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故园”二题》——刘荒田

楼主
《随笔:“故园”二题》——刘荒田
              “故园”二题

                                         刘荒田
                       1,“家乡”的定义

    什么是家乡?即使依通俗的见解,也歧义纷纭,如:祖先生活的地方,个人出生及成长的地方。王鼎钧先生的说法:“祖先流浪的最后一站”,被人引用得最多。不过,立场在祖先一方,并未涉及家乡中人。刚刚从张让女士的散文集读到她转引自某诗人的说法:家乡是“无一事件孤立的地方”,我蓦地一惊,对了!迄今为止,这是我所见到的最贴切的定义。
家乡和异乡的根本差异,不就在这里吗?还是从和家乡纠缠最紧的贺知章诗作说起,“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乡音未改鬓毛衰的游子,离开家乡多少年了,对天真烂漫的儿童而言,陌生人是和村庄毫无关系的孤立者。可见,真正的故乡,是一张心灵上、记忆内、想像中无远弗届的网,它把过去、现在、未来连结,把祖先与儿孙连结,把土地和人连结,把人口、房舍、庄稼、农具、牲口、山水、井台、社坛、族谱,家谱、神龛,宗祠、墓地------林林总总的形而上和形而下,编进网里。触动任何一个眼,都有如投石进池水,荡起五光十色的波澜。传统就是网的纲。
    家乡如此,异乡呢?王鼎钧先生把我们这些移民所在的美国喻为“格子化”社会,“跟中药铺的格子一样,每个人装在一个格子里头”。格子中人,可以老死不相往来;网里众生,却是“拔起萝卜带起泥”。看同一家谱分支的一代代人,从面貌、姿态到行事方式,便不能不感叹,祖先的基因如此顽强而深刻地传递着。而家乡所发生的大小事件,小至巷口二婆婆的母鸡下的蛋被人掏走,大至婚丧,建房,乃至离乡他去,满世界建功立业,都牵扯上诸多因素。几乎没有哪一纠纷可单纯地“就事论事”,它的背后可能有家族久积的恩怨,邻里心照不宣的嫌隙,更有“离恨恰似春草,更行更远还生”的乡愁,根所连接和衍生的爱国之心、利害冲突、感情纠葛,恩怨牵扯,连同潜入基因之内的血缘及宗族的神秘呼应,千虬百结,连在外头闯天下的,都脱不了干系。异乡的人,和“过去”(包括来处)一刀两断,只剩下平面的、单薄的“现在”;然而,家乡,却总是立体的、深厚的。异乡游子多少有这样的经历,在圣诞节吃火鸡,难得动情,在除夕一声爆竹,却激起汹涌乡思。为的是,火鸡再轩昂也是一种动物而已;而爆竹,是能把人压得喘不过气的家园记忆。

                           2,挥手江南


    且自问:哪一个词语,不须任何修饰,一旦拈出,便激发无限的想象?于我以及相当部分中国人,“江南”肯定是一个,寥寥二字,是高纯度的黄色炸药,一旦引爆,诗情画意的“弹片”满天撒开,从“山川自相映发,令人应接不暇”的山阴道上到“波光潋滟晴方好”的西湖。不过,将“江南”一词拟为孤立的“诗意的炸弹”不尽恰当,它是广东新会名胜“小鸟天堂”中的榕树,才一棵,所衍生的枝叶和气根却绵亘数里。曲水流觞,丝竹花鼓,烟波拱桥,梅雨,深巷,杏花,莲,万千人文景观就是它繁衍的翠叶。如果你有意为江南编撰专著,一个朝代,一个门类,一个流派,可作一个枝桠。乡愁撩人的明月夜,你轻吟“魂兮归来哀江南”、“白头想见江南”……
这就是由“暗示”而建立的文化体系。栖迟海外的中国人,在光阴的激流里,在文化激荡的波峰浪谷间,死死握着类似“江南”那样的铁环(这样的“铁环”,都焊接在中华文化的基座上),作着悲壮的坚持。呵,挥手江南,充满致命诱惑的姿态!


1楼
我的家乡在江南。

荒田兄一句挥手江南,让我想到春风又绿江南岸。


2楼
……………………………………………………隐藏内容…
该用户发言已经被屏蔽
…………………………………………………………………

3楼
《随笔:“故园”二题》--刘荒田
喜读您的新作,这次回国一定收获不少巧思妙文吧!
家,对游子来说,是心里不息的灯光,是记忆中一缕袅袅炊烟,也是少小离家老大回的一方意识深处的马蹄铁。
读您的新文,脑海里登时就出现许多篇您的旧作,我与这些旧作十分熟捻了,陈年佳酿一般,常常令我回味无穷!因此忍不住用您的旧文说新文啦!如果您的每篇小品都比做一瓶醇香好酒,那我可实在富裕:拥享一座座藏珍蓄宝的酒庄!自醉自逍遥,美若神仙!
4楼
我为什么喜欢读刘荒田的文章?好读,有味,富余韵。何谓好读?文章短浅,轻松,自然,流畅也。《家乡的定义》一篇文章不足七百字,短吧?《江南》更是不超三百字,更短。文中字句,皆常见字,口头语,浅吧?文章读来,无半点晦涩,如品清茶,清香,怡神。。。岂不轻松惬意?其外,更有味引我。

品味家乡,考思定义,非荒田独为,王鼎钧先生说过:家乡是“祖先流浪的最后一站”;张让女士引某诗人说法:家乡是“无一事件孤立的地方”,两皆富味。荒田认定后者:“迄今为止,这是我所见到的最贴切的定义。”却独自延伸,“真正的故乡,是一张心灵上、记忆内、想像中无远弗届的网。”呵呵,原来,家乡是一张网,无怪乎,它把我的过去、现在、未来连结,让我梦里,心中,总无法摆脱它的缠绕。这网缠绕你我他她,无弗届远。品读“网里。触动任何一个眼,都有如投石进池水,荡起五光十色的波澜。传统就是网的纲。”我的心里五滋六味。心里突然触动,网络的文章,也有浓浓家乡味!

    荒田文章总不会真正的完结,微里铺陈一番,文间闲洒一轮,他喜欢打破就事论事的格局,常常发出世故之外的思考和感慨,“家乡,却总是立体的、深厚的。异乡游子多少有这样的经历,在圣诞节吃火鸡,难得动情,在除夕一声爆竹,却激起汹涌乡思。为的是,火鸡再轩昂也是一种动物而已;而爆竹,是能把人压得喘不过气的家园记忆。”多么有味!尤其是末句,它让我遥想爆竹声响,回忆门前碎红,满地,满心,全是家乡的余韵。这余韵,不也是荒田文章的味道吗?

春风又绿江南岸,文里荒田翠入微。读在微处,感溢文间,想的是荒田味道。

5楼
《随笔:“故园”二题》--刘荒田
秋叶的点评真好!另立成新贴好不好?
美华这点真好,美文加美评,好像美酒陪佳肴,犹如翠竹伴清茶,写读之间的默契和相持,令人感受高山流水的惬意!

电脑版 Page created in 0.0781 seconds width 2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