江秀散文》写序。这让我始料不及,终于体味了“受宠若惊”的惶惑与不安。
适合给文学作品写序的,照我的理解,应当是名人、高人、能人。本人不属此三种人。有姓名,非名人,而且是今生今世也绝对成不了名人了;本人身高中等,亦非物化意义上的高人。且身高已见危机:由于自然规律与生理机能的作用,年龄与身高呈反向升降的趋势。再说了,往本质上看,没有高风亮节与高绩伟勋的人,就不是高人;那么,你是能人吗,自问自答曰:你有何德何能?几十年来,也只从“农耕”与“笔耕”两业讨生活。农耕时间极短,三年不到。还记得1969年,一年的劳动工分分红仅仅有6元零2分钱。说明了农耕辛苦,惟成果凋零,业绩惨淡。笔耕呢?时间很长,40年上下,写过一些新闻稿件,也写了很少一些散文、报告文学之类。编辑过一些报刊书籍。能够混口饭吃吃而已。要说“能”,壮着胆子说,只是有一定业务能力的从业者而已。时下喜欢拔高,顺水推舟,自我拔高,对自己慷慨一点,就认是半个“能人”吧。这种人能写序言吗?极为怀疑。序言是什么?序言当是一部著作的权威推介、阅读指南以及作序者的心得体会,作序者非得有高屋建瓴、慧眼识珠、点石成金、画龙点睛之本领不可。
但是,当时在电话里,一时找不到适当的语言来推脱。近乎半推半就。真后悔。
现在,似乎也很难推脱。理由是:
当时不推脱,现在推脱难。不然,误了江秀老师出书的周期,不好。此其一;与江秀老师与吴云都很熟悉,熟悉到很难推脱的地步。此其二;阅读江秀老师的大作,使我有一个学习与怀旧的机会。此其三;就当老师及朋友给我一个锻炼机会,让我限期交一份作业。完成它。不求精彩,就求过关。足矣。此其四。
这么一想,惶惑不安的感觉稍为消减。不要后悔了,赶紧作功课吧。
先说说与江秀老师、吴云相识的一些往事。它跟农耕、笔耕都有关联,也是一种怀旧。顺便凑凑字数。
1968年中学毕业后,这年冬天,木棉花怒放的季节,我和大弟弟,和其他十几位知青一起,来到昌江县石碌镇水头大队插队落户。这在黎族村寨的农耕生涯,是我的第一份职业。这是一个辛劳、艰苦、贫困与快乐、纯情、奋斗交织缠绵、密不可分的岁月。这种感受与体验,来自于那个年代:激情燃烧,政治挂帅,领袖崇拜;也来自于那个年龄:少不更事,理想主义,以苦为荣;还来自于对未来的憧憬与追求:天生我材必有用,山窝飞出金凤凰。当然,憧憬就是梦幻。至今,还是没有成才。飞出了山窝,飞进了城市,但也没有成为凤凰,充其量也就一只山鸡。梦,总有醒来的时候。做梦好,梦醒也好。
似乎是1969年的某一天吧,还是1970年?记得不很清楚,水头村来了两位“记者”,就是昌江县报道组的两位干部。个子较矮的一位,后来知道叫做王裕廷,较高的一位,就是吴江秀。江秀老师清瘦、干练、精神、和气。将近中午,完成了采访任务,他俩在我们知青的住处和伙房转悠。看见一只母鸡正在孵蛋。有人眼睛放光,嘴里呢喃着点什么话。我们都怕看见他们的眼神、听见他们的话语。要知道,一只母鸡,几个鸡蛋,这可是当时很了不起的“家当”啊,有多少理由够得上杀鸡吃卵?!我们总在做着的鸡生蛋、蛋生鸡、鸡鸡蛋蛋无穷尽也的美梦,是不容破碎的。后来,两位老师有没有跟我们一起吃饭,我是忘记了。要吃,也就是我们天天餐餐如是的辣椒酱油送白米饭。但是,母鸡没有牺牲,鸡蛋完好无缺,我是记得的。此事当时似很得意,但很快就成为遗憾:当时就很应该杀鸡煎蛋,款待来宾。吾等何等愚钝,后知后觉啊,悔之晚矣!
1971年11月,结束了在海南日报社3个月的农民通讯员实习生涯后,回到水头一个月上下,我被从农村直接招收到县报道组工作,吴江秀等几位同志正式成为我的老师。我跟他们出差下乡,采访写作,甚是愉快,也似有进步。还记得,过年过节或老师家里有些好吃的,江秀老师就请我到他家里打打牙祭。这等好事起码有过几回。
前些年在一次喝酒的时候,听吴云说,当年他还是昌江中学的学生。一次在饭桌上,父亲对他说:我的这位同事也就大你几岁罢了,笔头不错,被县委林书记直接从水头招到报道组。你啊,要好好向他学习,提高自己的语文水平和写作能力。
有这番话语吗?我是记不得了。我记得的是,我在县报道组工作三年中,跟江秀老师出差是比较多的。是很难得的学习机会。印象中,江秀老师工作责任心强,勤奋认真,刻苦耐劳,乐观大度,机敏能干,跟上下左右的关系都很好,工作业绩也很突出。跟他一起工作,很能出成果,也很愉快。跟他到峨港采访,写通讯,见报很快,篇幅很大,我是沾光了;到昌城公社采访,工作之余,由公社报道组的马忠义同志带领,晚上背个竹萝,打着手电筒,到港湾里捉螃蟹,手到擒来,十分有趣,大饱口福;到海尾渔港拍摄春汛丰收的新闻照片,江秀老师一呼百应,让渔民和收购站的工人将几百上千只大箩筐的渔获,从仓库里搬出来,整整有条地铺陈在渔港空地上,然后江秀老师爬上楼顶,尽情拍摄。这张照片,气势恢宏,极有视觉效果,《海南日报》很快发表。现在回想起来,还觉得匪夷所思、洋洋得意:生活真美,渔获真多,人民真好,江秀老师真有魄力!
