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华文学主页
在线情况
楼主
  • 头像
  • 级别
    • 财富2
    • 积分187210
    • 经验38775
    • 文章1071
    • 注册2005-05-27
    [原创]说琴
    说琴
     
    齐凤池
     
     
     
     
     
        我曾经写过一篇《诉说箜篌》的随笔,发表后引起了很多专业人士的质疑。他们说我把古琴和箜篌弄混了。因为,我对古琴的概念没有说清。有一位叫喵喵的朋友给我介绍了许多关于古琴和箜篌的知识,使我受益匪浅!

     

    之后我查了一些资料,我国最早的弦乐有两种,一种叫琴,一种叫瑟。其实我对乐器不懂,知道的一点,也是毛皮。

    以前我听过一些古琴曲,象《流水》、《梅花三弄》、《平沙落雁》、《龙翔操》、《仙翁操》等曲子。后来又陆续读了一些关于古琴方面的书籍,使我对中国的古琴有了深刻的了解和认识。明代的屠隆在论琴时说:“琴为书室中雅乐,不可一日不对清音。居士谈古,若无古琴,新者亦须壁悬一床,无论能操。纵不善操,亦当有琴。”就是说,会弹琴者和不会弹琴者室内必须有张琴。过去我还常听文化人说,琴、棋、书、画是一个文人必备的修养和素质。而现代的诗人作家画家有几个真正懂得音乐的。大多数是一条腿走路。晋代的陶渊明也说:“但得琴中趣,何劳弦上音。吾辈业琴,不在记博,惟知琴趣,贵得其真。若亚圣操怀古吟,志怀贤也;古交行,雪窗夜话,思尚友也。猗兰、阳春,鼓之宣畅布和;风入松,御风行,操致凉□解愠。潇湘水云、雁过衡阳,起我兴薄秋穹;梅花三弄、白雪操,逸我神游玄圃。樵歌、渔歌,鸣山水之闲心;谷口引、扣角歌,抱烟霞之雅趣,词赋若归去来、赤壁赋亦可咏怀寄兴。清夜月明,操弄一二,养性修身之道,不外是矣。岂徒以丝桐为悦耳计哉。”由此可见,历代的文人骚客是何等的爱琴哪。读了这些书使我知道了古人对于琴的重视,明白了“操弄一二,养性修身之道”的道理。文人的“琴者,禁也。禁止于邪,以正人心,感发善念。”是做人之本。古代的文人骚客君子都是抚琴高手。历史记载孔子、蔡邕、蔡文姬、李白、杜甫、宋徽宗、李清照、嵇康等都是著名的琴家。我记得《诗经》中就有这样的记载“窈窕淑女,琴瑟友之”,“我有嘉宾,鼓瑟鼓琴”等好的诗句。

        古琴在中国有三千多年的历史了,它是中国古代地位最崇高的乐器,有哲人曾说:古琴为哲学性的艺术或艺术性的哲学。古琴还被列为"琴棋书画"四艺之首。古琴是古代每个文人的必修之器,历史上的著名琴家数不胜数,古琴也是文人墨客骚人君子办学的重要六艺之一。
      
        据史料记载:古琴身长三尺六寸五分,它代表一年有三百六十五天;琴面是弧形,代表着天;琴底为平,象征着地,又为“天圆地方”之说。古琴有十三个徽,代表着一年有十二个月及闰月。古琴最初有五根弦,象征着金、木、水、火、土。周文王为了悼念他死去的儿子伯邑考,增加了一根弦,武王伐纣时,为了增加士气,又增添了一根弦,所以古琴又称"文武七弦琴"。因此,使古琴本身充满了传奇的象征色彩。

      我知道二胡、小提琴有泛音,技法很难,操作发出的声音非常好听。我也学过使用这种技法,效果很好。但古琴有一百多个泛音,它是世界上拥有泛音最多的乐器。
      
    说起古琴的历史要追溯到上古年代,据《琴操》中记载:在伏羲之时,已制有各种乐器。不过定名定制,始自伏羲。《琴当序》中记载:“伏羲之琴,一弦,长七尺二寸。”;桓谭《新论》中记载:“神农之琴以纯丝为弦,刻桐木为琴。至五帝时,始改为八尺六寸,虞舜改为五弦,武王改为七弦,直至现在仍如之。”这种琴的制作,虽然始于伏羲,可是今日的古琴,实际上始自虞舜,完成于武王。因为古人体高肢长,愈进而愈短。所以琴的长度,也日益减短。今日的古琴,长三尺六寸三分,损益它,各为徽识,装饰以金玉的圆点,称为徽全弦。十三徽,以指按而弹之,即十三音也。

