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记][原创]香山自驾游

楼主
[游记][原创]香山自驾游
香山自驾游


儿子大学毕业后去了北京的一家企业工作,平日里与他妈妈是热线电话联系,我嘛,只是偶尔的听听妻的汇报。最近天气转凉,妻便惦记着加衣和棉被等问题,儿子还说要买电脑,正好我手上的笔记本不合用,就答应给他,加之妻的驾照拿到手不久,愿意历练一下新购私家车的驾驭能力,于是就有了北京之行。

北京我还算是熟悉的,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我去北京参加为期一个月的培训班,期间饱揽了北京的十六景,而且我还骑上老乡的自行车转遍了北京的老胡同和部分名人故居。近几年也是多次晋京,见证了京城在这个大时代中的发展和巨变。除了奥运脚步的日渐临近,激荡着国人的自尊和豪情外,林立的高楼,拥堵的车流,浑浊的空气和天价的房价,已经使这座古都变的越来越不适合人类生存和居住。因十七大的关系,进京车辆还需要办理相关手续,可是,妈妈要看儿子,跑了三个门子,盖了三个图章,只得去做好这些准备。路上,妻说起去香山看红叶,很少出门的她看到电视上的介绍,难得这样的兴致,于是去香山看红叶就成为此行的第二目标。

巧的是我们全家游香山正是重阳节后的第二日,也应了重九登高的旧俗,这不由的就让我们再作一把小学生从新品味一下杨朔写的《香山红叶》,只记得“没看到一片好红叶”的句子了。好在车载GPS卫星定位导航仪的作用,使我们不用停车问路,就能穿梭在都市繁忙的车流中,收音机里即时播报的交通信息也是生动有趣。播音员在播报了香山路的交通拥堵状况后,提醒大家最好今天不要去,因为今天是周末,去了不是看红叶,是看人。

临近西山的路上,车与人都多起来,路边的彩幅上是第19届香山红叶文化节等字样。据香山公园官方网站介绍,每年一度的香山文化节又开始了,1989年的第1届开始现在已经是第19届了。今天是香山红叶文化节的第二个周末,所以人与车都特别多。在到达香山路环岛之前的这段路上,汽车排起了长长的队伍,在缓慢的蠕动着,每过一个有交警值勤指挥的路口,都要花费够长的时间。相反路边的行人络绎不绝,他们急匆匆的侧身而过,比车队移动的要快的多。看看天色将午,从东三环北端到香山公园东门近20公里的路,竟然用了近3个小时,到达停车场时已近11点了,但是全家人在一起有说有笑,仍然兴致不减。

停车场到香山公园东门的4里长街是一条闹市,摩肩接踵的游人,川流不息的各色车辆,两边商铺招徕客人的喧嚣和猎猎的七彩旗帜交织混杂在一起,已经完全失去了山林的清幽之乐,看来京城的人太多了,难以找到一个心灵的逃遁之地。人多就难免出乱子,这不,前面一堆人围着两辆剐擦在一起的轿车,旁边地上仰躺着一名衣着艳丽的年轻女子,看样子是车辆碰撞的受害者,看她戴着有色眼镜的双眼在忽闪着,还有有口香糖的嘴角在咀嚼着,却象是很闲适的样子。

上山的路很拥挤,我们便直接到北门的索道缆车站。公元的大门票只有10元,不贵。可是索道缆车则要50元,为了节省时间和力气,于是就排队等待购票。购票处前排起了蜿蜒的长龙,期间加杂着许多外国人,好象都是留学生的样子。利用排队的时间,拍了许多人物和风景照片。用了大约一个小时的时间,才购票上车。索道缆车运行18分钟,就到达山顶。山顶上的人更多,原计划在山顶浏览一番,可是挨挨济济的人或坐或卧,简直就没有立足之地。环顾四周,烟云笼罩下的北京城了无生气,山坡上的红叶则是一簇簇,在更多的松柏的翠绿中显的并不明艳,于是就想到了下山。

俗话说,上山容易下山难,下山的路确实难走。同时下山的路更加拥挤。缺乏疏导的下山人流基本堵塞了从南路上山的游客,使他们不得不从游路两侧崎岖蹒跚的爬行。在想象着这些满身汗水的游客为了山顶的美丽风景在艰难中奋进,生存的过程中为了一个心中的目标,即使克服再大的困难也是值得的哦。

出得东门,在熙熙攘攘的人流中,品尝了北京的糖炒栗子、冰糖葫芦和烤羊肉串。山下的路还是堵,却比来时疏松了一些,夕阳西下,车轮飞转,CD中播放的是程派传人青衣张火丁的精选唱段,那伊伊哑哑的假声配合着丝竹鼓点的节奏,自是一番韵味。儿子也是第一次游香山,心情显的轻松愉快。来到京城不久,未来的路还很长,在人生和京城这个大舞台上,扮演什么样的角色,还要假以时日。我曾经对他多次讲过,面对、处理和解决问题的综合素质能力不是学校和老师教给你的,是从工作和生活的实践中提炼总结出来的。张火丁的成功是这样的,香山的红叶也应该是在霜降之后才能过来看的。

1楼
好真实!
2楼
没有看到红叶。
3楼
谢谢
4楼
问候兄长了。
走走,真好。

电脑版 Page created in 0.1094 seconds width 4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