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华文学主页
在线情况
楼主
  • 头像
  • 级别
    • 积分79600
    • 经验2426
    • 文章876
    • 注册2012-02-21
    [原创]老子第七十一章
                       老 子 《七 十 一 章 》

         知不知,上;不知知,病。夫唯病病,是以不病。圣人之不病也,以其病病,是以不病。

         知道了而自认为不知道,这是最好的;不知道却自认为已知道,这是弊病。因为忧虑弊病,所以才没有弊病。圣人没有弊病,是由于他忧虑弊病,所以他没有弊病。

       老子这一章是说人类认识问题的根本态度。世界上任何的事物,都是有两面性的,在一定时间地点里,事物所表现出来的形象,只是事物局部的一方面,可能在另一个时间地点上,它又会有另一个的表象。正如水,在常温之下,它是一种会流动的液体,但是在冰点之下,它就成为固体状态的冰。如果在沸点,摄氏100度的时候,它就变成气体——水蒸气。这么样的情况下,你能单凭一时的观察,就能断定水是什么样的吗。那肯定是不全面,或是不正确的。所以佛家有这么样的说法——无法非法。也就是任何的事情,一旦经用文字说明的时候,它就不是原来的东西了。凡是依从某家的法规去修炼佛法,那就不能修炼成功。所以佛家的不立文字,无法非法,其道理和老子的“知不知,上”是一脉相承的。C.E.M.joad :If in the word ,beauty means something, yet we must not seek to interpret the meaning 。Beauty in teurms of our human meanings is meaningless.(假如在世界上,美丽是代表某些东西的话,我们不要去阐明它,因为,能够用人的语言去阐述的美丽,这美丽就变得没有什么意义了),此话所说的也是同样的道理吧。
        老子说:“知道了而自认为不知道。”也就是说当你在一定条件下,看到的事物,仅仅是事物的一个侧面,并不代表事物的整体,所以说不知道,这就说明你已经知道你所认识的只是事物的一个局部,而事物的整体,你还没有全面的认识。如果在当时,你就谬谬然的说,知道的话,那肯定是不全面,或不正确的了。
        人们在花园里,不可能找到完全相同的两片叶子。苏轼《前赤壁赋》中也说道:“如果从变化的一面看它,那么天地间的万事万物,连一眨眼的功夫都不曾保持原状”。这说明事物是在不停地运动,变化的。诚然不能找到完全相同的叶子,就是同一样的事物,也无时无刻地在运动变化,它们的样子也是不会完全的相同的。这是大自然物质运动的规律,所以你能说,一下子就能完全知道事物的全部的吗。这也应验了老子“知不知,上”的说法是非常正确的。人们认识了上述的道理,就会不断地研究事物,研究它不同时间地点的状态,研究它运动变化的规律,这就像老子所说的“因为忧虑弊病,所以才没有弊病”,只有不断地研究事物,才能不断地认识事物。人们说“盖棺定论”,其实,此话是不对的,盖棺也不能定论,你看苏联时代的斯大林,不是给人从棺材里拿出来烧掉的吗。这是因为任何的事物,都没有固定的评价的标准。庄子也说过:“知道,说出来,容易,知道而不说出来,难。”此话是发展了老子的。社会上往往有人,知道了一些事情,总是以为得意,沾沾自喜地对别人夸夸其谈地说一通,以表示自己学识广博,其实知道了,不说出来,让人家自己去认识,这才是正确的做法。你说出来是对的,人家可能说,事情本来就是这样,何必要你说三道四的呢,说的不对,人们就会嘲笑你胡说八道。如此一来,又何必多费唇舌的呢。
        圣人没有弊病,是由于他忧虑弊病,所以他没有弊病。这就是说,圣人知道了上述的道理,他不会随便地说三道四。老子的“无为”思想,不是说什么事情都不干,而是要顺应自然规律,不要作过多的主观干涉。是因为任何的一种主张,学说,都是有两面性的,任何的制度和政策,都是对一些人有益,对另一些人就不利的,没有一个政策,都能满足所有人的要求。要事情得到顺利地运行,那就只有通过大家协商和讨论,用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来处理事情。圣人最好是“无为”,顺应大家的意见去执行,而不要一代新的领导上台,就提出他自己独特的一套,并把它示为上方宝剑。高举什么什么的大旗,坚持什么什么的主义,其实都是片面的做法。是因为世界上没有完全正确的真理。
    自由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回复帖子 注意: *为必填项
    *验证信息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新用户
    *帖子名称
    内容(最大25K)




    其它选项 Alt+S快速提交
     


    Powered by LeadBBS 9.2 .
    Page created in 0.2188 seconds with 8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