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华文学主页
在线情况
楼主
  • 头像
  • 级别
    • 积分66000
    • 经验4782
    • 文章688
    • 注册2009-10-04
    杂文 道德经阅读和理解
                       老 子 《道德经》 阅 读 与 理 解

        老子《第一章》: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微。根据杨伯峻《老子庄子列子》翻译为白话:“道”,可以用言辞表述的,就不是永恒的“道”。“名”可以说得出的,就不是永恒的“名”。“无名”(物质运动的规律),是天地的原始;“有名”(各个具体的事物)是万物的根本。所以应该从经常不觉其形之处体察“道”(无名)的奥妙,应该从经常显露其形之处体察万物(有名)的归宿。“有名”和“无名”这两者来源相同而名称各异。它们都可以说是幽深的。它们幽深而又幽深,是众多微妙变化的门户。上述的文字,理解为:能够用言辞说出来的,就不是人们通常认为的,永恒的“道”,有形的物质,是根据无形的规律而产生和运动的。各个具体的事物都含有无形“道”的影子,无形的“道”,是统领万物的运动变化。物质是不停地运动变化的,所以人们应该从万千有形的事物中来体验“道”的存在,用无形的“道”来观察万物变化的归宿。
        从文章的内容,人们可以看到,老子《道德经》是研究事物内部的运行规律,至于物质的来源,老子并没有论述。所谓的“无名”只是说事物运行规律是永恒的,没有名称的,他并没有说物质是怎样产生的。就是最近的诺贝尔物理奖的“上帝的粒子”,也都不能说出物质究竟是怎样形成的。没有明确的东西,在这里姑且放下不论,论述现行可知的东西吧。
        “道”可以用言辞来表达的,就不是永恒的。这说明老子认为世界上的物质是在永恒的运动,没有所谓真正的静止。《道德经》的第二章说:“天下人们都知道美之所以为美,就知道什么是丑了。都知道善之所以为善,就知道什么是不善的了。正因为有了“美”,和“美”相对立的,自然就是“丑”了。所以在事物中的两个方面,是对等的,相互对立而又相互依靠的。这里只说明事物中含有两个既对立而又统一的方面,它们并不是两个不同的东西,所以根本就不能将它们分而治之,硬说成是“对”和“错”的两个东西,如果这样的理解,那就有失原意了。辩证法中的“一分为二”,说的就是老子所说的意思,“对”和“错”,两者是相互衬托的,没有东,自然就没有西的了,你说洛杉矶是在东面还是在西面的呢?如果你站在北京,洛杉矶自然是在你的东面,如果你站在纽约,那洛杉矶自然就在你的西面了。这和老子《第二章》中所说的,“美”和“丑”不是两个东西,而是两个相互衬托对立的方面,如果硬要将它看成为两个不同的东西,那可能又是违反老子的原意。
        老子《第十六章》万物众多,都要复归到它们的根源,复归到根源叫做”静“(静止)“静”叫做”复命“(归服本性)。”复命“叫做”常“(事物在一定的条件下保持不变的法则)懂得 ”常“的道理叫做”明“(对事物的本质有理解)。这里说的是,物质运动达到动态平衡的时候,就是所谓的”静“了,所以世界上的事情,只有平衡和不平衡,而没有对和错,大和小之分,动态平衡是相对的,有条件的,而矛盾斗争是绝对的,没有条件的。人们应该懂得如此的道理。如果不懂得的话,就是对物质的本性没有充分的理解。
      老子《第二十二章》委屈就会保存,弯曲就会伸直,低洼就会充盈,破旧就会更新,索取少就会得到,索取多就会迷惑。所以圣人掌握道(一),以此作为天下的法式。这就是说所谓的”物极必反“的道理。事物的两个对立面,相互斗争,矛盾到了激化的时候,就会向对方转化,比如说,革命成功后,以前是统治阶级(主人),现在被打倒了,就会变成被统治阶级(奴隶),而原先的被统治阶级(奴隶),现在就变成统治阶级(主人)了,以前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就会转化成为矛盾的次要方面了。“事物的发展进化不能通过其自身的矛盾变化,只能依赖于他物,事物只能在与他物的融合中才能完成自身的发展进化”。如此的理解,可能违反了老子的原意。矛盾激化,物极必反,这是矛盾内部运行的规律,新旧事物的更替,也是按照如此的规律衍变而成的,它不需要借助外物的融合。旧的事物消亡,新的事物产生,它并没有改变矛盾的法则,新生的事物,照样还是按照矛盾的法则来运行,这就是黑格尔的否定之否定的圆圈逐步上升地运行的理论。辩证逻辑的三段形式是正题,反题,合题的形式。无论哪一种形式都是对前一形式的否定;反题是对正题的否定,合题是对反题的否定,而当合题表现为正题的时候,它立即又会被更高一级的反题所否定。
       “ 一元论和二元论属于本体论范畴,一分为二和合二为一属于认识论范畴。如果硬将两种不同的争论扯在一起,是争不出结果来的”。这样的说法并没有说出问题的核心,其实,一元论和二元论,一分为二和合二为一,都是属于对事物本体的认知,它们不是“本体”和“认识”的两个事情。一元论者认为,物质运动系列的最初,必然会有一个运动的推动者,任何的事物中必定有一个最完善的事物作为所有事物的存在,并使之达到最完善的原因,这个原因便称之为“上帝”,这和孔孟之道的“天道”是不谋而合的。马克思也认为有一个最高理想社会——共产主义社会的存在。二元论则认为物质的本体是,两个既对立又相辅相成的东西相互运动的结果,所以硬说“一分为二”的,就是有对和错之分,这正犯了一元论者,认为是有“上帝”存在的错误一样,是因为,矛盾的双方,只有上帝才能判别谁对谁错的啊!
    黄竟生
    在线情况
    2
    • 头像
    • 级别
      • 积分9060
      • 经验2329
      • 文章106
      • 注册2008-06-03
      嗨,你说硬币有几个面?如果说有一个面,肯定是不正确的;那么,说有两个面就正确吗?如果你不明白,我就一边玩去。
      美华文学论坛感谢您的参与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回复帖子 注意: *为必填项
      *验证信息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新用户
      *帖子名称
      内容(最大25K)




      其它选项 Alt+S快速提交
       


      Powered by LeadBBS 9.2 .
      Page created in 0.2344 seconds with 4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