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华文学主页
在线情况
13
  • 头像
  • 级别
    • 会员认证会员
    • 财富1
    • 积分101270
    • 经验75402
    • 文章837
    • 注册2006-09-02
    [imga]../images/upload/2011/05/26/104752.jpg[/imga]
    [B]老圃散记[/B]
    文/老圃


    过完正月十五再去山东,这次出行并非旅游,是年前博兴画瓷工作的延续。因为另外的缘故,先到了淄博。

    掌灯时分抵达淄博书画院,艳秋已在她的茶院门前等候,只见她身上还是穿着年前的行头,头上却多了一顶奇怪的帽子。说奇怪,是因为帽子上多了几个极突出且又显眼的角,数量不够八个,帽子的工艺也怪,似乎没有一点针线的痕迹,倒像是用纸壳巴叠成的,但又绝不是纸壳巴的,不拘一格,说时髦也时髦,只是戴在艳秋头上显得十分另类,而究竟另类在哪里,一时又不可名状。其实,艳秋的另类又何止这一顶帽子呢!就连帽子下面的头也着实另类。女儿家家的,原本头发又黑又亮,偏偏剪成短发,也算不上板寸,倒像刚被收割过的草地,长又不长,齐又不齐,看着让人手痒痒的,真想再割一遍,要么往上再拔一拔。当时我心里这样想着,不知随行的妻是否也有同感。妻是典型的小女人,只留长发,长得几乎要越过了膝盖,妻也曾几次嚷嚷着剪短,理由不外乎累、麻烦而已,艳秋除此种种,肯定还有不可告人的。

    我们共进晚餐,饭后去她的书房喝茶。推开房门,茶香扑面而来,未饮已醉。艳秋心细,已在半个时辰前将茶煮上,这会儿来吃恰到好处。书房不大,只容得一套六七人的茶案、一套书架、一套陈列茶品的多宝格及靠近北墙放置的罗汉榻,墙上挂着书法家赵长刚的四条屏。南面窗前硬木条几旁有一株五六尺高的佛肚竹,竹枝上挂着十几只小葫芦,主人背后的墙上是我的三帧蔬果小品,下面一个直径八九十公分的手绘青花大缸里面盛满清水。书房简约大方,散发着久违了的书卷气。

    茶是艳秋亲自监制的云南乔木普洱,已在产地封存了十年,而且制作工艺及其特别,里面加入了上等沉香,煮茶之前要先将茶饼放在老岩泥的茶炙里面焙火,待茶香和着沉香从茶炙内袅袅飘出,便将焙好的茶放入陶壶中,注入滚开的水,用猛火先煮五分钟,再用温火慢慢煮着,约莫半个小时,便可吃茶了。茶倒入杯中,汤色红如玛瑙,香气温厚清净,吃入口中,回甘妙不可言,好茶!一扫往日的平庸与张扬。茶间,我翻阅案头上的图书,见一本丰子恺的画集,随手翻阅,恰好翻到一幅吃茶的画面,画中题着“人散后,天上一弯新月”。艳秋、我和妻都喜欢这幅画,尽管情景有所不同,丰翁在写繁花落尽后的真实与清净,但这真实与清净又何时何地离开过我们呢?只因我们的心清净了,真实与清净就显现了,心浑浊了,真实和清净便消失了。

    茶过三巡,我们提出一会要赶奔博兴,艳秋邀我抚一曲《阳关三叠》以慰别意。曲罢,大家心如止水,自然祥和,并无半点聚散之苦,原本大家的心相通,无有挂碍,只因心蒙尘垢,各怀私欲,才生出多少隔阂来。聚散本无别,无缘之人,虽近在咫尺,形同陌路;有缘之人虽远在天涯,心有灵犀。散亦是合。

    辛卯三月于青石山房

    箫泉博客
    http://blog.sina.com.cn/gdxiaoquan
    在线情况
    14
    • 头像
    • 级别
      • 会员认证会员
      • 财富1
      • 积分101270
      • 经验75402
      • 文章837
      • 注册2006-09-02
      [imga]../images/upload/2011/05/26/105112.jpg[/imga]
      老圃 浮溪写生 25cmx336cm 2010

      [B]浮溪[/B]


      十月十九日午后三时,我与十几名学生登上开往黄山的列车,车子出奇的慢,像一头衰老的耕牛,步履蹒跚,喘着粗气向前蠕动。眼看窗外多少列飞驰而去的同类,这头老牛怎么也不上火,反而走走停停更是让人心急。全国的列车都提速了,这个怪物怎敢不提速呢?何况又是去黄山的专列。大家耐着性子,这头老牛终于在次日凌晨五点一刻到达黄山车站。

