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随笔】
从黄曲霉毒素致癌说起 树 立 鳟鱼的肝癌哪里耒?
事情应该追溯到上一世纪60年代初期,当时在英国发生了一宗骇人听闻的10万只火鸡突然死去的恶性事件。火鸡的主要病征是软弱,步行不稳或倒地抽搐,排出血便,病鸡很快死亡,病程十分短促。剖开尸体见许多内脏出血,肝脏肿大呈棕黄色。由于事出突然, 原因不明, 人们将这一病症称为 “X病” ( X代表一个未知数字 )。后来证实:火鸡是死于含在饲料内的黄曲霉毒素 (aflatoxin) 的中毒。随后,在美国也发生了类似的恶性事件:从巴西进口的含有黄曲霉毒素的花生粉饲料,引发了鳟鱼的原发性肝癌。从这个时候起,世人遂逐渐认识了黄曲霉毒素这种物质,并且知道它不但可以引起中毒,还能招致癌症。
话说黄曲霉毒素
经过科学家多年的努力,关于黄曲霉毒素致癌的研究,巳经获得了丰硕的成果,在有关这种毒素的动物致癌研究方面,收获尤多。现在许多人巳经知道,黄曲霉毒素是黄曲霉在它的生活代谢过程中产生的毒素, 这是一种毒性很强的脂溶性化合物,它在水中很少溶解。高温、强酸和紫外线照射都很难将这种毒素破坏消灭。 在温湿的环境中,玉米、花生、各种粮食与饲料是极易受到黄曲霉污染的。黄曲霉毒素的衍生物巳知有20余种,其中以B1的毒性和致癌力最为强大,其次是G1和B2。黄曲霉毒素的致癌强度,比另一种致癌作用很强的物质二甲基亚硝胺还要大75倍。这种毒素对属于灵长类的人和动物、啮齿类、禽类和鱼类都有致癌作用。
引发肝癌的罪魁祸首
黄曲霉毒素的致癌靶器官主要是肝脏,它常常诱发出人们称为“癌王”的原发性肝癌,但也可侵害其它的器官组织。 通过医学流行病学的调查分析确认:世界上凡食物受黄曲霉毒素污染严重的地方,都是人群中肝癌的高发区。 黄曲霉毒素经口食入除可引发肝癌 (组织学上主要为肝细胞性肝癌) 外,还可诱发肾的腺癌、胃和肠的腺癌、卵巢和乳腺的其它肿瘤;气管滴入可引起肺的鳞状细胞癌;皮下注射则引发注射部位的癌瘤。 实验证明:在各种动物中,鸭子和鱼对黄曲霉毒素最敏感,例如,以黄曲霉毒素B1 0.1ppm这样十分微小的剂量,喂给鳟鱼两个星期后, 最短6个月就可以诱发出原发性肝癌;猪与牛对这种毒素的敏感度位居中等;羊对它则有比较强的抵抗力。例如,每头成年羊每天用3,000~4,000 微克的黄曲霉毒素连续喂服4~6周,这样高的剂量对它的健康并无任何影响。
致癌霉菌毒素何止黄曲霉
随着科学研究的不断深入,现在巳经知道,能够致癌的霉菌毒素并不只是黄曲霉毒素一种。 在人和许多动物的日常生活中,容易接触到的霉菌毒素还有杂色曲霉毒素。这是杂色曲霉、构巢曲霉和两端芽蠕孢霉等真菌的毒性代谢产物,它的化学结构和黄曲霉毒素相似。杂色曲霉毒素经常存在于玉米、大米和面粉等粮食之内。它可引发肝硬化和原发性肝癌等。 包括黄变米毒素、环氯素等在内的冰岛青霉毒素,也是毒性很强的致癌物。受这类毒素污染的大米叫黄变米。当用以喂饲动物时,能够诱发肝硬化、肝腺瘤和原发性肝癌。 含镰刀菌毒素的粮食则能诱发出动物的肠癌、白血病和淋巴肉瘤。 此外,巳经确认:某些菌株的白地霉 (如河南省林县菌株白地霉,Geotrichum candium Link) 等霉菌毒素代谢产物,有致瘤促癌的作用。而另一些菌株的白地霉 (如广东省顺糖二号菌株、上海C3 菌株和河北省菌株) 则没有致癌作用。 总之,存在于自然界中的致癌霉菌毒素种类是很多的。预防霉菌毒素中毒或致癌之道,最重要的是不要吃任何霉变的食物,对已有发霉迹象的米、面、花生、谷物以及任何制成的食品, 应该废弃,也不宜用来喂饲动物,以免因小失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