        上古伏羲作琴,以修身理性,反其天真。琴为乐弦,足以和人意气。《白虎通》曰:“琴者,禁也。禁止于邪,以正人心,感发善念。”所以古代的骚人墨客君子古琴是不离身的。古琴可以代表一个人的身份。我查过一些资料,也听业内人士说,古琴是按照《周易》制作的。比如:桐属阳,为琴面。梓属阴,为琴底。取其阴阳相配,以召和也。面圆象征天,底方象征地,广六寸,象征六合也。长三尺六寸,象征三百六十日周天度也。徽十有三,以应律吕,象征十二月余。中徽之一以象征闰也。弦有三节,声自尾至中徽为浊声,自中徽至第四徽为中声,上至第一徽为清声。始黄钟而终应钟也。文上曰池,池者水也,言其平。下曰滨,滨者服也。前广后狭,象征尊卑。龙池八寸,象征八风。凤池四寸,象征四气。腰腹四寸,法四时也,舜作五弦以象征五行,而应五音也。第一弦为宫中央土,次弦为商西方金,次为金北方水,次为羽东方木,次为征南方火,以递相生,合四序也。弦大为君,弦小为臣,以合君臣之就。文王加一弦为少宫,武王加一弦为少商,象七星也。至其各部命名,亦均有含义。有龙池者,以龙潜于此,其出则兴云雨以润泽物。象征人君的仁慈。有凤池,以南方之禽,其浴则归,洁其身。象征人君的品德。有轸池的也称轸柸,以其急于发令,切须以成礼也。池侧有凫掌二所,有护轸之动,而合制也。凤额下有凤嗉一所,接喉舌,而申令者也。琴底有凤足,用黄杨木,表其足色木黄也。临岳若山岳峻极。用枣木,表其赤心也。人肩,顾于臣有俯就随肩之象也。凤翅,左右翼之,有副贰人主之象也。龙唇,声所出也。龙龈,吟所由生也。龙口所以受弦,而其鬓又所以饰之也。凤额所以制嗉,而其臆又所以承之也。这些文字把古琴说得不仅神秘、传奇而且更具有象征色彩了。所以古代的文人墨客骚人君子都视古琴为人格品行修养素质的象征。而且把它定为琴棋书画之首。可见古琴在古人心目中的位置是多么的重要啊。

      古琴之所以可贵,也在于它的制造艰难。而制造之难,是因为寻找良才很难。因为古琴的制造,在原则上必须以桐为面,梓为底。桐梓虽然多,但适于作琴的并不多。因此古琴价格是非常昂贵的。就北京琴韵阁制作的古琴来说吧,一架在一万九千元,北京觅子店东升乐器厂制作的最贱的还得一千二百元呢。要是古人用过的那就是天价了。我国古琴演奏家龚一有一架李清照亲手抚操过的古琴,它的价格就不是金钱所定的了。龚一,江苏南京15岁登台演出。上海民族乐团一级演员。师从12位琴家,继承积累了大量古曲,在伦敦、新加坡、香港等地多次举行过古琴独奏音乐会。有人说古琴家龚一的书斋是琴的“世界”。雅室不大,满屋多琴,所以取名“五琴堂”。古琴家绝不是附庸风雅,而是斋中藏有宋、元、明、清五架珍宝。其中一架还是李清照亲手抚操过的古琴。

        走进琴家的书斋,好似久行沙漠后忽然见到一片绿洲,瞬间又回复到人类古文明时期。 2000年中国农历除夕夜,龚一携一架有着近千年历史的宋琴,走进维也纳金色大厅,他抚琴奏响一曲《流水》,首次将中国春秋时期俞伯牙钟子期知音相遇的故事,告诉西方艺术之都的维也纳人听。曲中,“涓涓细流,远浪渐来,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乐曲把多种流水动态,表现得淋漓尽致。之后又演奏了《平沙落雁》、《渔歌》等等,这些古曲在维也纳金色大厅里萦绕着,给那些大鼻子蓝眼睛黄头发的洋人听傻了。以前听外国人说,中国没有音乐,就一个《梁祝》专利还被卖了。其实外国人根本不了解中国。就一曲《流水》就够老外听一辈子的。龚一大师抚琴奏响的《流水》,一下就把世界折服了。