      一出站便看见前来接站的大亮,他是唐辉山水画工作室的助教,我们这次写生除了我的花鸟画工作室、唐辉的山水画工作室还有范扬的山水画工作室,是三个工作室联合出行。我为领队,唐辉和范扬中途才能赶到,大亮是奉了唐辉之命,先行租好大巴在这里等候的。大家上了大巴赶往我们这次写生的目的地——黄山野生猴谷景区里面的一个原始村落,我已经二次光顾这个小山村,这次是第三次。

      大巴在蜿蜒窄小的山路上飞快地行使,山路的下面是急喘轰响的溪流,如果在飞机上往下看,群山像流动的江水,车子一定更像在江水中游动的鱼儿。也许是嫌铁路上的那头老牛走得太慢,才会感受到大巴的畅快和自由。约摸半个时辰,大巴在一块宽敞的平地上停了下来,这就是猴谷的停车场,看上去已和以往有了大的改变,新增加了漂亮的售票亭,石桥的北侧修建了桥廊,一水的灰砖木的古建,很是像样子。这样,客人从停车场直接过桥廊进入景区,既平坦又节省一大段路,还显得很有品味。正想着时,房东大爷就迎上前来,热情地和大家寒暄。一会儿,大爷的女儿也从售票亭赶了出来,原来她在这里售票,已经是猴谷的职工了。大爷还把他的双轮车拉来帮大家拉行李,大家非常感激,我看着他拉车的样子,心里有些不忍。过了石桥,看见一个用木头扎成的牌楼,上面横匾用楷书题写了“浮溪村”三个大字,在牌楼的左侧有一块大石,石上头立着一块颇像猴子的石头,下面刻着四个字“野生猴谷”。仔细端详,这个石猴倒是蛮像电视剧《红楼梦》中女娲丢弃在青埂峰下的顽石,据说那电视里的石头就是黄山的飞来石。说不定这个石头是飞来石的孙子也未必可知。大家尾随着大爷的双轮宝马往前走,山路突然变得狭窄而急促,路面有大块石板凸起,坎坷不平,路左侧是奔流的溪水,溪涧乱石堆磊,色黑如墨,溪边树木丛生,枝桠蔓延,侵犯道路,山路边沿没护墙掩挡,行至此处,脚下会生出几分寒意。正行走间,前面一辆汽车开了过来,听得汽车底盘被石头划得咔咔作响,很是让人心疼。行不多远对面又来一车,但山路勉强容得一车,两车对峙,相持多时,双方下得车来,一见竟是相识,只得一个先行到了出去。习书法时知有担夫争道典故,巧妙避让,互不相碍。今见汽车争道,无奈不能相让,和古人比,相形见拙,浮溪村依山就势而建,大爷家住在较高的地段,我们走了几十层石阶才到达了他的府邸——一座三层白色小楼,不很宽敞的院子,院墙极矮,墙头是个花池,种着辣椒、大葱、大蒜、百合和多种无可名状的野花野草。正厅门口的墙边有棵柿子树,橘黄色的大盖柿挂满枝头,柿树后方生长着三株高入云端的古枫,心想,这家人应该是知风水的,是否出过风流人物?但又不好意思去考证。安置已定,已是午时,房东摆好二桌丰盛的酒饭,饭后各自写生无话。下午收工时,大家收获颇丰,我亦得手卷一幅。

      晚饭后,我于院中散步,放眼望去,四周皆山,怪峰突兀,犬牙交错,天空碧蓝无云,只有溪水声和各种声调不同的虫鸣,这里是个好地方,更是个享清福的地方,但人世间有几个人能有享清福的福分呢?茶馆的老掌柜说得好“如今有了花生仁了,又都没牙了!”也就是说享福是需要代价的,但受苦受罪只要造业就可以了。这个山村的人生活的怎样外人看无所谓?只有他们自己知道,但有一点是肯定的,他们不满足,满足是因为懂得知足才行,懂得知足是需要智慧的。这里的生活不算清贫也不算富足,有句诗“山中别无产,衣食取与茶” ,这句诗尽管不是为这个山村写的,但正是他们的生活写照。我继续在院中踱着,回转过身来时,看见房前最高的山峰背后的天空突然升起一片光明,而且在不断扩散,由于光明,山峰的轮廓清晰起来,轮廓越是清晰,山峰的色彩越显得凝重,慢慢像一块巨大的丰碑。一会儿,一个五彩缤纷的光环从山后喷薄而出,天空的光明也变得如同白昼,我正在惊诧间,又从山顶上生出一条白色的银线,瞬间,这银线又凸起来,渐渐地又化成半个银盘,啊!是月亮。紧接着又变成一轮满月,向天空上方移去,皎洁的月光倾泻而下,洒满院子,洒满整个山谷,山上的树木一下子又显露了出来。突然,一颗明亮的星星又从山后升了起来,在月亮的左下方,紧紧地追随着她。我久久凝视这个宇宙奇观,直到她们飞到山的那边。

      看到奇观,也要有奇缘的,我与这奇观的奇缘是什么时候结下的呢?

