诉衷情 午阳镇樾影婆娑

楼主
诉衷情 午阳镇樾影婆娑
                          诉 衷 情(姜夔调)                

                      爱 国 路 之 翠 竹 公 园

   午阳镇樾影婆娑,迷宇树深柯。舞萼林声幽乐,天籁鸟痕多。
  
   扫一室⑴,亮公歌⑵,自吟哦。楚弓人拾⑶,逆旅浮生,何必严苛。

  1,扫一室:《后汉书·陈蕃传》蕃年十五,尝闲处一室,而庭宇芜秽。父友同郡薛勤来候之,谓蕃曰:“孺子何不洒扫以待宾客?”蕃曰:“大丈夫处世,当扫除天下,安事一室乎!”勤知其有清世志,甚奇之。苏轼《送张安道赴南都留台》归来扫一室。虚白以自怡。
  2,亮公歌:《世说新语·容止》庾大尉(亮)在武昌,秋夜佳景清,使吏段浩,王胡之登南楼理咏,音调始遒,闻函道中有履声甚厉,定是庾公。俄而率左右十许人步来,诸贤欲起避之,公徐曰:“诸君少住,老子于此兴复不浅。”因便据胡床,与诸人咏谑,竟坐,甚得任乐。
  3,楚弓人拾:《孔子家语》载:春秋楚共王出游。遗失宝弓,左右请求之。王曰:“楚人得之,有何求焉?”孔子闻之曰:“惜乎其不大也。不曰:‘人遗之,人得之。’何必楚也。”

  午后的太阳照射在公园的密树浓叶上,地上的树影显得斑驳,婆娑。这里原是农科所的园林基地,在这里,它既看不到大厦,也看不到高楼,更没有喧哗的汽车。舞萼的东风吹过,像一曲悠扬的诗歌,闲静的天籁,小鸟在唱着春天的赞歌。
  汉代陈蕃说过,:“大丈夫处世,不在乎一室的清扫。”苏轼更有归来扫一室,虚白以自怡的吟哦。庾大尉(亮)在武昌,秋夜佳景清,使吏段浩,王胡之登南楼理咏,音调始遒,闻函道中有履声甚厉,定是庾公。俄而率左右十许人步来,诸贤欲起避之,公徐曰:“诸君少住,老子于此兴复不浅。”因便据胡床,与诸人咏谑,竟坐,甚得任乐。幸临繁嚣中的幽林闲宇之中,何不像庾大尉那样,不拘一格地纵情高歌,尽情地享受这娴静的蹉跎。春秋时的楚王出游,遗失了宝弓,其左右要为他寻找,楚王却说:“楚人失弓楚人拾,又何必去寻找呢!”孔子更将此大度的态度扩展为,人遗之,人得之,何必楚也。在人生的逆旅中,对于得和失,我们又何必如此地执着啊!

电脑版 Page created in 0.1250 seconds width 5 queries.