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韩 中国瓷 红毛丹——谈谈韩槐準的志气、事业与情趣

楼主
海南韩 中国瓷 红毛丹——谈谈韩槐準的志气、事业与情趣
[I]2008年在海南的一次讲话。炒炒冷饭,介绍我的一位乡亲、宗亲,有神奇经历的文化人——韩槐凖[/I]


去年三次回海南参加有关海南文化资源发掘的会议。戏称为:不出力,只出勤。皆因会议的组织者是自己的老师。师命难违啊!今年还会做这种只出勤不出力的事情吗?还要回海南多少次呢?不知道,只知道这一次是非回来不可的。原因既是师命难违,也因为不想违——这是一次非同寻常的学术会议,《韩槐準文存》首发式暨纪念韩槐準学术研讨会。

这是一次高规格的会议。海南省委宣传部、海南文化历史研究会、海南大学、广东省归侨作家联谊会共同主办会议。海内外学术界高度重视这次会议。于是,鼠年清明期间,在中国美丽的海南岛,人们欢欣鼓舞的纪念和庆祝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20周年,人们也在为一位叫韩槐準的文化人惊叹和赞叹。

对韩槐準的惊叹与赞叹,不是从今天开始的。早在20世纪40年代初,郁达夫就诗赠韩槐準 “卖药庐中始识韩,转从市隐忆长安。不辞客路三千里,来啖红毛五月丹”。

这是“药庐韩”与“红毛丹”的第一次组合。而“海南韩”与“红毛丹”的结合是在1951年4月,大画家徐悲鸿从北京给韩槐準写信,题诗曰:“十年长忆海南韩,愚趣园中嘉会难。篱落参差存古意,宾朋细品红毛丹。”

郭沫若与韩槐準也有神交。缘自韩槐準纠正了郭沫若一篇文章中的一处错误。20世纪60年代初,郭沫若在报纸上撰文说:“七十一岁的爱国侨胞韩槐準,他在新加坡侨居了四十多年,现任文史馆馆员兼故宫博物院顾问。他便补充了我的关于‘椰珠’(第四十二则)的知识。他有‘椰语’一文,蒙他惠赠,就椰树和椰珠,根据实地经验和古今文献,考证甚详。”

而“海南韩”、“红毛丹”之间,加上一个“中国瓷”,可说是本人的心血来潮。因为提到韩槐準的学识与贡献,事业与追求,不能不讲“中国瓷”。

“海南韩”, “中国瓷”,“红毛丹”,既是韩槐準的生活轨迹,也是他的志气、事业与情趣的集中表现。

韩槐準是值得赞叹的。他是一个有志气的人,是一个自强不息的人。他上学时间不长,但他毕其一生都在孜孜不倦的学习。他从来不会怨天尤人,从来没有向命运低头。他14岁进宝敦学堂,17岁升入蔚文学堂,21岁完成学业。随即开始创业,与友人合资开办染坊。1915年到星洲谋生,又到印尼橡胶园当书记员和割胶工人。1918年,回到星洲,成为“神农”药方的股东。投资失败的染坊和投资成功的药房,都给爱好学习的韩槐準以极大的财富——知识。韩槐準积累了丰富的化学知识与药品知识,终生受益。他研究摄影以及菲林冲印技术,一鸣惊人。进而,他将视野投向中国陶瓷,投向中国华侨历史和中外交往史,做出了开拓性和突破性的巨大贡献,成为令人刮目相看的专家和权威。

韩槐準是值得尊敬的。他的自强不息,他的创业和研究,他的自我完善,有一个崇高的目标:报效祖国,回赠人民。他一生都带追求事业的成功、生命的精彩。他把收藏中国古代陶瓷,研究其外销历史演变,研究其与华侨社会及侨居地的关系,当作毕生的事业以及最大的乐趣。因此,1962年,70岁的韩槐準回到中国。他带回了尽力收藏的中国古代陶瓷等珍贵文物,带回来自己的夫人及子女,带回来一腔报国志和赤子心。

韩槐準的人生是多姿多彩的。从文昌起步,跨过南太平洋,在赤道线上度过了自己的青春及壮年,完成了一个普通工人到著名学者的巨变。回到北京,回到巨变中的祖国,韩槐準成为故宫博物院的顾问。“海南韩”与“中国瓷”就这样密不可分。从一个自发自学自为自乐的业余爱好者,到中国权威机构的权威研究专家。这是韩槐準生命价值的升华。

人生就是这样。从历史的极端意义上来说,生命的个体也许是卑微的。但是,当卑微的个体生命投放到祖国及人民崇高的事业中的时候,个体不再卑微,而是与主体事业一起熠熠生辉,光芒万丈。这是值得尊敬的韩槐準留给我们的一个不容忽略的启示。