      老圃  丙寅十月于青石山房

      [imga]../images/upload/2011/05/26/105232.jpg[/imga]
      老圃 板栗 136cmx68cm 2006

      [imga]../images/upload/2011/05/26/105301.jpg[/imga]
      老圃 此物最磨牙 136cmx68cm 2009

      [imga]../images/upload/2011/05/26/105322.jpg[/imga]
      老圃 莲升图 136cmx68cm 2010

      [imga]../images/upload/2011/05/26/105352.jpg[/imga]
      老圃 山梨 136cmx68cm 2009
      箫泉博客
      http://blog.sina.com.cn/gdxiaoquan
      在线情况
      15
      • 头像
      • 级别
        • 职务区版主
        • 财富3
        • 积分122940
        • 经验26875
        • 文章2284
        • 注册2010-05-18
        名家荟萃,精品无限!
        谢谢蔡老师发贴分享!学习,受益匪浅!!
        并非想当书画家,只因独爱自消遣。
                     ------王芳定
        我的博客;http://blog.sina.com.cn/gy181
        在线情况
        16
        • 头像
        • 级别
          • 职务区版主
          • 财富6
          • 积分447770
          • 经验69108
          • 文章8085
          • 注册2009-05-28
          祝贺萧泉先生在艺术上又上一个台阶。
          邓治
          不可吃尽不可穿尽不可说尽
          又要懂得又要做得又要耐得
          ——山西乔家大院联
          在线情况
          17
          • 头像
          • 级别
            • 会员认证会员
            • 财富1
            • 积分101270
            • 经验75402
            • 文章837
            • 注册2006-09-02
            问好王版主和邓版主!谢谢!
            箫泉博客
            http://blog.sina.com.cn/gdxiaoquan
            在线情况
            18
            • 头像
            • 级别
              • 会员认证会员
              • 财富1
              • 积分101270
              • 经验75402
              • 文章837
              • 注册2006-09-02
              [imga]../images/upload/2011/05/28/092703.jpg[/imga]

              [B]琴音本淡 归根大雅[/B]
              文/徐永

              琴之为器,合天地之道,内蕴阴阳五行,四向八方,天干地支,年、月、三才之理。
              琴之为学,理论独特,作曲如赋诗文,讲究起承转合,按章句读,琴谱以简字为主,融指法、音位、节奏一体,形简意赅,通俗易懂,其旨中和为贵,大声不烈,小声不灭,疾而不促,缓而不滞,温润尔雅,实乃修身养性之上品。
              琴之为道,不是小巧,其音本淡而韵雅,淡则宜静、远、细、微、古,但不宜轻。纵有宏、大、亮、疾,亦择机而用,修饰古雅、淡静耳。故琴以静制动之器,静以为宝,与君子淡泊明志,宁静致远之风相吻,列四艺之首,属六艺之一。
              然亦时闻琴道渐衰将绝之论,谬矣。从战国至民国,中国诸多乐器大都失传,如古筝、古埙、大、小阮、箫、笛、扬琴等等,竟无一首远古之曲传世,悲哉!然琴则不然,传世古琴大多为国宝级文物,传世琴曲3600余首,曲谱浩若烟海。古代十大名曲,古琴占8首之多。有“不了解古琴等于不知道中国古代音乐”之论,实为不过。何以言失?然开放的今天,琴宜广而媒之,不宜广而教之,广而媒之国域上下,家喻户晓,琴高必仰,物希为贵。不能广而教之因:1、琴之内涵深,需一定文化底蕴;2、音小而静,重在表意养性;3、性淡而静,不宜喧闹,故琴人至今仍作为修身养性之物,不能养家糊口。我国80年代气功兴衰史可鉴,当时气功热遍华夏,家喻户晓,人人修炼,其目的赖以修身、长寿、祛疾,结果十年后国人省悟,国家级大师纷纷70左右,80前后相继谢世,而百岁老人竟很少修炼气功,那气功究竟给人带来了什么?气功由兴而衰,其实气功历史悠久,功效神奇,是一个高度精神意念修炼,有内外之分,软硬之别,理论体系完整,功法严谨,在我国医学及保健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为我国人类健康做出过巨大贡献,可以说没有气功,就没有当今的中医针灸及经络学说。可惜当今却衰于广而教之,大师出山,心底不静,表面教气功,实则溶于争名夺利的红尘当中,后果可想而知,当今武林也面临此境。举国上下武馆林立,尚武精神方兴未艾,名振国宇的大侠几人?不知习武即修道,非潜心苦修不可,达摩面壁十年,方可修成大师。国画界也如此,很多画家不研传统,不讲功力,但求创新,标新立异,重技法而轻意境,不知中国画非西洋画,以为是技也,大错!急功近利,重技不重意,不尊传统,便无根基,难入堂奥。幸有识之士尚存,扎根传统,重意不重形,继往开来,曙光可见。
              余对古琴发展观有二:
              一、以表现欲为主的现代派,重演奏,欲闯出高雅之圈,达到雅俗共赏,重声重节拍,以求更多适应古琴的空间及市场,但千万不要忘了琴器的特性,更要重传统,不要忘了琴音本淡好静及传统琴学理论。
              二、深谙琴道重传统,究流派,潜心学问,不以妄为常,不追逐时尚,重意不重形,重内不重外,不以表现欲为主,更重内涵,重传统美学,如“琴声十六法”及“二十四况”的基础发展者。
              阴阳者天地之道,武术有内外家之分,少林武当是也,一重修筋骨皮毛,一重修精气神;医有中西之别,一重微观、重局部,一重宏观、重整体、重辩证;画有西洋、国画之异,西画重光及透视,重造型,国画则重意、重笔墨,阴阳一分,既对立又统一,相互依存,相得益彰,琴道如斯,定能发扬光大。

