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身处地,相得益彰
-艾华-
基辛格在他的回忆录《岁月更新》里提到,某年联大会议上,时任中国副外长乔冠华在发言中如往常一样抨击了一番“美苏霸权主义”,事后,乔老爷和老基私下交谈,谈笑风生地告诉老基:“公开场合有些话本老爷非说不可啊。”老基则回敬乔老爷:“谁不知道你是在那里挂羊头,卖狗肉!”两人于是会心地大笑起来。
自从1972年尼克松总统访华的破冰之旅,一直到1979年正式建交,尽管这期间中国的外交官在公开场合继续用最激烈的语言来抨击漫骂“美苏霸权主义者”,却无碍中美两国关系的发展。为什么美国面对漫骂仍然和中国发展实质性关系?无他,盖因两国的战略利益一致,希望携手抑制共同敌人苏联北极熊。所以,尼克松、基辛格能够设身处地地去理解中国在公开场合的“外交辞令”(diplomatic speak),摒弃意识形态前嫌,求同存异,与中国积极开创双赢局面。
其实,在我们的日常生活里,在我们的经济活动中,“设身处地、相得益彰”的道理同样具有普世意义。
我们的时装设计师固然需要前瞻的目光,必须具备开风气之先河、领导时尚潮流的魄力。但是款式出来之后,仍然需要做大量的市场调查,才能确定在选料、寸码分布、生产成本、市场需求等方面有一个合理化的经营方案,方能保证未来产品的商业成功。譬如说,面对发达的北美、欧洲市场,大尺码、高档价位的款式比较适合;而亚太市场,尺码相对来说小,中低档价位的款式更适宜这里的消费群。经营者在全盘规划这些商业计划的过程中,务必设身处地、精心策划,万万不能掉以轻心。出来的服装销路好,消费者称心,经营者有好的经济效益,这就是双赢,这就是相得益彰。
在自己的文友圈子里,不少朋友努力笔耕,文字硕果累累。文字出来,自然希望能够发表。中国过去有所谓“人海战术”,如今拜信息时代之赐,很多文友则往往一次就把很多篇甚至几十篇文章送到媒体编辑这里,结果往往石沉大海,渺无音信。这些朋友犯的错误是没有设身处地地为编辑着想,这样连篇累牍地向编辑疲劳轰炸,编辑没时间逐篇筛选,干脆就一篇也不看。这样盲目投稿的结果是适得其反,造成双输的结局:作者心血白费,媒体可能错失刊登佳作、提升刊物整体水平的机会。
所以,凡事设身处地,利人利己,制造双赢,相得益彰。反之,浪费自己和别人的时间和精力,事倍功半。
(二零零五年五月三十一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