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沉思》——刘荒田

楼主
《随笔:沉思》——刘荒田
                      沉 思

                              刘荒田  

  读王尔德传记。他刚刚从牛津毕业时,和友人谈及此后的志向。大致是两点:一,成名,要当诗人、作家、戏剧家,不是享美誉,就是成恶名。二,过一段逍遥自在的日子。他为后者找到依据:“柏拉图曾说,人在世上所能获得的最好结局是:坐在那儿,沉思美好的事物。”
    于是我想,在冬天午后暖烘烘的太阳下,路过一个村庄,在朝阳的山墙下,如果看到一个老人袖手安坐,眼睛眯着,因缺了牙齿而瘪下去的嘴唇间,活泼的笑意有如急欲冲出课室门去玩耍的小学生,他努力忍着,微笑成了耐看的波纹,漾向双颊。忽然,他兀自大笑,惊起墙头的蝴蝶。然后有点含羞地抬眼四望,生怕被人逮个正着,幸好附近沉寂如故,远处池塘边一只小牛哞了一声,权算喝彩。老人眯上眼,再度进入陶醉之境。这时,你殆可肯定,他在沉思“美好的事物”。
    “美好的事物”极为私人化,和以公认的“幸福标尺”所量度的结果可能有关,也可能南辕北辙。尽可卑微,尽可荒唐,尽可短暂。打了一辈子牛屁股的老人,他想到的可能是年轻时和放牛的伙伴一场赌赛,他赢了一块刚刚从泥窑子掏出来的、黑不溜秋的热番薯;可能是在墟场买了一碗“糖糕”,摊主阿三额外尝了一匙猪油;可能是一担萝卜卖了个好价钱,他瞒着老婆买下三两双蒸酒,灌下肚去,抹嘴巴时的舒坦!人到了“结局”,“美好”在岁月的河川,自是千帆过尽。好在,河里的倒影,年年岁岁荡漾,把余痕送到暮年的心。
    这就是双重的享受了,发生时一次,垂暮时反刍一次。后者的乐趣来自沉思,更为香醇。第一次是“即时消费”。厨川白村曾说,旅游如果从头到尾都按部就班,完美无缺,那么,它在你的记忆不会留下深刻的印记,原因仅仅在于“无意外”。如果你迷了路,误了点,遭遇风雪,撞了车却没受伤,那么,它永远是“恍如昨日”的鲜活。带着遗憾的美好往事,在你的沉思中徐徐展现时,坏的部分退出,只留下乱花迷眼,月白风清。
    最近因为父亲住进疗养院,我每天去探望,总看到多少带着中风后遗症的病人,坐在病床边的扶手椅或者把轮椅靠在走廊的开阳处,神情呆滞,他们有的是闲暇,可是失去了沉思的能力。沉思需要宁静的外部环境,更需要内心的活泼、和谐,鸟瞰岁月之河的智慧,宽恕的能力,将红尘沉淀和升华的禀性。
    我愿我有一个具备沉思能力的晚年,然后,愿在家乡星月下,有一张藤椅,一把葵扇,面前有一小几,上置紫砂壶与两个小杯。旁边有一相交50年以上的朋友,各自闭目,俄而我睁开浑浊的眼睛,问:“我和你在七星岩的山路上摔跤,连带摔坏一瓶酒,是哪一年……”他微笑答我,随即相顾大笑,桀桀如猫头鹰。

1楼
读荒田的文章,总是受益于他深远的思考。也沉浸于他展现出的生活。打了一辈子牛屁股的老人,是幸福的,不下于哲学家,不下于王尔德。能够于夕阳下沉思,是福分。但愿有很多好的故事以供沉思。刚刚读过荒田《面对父亲》一文,联系起来想。好的回忆还有沉思的能力是有赖于老天的眷顾。至于一张藤椅,紫砂茶壶,还有一个相交50年以上的朋友,似乎近于奢望了。
2楼
……………………………………………………隐藏内容…
该用户发言已经被屏蔽
…………………………………………………………………

3楼
荒田先生用兩字————“沉思”——— 概括和闡述了人到暮年的最好結局。

先是生活的﹐坐著﹐沉思﹐美好事物。三個條件缺一不成最好結局。

再是哲理的﹐“发生时一次,垂暮时反刍一次。后者的乐趣来自沉思。” 一次性消費難得如此正果。

終至告白﹐“沉思需要宁静的外部环境,更需要内心的活泼、和谐,鸟瞰岁月之河的智慧,宽恕的能力,将红尘沉淀和升华的禀性。” 文人的話比較深澳﹐簡而言之﹐腦子正常﹐販夫走率﹑名人雅士也各各沉思美好事物﹐有的為某回賺了小錢哈哈大笑﹐有的為某句詩詞語出驚人竊竊自喜。

一篇有深度的文章和旅游一樣﹐如果“从头到尾都按部就班,完美无缺,那么,它在你的记忆不会留下深刻的印记。” 荒田先生總是能抓住文章精髓﹐鍥而不捨﹑層層剖析﹑筆走龍蛇,所以,文章很有深度,让人回味无穷。

祝愿荒田先生父親早日出院﹗祝愿荒田先生晚年旁边有一相交50年以上的朋友相顾大笑,桀桀如猫头鹰。


4楼
我总觉着成名,不是件好事哈!
成名除了可能会有大把钞票,还会有什么真正的轻松悠闲怡然快乐?成名了,恐怕就没那么容易有沉思的前提了吧!
读荒田的文章,总能悟出道理!谢谢!
5楼
衷心感谢萧振先生。我的父亲已于前年5月去世,得年84岁。他是我最好的导师和朋友。

电脑版 Page created in 0.0781 seconds width 3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