              箫泉博客
              http://blog.sina.com.cn/gdxiaoquan
              在线情况
              19
              • 头像
              • 级别
                • 会员认证会员
                • 财富1
                • 积分101270
                • 经验75402
                • 文章837
                • 注册2006-09-02
                [B]琴雅飞白雪 笔墨慰平生[/B]
                ——徐永先生其人其艺漫笔


                徐公者,名永,字静永,号五痴道人,江苏徐州人氏。五痴者,琴、医、书、画、剑,尤以古琴、墨竹而名世,乃余习琴之恩师也。

                徐公祖籍山东烟台,承袭齐鲁之风。其虚怀若谷,豪爽豁达,喜文善武,德高望重。好古琴、善墨竹,爱交游,携古琴云游天下以传道授业,挥长毫斑驳竹影而广结善缘,人或谓当代吕祖谦、徐霞客,足可称也。

                徐公操琴,清疏散淡,仪态大方,入丝入扣,入精入微。或为高山流水,有巍巍洋洋之意;或为平沙落雁,有去国怀乡之情;或为秋风词,即是秋风萧瑟,竹影摇曳;或为良宵引,又见皓月当空,万籁俱寂。听徐公琴,如品佳茗,恬淡清幽,心达性天。独坐书斋,抚琴吟咏,亦自陶陶然矣。

                徐公画竹,不欺古,不同今。其不拘成法,不泥旧迹,不哗大人相,不扬人才风,乃以自己的笔墨性情写胸中之逸气,以文人之心趣,挥就文人之心竹也。

                徐公画竹,如仙翁操琴。泠泠七弦上、指掌游走,飏飏九霄外,心绪超然。其弹拨揉挠,轻描淡写,忽而高亢激越,忽而婉转悠长,刚柔并济,荡气回肠。落笔重似高山坠石,着墨轻如风拂细柳,润燥相生,黑白相间,挥洒处,妙趣天成,意蕴绵长。

                读徐公之竹,切勿用时人之目,应以仁人之心体悟。其潇湘玉笋,月下修影,俱清雅淡远,饶有古风,乃徐公淡泊明志,平朴简远心迹之写照;其枝上鸣蝉、花间飞蜂跃然纸上,栩栩如生,更是徐公质朴、敦厚、童稚、率真天性所致。

                读徐公之竹,应与其琴韵、梵音共赏,始知琴与竹和,竹以琴应。琴韵竹影,禅心古调,相依相随,交相辉映,似心泉溢涌,激如悬崖泄瀑,缓如细雨润物,荡尽尘埃,洗涤铅华,惟有一份温馨,一份静谧,一份真诚。

                大音希声,大象无形,徐公琴艺精湛绝伦,可于无声处闻天籁之音:其竹妙不可言,直臻有法无法有意无意之化境,兼其遍游名山大川,阅尽人情物理,其琴其竹自有一段风流在。
                愿恩师徐公童心常在,琴画常新,悦己悦人,健康永年!

                辛卯仲春
                闲翁于沐阳斋南窗灯下


                [imga]../images/upload/2011/05/28/093035.jpg[/imga]
                徐永 淡冶春消息 165cmx308cm 2009

                [imga]../images/upload/2011/05/28/093134.jpg[/imga]
                徐永 苏东城词意 165cmx308cm 2009

                [imga]../images/upload/2011/05/28/093230.jpg[/imga]
                徐永 良霄吟 25cmx360cm 2009

                [imga]../images/upload/2011/05/28/093359.jpg[/imga]
                徐永 墨竹 136x34cm 2011

                [imga]../images/upload/2011/05/28/093450.jpg[/imga]
                徐永 墨竹图 136cm x 34cm 2011

                [imga]../images/upload/2011/05/28/093535.jpg[/imga]
                徐永 破土凌云节 45cmx68cm 2010

