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摸安化茶马古道的柔软细节之老街印象

楼主
触摸安化茶马古道的柔软细节之老街印象
                 老街印象


   走进洞市老街,我们意想不到它竟如此的沉寂。入口处右边,是建于清同治年间的贺氏宗祠。雕龙画凤的屋檐,锈蚀斑驳的石墙,依稀可触摸到当年的气派。听说前不久,这里还是一个著名的茶行,生产制作独特、久负盛名的千两茶。然而,我们今天来看它,它却大门紧闭,如缄默的唇。
    经过祠堂,拐个弯,便踏上了光滑润泽的青石板路。青石板路蜿蜒伸向大山深处。走在长长的青石板上,你可用鞋底轻数着两千年前马帮的故事,也可用心聆听明清时那短暂的喧哗,还可静静地体会着那已湮没在滚滚红尘中的老商号的得意与辉煌。沿街依门而坐的绝大多数是老人,你轻声地问他们,他们会安静地告诉你好多好多故事,那真的好听,就是那位大娘手中正在端着的竹撮箕,也得听她从外婆的外婆说起……

   “德盛隆油盐粮食行”,牌匾上的字迹清晰可辨。从敞开的大门进去,右边是一个高高的柜台,柜台下摆放着箩筐、扁担、舀勺等,生意兴隆时,这儿该是多么的热闹拥挤!我似乎看到女掌柜招呼客人时的情景,她明眸、皓腕,莲步轻移;似乎听到伙计们的吆喝、账房算珠的拨打声,似乎闻到粮油的香气、顾客们的汗渍味!光线昏暗,进柜处的左边墙壁上贴着一张不大的有些泛黄的炭笔素描画,一个胖娃娃,一旁书“吉祥如意”。老屋的主人,一个驼背的老奶奶颤颤巍巍地端着个土制瓷碗走出来,大声招呼着我们,说要端茶给我们喝。我们也大声问她话,她答非所问,邻居说:“她耳聋,根本听不见。”我们向她摆摆手,告辞出门。

    一条把袅娜的身子伸出竹篱笆的的黄瓜藤儿,不小心被我碰上,浅黄小花只是温柔地随瓜藤绕过我的脖子,在空中轻轻地荡漾。对面一个衣着朴实的中年汉子坐在店里,静静地踩着老式缝纫机。另一处雕花的窗棂内,一个孩子的脑袋探出来。我们招呼她,说给她照相,她走出来,拉着一个更小的男孩,大人搬出两条小板凳,两小孩很安静地坐着,拍完照,就默默地玩自个儿的去了。夕阳洒在青石板路上,巷中的人们,氤氲在袅袅的杏黄中。祠堂、门廊、砖雕、短墙,不时地,会有一支葱茏的绿树或是几支嫣红的花朵从墙里斜伸出来,洒你一头绿荫和花香。被风吹雨淋得漆黑的木楼,沉浸在一片迷蒙而又温暖的慵懒之中;木楼的第二层,柴垛堆放得整整齐齐,空气中飘散着它们从深山密林带来的芬芳,夹杂着艾蒿淡淡的苦涩。
    静静的在老街彷徨,千年历史悄然沉淀。老街拥有的,正是那瓷实圆润、贴近人心的宁静。或许,正是因了这种平静,老街的众生才能容纳和传承着外界早已消失的古风、古韵。

   “我达达的马蹄是美丽的错误/我不是归人,是个过客”。作别安化江南镇,车窗外袅袅升起炊烟,那位能用二胡拉唱《十二月想郎》的八十多岁老人是否安好?“正月想郎正月正/我见情哥才出行/手提椅子郎请坐/二人讲话笑吟吟……”苍凉的古调、吱呀作响的风雨桥、冷落沉寂的老街,它们还能在安化沧桑的历史里走多远?

      
1楼
随着梅瓶文字徜徉老街,触摸安化茶马古道的柔软也是一种别致的感受。“静静的在老街彷徨,千年历史悄然沉淀。老街拥有的,正是那瓷实圆润、贴近人心的宁静。或许,正是因了这种平静,老街的众生才能容纳和传承着外界早已消失的古风、古韵。”
2楼
现今尘世太浊太噪,守住文字里这份纯与静。
3楼
用纯净的心眼看古镇,会让我们有恬静的古风故韵感受!

谢谢梅瓶君淳和恬静的文笔写来的美文!
4楼
……………………………………………………隐藏内容…
该用户发言已经被屏蔽
…………………………………………………………………

电脑版 Page created in 0.1104 seconds width 4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