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OTE][b]下面引用由[u]Huangtian[/u]发表的内容:[/b]
取 消 形 容 词 之 后 刘荒田
在一本书中读到一个问题:...[/QUOTE]
我是个分不太清散文和随笔这两种文体的人,前些日子读了点陈平原的连理随笔,中国最高学府的文学系主任,居然和我有同样的"惑",让我感觉很好。在我看来,说散文是显得更有文学学问吧。
荒田老师的这个随笔,“随”得让我想起个人,和个电影。这个人是我当年读研究生时的同学,爱和我三棋大战,此公中国象棋挺历害,自称美国第十一,常年穿一种样式的白衬衫,当年三十三没老婆,目光特如炬,女的见他都躲,因为他的聚焦,他最爱问我:哎,看我的眼,像不像X射线?我答,整个是“嘎犸”。后来他就在卢刚杀人那年“精神”了。
人眼穿透力不能太强。诗人,太洞察了事物的本质,能激发人的热情,但很危险。形容词没了,世界会完的。
洪晃和章含之拍过个电影,好像叫《无极动力》,说(大概取材于陈凯歌)“半夜三四点了,还讲什么人类的起源,不就是想那个么?”讽刺中国男人爱MINDSEX。想那个,先人类起源,再意大利电影,跟写文章烂用形容词是一样。
现在中国,大有越来越直奔主题。文化,太奔两极,人就牲口化了。人的前边,得有形容词,但也不能太多。
文章开门见山,不见水,层层推进,不直说观点,充分调动读者想象,开窗取景,让人想探头。而作者的结论,已经在那里了。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