                [imga]../images/upload/2011/05/28/093655.jpg[/imga]
                徐永 墨竹草虫图 53cmx68cm 2010
                箫泉博客
                http://blog.sina.com.cn/gdxiaoquan
                在线情况
                20
                • 头像
                • 级别
                  • 会员认证会员
                  • 财富1
                  • 积分101270
                  • 经验75402
                  • 文章837
                  • 注册2006-09-02
                  [imga]../images/upload/2011/05/28/094342.jpg[/imga]

                  [B]瓷器三章[/B]
                  文/王秋人


                  [B]缘起[/B]
                  少年时,我习画师从于周凯先生,每周一次把临习的山水画请老师指点。周先生早先在沪上住于南市文庙北面一条叫梦花街的地方,街名很有诗意和画意。在南市还有一个我极爱去的地方,那便是沪上享有盛名的豫园。附近金陵东路和河南路交汇处,在十字路口东南角有一个七八十平米的景德镇瓷器店,我每次必定要入店留恋片刻。店中基本以装饰瓷为主,有各类青花瓷,单色瓷,人物、动物塑像,各种瓶、壶、樽、炉等等。偶尔我也会花数元钱选购一些喜爱的小件器物。记得有现代钧釉牛形雕塑,似仿当代工艺美术大师刘远长先生风格的作品,有仿古缸豆红双耳三足香炉等。我想,我和景德镇瓷器最初的缘起即来自于沪上南市的这家瓷器店了。

                  [B]演化[/B]
                  我个人以为,中国瓷器从南北朝青瓷时期,至隋、唐、五代、两宋、元、明、清以降,尤以唐、两宋为中国瓷器艺术发展的最高典范。尤以唐宋越窑、秘色瓷、汝、官、钧、哥、定五大名窑及南宋之龙泉窑的烧造,成就了中国瓷器最为辉煌的篇章。众多器物造型高古典雅、釉色温润、气息高远,实及我国烧瓷业史上的至高境界。后世恐再难以超越,为何难以超越?我想这是中国整体文化衰弱之必然结果。非烧瓷业一家之状况。纵观中国艺术史,包括绘画、音乐、诗歌等辉煌期亦在唐、五代和两宋,后走向衰落。中国瓷器史上的最上乘之作即在秘色瓷、五大名窑和龙泉窑之中了。
                  当今人们更喜爱青花、五彩、珐琅彩等等。在中外拍卖市场中,明清两代青花瓷拍卖成交价远高于中古时代的老窑器物。这也说明了艺术品商业市场顺从了大众审美趣味。我曾在一些博物馆见过一些汝窑、定窑、龙泉窑的上乘之作,实包含了古代至高的人文精神和文化品格,是中国古代文明之灵魂注入于器物之中,而非后世青花和现代瓷业的技术性制造,已完全远离了古典人文精神。

                  [B]同调[/B]
                  我们在中国紫砂壶的烧制中也能发现这种衰落的过程,明一代和清早期紫砂壶继承了单纯、简练、素洁为上的较高文化品格。至清中后期出现了繁缛的装饰,具像化的趣味。文人介入于紫砂壶的题款、绘画,亦使紫砂壶的烧制违背了紫砂壶艺术的独立性而衰落。清中期江宁府知县——西冷八家之一陈曼生以文人画家身份与杨家兄妹合作介入紫砂壶的设计和刻制,制作了众多的刻字为主的作品。我以为这开启了紫砂壶业从简练、素朴向繁缛、复杂、雕饰的方向发展,到现今更有各类过于雕饰的所谓之创新作品,并经常能获得大奖。实乃文化品格的导向出现了巨大偏差。
                  当代制壶大师顾景舟先生一生用心于紫砂壶光货的创作。以素朴、简练、典雅为宗旨。以此可以推断顾景舟先生对紫砂壶创作的整体把握和认识远高于当代其它制壶名家大师。我以为顾景舟先生的识见也应该在陈曼生之上的。
                  回到瓷器上说,虽然,景德镇在近现代涌现出如“珠山八友”等一些画瓷好手,但清一代以降文化整体衰落。客观上使珠山八友的瓷器绘制很难在一个更高的层面上展开。瓷器的烧造,不得不靠在瓷器上做更多的装饰、描绘,技艺的综合能力、品味、见解的没落掩盖了瓷器烧造业的衰落。这是中国整体文化衰落的结果。
                  箫泉博客
                  http://blog.sina.com.cn/gdxiaoquan
                  在线情况
                  21
                  • 头像
                  • 级别
                    • 会员认证会员
                    • 财富1
                    • 积分101270
                    • 经验75402
                    • 文章837
                    • 注册2006-09-02
                    傅山的世界
                    文/王秋人


                    古代文人画家实是不愿鬻书卖画的,当然,这可能和文人家境富裕和稳定的济状况有必然的联系。从明代开始,很多情况发生了变化。明末山西人傅山曾在笔记中写道:“文章小技,于道未尊,况兹书写,于道何有!吾家为此者,一连六七代矣,然皆不为人役,至我始苦应接。”以此推断,傅青主对被迫鬻书卖画感到相当的沮丧。

