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杂文] 读书故事两三则

楼主
[随笔、杂文] 读书故事两三则
                        读 书 故 事 两 故 事 两 三 则

    南宋著名诗人陆游,曾写过一首诗:“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功夫老始成。纸上得来中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古人做学问是不遗余力的,少壮时下功夫,到老才能获得成功。纸上(书本上)得来的东西,不竟是人家的东西,要经过自己的独立思考,实践验证了,才是自己的东西。陆游的诗,道出了一个读书的道理。人们读书,总是喜欢泛泛而读,这就很难了解书中的真髓。
    庄子《天道》中的一个故事说的是:齐桓公在堂上读书,轮扁在堂下作车轮。轮扁丢下锤子凿子走上堂来,问桓公说:“您读的是什么书?”桓公说:“圣人的书。”轮扁说:“圣人还活着吗?”答:“已经死了。”于是轮扁说道:“那么您读的,不过是圣人的糟粕。”桓公说:“我在读书,作轮子的怎能妄加议论?说出道理来,还可以饶恕,说不出来,杀了你的头!”轮扁说:“我只是根据我的工作来观察。作轮子,动作慢了,榫眼松就不坚固,动作快了,榫眼紧就接不上。不慢不快,得心应手,却说不出来,技术的妙处就在这里。但我无法把这个传给儿子,儿子也无法从我这里学到,所以,我七十岁了,还得给您作轮子。古人和他那无法言传的东西一起死了,那么您所读的,只不过是古人的糟粕吧!”桓公听了,无言以对。
    《菜根谭》也曾说过:“读书要懂得能出能入的方法。起先是要钻进去,了解其意旨,后来是要钻出来。不盲目信书,这说明读书不但要了解其精旨,更要独立思考。”庄子的“得鱼忘筌”“得意忘言”说的是同样的道理。读书,不能泛泛而读,重要的是,了解其中的精旨,更要独立思考,把书本的东西,变成自己的东西。
    读书、读诗和立身处事,一定要取物生悟,而不要取物为用。也就是说,当我们读到一本书,或一首诗,我们不能满足于书本表面上的东西,看看那些适合我们的,而是要独立思考,在书本中得到一些悟性。晏殊一首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单从词的表面上来看,说的是一个士大夫对时光流逝,好景不再,惜春,昔年,的愁怅。如果满足于这样的理解,是永远不够的,我们应进一步的思考,词中的“花”,可以指春天的来临,也可指一件美好的事情,更可以是历史上一件令人值得高兴的事情等等,词中的“燕”,既可以代表春去秋来,也可以使人想到,燕归人不归,好景不再。作为一个思想没有升华的人来说,流光逝水,好景不再,的确是使人惆怅的。但是我们从词景中,思想进一步升华,春去秋来,花开花落,是大自然的运行规律,我们把思想禅化,像王维那样“随意春芳竭”的话,春天花开,有花开萌发的美丽,暮春花落,又花落凋谢的美丽,我们努力寻找大自然中每一处的美丽,这样面对时光流逝,花开花落,又有什么的惆怅呢?
    万物皆能使人迷惑,是因为人皆有被迷惑的地方。有看得见的东西,就被看得见的东西迷惑;有看不见的东西,又被看不见的东西,迷惑。只有一无所见者不迷惑,不迷惑才能看清天下的事情。《菜根谭》说过:“禅家有理障,我说理不会有障,而是认识有障,如果没有任何先入之见,认识事物的心怎么会有障碍的呢。”庄子的“醉夫堕车”的故事也是说同样的道理。醉汉从车上堕下,有危险,他不知道,没有危险,他也不知道,他在完全没有一点主观的成分去接受事情发展的结局。”时尚流行亚里士多德的思维方法,即以主体人的认识为出发点,并始终坚持一个统一的认识方向和标准( 即定性原则) ,通过对比,得出意义确定的概念化的理性结论。如果我们带着先入为主的成见去读书,一定不能把握书本的真意。最后,用香严智闲的诗作结吧。“书出语多虚,虚中带有无。却向书前会,放却意中珠。读书的人,可以从书中的“有”方面去理解,也可以从“无”方面去联想和发挥。庄子云:“枢始的其环中,以应无穷”。如果能够领悟到书前之意,即得环中,觅得真髓,自然放却思维的“意中珠”,得意忘言了。
1楼
楼主深得读书三味,读后颇有收获。
2楼
竟生先生好文章。
3楼
竟生先生的读书,才是真正的读书。我自己的读书,其实只是翻书而已。向竟生先生学习!

电脑版 Page created in 0.0786 seconds width 3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