韩槐準是值得羡慕的。韩槐準的生活充满了情趣和欢乐。他的兴趣广泛,爱好很多。他的快乐起码来自三个方面:其一,他有自己的研究目标并取得巨大的成功,这是事业给他带来的欢乐;其二,他有许多知心朋友,其中不乏大名鼎鼎的文化人。真挚的友情给他带来巨大的满足感和快乐。徐悲鸿当年在南洋,在韩槐準的“愚趣园”,留下了许多价值连城的画作。其中有1939年专门为韩槐準新居落成而画的《竹鸡图》。此图上有大文豪郁达夫的题诗:“朱冠白羽曳淄纶,五德彬彬备一身。云外有声天欲晓,苍莨深处卧裴真。”在朋友的眼中,韩槐準像是一只吉祥的雄鸡,具有文、武、勇、仁、信五德。其三,他热爱与享受大自然,享受耕耘劳作的快乐。韩槐準将自己买下来的荒地耕耘成结满诱人可口的红毛丹的果园,取名曰“愚趣园”。其实是具有深意的。大智若愚。大音稀声。自然生趣,劳作有趣。在这里,韩槐準的情趣集中的体现在红毛丹上。他的《红毛丹种植谈》,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洋洋大观,丝丝入扣,将艰深的种植理论与艰苦劳作实践的结晶,变成读者乐于接受的营养。那些人见人爱的红艳艳、水灵灵的红毛丹,成为韩槐準丰富的内心审美及过人的美学情趣的外在载体。

从韩槐準自谦为“愚趣”而我们看来是“智趣”的大情趣中,我们可以读懂人生。一个完整意义上的人,总是要有坚定的人生观,正确的价值观,丰富的美学观。谁同时兼有品格魅力、事业魅力以及情趣魅力,谁就是最可爱的人。所以说,韩槐準是最懂得生活的人,是最有魅力的人,也就是最可爱的人。

《韩槐準文存》收录了作者研究中国瓷器,研究红毛丹,研究华侨历史的一批文稿。弥足珍贵。由于一些客观原因,部分文稿一时无法收集进来。尽管如此,我们已经可以看出作者探究的毅力,不凡的功力,不尽的学术生命力。

当然,有心人也可以从这部著作中,仔细辨认韩槐準从“海南韩”到“中国瓷”再到“红毛丹”的生命轨迹和人生感悟。

顺便提一下,据考证,海南的韩姓乡亲是从中原迁移过来的。可以查证的祖宗就是北宋时期的三朝贤相韩琦。韩琦(1008年——1075年),字稚圭,相州安阳人。韩琦的第六代孙韩显卿,字灼道,生于绍兴二十五年(公元1155年),曾任廉州知州。他于南宋宁宗庆元三年(1197年)渡过琼州海峡,成为海南韩氏始祖。这样说起来,韩槐準也是韩琦之后。今年恰逢韩琦诞辰1000年。北京举办奥运会,中国改革开放30周年,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20周年。我们来纪念韩槐準,出版发行他的著作,都是很有意义的事情。这么些有意义的事情凑在一起,不知道是不是天意?顺天意,讲人情,发掘海南文化资源,何乐而不为?

[img]../images/fileType/jpg.gif[/img]此主题相关图片
[imga]../images/upload/2011/01/01/232357.jpg[/imga]
1楼
读《海南韩 中国瓷 红毛丹》,大长知识。
2楼
一个完整意义上的人,总是要有坚定的人生观,正确的价值观,丰富的美学观。谁同时兼有品格魅力、事业魅力以及情趣魅力,谁就是最可爱的人。
梅瓶激赏此句!
从本文中,梅瓶受益匪浅,谢谢!
3楼
谢谢荒田先生、梅瓶女士的留言。老一辈知识分子的坚定信念、奋斗精神及人格魅力,永远让我们高山仰止。有时我觉得,在物质生活层面,现代人几乎全都风光无限,而精神追求与品格修养层面,不少人则往往一贫如洗。好在,爱好文学的人没有那么贫乏。呵呵。笑谈也。
4楼
读先生的文章,了解一位自强不息的高人,甚感欣慰!
文中“从历史的极端意义上来说,生命的个体也许是卑微的。但是,当卑微的个体生命投放到祖国及人民崇高的事业中的时候,个体不再卑微,而是与主体事业一起熠熠生辉,光芒万丈。”一段话特别有份量。

电脑版 Page created in 0.0625 seconds width 3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