                    我一九八九年第一次卖给一德画商约大小十五幅作品,价格约一万兑换券。几经犹豫,为生存,还是卖掉了这批作品。虽然不是第一次卖画,但此次尺幅比较大,作品十五幅,其中有一七米左右的巨制,当时很为心痛。今日仍记忆犹新。现已过去二十年多。作为职业画家,卖画养家糊口似为天职,但好作品真是不想出售。但买画者往往具慧眼挑好作品。虽有遗憾,但想二十年前卖给德国画商的痛苦之感已不复存在了。确实,职业画家卖画走穴有点出台之感,开始可能颇为苦闷。时间久了,也就麻木了,痛苦也就淡了,还巴望着来更多的客人,是喜是悲已弄不清楚了。

                    [imga]../images/upload/2011/05/28/094808.jpg[/imga]
                    王秋人 久画方归 25cm×50cm 工笔山水 2010年

                    [imga]../images/upload/2011/05/28/094636.jpg[/imga]
                    王秋人 静虑阿兰若二 38cm×145cm 纸本设色 2009年

                    [imga]../images/upload/2011/05/28/094928.jpg[/imga]
                    王秋人 空明净性 208cm×90cm 工笔山水 2010年

                    [imga]../images/upload/2011/05/28/095011.jpg[/imga]
                    王秋人 空明净性二 250cm×120cm 纸本水墨 2009年

                    [imga]../images/upload/2011/05/28/095045.jpg[/imga]
                    王秋人 园林写生册页一 25cm×35cm 纸本水墨 2009年

                    [imga]../images/upload/2011/05/28/095331.jpg[/imga]
                    王秋人 园林写生册页二 25cm×35cm 纸本水墨 2009年
                    箫泉博客
                    http://blog.sina.com.cn/gdxiaoquan
                    在线情况
                    22
                    • 头像
                    • 级别
                      • 会员认证会员
                      • 财富1
                      • 积分101270
                      • 经验75402
                      • 文章837
                      • 注册2006-09-02
                      [imga]../images/upload/2011/06/02/065636.jpg[/imga]

                      [B]一首曲子一个世界[/B]
                      文/隋牟


                      说画,做人,处事,抚琴,交友,唯“真”字最难,也唯“真”字最好。一曲《良宵引》学习一年之久也不能得心应手,可见自己笨的出奇了。乍学琴时不敢有贪心,一首曲子认真过了再说。不识谱,不懂韵的人也能抚琴,那种吃力,那样笨拙想来好笑,也让一同学艺的师兄弟们做了笑柄,才知道想做一件事是多么艰难,要做好就更难了。

                      喜欢古琴是因其他乐器多是悦人,唯有古琴是悦己的,是养心的。古人讲“琴棋书画”的琴就是说的古琴。能携琴访友,与三五知己吃茶操琴乃是实在的美事。

                      学习古琴无需标新立异,一首曲子,一个老师,同样的技法,弹出来却是不同的意境。我们所习是广陵派系,刘少椿、张子谦是师爷爷。老师叫徐永,祖籍山东,落户江苏徐州,客居北京,云游全国,人称五痴道人。一痴为武术,各派术法知之颇多,未见出手;从业中医三十年,救死扶伤的善事没少做;喜欢画画,尤善竹子、鸟虫,画如抚琴,清新、空灵、宁静,境界深远,操琴时方见真性情。一曲《平沙落雁》淡中出奇,勾人心魄,能让你听得如痴如醉,痒心,养心。余下一痴大概是以善讲段子为佳吧。徐老师善讲故事,而且段子新、多、精。大多是他从医时见过的真人真事。徐老师徒弟很多,与别人不同的是他的学生多是画家,程大利、陈永锵、江文湛、老圃、王秋人……都是文人习琴。江文湛先生最早学琴,宁波《天一阁夜宴》雅集时见先生操琴,很真,如其画,如其人。江先生是敢说话的人,是敢做事的人,也是敢恃酒的人。敢说真话,能说别人没利而不为的话,无需遮遮挡挡,是一坦坦荡荡地真山东性情人。故说江文湛先生真大家,是真中国的大家。

                      古琴历史久远,广陵派历史久远,可惜没能好好地传承。徐老师能把古琴带入文人圈子,会让古琴更好地发展,会让广陵派更好地发展,古琴的兴起也是传统文化回归的一个征兆。

                      2011年4月29日大生园
                      箫泉博客
                      http://blog.sina.com.cn/gdxiaoquan
                      在线情况
                      23
                      • 头像
                      • 级别
                        • 会员认证会员
                        • 财富1
                        • 积分101270
                        • 经验75402
                        • 文章837
                        • 注册2006-09-02
                        [imga]../images/upload/2011/06/02/065932.jpg[/imga]
                        隋牟 罗汉图 16cmx340cm 2011