几十年过去了,江秀老师的魄力还在,而且力度更大了。这有新的例证:近年来,他散文佳作迭出,新作不断。出版了《碧海蓝天》、《江山秀色》,现在,《江秀散文》又出版啦。
从新闻人到写作人、作家,这是一个很了不起的跨越。据我观察,许多新闻人一辈子采写消息、通讯、特写,也想跨进文学的殿堂,作着作家梦,试着写作散文、小说、诗词,但是,往往成功者寥若晨星,功败垂成者比比皆是。
究其原委,据我看来,无非是新闻跟文学属于两大营垒。它们虽然旌旗映照,鼓角相闻,秋波暗送,但是壁垒森严,咫尺天涯,意趣各异。新闻,讲“新”求“闻”,满足受众对信息、资讯、知识的窥探欲与知情权,是现代化信息化大社会中人们不可或缺的认知手段、沟通工具与联系纽带。新闻的作用是公开性、工具性、普遍性、显性化、经常化、带有强制化的。新闻与“接受”与否结缘,与“受用”为目标。而文学呢,讲“文”求“学”。文学作品通过作家对自然、社会、人生、人性、美学的个性化触摸、揣测、理解及感悟,利用文字的形式,构筑辞章,展现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画面,描绘自然万象、人间百态、心灵世界、个人顿悟、美学感受。文学更多的时候是个性的、隐性的、非强制性的。春风牡丹艳,秋雨梧桐挺,润物细无声,江河入海流。文学与“感受”深浅相通,与“美感”浓淡相涉。散文,是文学体裁的重要组成部分。古今中外的优秀散文,跨越疆界、民族、意识形态、价值取向、艺术风格的藩篱,流传五洲四海,穿越时光隧道,成为人类文化精神财富的瑰宝。文学的包括散文的文字美、结构美、辞章美、形象美、哲思美、韵味美、节奏美、意趣美,直逼人心,山高水长,历久常新,具有非凡的生命力与诱惑力。所以,才有那么多的人爱读散文,爱写散文。
江秀老师的散文创作,是有成绩的。成绩表现在,数量甚丰。有相当的篇什,质量蛮高,获得相关奖项。比如《仙湖看树》获得首届中国当代散文论坛精英奖;《浦江夜游》、《登六和塔》,收进中国文联出版社的《中国当代散文大观》;《喜听保定奏新曲》、《我心目中的杨应朝书记》、《林祖基同志感人的往事》、《我为昌江唱颂歌》为作家出版社出版的《中华散文精粹》第5、6、7卷刊用。正因为江秀老师的创作成绩突出,陆续被吸收为中华当代散文学会会员、加入中国散文家协会。2010年8月,应邀赴北京,参加中国散文峰会暨中国散文华表奖颁奖典礼,获中国散文华表奖。可喜可贺。
读江秀老师的散文,可以看出一位八旬长者的赤子之心。真实感人,叙事真实,真情流露,纯朴自然,不矫饰,不媚俗,是江秀散文最大的亮点。收进《江秀散文》的44篇散文,题材多样,写作时间有异,但都是真实的:真实的人、真实的事、真实的感情。也是朴实的:质朴的叙说,朴素的文笔,展现纯朴的感悟。
江秀老师写人,身份、职业、文化背景、业绩各异,林林种种,个性鲜明,又异中有同,个性突出。他笔下的领导干部、革命前辈、战友同行、普通农民、杰出人物、三同户主、邻里乡亲、家庭成员,总是有血有肉,有言有行,悲欢离合,命运起伏,沉浮际遇,牵动人心。
他的观察细腻,取材讲究,很少雷同。同是写领导干部,他也能恰如其分地铺写各自的特色。林祖基的睿智沉稳与果敢决断,为政运筹帷幄,为文得心应手,当作者遇到责难时的声援解困,绘影绘声,使人敬佩与亲近;杨应潮的率性随和与坚持原则,语言的民间化大众化,大处着眼与小处着力,使人过目难忘;吉鲁汉,一个从南方大学处长到掌握水电技术的县级领导干部,如何在乱世中与作者下棋,在不经意间劝说作者坚守岗位,展现了“世事如棋,料事如神”的智慧与洞察;钟升耊,一个语言天才、宣传部长,如何两次有恩于作者,济难解困,令人赞叹;吉克强,大义凛然,威武不能屈,在艰难岁月里铁骨铮铮,让人敬佩与同情。写其他人也是如此,诸如学友,三同户,农民企业家,文友,同事,直到家人:父亲、大母、三姐、妻子、云儿、妹妹……作者始终坚守“这个人、这件事、这句话、这一个启迪、这一种命运”真实专注的创作原则,记事见人,以人叙事,由表入里,展示人物风范与精神世界。这种写法,想来当是沾了多年从事新闻报道的便宜。但是,它又是文学的,而非新闻的,因而更加引人入胜,可以经年累月,放射着道义力量及人性光芒。