        几千年来,很多文人墨客、骚人、君子一直在为古琴少知音而困惑。

    古琴家龚一说:“古声澹无味,不称今人情。” 电影《知音》中的小凤仙和蔡鄂的故事也是在觅知音!为“知音” 他们走在了一起。电影中的主题歌至今还在我心头萦绕。而音乐的清泉,却依然潺潺汩汩流淌在岁月的长河上,幽幽古琴穿透岁月呀!
     
    [IMGA][/IMGA]
    美华文学论坛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2
    • 头像
    • 刘荒田
    • 级别
      • 职务总版主
      • 财富14
      • 积分617361
      • 经验313194
      • 文章5294
      • 注册2004-11-26
      听凤池《说琴》,大开眼界。凤池无所不精啊!
      美华文学论坛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3
      • 头像
      • 级别
        • 职务区版主
        • 财富3
        • 积分174740
        • 经验100920
        • 文章2962
        • 注册2008-10-06
        读齐先生文章,真是长知识啊!古曲,古琴,原来其中颇有乾坤!我等“徒以丝桐为悦耳计哉”。
        中国文化中讲究的正道,正名,修身养性,在琴上可以说充分体现了。先生的介绍,从古曲,古琴到古琴制作,大家的演奏,让人瞠目,真是“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美华文学论坛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4
        • 头像
        • 级别
          • 财富2
          • 积分187210
          • 经验38775
          • 文章1071
          • 注册2005-05-27
          [QUOTE][b]下面引用由[u]翎翅[/u]发表的内容:[/b]

          读齐先生文章,真是长知识啊!古曲,古琴,原来其中颇有乾坤!我等“徒以丝桐为悦耳计哉”。
          中国文化中讲究的正道,正名,修身养性,在琴上可以说充分体现了。先生的介绍,从古曲,古琴到古琴制作,大家的演奏,...[/QUOTE]谢谢。
          [em26][em26][em28][em29]
          美华文学论坛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5
          • 头像
          • 级别
            • 会员认证会员
            • 积分41290
            • 经验42039
            • 文章248
            • 注册2005-09-28
            齐凤池的美食系列让人垂涎欲滴,谈起琴来也头头是道。学习了!
            美华文学论坛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6
            • 头像
            • 级别
              • 财富2
              • 积分187210
              • 经验38775
              • 文章1071
              • 注册2005-05-27
              [QUOTE][b]下面引用由[u]jinfeng[/u]发表的内容:[/b]

              齐凤池的美食系列让人垂涎欲滴,谈起琴来也头头是道。学习了![/QUOTE]谢谢您。
              [em28][em28][em28][em29]
              美华文学论坛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7
              • 头像
              • 级别
                • 财富2
                • 积分78040
                • 经验15702
                • 文章975
                • 注册2007-04-14
                齊鳳池先生:大作《說琴》,昨夜拜讀並收進先生的美食文集。
                一篇《說琴》,說盡古琴來歷,和她的琴韻帶出的知音,真正叫人心扉琴氣爽透。
                美华文学论坛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8
                • 头像
                • 级别
                  • 财富2
                  • 积分187210
                  • 经验38775
                  • 文章1071
                  • 注册2005-05-27
                  [QUOTE][b]下面引用由[u]李國參[/u]发表的内容:[/b]

                  齊鳳池先生:大作《說琴》,昨夜拜讀並收進先生的美食文集。
                  一篇《說琴》,說盡古琴來歷,和她的琴韻帶出的知音,真正叫人心扉琴氣爽透。[/QUOTE]
                  谢谢。[em25][em28][em29]何时来大陆。我请客[em55][em55][em55]
                  美华文学论坛感谢您的参与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回复帖子 注意: *为必填项
                  *验证信息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新用户
                  *帖子名称
                  内容(最大25K)




                  其它选项 Alt+S快速提交
                   


                  Powered by LeadBBS 9.2 .
                  Page created in 0.2500 seconds with 6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