                        [B]潇洒古风雅纯朴天趣真[/B]
                        ——隋牟水墨人物画品读
                        文/许好成


                        数月前,偶翻一本名曰《诱惑》的商业杂志,在厌倦了那些俊男倩女之后,突然发现了一组古典水墨人物画。抑制不住内心欣喜与激动,不由得拍案叫绝。那深沉的笔触,散淡的水墨,流畅的线条和空灵的画面,给我留下了极深的印象。于是,“隋牟”这个名字便深深地印在了我的记忆中,久久挥之不去。

                        昨晚,突接《诱惑》杂志主编张治田先生的来电,说隋牟先生已到东营。于是我便辞别了一帮数到朋友的聚会,急冲冲赶往姜仔鸭大酒店。此时,欢迎隋牟先生的宴会已菜过五味,酒至半酣。隋牟先生已近不惑之年,看上去非常年轻,眉宇间有一股正气,浑身上下透出青春的活力。他一点也没有所谓“大家”的傲慢与轻狂,平凡得倒像一个乡下进城打工的农民工,让人一下子无法把他与一位画家联系在一起。他的穿着打扮十分朴素,举足投手极其自然,言语不多,腼腆得很,令人感到格外亲切和朴实。他不大饮酒,但与我对饮时却满杯一饮而尽,表现出一种真诚与大度。谈起书画,他像变了一个人一样,眉飞色舞,思维敏捷,且语出惊人。先生送我一本新出的水墨人物集,并亲笔题字要我正教。尊重也罢,谦辞也罢,正教不敢当,读画,读人总有一些感言,把这些感言付诸笔端,草成拙文,以谢先生赠书之情。

                        我一向认为中国画以写意为其精髓,而写意则又以传统笔墨为本体。离开了笔墨,便抽掉了中国画的灵魂,进入了一种板滞与虚妄。“八五”新潮之后,一些画画的国人把西画的表现手法,用于中国画的创作,对这种尝试和探索本来是无可厚非的。但是有那么一些人受市场的影响和利益的驱使,对传统经典不屑一顾,却把西方本来已经淘汰的东西,奉为至宝,采取拿来主义,生吞活剥,全盘西化,抛却了中国画的传统笔墨,陷入了一种大色块堆积,抽象制作,不中不西的怪异。同目前一些新派诗人所写的诗一样,无标点,无韵辙,无意境,无情绪,云山雾罩,洋洋千言不知所云。美其名曰:“新潮”、“时尚”。这无疑是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背叛和独具特色的国画艺术的亵渎。隋牟先生却清醒得很。他栖身书斋,独享寂寞,不为名利所累,不为金钱所惑,砚边砥砺,默默耕耘,固守着自己那一片既清贫又富有的精神家园,苦心经营传统笔墨,终于以扎实的传统功力,既典雅潇洒,又朴厚清新的水墨人物画风,独立于喧嚣尘上的中国画坛上。

                        五代梁人荆浩在《笔法》中云:“夫画有六要:一曰气,二曰韵,三曰思,四曰景,五曰笔,六曰墨”。对于传统笔墨,需因人而异,不应厚此薄彼,一概而论。厚重是一种美,散淡也是一种美,厚重难,散淡更不容易。因为散淡是一个人品格的净化,境界的提升。隋牟的人物画没有那种浓墨重彩,也没有那种长枪大戟,火红热烈,往往是轻疏散淡,水墨交融,表现出作者一种平朴简远的心志和气韵。读他的画如品一杯清茗,虽没有浓烈的醇香,却从淡淡的茶水中品出一种清纯与恬静。隋牟的古典人物画仕女图,更多地借鉴了敦煌壁画的表现手法,又赋予了自己的笔墨、线条。既有古典的深沉和厚重,又有时代的隽永和清雅,人物栩栩如生,画面清新明快。

                        隋牟画的题材十分广泛,他除了画仕女图之外,还为一些佛家、高士造像。其用笔简约,用墨酣畅,浓淡相宜,燥润相生,让白当黑,逸笔草草,勾勒出一种可望不可即的道家的虚无,儒家的中庸,佛家的缘空和禅学的恬静。让人在似有似无中体会到一种生活禅意。

                        隋牟偶尔也作花鸟画,但他与其他花鸟画家的不同在于没有那种大红大紫、彩色斑斓的渲染,也没有具体物象的写真描实,而是用极淡的墨,极简的笔,写心写意。我感觉到他似乎不是在画画,而是让自己的笔墨语言和着丰富的情感,沿着笔端自然流出,纯朴中透出稚拙,天趣中显出意蕴。这不仅是笔墨功力所至,亦是作者对生活的体味,对生命的感悟,更是画家的高韵觉悟,坚质浩气。