江秀老师是敏锐与多情的。集子中的作品,真情流露,写所当写,止所当止。写人状物,游历河山,记事述史,无不饱含感情。同志情,战友情,乡亲情,爱情,亲情,或娓娓道来,和风细雨,或惊涛拍岸,雨骤风狂,无不使人过目不忘,感人至深。中华传统文化强调士大夫“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江秀老师当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士大夫,也没有治国平天下的宏愿与条件罢。但是,他重视个人修养,重视家庭亲情,修身身正,齐家家兴,是十分值得学习与羡慕的。他的家庭和睦,夫妻恩爱,子女成才,尊重长辈,爱护后代,与邻为善,与友为伴。他的一家,称得上是模范家庭。时下,几乎没有人不把建设和谐社会挂在嘴边。但是,又有谁注意到和谐社会建设的步伐该怎么迈呢?读江秀老师的大作,结合个人体会,窃以为:世界和平从和谐社会起步。和谐社会从和谐家庭起步。和谐家庭从个人修养起步。个人修养从树正气去邪念起步。这难道不就是新时代的“修齐治平”吗!
从这个意义上说,江秀老师的一些作品,看似家长里短,芝麻绿豆,但由于她深深植根于中华沃土,印映着这种不可废弃的价值观,因而由小见大,微言大义。当现代化的战车飞速前进的时候,当现代人重现实功利而轻仁爱宽厚的时候,读江秀老师的作品,如饮甘泉,如沐春风,净化心灵,消除杂念,实在是一种享受。
江秀老师还是一位老当益壮、毫无倦意的行者。开卷展读《江秀散文》,可以体会到作者是热爱祖国,寄情山水,尊崇文化,重视传统的文化人,行走大寨,亲近保定,浦江夜游,登六和塔,泛舟西湖,石景追光,兰亭写意,沈园沉思,大观解联,长江畅游,三峡寻梦,洛阳觅花,华山登临,井冈记游,华清寻源,瑞金寄怀,仙湖看树……一个离休老人,犹如一位青壮旅行家。这料必羡煞许多同龄人甚至年轻人,也可能会羡煞许多作家和游记作者。脚步跟着心愿走。心向往之则游之,游之则记之,记之则成文,可以说是今世徐霞客的想法、活法与写法。江秀老师当然不是徐霞客。但是,他在踏实地追随徐霞客的脚步与心境,这是一种十分美妙的状态及心态。
真实的生活,真切地游走,真诚地抒写。笔下写出社会的、人际的、自然地、心理的真实来,这在当下社会诚信危机凸显,辣椒红橄榄绿教人惊魂未定的境况下尤其可贵。江秀老师做到了而且还在做着,因而十分令人欣慰。
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难得江秀老师这么喜欢散文创作。他已经有很喜人的成绩,还会越写越精彩的。当然,做喜欢做的事情,是大可不必计较得失利钝和旁人的毁誉褒贬的。步入老龄境界,老有所好,有所为,有所乐,足矣。
读过若干散文,也写过少许散文。我的体会,曾经写成《散文的知理情趣》发表。主要观点是:如果将散文、小说、诗词比喻成文学的海陆空三军,那么,诗词就是空军,志存高远,芳名远播,战绩惊人;小说,就是陆军,常规部队,解决战斗,不可或废;散文,就是海军,海军有航空兵,有陆战队,囊括了三军的优势,把他们的优点发挥到极致,克敌制胜,立体作战,海军最佳。散文在世界上有独特的地位。中国是散文大国。卓越的作家,一定写过出色的散文。优秀的散文,风格各异,手法多样,但是,一般都在四个元素上高人一筹:知识、哲理、情感、趣味。知识含量是散文的身体,要健康、丰满,不要病病怏怏;哲理,是散文的灵魂,正像美人的风骨。散文不能说教,但是必须有优美的人性化理念,有生命长河中万代流淌的哲思;情感,是美女的风采与神韵,顾盼生辉,牵肠秋水,岂可无之;趣味,是一种小聪明、小点缀,是招人喜爱的不二法门。
江秀老师的散文,知识含量丰满,哲理也不时闪现光芒,很好。如果一些篇章里,能自如地张开联想的翅膀,自觉地锤炼文字,同时,在情感趣味上做点加法,让思绪飞起来,让文字飞起来,那就好得不得了了。
不管怎样,我的这篇所谓“序”的东西,可是该“了”了。欢迎批评指正。谢谢江秀老师,谢谢吴云,谢谢读者诸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