                        古人云:书画同源,此言不虚。国画与西画的不同,主要在于西画是具体的物象写实,而国画在于自然的写意。而写意是以笔墨线条为载体的。一个出色的画家,必然是一个书法高手。历史上哪一个画家,不是书法大家?齐白石、吴昌硕、黄宾虹、李苦禅都是诗书画三绝。隋牟先生说线是中国画的骨架,用线造型是最有意思的事,也是最灵的。线既能体现质感,又能张扬个性,一根线既有骨头又有肉,这也是书法里的精华。这是他多年写书作画的体会,也是书画创作的至理真言。在这方面隋牟确实比时下一些只知涂鸦,不会写字的人要强得多。他的题画款拿到任何一次书展上与那些获奖的作品比起来,也毫不逊色。更为难能可贵的是他能以书写画,其画就有一般画家望而却步的书卷气,而他又能以画入书,其书便有了一般书家难以企及的笔调和墨象。书载于画,画助于书,可谓双收兼得。

                        尽管隋牟先生在事业上成果丰硕,但他仍旧那么谦和大度,那么勤奋执著。我坚信,有如此的品格,如此的才气,如此严谨的治学精神,他的画一定会进入一种超凡脱俗的化境,他的艺术人生之路一定会更加充实明朗,丰富精彩。

                        [imga]../images/upload/2011/06/02/070040.jpg[/imga]
                        隋牟 八念诵136cmx68cm 2011

                        [imga]../images/upload/2011/06/02/070152.jpg[/imga]
                        隋牟 礼佛图136cmx68cm 2011

                        [imga]../images/upload/2011/06/02/070219.jpg[/imga]
                        隋牟 罗汉渡江图 136cmx68cm 2011

                        [imga]../images/upload/2011/06/02/070242.jpg[/imga]
                        隋牟 三菩萨 136cmx68cm 2011

                        [imga]../images/upload/2011/06/02/070309.jpg[/imga]
                        隋牟 芭蕉仕女图 136cmx68cm 2011
                        箫泉博客
                        http://blog.sina.com.cn/gdxiaoquan
                        在线情况
                        24
                        • 头像
                        • 级别
                          • 会员认证会员
                          • 财富1
                          • 积分101270
                          • 经验75402
                          • 文章837
                          • 注册2006-09-02
                          [imga]../images/upload/2011/06/02/070936.jpg[/imga]

                          [B]琴画情怀[/B]
                          文/樊怡


                          有时独享清静,听一曲“平沙落雁”,那清丽的泛音就像滴泉落盘,清脆明亮;细腻的滑音,如潺湲的小溪,轻虚婉转……整个人都沉浸在舒缓的曲调中,忘却了疲惫,忘却了烦恼……

                          这支古琴曲之所以能够打动我,是其琴声之外的那虚静空灵的意境,让我总能感受到一种缥缈、淡雅和悠远——在烟波无限之间,群雁归落,上下回翔,漫步沙洲……夕阳灿色的映照,幽谧寂静的河滩和机警灵动的群雁,形成强烈的动静对比。一幅美丽的画卷,让人展开无边的想象。

                          在中国古代绘画中,“平沙落雁”是“潇湘八景”之一,为湖南潇湘二水之间的景色,分别有“山市晴岚”“渔村落照”“平沙落雁”“远浦归帆”“烟寺晚钟”“洞庭秋月”“潇湘夜雨”“江天暮雪”。

                          “潇湘八景”的绘画题材,今所知道的,最早出现于五代黄荃。北宋画家宋迪、赵佶,南宋的夏圭、马远与其子马麟,僧人法常、牧溪等皆有画作传世。最为突出的是北宋画家宋迪,《潇湘八景》是宋迪被贬失意时所作,立意与杜甫流落楚地时写的忧愤之诗相关。所以这些山水画作也被人们称为“无声的诗”。南宋米芾看到这些山水秀美、气象万千的作品后拍案叫绝,为每一幅画作诗题跋,称为《潇湘八景》,诗情画意,交相辉映。也正是这种诗境的融入,揭开了中国山水画“重意轻形”“以景喻意”“借意传情”的审美境界。

                          琴境亦如此。“求之弦中如不足,得之弦外则有余。”“求之弦中”强调演奏方法和技巧,是琴境中的实;而“得之弦外”是追求修为和学养,是琴境中的虚。虚实相生、情境相融的“弦外之音”才是最重要的。一支好的琴曲,之所以能千古流传,凭藉的正是琴家精湛的演技、高尚的琴德、无求省心的情怀和“弦外之音”的艺术境界。正如明代大思想家李贽所言:“琴者吟也,所以吟其心也。”这才是求真的琴艺呀!

                          辛卯之春写于兰馨斋
                          箫泉博客
                          http://blog.sina.com.cn/gdxiaoquan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回复帖子 注意: *为必填项
                          *验证信息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新用户
                          *帖子名称
                          内容(最大25K)




                          其它选项 Alt+S快速提交
                           


                          Powered by LeadBBS 9.2 .
                          Page created in 0.5781 seconds with 9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